周易第47卦九二爻,周易47卦详解
第四十七签 二人争路 解曰:子在天位 二爻为誉 是什么意思?
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一卦
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
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
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是对“元”的解释,意思是,蓬勃盛大的乾元之气,是万物所赖以创始化生的动力资源,这种刚健有力、生生不息的动力资源是统贯于天道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的。
“云行雨施,品物流行。”这是对“亨”的解释,意思是,由于乾元之气的发动,得到阴气的配合,云化为雨润降于下,万物受其滋育,茁壮成长为各种品类,畅达亨通。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大明”指日,象征天道的运行。“六位”指一卦六爻所表示的六个时位。乾卦六爻,初爻为始,上爻为终,六个时位就是六个特定的时空环境。全句是说,天道的运行适应六个不同的时空环境,遵循由始到终的发展程序,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初爻为潜,二爻为见,三爻为惕,四爻为跃,五爻为飞,上爻为亢,好比驾御着六条巨龙在浩瀚的天空自由翱翔。“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这是对“利贞”的解释。“乾道”即天道,天道的变化使得万物各得其性命之正。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万物由此而具有各自的禀赋,成就各自的品性,呈现一幅仪态万方、丰富多的世界图景。这幅图景并不是混乱无序、矛盾冲突的,而是通过万物协调并济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最高的和谐,称之为“太和”。天道的变化长久保持“太和”状态,而万物各得其性命以自全,这就是“利贞”了。
“元亨利贞”为乾之四德,是天道的本质,核心就是一个生字。《系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区为分四个层次历然的阶段,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与四时相配,元为春生,亨为夏长,利为秋收,贞为冬藏。这个动态的过程发展到贞的阶段并未终结,而是贞下起元,冬去春来,开始又一轮的循环,因而生生不息,变化日新,永葆蓬勃的生机。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两句是指把天道运行的规律应用于人事所创造的业绩。“首出庶物”是就物质生产的管理而言的,“万国咸宁”是就社会的管理而言的。《周易》认为,天地无心而成化,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无思虑,无目的,尽管通过自然的运行“保合太和”,却不会有什么自觉的管理行为,管理行为是人类所特有的,必须设定一个价值取向和管理目标,自觉地经营谋划,合理安排。天地无心,人类有心,天地无为,人类有为,这是宇宙的自然史与人类的文明史的根本区别所在。管理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天能生物而不能辨物,地能载人而不能治人,天与人各有不同的分职。管理之所以可以,是因为人类可以推天道以明人事,顺应自然界的和谐规律来参赞天地之化育,促进事物的发展,在物资生产方面可以“首出庶物”,促进物产丰富,经济繁荣,在社会方面可以“万国咸宁”,促进政通人和,天下太平。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初九指乾卦的第一根阳爻,爻辞说,这是象征一条潜伏的龙,既不能也不可有所作为。《小象》解释说,潜龙之所以勿用,是因为这条龙虽然具有阳刚的品质才德,但是由于穷居于下位,受到时空环境的限制,所以既不能展现自己的品质才德,也不可轻举妄动,有所作为。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九二指乾卦的第二根阳爻,“见龙”之“见”读为现。爻辞说,乾之初爻上升到九二,象征这条龙已经脱离潜伏状态出现于田野地面,显露头角,有利于见到身居高位的大人的赏识。《小象》解释说,九二之所以“见龙在田”,是因为这条龙有所作为,普遍施展自身的阳刚品德,得到世人的认可,产生了广泛的效应。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九三指乾卦的第三根阳爻,“乾乾”是自强不息的意思,“惕”是警惕,“若”是语助辞,“厉”是危险。爻辞说,九三是由“潜龙”、“见龙”进到第三位,这个位次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悬在半空之中,处境危险,作为以龙为象的君子应对这种处境,白天要自强不息,晚上也要戒慎警惕,虽然面临危险,可以免犯过错。《小象》解释说,君子之所以“终日乾乾”,是因为体现天道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毫不动摇,无论面临顺境还是面临危险,都要反反复复的坚持,贯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才能合乎阳刚的正道。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四指乾卦的第四根阳爻。爻辞说,九四这个位次和九三一样,也是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悬在半空之中,处在这个位次的龙可以做出两种选择,或者往上向天空飞跃,或者往下退居深渊,随时进退,免犯过错。《小象》解释说,九四象征一条龙业已经历了以下的三个位次,呈现一种前进的态势,应该适应这种态势,做出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选择,谋求更大的发展,可以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九五指乾卦的第五根阳爻。在一卦六爻中,二为臣位,五为君位,阳爻居于五位就是居于九五之尊的君位。爻辞说,九五象征巨龙腾飞上天,利于见到有才德的大人取得了君主的职位,掌握了领导的权力。《小象》解释说,“飞龙在天”,这是取得君位的大人施展自己的才德,造福于民,发挥领导作用的大好时机。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上九指乾卦最上的阳爻。爻辞说,上九象征这条巨龙向上腾飞,亢进过度,超过正常的情况,将会引来灾祸,悔恨不已。《小象》解释说,亢龙之所以有悔,是因为任何事物发展到盈满鼎盛阶段,必然会向反面转化,不可能保持长久。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用九”即用九之道,也就是全面而不是片面地应用乾元之道的方法论原则。爻辞说,乾卦六爻皆以龙为象,初爻表现龙之“潜”,二爻表现龙之“见”,三爻表现龙之“惕”,四爻表现龙之“跃”,五爻表现龙之“飞”,上爻表现龙之“亢”,虽然群龙全部具有纯阳刚健的内在品质,但是由于受到不同的客观环境的制约却有着不同的外在表现,因而“群龙无首”,不能把其中任何一条龙的外在表现孤立起来,奉为首领,当作必须遵循服从的固定的常规,如果在应用乾元之道的过程中有见于此,可获吉利。《小象》解释说,乾元之所以“用九”,是因为纯阳刚健的天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应该懂得阴阳协调、刚柔并济的道理,适应不同的客观环境的要求,灵活应用。《文言传》对乾元之所以“用九”也做出了两种解释:“乾元用九,天下治也。”“乾元用九,乃见天则。”这是把“群龙无首”提到“天则”即自然的法则的高度来理解,并且认为全面而不是片面地应用乾元之道,可以创造成就天下大治的辉煌业绩。
易经第四十七卦 困 泽水困 兑上坎下哪位高手能看的懂
困卦是四大难卦之一,六爻基本上都有“凶”字。“困”顾名思义就是困顿的意思。卦辞说:亨通;占卜结果表明,大人可以获得吉祥,没有灾祸;此时许下的诺言很难令人相信。
你考公务员的很可能不会成功,但是你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这次机会错过了,以后还会有更好的机会。
易经的卦象中说的初九,九二,初六,六二是什么意思?
周易》古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画都有六行,每一行叫一爻。每一爻没有名称说起来也很不便。所以大概到了汉朝人编《易传》时,就根据每一爻的位置、性质,安上个‘初九’、‘六四’之类的称呼 依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凡阳爻,其爻题各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尚九”;凡阴爻,其爻题则各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尚六”。例如,《丰》之诸爻自下而上依次是阳、阴、阳、阳、阴、阴,帛《易》中,该卦诸爻的爻题即各为“初九”、“六二”、“九三”、“九四”、“六五”、“尚六”。 上述数字式爻题与《系辞上传》所称述的“大衍筮法”紧密相关,前者即导源于后者。依“大衍筮法”行占,可得九、八、七、六四种数,阳爻即由九、七转换而来,阴爻则由六、八转换而来。由九、六所转换而来的爻符示势极而动,由七、八所转换而来的爻则符示势未至极而不变。因乎动变,方有新情势发生,方有相对于人的吉凶休咎局面出现,因而,以九、六作爻题的六十四卦诸爻之辞所开示的一切,乃是相应于发生动变的情势的。是以《乾》末附“用九”之辞,《坤》末附“用六”之辞。 朱子在《周易本义》中亦言:“‘用九’,言凡筮得阳爻者,皆用九而不用七,盖诸卦百九十二阳爻之通例也,以此卦纯阳而居首,故于此发之。”(第32页)“‘用六’,言凡得(一本‘得’前有‘筮’字)阴爻者,皆用六而不用八,亦通例也,以此卦纯阴而居首,故发之。”(第33页) 以上均摘录自: 王新春:哲学视域中战国楚竹书《周易》的文献价值(哲学在线网) 六爻自下向上分别是: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尚爻。由阴阳组成,阳用九表示,阴用六表示
《周易》里的 初九,九二,上九,初六,六二,什么的,是什么意思?
主要称呼卦爻中的阴阳属性与卦爻所处的位子,具体分析一卦时,描述要用到的“称呼”。
一卦有六爻,分别用阴阳“__ __ ”、“ ____”符号表示;
卦爻演变次序,从下往上生成排列;卦分内外(位于下的称呼内卦,位于上的称呼外卦)
阳爻 “____”用“九”表示, 阴爻“__ __ ”用“六”表示;
那么,初六__ __ 表示:位于最下起初的阴爻, 那么,初九____表示:位于最下起初的阳爻;
那么,六二__ __ 表示:位于内卦的第二阴爻, 那么,九二____表示:位于内卦的第二阳爻;
位于最上位的爻,不称呼九六或六六,而是称呼上九或上六,其余略。。。
易经中有六十四卦,每卦分上下两卦,每卦的上为用,下为体是什么意思...
《易经》是四书五经中的首经,素称“群经之首,百科之源”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好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治通鉴》、《二十五史》、《四书五经》特别有造诣,借古鉴今,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易经》这门古文化,不但是一种哲学文化,也是一门科学知识,毛主席经常借鉴它,为决策国事起到了丰功伟绩的作用。《易经》的阴阳对立统一,它包罗万象,把宇宙间一切事物尽在其中,中医理论依据是根据《易经》中五行生克原理而来:现代最尖端的科学发明—计算机、应用中国《易经》阴阳对主统一原理,把数理变成二进制,用0代表阴,1代表阳,把计算机信息数字化才诞生了计算机。不但中国传统重视八卦风水,现今韩国人更重视八卦风水,连国旗都采用八卦图。中国人运用《易经》中八卦原理来优选气势,符合人类生存优选优方式,不管是地理位置,建筑物凡采用八卦风水气势优选组合,能使气、气流、光、水、微粒子势与人体相吻合,使人类的生活和工作都能得到最佳效应,我国古代和现代大型建筑物无不离开八卦风水法,如首都的国际饭店,复兴门的中国人民银行等等。孟凯韬教授创立了“阴阳五行数学”,它是当代数学中提出的一种新型数学理论,建立了反映以《易经》的规律性推演出数学模型。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认为《易经》的太极图显示了宇宙力场正极和负极作用,美国高能物理学家F.卡普拉认为太极图的运动变化原理与动力学术类型一致.科学易经派还创立“一元数理论”,“分形分进理论”,“模糊群子论”,地球经络穴位说等,为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编辑本段]周易与科学的差别周易与科学的差别可以用一句经典的话来定义和解释:行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周易讨论的是道,现代科学研究的是器。
那道和器又有什么差别呢?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看病。西医看病很程式化:开了处方之后,验血,验尿等等然后开方抓药,过程中离不开各种仪器。而中医看病,主要是“望闻问切”,不用仪器分析。而中西医诊断病人之后得出的结论也不大一样,西医得出各种含量、指标参数。而中医得出的结论是相对比较模糊的概念,比如中医上有个“阴虚湿肾”的结论,什么叫阴,什么叫虚,阴和虚到什么程度?各占百分之多少?对这些中医是不会去定量的。
对自再然科学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前提假设。比如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就是建立在几条公理之上进行推理的,这些公理是不需要证明的,如果你不相信这些公理,那你就根本没法去利用这么学科。
中国道的公理或者说假设是什么呢?我认为,天人合一算是其中一个公理。看看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渗透着天人合一这一思想。从古代黄帝明堂天圆地方的结构,到风水里面法天象地的思想,到梅花易以心合天的思路,再到八字命理方面的天地人三才理论,都讲求人与天的融合。
算卦与科学实验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算卦的结论具有不可重复性。梅花易等算卦方法尤其如此。科学实验只要严格遵循的相应的实验条件和操作规程,无论谁来操作试验都能得出相同的结果(除非试验者操作失误等人为失误),而算卦,除了考虑排演出来的卦象,还得考虑算卦的时间和环境,甚至是算卦者的感受。
周易描述的世界是灵动的,普遍联系的,天、地、人三才高度融合,息息相关。我想到一个近似的比喻,地球上万事万物好比一个个有一定波长的超级敏感波源,大家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着,每个波有各自的波长,互相干扰和衍射着,整个世界就是各种波综合作用后的效果。改变了其中的一波,必然就会对其他波产生影响,这影响会互相传递。
有人说,算卦占卜时,让人抽签、出字、报数来预测吉凶,这样岂不是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我想,假设“自然”也是一个人的话,它听到偶然性这个词语肯定会笑出声来的。试试想看,什么地方不存在偶然性呢?我们每个人对照自己的亲身经历想想看,你认识并选择自己的婚姻伴侣,或是成就自己的事业,或者遭遇某种不幸,其实很多都是偶然的因素导致的。如果把我们当初的各种抉择打散重新组合,完全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绚丽多的人生图景,但是我们最终却只能是现在这个样子,其中必然错过很多,有得到很多。
算卦也是如此,算卦是不讲如果的(除非你是个作家,在写穿越类小说),一旦人起心动念,数理就会存在于其中。人一旦有所抉择有所行动,必然会伴随着吉凶悔吝。偶然之中蕴含着必然,
比如有朋友出字算卦应验了,他会说如果我当时不出这个字,那结果岂非不一样了?但是,既然你有很多选择,为什么偏偏你让测的是这个字而不是别的字?你拿出这个字,也是一种机缘。同样的,如果你拿同一个字去找几个人算卦,结果也不可能一样,因为根本上你因为一件事情多次去占问本来就不符合周易占筮的原则(初筮告,再则渎,渎则不告)。
《易经》解卦,从下到上,阳爻、阴爻、阴爻、阴爻、阳爻、阳爻!
以钱三文熏于炉上,致敬而祝曰:“天何言哉,叩之即应;神之灵矣,感而遂通。今有某姓有事关心,不知休咎,罔释厥疑,唯神唯灵,若可若否,望垂昭报。”祝毕掷钱;一背为单画“—”,二背为拆画“- -”,三背为重画“○”,三字为交画“×”,自下装上。三掷内卦成。再祝曰:“某宫三象,吉凶未判,再求外卦三爻,以成一卦,以决犹疑。”祝毕复如前法再掷,合成一卦而断吉凶,至敬至诚无不感应。诀曰:两背由来拆,双眉本是单,浑眉交定位,总背是重安;单单单曰乾,拆拆拆曰坤,单拆单曰离,拆单拆曰坎,余卦仿此。三背为重,三字为交,交重之爻谓之发动。重作单属阳,交作拆属阴。凡动爻有变,重变拆,拆变单。余爻仿此。
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辞断之。
一爻动,以动爻之爻辞断之。
两爻动者,则取阴爻之爻辞以为断,盖以“阳主过去,阴主未来”故也。
所动的两爻如果同是阳爻或阴爻,则取上动之爻断之。
三爻动者,以所动三爻的中间一爻之爻辞为断。
四爻动者,以下静之爻辞断之。
五爻动者,取静爻的爻辞断之。
六爻皆动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
乾坤两卦外其余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动,则以变卦的彖辞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