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易占卜白话,白羊座跟什么星座是敌人
求<梅花易数>全文!
《梅花易数》全本,有古文和白话解释,附带《正易心法》,内容不错。特此推荐!电子书地址:http://www.zhqmdj.com/homepage/ysxs/meihuayishu/meihuayishu.htm
目 录
邵康节先生梅花观梅拆字数全集卷之一
一 周易卦象
二 五行生克
三 八宫所属五行
四 卦气旺
五 卦气衰
六 十天干
七 十二地支
八 八卦象例
九 占法
十 玩法
十一 卦除以八
十二 爻除以六
十三 互卦起例
十四 年月日起例
十五 物数占
十六 声音占
十七 字占
十八 一字至十一字占
十九 丈尺占
二十 尺寸物占
廿一 为人占
廿二 自己占
廿三 占动物
廿四 占静物
廿五 物卦起例
廿六 八卦万物属类
廿七 八卦方位图
廿八 观梅占
廿九 牡丹占
三十 邻夜叩门借物占
卅一 今日动静如何
卅二 西林寺牌额占
卅三 老人有忧色占
卅四 少年有喜色占
卅五 牛哀鸣占
卅六 鸡悲鸣占
卅七 枯枝坠地占
卅八 风觉鸟占
卅九 风觉占
四十 鸟占
四十一 听声音占
四十二 行物占
四十三 验色占
四十四 八卦类象
四十五 八卦万物属类
邵康节先生梅花观梅拆字数全集卷之二
一 心易占卜
二 占卜总诀
三 占卜论理诀
四 先天后天论
五 卦断遗论
六 八卦心易体用论
七 体用总诀
八 天时占第一
九 人事占第二
十 家室占第三
十一 屋舍占第四
十二 婚姻占第五
十三 生产占第六
十四 饮食占第七
十五 求谋占第八
十六 求名占第九
十七 求财占第十
十八 交易占第十一
十九 出行占第十二
二十 行人占第十三
廿一 谒见占第十四
廿二 失物占第十五
廿三 疾病占第十六
廿四 官讼中第十七
廿五 坟墓占第十八
廿六 《三要灵应篇》序
廿七 三要灵应篇
廿八 十应奥论
廿九 十应目论
三十 复明天时之应
卅一 复明地理之应
卅二 复明人事之应
卅三 复明时令之应
卅四 复明方卦之应
卅五 复明动物之应
卅六 复明静物之应
卅七 复明言语之应
卅八 复明声音之应
卅九 复明五色之应
四十 复明写字之应
四十一 遗论
四十二 体用
四十三 体用论
四十四 衰旺论
四十五 内外论
四十六 动静
四十七 向背
四十八 静占
四十九 观物动玄歌
五十 起卦加数例
五十一 屋宅之占诀
五十二 器物论
邵康节先生梅花观梅拆字数全集卷之三
一 八卦方位之图
二 观梅花诀序
三 八卦定阴阳次序
四 八卦式八则
五 占卦诀
六 体用互变之诀
七 体用生克之诀
八 体用旺衰之诀
九 体用动静之诀
十 占卜坐端之诀
十一 占卜克应之诀
十二 万物赋
十三 饮食篇
十四 观物玄妙歌诀
十五 诸物响应歌
十六 诸卦反对性情
十七 占物类例
十八 又诀:体用断物之妙
十九 又诀
二十 物数之体诀
廿一 观物看变爻为主
廿二 观物克应法
廿三 观物趣时诀
廿四 观物用易诀
廿五 万物戏验
廿六 占卜十应诀
廿七 正应
廿八 互应
廿九 变应
三十 方应
卅一 日应
卅二 刻应
卅三 外应
卅四 天时应
卅五 地理应
卅六 人事应
卅七 论事十大应
卅八 卦应
邵康节先生梅花观梅拆字数全集卷之四
一 序
二 指迷歌
三 玄黄克应歌
四 玄黄序
五 玄黄歌
六 花押赋
七 探玄赋
八 齐景至理论
九 字画经验
十 字体总诀
十一 四季水笔
十二 画有阴阳
十三 八卦断
十四 相字心易
十五 辨字式
十六 笔法筌蹄
十七 奴婢
十八 阴人
十九 隔手
二十 视势
廿一 象人
廿二 有所喜
廿三 有所忌
廿四 有所闻
廿五 有所见
廿六 以时而言
廿七 以卦而断
廿八 以禽兽而断
廿九 取类而言
三十 以次而言
卅一 当添亦添
卅二 当减亦减
卅三 笔画长短
卅四 偏旁侵客
卅五 字画指迷
卅六 问婚姻
卅七 官事
卅八 疾病
卅九 六甲
四十 求谋
四十一 行人远信
四十二 官贵
四十三 失物
四十四 问寿
四十五 功名
四十六 行人
四十七 反体
四十八 六神笔法
四十九 六神主事
五十 青龙形式
五十一 朱雀形式
五十二 勾陈形式
五十三 螣蛇形式
五十四 白虎形式
五十五 玄武形式
五十六 笔法犯煞
五十七 玄黄笔法歌
五十八 五行体歌式
五十九 时辰断
六十 起六神卦诀
六十一 辨别五行歌
六十二 五行并歌式
六十三 木式
六十四 火式
六十五 土式
六十六 金式
六十七 水式
邵康节先生梅花观梅拆字数全集卷之五
一 五行全备
二 六神形式
三 八卦辨
四 贵神
五 喜神
六 福星
七 文星
八 印信
九 马星
十 禄神
十一 会神
十二 生神
十三 亡神
十四 家神
十五 官符
十六 文书
十七 灾煞
十八 天狗煞
十九 科名星
二十 丧门
廿一 空亡
廿二 宜神
廿三 忌神
廿四 主神
廿五 用神
廿六 七言作用歌
廿七 比例歌
廿八 西江月
廿九 易理玄微
三十 断扇占
卅一 买香占
卅二 古人相字
卅三 断富贵贫贱要诀
卅四 五行四时旺相体囚例
卅五 五行地支相生
卅六 天干地支所属五行
卅七 论八卦性情
卅八 八卦取象
卅九 六十甲子纳音歌
四十 《系辞》八卦类象歌
四十一 浑天甲子定局
四十二 后天时方
四十三 八反格
四十四 四言独步
四十五 五言作用歌
四十六 别理篇
四十七 六应剖断歌
四十八 格物篇
四十九 物理论
五十 五行六神辨别篇
五十一 金声章
附录:《麻衣道者正易心法》
一 麻衣道者正易心法序
二 正易卦画
三 麻衣道者正易心法
四 麻衣道者正易心法后序
五 跋
求解“易经”如何占卜,望将详细流程告知
易经占卜 现在主要是 梅花心易和纳甲六爻。
前者是将五行代入卦中,看生克,看本互变综错。
后者是将天干地支纳入八卦的六个爻,然后看互相的生克制化。
梅花起卦大多是用数字或者声音,天地风雷日月山泽皆可用来起卦。
六爻一般使用铜钱或者硬币起卦,所以又叫铜钱卦。
详细的不是一句两句讲清楚的,现在网络发达,可以自己找书学。
测字的测字方法
怎么测字?如何测字?下面看看 :测字说来神秘,未必复杂。中国汉字主要是象形文字,无非是结构不同,或上下如“卡”字,或左右如“作”字,或包含如“围”字。测字的人主要就是根据这个形态来判定含义,然后必定要加减一些偏旁,使其含义变化流动。下面开始。 所谓观梅,绝不是看梅花的意思,而是根据《梅花易数》中的观梅占。易学大师邵康节所发明也。它给后世留下了典型范例,同时,它也给后世留下了费猜之谜。一、 典型范例∶ 1. 年月日时起卦∶辰年十二月十七日申时,康节先生偶观梅,见二雀争枝坠地。先生曰∶不动不占,不因事不占。今二雀争枝坠地,怪也。因占之,得泽火革,初爻变咸,互见干、巽。 2. 体用互变解卦∶先生断之曰∶明晚当有女子折花,园丁不知而逐之,女子失惊坠地,遂伤其股。兑金为体,离火克之。互见巽木,复生起离火,则克体之卦气盛。兑为少女,因知女子被伤;而互中巽木,又逢干金、况金克之,则巽木被伤,而巽为股,故有伤股之应。幸变为艮土,兑金得生,知女子但被伤,而不至于凶危也。二、 费猜之谜∶ 在《梅花易数·八卦万物类占》中,单单兑卦类象,作者列举了二十七类一百一十二象。为什么在观梅占中,独独以兑卦为少女呢?为什么观梅占独验于人事呢?这确实是一个困扰后人的费猜之谜。对于这个问题,前人已作了初步研究。《梅花易数·心易占卜》说∶谓他人折花有毁,皆可切验之真,是必有属矣!这是一种猜测,究竟有何属呢?不得而知!《梅花易数·三要灵应篇》中。作者提出了十五类外应情况。显然,外应思想大大地扩展了占卜的信息来源。外应是特定条件下的信息反应。《梅花易数》观梅占的外应是什么呢?为了推测当时的外应信息,我们不妨先看另一个占例∶ 1. 观物占例∶据《字触·外部》转载∶南宋时期,安徽新安人汪龙,双目失明,人称瞎龙。他善于遇物起数,多奇中,因而门庭若市。徽州太守怕他妖言惑众、聚众闹事,想刁难并法办他。有一天召汪龙到府衙,太守问他∶我手中何物,如果说对了就放了你;如果说错了,就用乱杖打死你。汪龙请求指一个东西提示提示,以便猜射。大堂之上刚好有一名少妇替亡夫诉冤,太守指了指少妇,汪龙立刻回答说∶是一只麻雀。太守吃惊地问∶是活的还是死的?汪龙机敏地答道∶生死在老爷手中掌握着。太守听罢,说∶可以与这个盲人谈术数。并问何以知之。汪龙回答说∶那个妇人是一个年少佳人,又穿孝服,以意解之,就知道是麻雀。 2. 有益启示∶汪龙的遇物起数,实质上就是邵子的观物起数。北宋与南宋相去不远,邵子的观梅占,汪龙或有所知。从汪龙的观物占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从拆字的角度看,雀可为少、佳,以对关法完整地说,乃少年佳人。 3. 观梅占例∶在观梅占中,邵子见二雀争枝坠地,以雀为少年佳人,以兑卦应少女,诚有以也。综上所述,观梅占中,作者秘而不宣的外应,其实就是拆字之应。它正是《梅花易数·三要灵应篇》中的第十一应也。本文引述观梅占例是虚,以《梅花易数》解《梅花易数》是实。外应系统非常复杂。书不尽意,言难尽传,所以历代占卜高手称其为不宣之秘。观梅之法活泼泼地,惟在人之心镜光明,随物洞照而不遗纤毫,庶可得之。兹姑录曾验之事数则,以便学者会悟云。天(凡事空虚,然利于行动。若问功名,宜于晴朗之日。此举一端,变化由人)。地(凡事有成,但嫌其迟。家宅田禾利)。人(凡事可成可败,只在真诚方安)。日(实也。完全而不亏,但利于春冬晓;□若夏与晚,不足取也)。月(缺也。时有圆缺,然事之有根。上弦利,下弦不利也)。金(世之宝,人之累。久炼则良)。木(春旺秋衰。亦观其何字,若松柏桂梅之类,又不在衰旺中论)。水(流通无住,独不利于冬)。火(日中则晦,耀夜有玏;逢水则衰,得木则旺)。土(万物之母,事事有基,但迟滞不能速就)。至于一切有物之字,或观梅,或相字,随机应变,妙用不穷。若无物之字亦可观梅,则审其来意与字到时上下左右远近之影响,借而用之,否则拆字。此至精之诀也。以上略举大概。引伸触类,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周易怎么算卦,用铜钱怎么算?
1. 金 钱 龟 卜 占 卜 的 方 法 有 多 种 , 最 常 见 的 是 把 三 个 铜 钱 , 放 入 龟 壳 里 , 摇 动 几 次 , 把 钱 倒 出 来 , 看 看 几 个 阴 面 , 几 个 阳 面 , 定 出 阴 阳 爻 , 共 占 之 次 由 下 向 上 排 列 。 如 图 : ( 龟 卜 法 ) 用 龟 壳 倒 出 来 的 三 个 铜 钱 , 它 们 的 排 列 不 外 下 列 四 种 :
上
上 面 两 个 卦 象 随 手 写 来 并 非 对 某 事 占 卜 , 只 为 解 说 占 卜 方 法 作 举 例 。 依 六 十 四 卦 表 查 出 甲 卦 为 泽 火 革 , 乙 卦 为 风 火 家 人 。 甲 卦 称 为 本 卦 , 代 表 现 在 或 过 去 ; 乙 卦 称 为 变 卦 , 代 表 将 来 。 按 照 上 面 由 「 革 」 变 「 家 人 」 的 卦 看 来 , 如 果 用 以 占 商 业 机 构 , 那 麽 这 机 构 要 大 力 加 以 改 革 , 变 为 家 族 生 意 , 始 可 有 成 。
有 时 占 出 之 卦 没 有 变 卦 , 那 就 要 靠 时 辰 定 变 , 例 如 :
1. 决 定 占 卦 时 的 时 刻
2. 从 初 爻 数 至 上 爻 , 往 回 数 到 占 卦 时 刻 在 那 一 爻 , 则 此 爻 就 变 , 因 而 组 成 新 爻 。
3. 例 如 起 卦 时 是 下 午 四 时 , 是 申 时 , 便 从 初 爻 数 子 向 上 数 丑 、 寅 … … 一 直 往 回 数 至 申 , 申 字 落 在 第 四 爻 上 , 那 就 变 第 四 爻 , 由 阴 变 阳 , 变 卦 为 泽 火 革 。
据 说 : 占 卦 者 把 一 只 活 生 生 的 朱 砂 金 钱 龟 淹 在 石 灰 里 , 等 石 灰 把 龟 肉 淹 去 , 然 后 单 取 龟 壳 作 为 占 卜 用 。 此 法 甚 残 忍 , 切 不 要 学 。 龟 如 有 知 当 思 报 复 , 淹 龟 的 卜 者 又 怎 能 灵 验 。
现 在 占 者 只 将 两 手 掌 相 合 , 中 间 拱 起 藏 三 个 两 角 香 港 硬 币 以 代 铜 钱 亦 可 ( 洋 紫 花 一 面 作 阴 , 「 2 0 」 一 面 作 阳 或 互 调 亦 可 )
2. 数 字 占 -- 一 堆 数 字 可 作 为 占 卜 用 , 例 如 每 个 人 的 身 分 证 号 码 , 都 可 拿 作 其 本 人 休 咎 之 用 。 举 例 如 下 :
有 某 人 的 身 分 证 号 码 为 B135790(3), 占 卜 时 除 去 英 文 字 母 及 (3) 不 用 外 , 把 六 个 数 字 分 开 相 等 的 两 分 「 1 3 5 」 及 「 7 9 0 」 , 然 后 各 以 8 除 之
135 ÷8=16….7 (上卦)
790 ÷8=98….6 (下卦)
查八卦排列(周易书所规定)
1 2 3 4 5 6 7 8
天 泽 火 雷 风 水 山 地
以两组数字除以8所余的数字入卦:
得山水蒙卦,然后查白话周易(易经)
看山水蒙卦说,然后作决定。
本卦之外还需求一变卦
(135+790) ÷6=154.…1(第一爻变)
再 查 白 话 易 经 看 山 泽 损 说 些 甚 麽 , 再 拼 合 两 卦 又 看 : 两 卦 的 初 爻 说 甚 麽 就 可 断 卦 。
3. 姓名笔划占
假 设 有 人 名 叫 陈 大 文 , 要 凭 自 己 的 姓 名 去 占 吉 凶 。 首 先 将 陈 大 文 三 字 的 笔 划 数 清 楚 :
陈11划 大3划 文4划
(11+3) ÷8=1….6, (上卦) 4划(文字)=第四卦
(11+3+4) ÷6=3….0 (第六爻变)
屯 是 本 卦 ( 现 在 ) 随 是 变 卦 ( 将 来 )
屯 是 积 蓄 , 陈 大 文 的 个 性 知 悭 识 俭 , 经 常 贮 蓄 , 是 一 种 美 德 , 对 人 己 都 有 好 处 , 代 表 随 遇 而 安 , 朋 友 追 随 。 由 贮 蓄 而 引 致 生 活 舒 适 , 有 所 发 展 , 陈 大 文 占 得 好 卦 了 。
4. 即 时 占 -- 外 间 偶 发 的 事 , 或 心 中 突 发 想 得 一 事 , 都 可 用 即 时 占 法 去 定 吉 凶 , 但 须 先 准 备 :
( 1 ) 行 即 时 占 法 , 又 须 将 天 干 地 支 排 成 数 字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1 2 3 4 5 6 7 8 9 0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以 A 的 数 字 为 上 卦 得 ( 1 0 + 1 6 ) ÷ 8 = 2 6 ÷ 8 = 3 … 2 ( )
以 B 的 数 字 为 下 卦 得 ( 8 + 1 2 ) ÷ 8 = 2 0 ÷ 8 = 2 … 4 ( )
本 卦 得
泽 雷 随 。
随 为 本 卦 , 再 求 变 卦: (10+16+8+12)÷6=7… . 4 第 四 爻 动
随为追随,随遇而安,随和等意义
屯为屯积,蓄势待发,养精畜锐之意
屯 之 六 四 : 乘 马 班 如 , 求 婚 媾 , 往 吉 , 无 不 利 。
语 译 : 坐 排 列 整 齐 的 四 马 车 去 求 婚 , 只 须 勇 往 直 前 , 就 会 成 功 , 无 有 不 利 。
以 上 语 译 可 以 解 作 做 事 要 勇 往 直 前 , 准 备 好 自 己 的 有 利 条 件 ( 乘 马 班 如 ) 。
以 上 所 述 各 种 占 卜 的 方 法 , 简 单 易 行 , 习 之 者 可 以 不 必 熟 读 周 易 ( 只 靠 看 白 话 译 本 ) , 但 可 以 认 识 周 易 所 陈 的 修 心 养 性 之 道 , 不 论 儒 道 佛 都 可 适 用 。 此 外 , 占 卜 可 以 训 练 思 想 , 更 进 一 步 可 以 穷 究 自 然 , 因 而 成 道 , 吉 凶 晦 咎 , 其 余 事 耳 。
(2) 行 即 时 占 法 必 须 知 占 卜 时 的 时 间 是 农 历 何 年 何 月 何 日 何 时 。
例: 占 此 卦 时 是
己 卯 ( 1 9 9 9 ) 年 , 辛 未 ( 八 ) 月 , 己 丑 日 ( 八 月 五 日 ) , 己 巳 时 ( 早 上 十 时 )
按 照 天 干 地 支 数 字 代 入:
A . 己 6 + 卯 4 = 1 0 , 辛 8 + 未 8 = 1 6
B . 己 6 + 丑 2 = 8 , 己 6 + 巳 6 = 1 2
假 定 龟 壳 倒 出 来 的 第 一 次 是 甲 组 ( 二 阳 一 阴 ) , 便 在 纸 上 记 上 占 得 的 第 一 爻 ( 阴 一 阳 二 卦 象 为 阳 爻 ) , 如 此 类 推 。
周易占卜真的会吗?道不虚人只在心真是这样吗...
占卜的依据一个是全息宇宙观,一个是时空重演论。
简单的说,全息宇宙观可以这么理解,整个宇宙就像一面镜子,将镜子打破后,镜子的每一块碎片仍然具备整面镜子的全部特征,而时空重演论我们可以假设一个物体从镜子前飞过,整面镜子能够反射物体的飞行,而散布在不同地点的镜子碎片仍然可以在不同时间内反射物体的飞行。
因此,任何一部分都具备整体的全部特征,是整体发展史的缩影,是其简单而又迅速的重演。 那么我们可以画出一个时间与事件的图形如下,这张图反映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地球、人类依次诞生了,他们都按照螺旋向上的规律发展着,而根据事物发展由盛到衰的规律,人类、地球甚至宇宙也会有消亡的一天,然后进入另一个由生到亡的循环过程。
那么万事万物都可以在时间轴上找到产生的起点和消亡的终点,如果我们将产生与消亡连成两条直线,那么任何事物都可以粗略的看成是夹在这两条线之间的一条线段。由此可见我们做的事情也是夹在这两条线之间的线段,而我们进行占卜也是一个事件,也有着开始与结束的过程,用全息理论来说,占卜在短短的时间内模拟了一次宇宙运行的宏观规律,而当占卜过程结束,得到的结果恰恰是这个占卜事件结束时,宇宙万物所处的时间点特征。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就像我们用照相机拍摄了一幅照片,上面有蓝天、白云、山川、树木、河流和人一样,这幅照片就是在这个时间点捕捉到的天、地、人的状态。占卜就是要得到这个时间切片上最通俗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世界万物此时的状态,进而参考分析对我们心中所想事情的影响。这些普遍的道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应用,比如天阴了,就是这个时间切片上的特征,而天阴了我们就根据大脑积累的常识知道有下雨的可能,那我们出门就会带雨伞,就避免了被淋雨的后果。
所以,用占卜来捕捉时间切片特征这个过程是客观的,是不受主观意识控制的结果,是自然产生的,因此古人占卜的方法都采取尽量避免人主观意识干扰的做法,因为只有这样得到的结果才是宇宙万物最普遍的特征,而不带有来自你主观意识的个别特征,才能够客观的判断宇宙万物对你这件事情产生的影响。
当然,占卜所得到的结果虽然是客观的,但是对结果的分析确是主观的,就像看图作文一样,每个人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这就是占卜的结果虽然只有一个,但不同的人理解方式不同,就造成了“”与“不”的差别。而其实质上,占卜过程本身并没有对错与否的区别,它的结果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是这个时间点的特征,之所以存在与否的差别就是解释占卜结果的人理解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程度的问题。
这里有一个尽人皆知的历史故事,王充《论衡》和《北堂书钞》记载一个大致相同的事件,讲的是孔子门人子贡作为使者到各地游说,到了归期仍然不见回来。于是孔子占了一卦,得到鼎卦,以变爻九四占断,其爻辞为“鼎折足”。孔子的门人们依据这个爻辞都说:“卦中说没有足,看来,子贡暂时回不来了。”惟独颜回笑而不语。孔子问其故,颜回答道:“子贡一定会回来,即使没有足,也会乘船回来。”颜回之所以说“乘船”,是因为鼎卦的下卦是巽,巽为木。
易经算卦真有那么准吗?
世界上大多数研究《周易》的易学家认为:“周易是重其学,而不是重其术”
什么意思,就是说研究周易要重视周易其中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和理论!而不是重视周易里面教给人们的一些占卜术!
关于易经算卦准不准,我个人不加妄断,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