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对应五脏六腑的表,六脏六腑如何对应五行

五脏的五脏与五行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
五体:筋 脉 肉 皮 骨
五华:爪 面 唇 毛 发
五志:怒 喜 思 悲 恐
五液:泪 汗 涎 涕 唾
五味:酸 苦 甘 辛 咸
五色:青 赤 黄 白 黑
五方:东 南 中 西 北
五季: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气:风 暑 湿 燥 寒
五化:生 长 化 收 藏
五音:角 徵 宫 商 羽
五官:目 舌 口 鼻 耳
五藏:魂 神 意 魄 精
四柱五行生克中对应需补的脏腑和部位
木: 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筋骨和四肢.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肝, 胆,头, 颈, 四肢,关节, 筋脉, 眼,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火: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小肠, 心脏, 肩, 血液, 经血, 脸部, 牙齿,腹部, 舌部等方面的疾病.
土: 脾与胃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脾, 胃, 肋, 背, 胸, 肺, 肚等方面的疾病.
金: 肺与大肠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大肠, 肺, 脐,咳痰, 肝, 皮肤,痔疮, 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
水: 肾与膀胱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脑与泌尿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肾,膀胱, 胫, 足, 头, 肝, 泌尿, 阴部, 腰部, 耳,子宫,疝气等方面的疾病.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所对应的五行是?

五行: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对应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不对应五行。

中医五行与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什么对应关系

五行:金、木、水、火、土。对应五脏:肺、肝、肾、心、胃

五行中的五色、五味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如何对应

中医理论认为,五行中的五色、五味与人体五脏六腑相对应
�8�4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8�4 “五味之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8�4 肺主气,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8�4 饮食因重视这些宜忌原则,合理利用五味,促进人体健康,避免因过分偏嗜而产生疾病
�8�4 食补的原则
�8�4 要根据食物的特性、食物对人体的不同作用来指导食补养生膳的制作特性�8�4 食物具有补虚和泻实两大特性
�8�4 补性食物一般具有补气养血、助阳、滋阴、生津等功效
�8�4 泻性食物一般具有解表、解毒、清热、散风、泻火、祛痰、燥湿、祛风湿、行气、活血、化淤、凉血等 功效
�8�4 根据人的体质情况对症施补
养生膳的制作
�8�4 一要做到五味调和,浓淡适宜
�8�4 二要注意各种食物味道对人体在生理上、病理上的不同作用,合理搭配
�8�4 五味调和不当或搭配不合理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食补的设计�8�4 在设计食补养生膳时,根据个人的体质、症状、健康情况的需要可食补加药补
�8�4 在选择药材上,必须用已认定为“药食兼用”的药品,以发挥药材的疗效,并保证对人体无毒害作用
�8�4 常采用煎煮法和蒸气加热法提取汤液方法�8�4 由食补的特点决定
�8�4 食补食品在口味上,应以保持食物的原本鲜味为主
�8�4 常用的烹调方法有:炖、焖、蒸、烧、炒、汆、煨、制粥,也可制成保健饮品�8�4 制作者应根据所处地域、气候、不同人群的症状,因需施

人体五脏排列图

穴道位于“经络”——能量的通路上。而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5处。
仅仅如此,便是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更何况其他的地方也有穴道。经络以外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后来又陆续发现了“新穴”,这些穴道若全包括,人体穴道的总数远超过1000个。
我在这里大致列出人体各部位的穴道名称,以便让你有所了解。
头部穴位(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沟穴、瞳子髎穴。
头部穴位(背面):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哑门穴、完骨穴、风池穴、天柱穴。
头部穴位(侧面):太阳穴、下关穴、客主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鸠尾穴、巨阙穴、中脘穴、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气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门穴、日月穴、天枢穴、气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体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阳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门穴、腰俞穴、腰阳关穴、上仙点穴、六华灸穴、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阴俞穴、三焦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
人体上肢穴位:内关穴、外关穴、曲池穴、尺泽穴、治痒穴、孔最穴、列缺穴、阳池穴、神门穴、合谷穴、中渚穴、少冲穴、落枕穴、指间穴、太渊穴、口内穴、胃肠穴、手三里穴。
人体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复溜穴、阴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百里穴。
人体足部穴位:涌泉穴、大敦穴、太冲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脉穴、丘墟穴、昆仑穴、足临穴、行间穴、里内庭穴、下痢穴、高血压点穴、第二厉兑穴、第三厉兑穴、阿基里斯腱穴。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展颜 嘉子 紫凝 樱柠 依娜 若涵 冰梅 冰婕 诗雅 乐晨
智渊 娅楠 旖旎 雅芙 默涵 馨琳 灵蔚 静茹 斯琦 磊蕾
梦娜 智颖 娴雅 博雅 子涵 璐瑶 娅姝 明慧 羽佳 春燕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