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成算卦正戏二人转,二人转罗成算卦

你喜欢的东北二人转有哪些?

我最喜欢的二人转是小沈阳的二人转,表演的非常搞笑,还有赵本山的一些二人转也非常有意思,每年春晚我都会守着电视看赵本山的二人转。

二人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走场类曲艺、地方戏,是广泛流传于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的戏曲形式,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风柳、春歌、半班戏、双条边曲等。二人转融合了东北秧歌、民间说唱莲花落、戏曲、东北民歌、笑话、杂耍等曲艺形式,大约有300年的历史。说白了,二人转和河南豫剧啊、河北梆子啊,都是一种地方戏曲的形式罢了。

二人转是本山大叔让全国观众了解了东北的幽默和乡间地头的喜剧形式。二人转只是一种戏曲形式。二人转绝不等同于东北的小品、幽默剧。只是,因为本山老师太出名了,而他又是一个二人转演员出身,所以,人们容易将本山老师和二人转画等号。东北人习惯了自黑,也擅长调侃自己来娱乐大众,二人转本身并不搞笑,它只是习惯用一种夸张的、并带有一种东北人特有的幽默形式来展现一段故事罢了。

小沈阳早期学的是传统二人转,不是现在大家经常看到的那些搞笑为目的的二人转,是包公断案西厢记这类的传统曲目严肃题材,但这种戏爱看的人太少,于是小沈阳不得不走上扮丑搞笑之路,这方面他确实很强,我是从春晚上《不差钱》才认识的小沈阳,当然他也是从这部作品从而一炮走红,我觉得他演戏方面应该是有潜力的。

观点粗糙,欢迎评论、互动。

罗成算卦戏词

罗成算卦(白虎星归位)
女:大唐老祖坐金銮
男:保驾全凭文武百官
女:文仗徐茂公能掐会算
男:武仗瓦冈山的众英贤
女:记下此事且不表
男:再表罗成将魁元
小罗成正在家中坐
一心长安去游玩
出言我把家将叫
叫声家将要听言
赶快给我备好马
一到长安去游玩
女:家将急忙备好马
男:罗成翻身上了马雕鞍
催马加鞭来的快
眼前来到西地长安
罗成这里抬头看
大街景致真可观
也有老来有也有少
也有女来也有男
也有骑马坐着轿
也有推车把担担
穿青挂蓝是男子汉
穿红挂绿是女婵娟
骑马坐轿修来的福
推车担担命也该言
罗成催马往前走
有个卦棚坐北朝南
十字街头招牌立
斗大金字写的全
大写大算一卦整十两
小算一卦五两三
空中要有小鸟过
能算羽毛有几个
罗成看罢心好恼
牛鼻子老道吐狂言
叫声众人闪闪闪
我到卦棚把卦占
众人闪开一条路
罗成走进卦棚里边
进了卦棚仔细看
有位道长坐那边
走上近前身施礼
口尊先生你听言
我到此不办别的事
把我生辰八字找一番
女:要让先生给你算
把你生辰八字报一番
男:我本是甲午年生甲午年长
五月十五正晌午时添
报完时辰一旁站
女:老道带笑开了言
为人占了一个午
不少吃来不少穿
为人占了两个午
腰中不缺银子钱
为人占了三个午
定是朝中王侯官
卦主你一人占了四个午
你本是白虎星降临凡
生在罗门为贵子
秦氏太太把你添
一岁两岁娘怀抱
三岁四岁跑着玩
五岁六岁贪玩耍
七岁八岁念书篇
九岁那年学枪法
十岁枪法学的全
十一岁随父去扫北
杀死鞑子有万千
十二岁去把登州打
箭射金钱中状元
十三岁卖过丝绒线
秦氏府里住儿男
十五岁你投唐保二主
扶保大唐锦江山
你保唐二主整八载
今年整好二十三
男:过去事情你算的对
再算我阳寿多少年
女:先生连说我不敢
说出恐怕你把脸翻
男:叫声先生只管算
我要翻脸不是罗家男
女:叫我算来我就算
叫声学生要听言
我算你今年大寿到
多说还能活三四天
男:罗成一听心好恼
大骂先生你听言
徐三哥给我算过卦
说我阳寿七十三
咱二人一无仇来二无恨
为何瞒我阳寿五十年
今天你找出我五十年阳寿
无话讲来无话言
今天你找不出我五十年阳寿
推倒卦棚赶出长安
女:叫声卦主一旁站
听我把损寿对你言
十一岁随你父亲去扫北
杀死鞑子有万千
杀死黎民百姓损了寿
损去阳寿整十年
这本是军爷头处损
听我把二处损寿对你言
你有个表兄秦叔宝
你二人传枪递锏在后花园
他教你锏法实心实意
你的枪法没教全
不该把罗门回马枪留三路
损去阳寿整十年
这本是军爷二处损
吓我把三处损寿往下言
你有个兄弟单雄信
你二人磕头好几番
你在江东保了王世允
你保唐王锦江山
你不该回马枪刺死单雄信
损去阳寿又是十年
这本是军爷三处损
听我把四处损寿往下言
唐二主恋你是好汉
军臣饮酒在殿金銮
军臣饮酒三更后
你不该龙床凤枕去安眠
你虎占了龙床位
损去阳寿又十年
这本是军爷四处损
听我把五处损寿往下言
你有妻子十二个
其中有个王惠和胡金婵
她二人待你情义深重
你不该火烧岳阳楼归阴间
她二人一死阴魂不散
刮动阴风来到阴间
武阎佛面前奏一本
损去阳寿又是十年
卦主你加一加来算一算
前后正好五十年
男:罗成听罢头低下
先生算卦赛神仙
拿出纹银五十两
送给先生卦礼钱
女:先生摆手说不要
活人不花死人钱
留着吧来留着吧
鬼门关上做盘缠
男:一句话说得罗成泪如雨下
口尊先生要听言
这寿禄有积也有损
你能不能给我把阳寿添
你给我添上几年阳寿
多给银子多给钱
女:先生摆手说不敢
不能给你把阳寿添
叫声卦主回头看
那边来了添寿仙
男:哄得罗成回头看
女:先生卦棚起云端
男:罗成就在后边撵
一封书简落平川
打开书信仔细看
笔墨未干写的全
上写体当我是妖来我是怪
我是徐茂公师父李靖仙
我算你今年阳寿到难过今年二十三
你死不在长安地
周西坡前乱箭穿
正是罗成为难处
女:徐茂公点兵到这边
周西坡反了刘黑塔
要夺大唐锦江山
小王元吉挂口元帅印
要选罗成先锋官
男:罗成迈步往家走
白虎帐不远在面前
松柏大树拴战马
罗成进了帐里边
打扮以毕往外走急忙上了马雕鞍
女:人马托托往前走
男:周西坡不远在面前
女:周西坡前一场战
男:只杀得人仰马也翻
女:罗成单枪匹马去征战
男:乱箭穿身在阵前
女:罗成阵前归了位
男:临死他才二十三
女:罗成算卦没唱好
合:下回罗成托梦三更天

二人转罗成算卦赵小波

我把戏曲压缩包传到百度附件了,你查找你的提问附件

点击压缩包下载。 直接下载,没有密码

满意请选为【满意答案】


手机提问的用户查看。请要用网页版查看下载


二人转罗成算卦 唱词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tSu3ODcIlM
不太明白你为啥要二人转的罗成算卦

二人转怎么唱

【二人转简介】[编辑本段]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三盟一市(现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并叫得越来越响。 【起源和发展】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 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 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棒,有武打成分。 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 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 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唱腔优美。 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的谚语。后来各流派取长补短,互相融洽,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转。 【演出形式】 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小戏。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它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双”、“群”、“戏”四类。 “单”:指“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戏一角一人演的,类似“独角戏”。 “双”:指“双玩艺”。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二人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载歌载舞。 “群”:过去把“拉场戏”也叫“群活儿”。现在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戏”:指“拉场戏”。这是以小旦和小丑为主的东北民间小戏。其中由两个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戏”。 二人转最初由男性演员表演,换装成一旦一丑。以后出现女演员,由一男一女演唱,作简单化妆。 【表演手段】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 对于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做、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唱腔】 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三百多个。唢呐、板胡是二人转的主奏乐器。击节乐器,除用竹板(两块大板和五块节子板)外,还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块竹板,一手打二块)。二人转的表演,有“四功一绝”。四功是指“唱、说、做(或扮)、舞”,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绝技”。唱词以七言、十言句为主,兼有民歌长短句。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舞功以东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 【二人转的根】 二人转的根,扎在东北农民的心里。有的农民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今天,不但在东北的广大农村和城镇中流传着,在河北、内蒙的部分地区,也有二人转的演出活动。【二人转艺术家和剧作家】[编辑本段]【二人转十大宗师】 李青山 王尚仁 李庆云 杨福生 刘士德 阎永福 王悦恒 栾继承 程喜凤 谷柏林 【著名演员】 男:秦志平 韩子平 董孝芳 李雷 董宝贵 孙文学 尹为民 董连海 佟长江 徐振武 岳春生 李海 阎光明 傅昌发 丁少良 女:郑淑云 李晓霞 关长荣 闫书平 董玮 朱和平 白凤兰 苏文秀 郑桂云 陈树新 王艳春 白玉民 于莲 李丽颖 石桂琴 张建华 杨宏伟 阎学晶 杨金华 孙晓丽 【民间演员】 王文轩 白玉令 刘桂玉 孙艳芳 赵晓军 小豆豆 王小力 张 涛 关小飞 瞿 波 路小波 关小平 李小宇 董明珠 于小飞 常艳萍 张小波 刘冬梅 孙丽荣 毕佳琪 吉忠利 徐秀丽 魏 三 唐鉴军 王小宝 蒋小东 李毛毛 王小福 张松涛 赵春雷 张小野 崔大笨 崔明亮 王槐阳【二人转导演、编剧、编曲及研究人员】 王中堂 王轶夫 高凤阁 高云梯 隋国钧 刘文彤 刘新 张明远 牛正江 张文奇 白万程 张连俊 王兆一 何川 崔广林 孙士学 隋书今 张宪彬 于永江 杨维宇 王肯 董延瑞 赵云程 张志勋 那炳晨 顾玉增 于宪涛 王彻 苗中一 王凤贤 李忠堂 金士贵 李鹏飞 何庆魁 耿瑛 陈功英 马金萍 马 力 张 震 赵月正 崔 凯【二人转代表作】[编辑本段] 《包公断后》、《二大妈探病》、 《回杯记》、 《连心曲》、《马前泼水》、《梁赛花擀面》、《皇亲梦》、《攀亲家》、《老汉背妻》、《单出头》、《包公赔情》、《孙二娘开店》、《张郎休妻》、《禅宇寺》、《双赶集》、《送鸡还鸡》、《李翠莲还魂》、《六月雪》、《劈山救母》、《红月娥做梦》、《打龙袍》、《密建游宫》、《刘金定探病》、《罗成算卦》、《大将名五更》、《春哥对花》、《张生游寺》、《李桂香打柴》、《韩琪杀庙》、《小拜年》、《富贵九子图》、《游西湖》、《杨八姐游春》、《锯大缸》、《包公吊孝》、《冯奎卖妻》、《楼台会》【传统剧目】 二人转的传统剧目有三百多个。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蓝桥》、《西厢》、《包公赔情》、《杨八姐游春》等双玩艺儿;有《王二姐思夫》(又名《摔镜架》)、《红月娥作梦》、《丁郎寻父》等单出头;还有《回杯记》、《锯大缸》、《寒江》、《拉马》、《二大妈探病》等拉场戏。以后又编演了反映现代生活的曲目,如《给军属拜年》《丰收桥》等等。【二人转名人】[编辑本段]赵本山 以演出喜剧小品闻名的赵本山,出身就是二人转演员.赵本山以喜剧小品取得了国内无人能及的地位后,开始极力推广二人转.以"刘老根大舞台"为代表的一些演出团体和剧场相继出现. 但是包括赵本山所宏扬的"绿色二人转"在内,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二人转演出已经看不到传统的剧目和演出形式.绿色二人转已经发展为集忽悠、说笑、模仿秀、杂技表演为一体的表演形式. 传统二人转中的表演形式、曲牌、曲调、典目都被打破,突显了对传统的传承发展的一些矛盾.小沈阳 2006年阴历八月十五被赵本山收为徒弟,他男扮女装的另类二人转表演在刘老根大舞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艺名:小沈阳 性别:男 原名:沈鹤 年龄:26岁 属相:鸡 身高(厘米):174 体型:匀称 星座:白羊座(3.21--4.19) 老家: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 妻子:沈春阳(即小沈阳的搭档,23岁) 有一女儿(大概两三岁) 人生格言: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性格:浪漫迷人,成熟稳重,风趣幽默,活泼可爱,开朗大方,感情专一,善解人意,诚实坦白 口头禅:为什么呢? 偶像:成吉思汗 喜欢的活动:民间艺术,唱K,看电影,游戏对战 喜欢吃啥:素食 喜欢听的歌:孙楠 刀郎 许巍 喜欢的电影:情色 冯小刚 喜欢去的地方:上海 海边 酒吧 个人介绍:山不转水转 水不转人转 风风火火二人转 转不出的缘里缘外 5月2日,东北三宝小沈阳、孙小宝、郭旺二人转明星集聚北展剧场

二人转谁编的?

二人转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三盟一市。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并叫得越来越响。 起源和发展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 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 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棒,有武打成分。 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 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 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唱腔优美。 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的谚语。后来各流派取长补短,互相融洽,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转。 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小戏。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它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双”、“群”、“戏”四类。 “单”:指“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戏一角一人演的,类似“独角戏”。 “双”:指“双玩艺”。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二人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载歌载舞。 “群”:过去把“拉场戏”也叫“群活儿”。现在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戏”:指“拉场戏”。这是以小旦和小丑为主的东北民间小戏。其中由两个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戏”。 二人转的传统剧目有三百多个。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蓝桥》、《西厢》、《包公赔情》、《杨八姐游春》等双玩艺儿;有《王二姐思夫》(又名《摔镜架》)、《红月娥作梦》、《丁郎寻父》等单出头;还有《回杯记》、《锯大缸》、《寒江》、《拉马》、《二大妈探病》等拉场戏。 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三百多个。唢呐、板胡是二人转的主奏乐器。击节乐器,除用竹板(两块大板和五块节子板)外,还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块竹板,一手打二块)。二人转的表演,有“四功一绝”。四功是指“唱、说、做(或扮)、舞”,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绝技”。 二人转的根,扎在东北农民的心里。有的农民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今天,不但在东北的广大农村和城镇中流传着,在河北、内蒙的部分地区,也有二人转的演出活动。 【二人转十大宗师】 李青山 王尚仁 李庆云 杨福生 刘士德 阎永福 王悦恒 栾继承 程喜凤 谷柏林 【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及演员】 男:秦志平 韩子平 董孝芳 李雷 董宝贵 孙文学 尹为民 董连海 佟长江 徐振武 岳春生 李海 阎光明 傅昌发 丁少良 女:郑淑云 李晓霞 关长荣 董玮 朱和平 白凤兰 苏文秀 郑桂云 陈树新 王艳春 白玉民 于莲 李丽颖 石桂琴 张建华 杨宏伟 阎学静 杨金华 孙晓丽 【民间演员】 王文轩 白玉令 刘桂玉 孙艳芳 赵晓军 小豆豆 王小力 张涛 关小飞 瞿波 路小波 关小平 李小宇 董明珠 于小飞 常艳萍 张小波 刘冬梅 孙丽荣 毕佳琪 吉忠利 徐秀丽 魏三 唐鉴军 王小宝 【二人转导演、编剧、编曲及研究人员】 王中堂 王轶夫 高凤阁 高云梯 隋国钧 刘文彤 刘新 张明远 牛正江 张文奇 白万程 张连俊 王兆一 何川 崔广林 孙士学 隋书今 张宪彬 于永江 杨维宇 王肯 董延瑞 赵云程 张志勋 那炳晨 顾玉增 于宪涛 王彻 苗中一 王凤贤 李忠堂 金士贵 李鹏飞 何庆魁 耿瑛 陈功英 马金萍 马力张震 赵月正 崔凯 【代表作品】 《包公断后》、《二大妈探病》、 《回杯记》、 《连心曲》、《马前泼水》、《梁赛花擀面》、《皇亲梦》、《攀亲家》、《老汉背妻》、《单出头》、《包公赔情》、《孙二娘开店》、《张郎休妻》、《禅宇寺》、《双赶集》、《送鸡还鸡》、《李翠莲还魂》、《六月雪》、《劈山救母》、《洪月娥做梦》、《打龙袍》、《密建游宫》、《刘金定探病》、《罗成算卦》、《大将名五更》、《春哥对花》、《张生游寺》、《李桂香打柴》、《韩琪杀庙》、《小拜年》、《富贵九子图》、《游西湖》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153786.html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