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里的五行,五行是易经的内容吗
易经:什么是阴阳?什么是五行?终极意义是什么?
阴阳就是指的世间万事万物对立统一的状态,五行指的是事物周而复始相生相克的变化规律,易经的终极意义是探寻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指导人生以宏观的角度看问题,以整体的思维解决问题,以时俱进,以解决人生面临的各种困惑和问题。
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据说是由人类始祖伏羲根据自然界的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所创作的,后来经过周文王的推演,将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又经过孔子为六十四卦做传,流传后世,我们今天看到的周易是这三位圣人创作完成发展的智慧结晶,易经的标志性图形就是阴阳合抱的图形,代表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两种特征,其中阳代表外在的、扩张的、运动的、光明的一面,阴代表内敛的、收缩的、静止的、阴暗的一面,但是阴和阳不是绝对的,而是根据不同的情景相互转换,变化无穷,易经的符号阴阳图就代表着阴和阳是相辅相成,相互转换,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含义。
五行严格意义不属于易经的内容,它只是在易经的思想体系里进一步推演的变化规律,把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元素以金木水火土五种性质来划分,这五中物质相生相克,根据它们相生相克的规律来加以相补相济,五行学说的理论至今还在影响着人们生活,一些家长给孩子起名字都要求推八字,就是运用的五行学说。
易经博大精深,很多人都只能窥其一斑,很难真正理解,民间一些术士利用易经来算卦,而熟悉易经的人更多的是把易经作为一种哲学智慧来提升自己的心胸、眼界和智慧,当人们真正拥有把握事物变化规律的智慧时,就能够更大程度的把握自己的命运,俗话说“善易者不卜”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不明白,易经八卦里,命理讲究的五行是什么?
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有着非常多的含义和讲究,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易经八卦,易经八卦最早是由伏羲创始的,可以说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了,我们都知道易经八卦主要用来占卜人们的命理,而命理讲究的五行是什么呢?
其实很多人都是知道五行的,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了自然界中的五种物质,它们分别是金属、树木、河水、火焰和大地,所以很多人都说五行其实是借用五材,但其实我们都理解错了,五行并不是五材,我们都知道五行是相生相克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但是如果按照五材来解释,是根本解释不通的,我们都知道行代表的一种运动,而运动是一种状态,所以五行说的应该是五种状态,而不是我们以往所认为的五材,其实五行所说的是阴阳二气的运行状态,金说的运动中的少阴,木说的是运动中的老阴,水说的是运动中的少阳,火说的是运动中的老阳,而土说的是指的运动中的变化点。
而五行的相生说的是时间顺序的流转,而五行的相克说的是阴阳之间的关系,这才是五行真正的含义,说到这里,真的是不禁要感慨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我们先人的智慧,其实我个人觉得五行的真正含义还是很难理解的,不知道大家都理解了吗?
易经五行,生克中,木与火是什么关系??
木生火,火生金,金生水,水生土,土生木,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易经中的五行,请问自然界只有这五行来组成吗
是的
为何《易经》里没有五行?
五行之名曰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数得天地之数相合而生成,五行之德曰生长养收藏,五行之用在于反映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五种不同状态及其属性。《易·系辞传》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天地之数如何“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呢?
根据《尚书大传·五行传》可知,天地之数又分为生数一、二、三、四、五和成数六、七、八、九、十,生数和成数相得而合则成五行之数:一、六相合为水的五行之数,二、七相合为火的五行之数,三、八相合为木的五行之数,四、九相合为金的五行之数,五、十相合为土的五行之数。所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这就是所谓“五行之数得天地之数相合而生成”。
《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而《周易》的本源来自三幅图,分别是《洛书》、《河图》和《太极图》。《洛书》是空间规律的五行数码图,《河图》是时间规律的五行数码图,《太极图》是阴阳分布和五行运行路线图。这三幅图都与五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以五行之数为纽带,古圣先贤创造了八卦,绘制了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详情请参阅笔者以前发表的文章)。
《洛书》就是先天八卦的蓝本,《河图》就是後天八卦的蓝本,所以先天八卦就是空间八卦,後天八卦就是时间八卦,八卦就是用阴阳符号代替了五行之数而绘成的,并赋予了时空的意义。时空构成了宇宙,五行之数就成为了宇宙的密码,《周易》就是研究和揭示宇宙规律的哲学。所以说《周易》中没有五行,实乃大谬!
易经与五行有什么关系
《周易说卦》“乾为金”、“坤为土”、“坎为水”、“离为火”、“巽为木”,已经赋予了八卦的五行属性。
人们常说“金秋八月”,说“兑为秋”也就是“兑为金”,说“万物出乎震”震为春,春天草木萌芽,震为木,“艮为山”也为“土”。由此可见,《易经》与“五行”的关联主要在八卦的五行属性方面。
八卦方位与五行属性,在明代阳宅“风水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如《八宅四书》里面,把符合“后天八卦”方位分布的八宅,分坎、离、震、巽为东四宅(谓之“兄弟连肩多同心”),乾、坤、艮、兑为西四宅(谓之“天下爷娘亲稚少”)。
无论“九宫飞星”布何宅何门,其变换皆原本于所谓“后天八卦”的方位与五行属性。
从《易经》的姤卦初六爻辞“系于金柅”看,初是下卦巽主爻,与九四正应,下卦巽为木为绳,上卦乾为金,所以有“系于金柅”之辞,似乎也讲究五行属性。
从《易经》的困卦九四爻辞“困于金车”看,上兑为金,二、四、五互体巽为木为绳,所以有“困于金车”之辞,似乎也讲究五行属性。
从《易经》的鼎卦六五爻辞“鼎黄耳金铉”看,五为土数色黄,下巽为木,二、三、四互体乾为金,所以有“鼎黄耳金铉”之辞,似乎也讲究五行属性。
从《易经》的渐卦六四爻辞“鸿渐于木”看,上巽为木,二、三、四互体坎为水,下艮为水中之石,鸿雁落于石上之木,所以有“鸿渐于木”之辞,似乎也讲究五行属性。
从《易经》的旅卦巽为木,下艮为小子(童仆),童仆处于木生火之下,所以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之辞,似乎也讲究五行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