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头上动土的典故,本命年怎么改善运气
太岁头上动土,出自何处?
据史料记载,太岁是古人假定的一个天体,它和岁星(木星)运动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太岁到了哪个区域,相应的就在哪个方位地下有一块肉状的东西,它就是太岁的化身,在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这就是“太岁头上动土会有灾祸”的由来。
太岁又称太岁星君,太岁就是天上的木星,因为木星每十二个月运行一次,所以古人称木星为岁星或太岁;太岁又称太岁星君,或者岁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间奉祀的神只。
一般人的年庚,若与值年太岁相同,民间称为犯太岁,年庚对冲者,则叫冲太岁;诗约: 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因此,无论是那一种,在那一年里必定百事不顺,事业多困厄,身体多病变,因此务必要拜奉太岁星君以保平安。
六十甲子各有岁神轮值,而当年轮值之岁神称为值年太岁,如想知道自己的值年太岁,只需找出自己在六十甲子所属的名称,便可找出自己的值年太岁。
甚麼叫做犯太岁,犯其实即是冲,「冲」亦分为「年冲」及「对冲」。
「年冲」即是指生肖之年,例如今年是蛇年,属蛇者即为年冲;
「对冲」即是指生肖之年再加上六年,「对冲」又叫「六冲」,即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以辛巳蛇年为例,巳与亥为相冲,因此肖猪的人仕在辛巳蛇年,便是「对冲」,犯了太岁;凡是遇到「年冲」或「对冲」的生肖,都要到庙里拜太岁,才会诸事顺吉。
甚麼叫做刑太岁,刑太岁,又称「偏冲」,自己的出生年如与流年所属生肖相差三年,便是刑克,即与流年太岁「偏冲」。古语有云: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例如蛇年,肖蛇为太岁,肖猪为冲太岁,而肖猴和虎为「偏冲」太岁。
2006狗年,丙戌太岁姓白名敏,天干属火,地支属土,其位在西北偏西(戌)。
而「岁破」在东南偏东(辰),「三煞」在北(亥、壬、子、癸、丑),「五黄」在正西(申、庚、辛、酉、戌),以上的方位,今年不宜动土。
2006年有四个生肖犯太岁:
狗——犯刑 龙——犯冲 羊——犯破 鸡——犯害
「刑」:有刑律、刑伤之意;抵触相刑,亦称伏吟。
「冲」:有冲击、对抗之意;交战相冲,亦称反吟、岁破。
「破」:有损坏、破裂之意。
「害」:有不和、不合之意。
太岁神,本为道教的星辰尊称,简称为「太岁」,或称为「岁神」、「岁君」、「岁星」、「大将军」等,也就是年神,是诸神之中最有权力的年神,掌管人间一年的吉凶祸福,统摄众神,有「年中天子」之称。太岁神计有六十位,
每一位太岁都有他的姓名,顺序值年,周而复始,循环不息,从甲子年的金赤大将军至癸亥年的虞程大将军,依六十甲子轮流掌管人间一年的吉凶祸福,故又称「值年使者」,或「值年太岁」。古书云:「太岁如君,为众神之首,众煞之主,有如君临天下,不可冒犯--。」由于太岁神位高权重,人人敬而畏之,为避免得罪太岁,因此在冲犯太岁之年,都必须在新开春期间求取「太岁符」,祈求新一年平安顺利,趋吉避凶。
除此之外,因太岁的姓名不能冒犯,若有人的名字与流年太岁相同,也属触犯了太岁的名讳。
新年期间,有很多在该年犯太岁的善信都求取太岁符,希望凭太岁符的灵力化解太岁的凶力。但要注意,产生灵力的太岁符须由有道行的,方能写出真正的神符;另外用钢笔、原子笔所写出来的太岁符是没有灵力可言;而且由不同的写出来的太岁符,其功效都有所不同。
如意堂近年每年年底在网络上为有缘人奉请太岁符,并得到确实行之有效反馈证实。时值乙酉流年将止,丙戌流年将至。再次推出化太岁祈符服务!望大家查阅上文看自己是否明年犯太岁!为了流年顺利,化灾解难,尽快和我联系奉请太岁符之事!
附:
符的起源
符,是道法中的基本工具之一,相传上古时代有位轩辕黄帝,其时与敌人蚩尤打仗而胜负未定,晚上时梦见天神九天玄女,获他传授神仙符籙法诀,醒后凭此法来差遣神兵神将,大败蚩尤一族,成为诸土的最高领就。此后,符就开始兴行且流传到坊间,至今符的文化已有数千年之历史。
符的类别用途
符,是人与神沟通的桥梁之凭证,「符者,合也,信也,以我之神,合彼之神,以作彼应,此感而彼灵」;借助神明的符力替善信趋吉避凶,消灾解难。
符的种类很多和用途广泛。大致有开运符、催财符、太岁符、镇宅符、护身符、人缘和合符、治病符等等。使用方法可以用来焚烧、贴在家里、藏在指定的地方、带在身上、将符焚毁后开水用来洗面或饮食等。更可以配合风水方位使用,牡丹绿叶,相得益彰。
太岁典故
太岁头上动土
俗语:「在太岁头上动土!」从秦汉时起,古人认为太岁所在的方向为凶方,不可以向太岁,所谓「可背不可向」,而且在太岁方不可兴工动土,否则就算是「在太岁头上动土」,若犯了这个禁忌的人,就会招来灾祸或交上恶运。《月令广义?岁令》:「太岁者,主宰一岁之尊神。太岁所在之方不宜兴工动土,否则必有灾祸。」《清稗?类钞》:「俗以太岁所到之方,与所食之地,依地支十二字,每年移换,凡于所到之地,兴工动土,则所食之地必有死者。如太岁方在子(北方),岁食在酉(西),子地(北方)兴工,则在酉(西方)之家,必遭其殃。」
太岁已被列入国家祀典
元、明朝代,「太岁」已被列入国家祀典,如「元咸宗至二十一年即位,五月祭太岁于司天台」;「明太祖洪武二年议建太岁坛壝」;「明嘉靖八年、令以每岁孟春及岁暮特祀太岁、月将之神,与享太庙同日。」与太岁同受祭享的有「月将」,即按十二地支分管每年十二个月之神将。《月令广义》记十二月将:
「亥名登明正月将,戌名河魁二月将,酉名从魁三月将,申名传逆四月将,
未名小吉五月将,午名胜光六月将,巳名太乙七月将,辰名天罡八月将,
卯名太冲九月将,寅名曹公十月将,丑名大吉十一月将,子名神后十二月将。」
太岁之神
古代的纪年方法,是天干地支法。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由甲子�至癸亥止,共得六十,六十年为一周,称为「六十甲子」。六十甲子为道教中的「值年太岁」,各有其姓名及造型。
道教有「本命年」、「本命日」等的理论说法。凡本人的出生在六十甲子干支之年,叫本命年。例如:「某人出生于甲申年,那就甲申即是其本命年。」凡本人的出生日在六十甲子干支日,叫本命日。例如:「某人出生于甲申年乙亥日,那就他的本命年是甲申,本命日是乙亥。」
相传,若该年犯了本命年或犯本命日的人,会有无妄之灾和逆困的事情发生,故大多到庙观神坛向本命的星辰祈福消灾。
《封神演义》载,「太岁」本是商朝纣王之长子名�郊,拜玉虚宫仙真广成子为师,�郊能变化成三头六臂,法宝有翻天印、落魂钟、雌雄剑,因伐周而阵亡,被周朝姜子牙追封为值年岁君太岁之神,坐守周年,管当年之休咎;而封杨任为甲子太岁之神,率领部下循周天列宿度数,察人间过往愆尤。
太岁部下众神名讳:
日游神温良 夜游神乔坤 增福神韩毒龙 损福神恶虎 显道神方弼
开路神方相 值年神李丙 值月神黄乙 值日神周豋 值时神刘洪
所谓值年、值月、值日、值时,亦即是道教所奉的「四值功曹」。在神界之中功曹是官吏的名称,是专管记录功劳薄(司功)、洭报、传送及护法等职能,道士施法请神时都会请到四值功曹降临。
附:
2005年有四个生肖犯太岁——
鸡—犯刑、兔—犯冲、鼠—犯破、狗—犯害。以上属相之人可以参照自己今年的运势,看出太岁的破坏威力。
太岁头动土,后面的谚语上什么
歇后语
太岁头上动土——没事寻事
江淮一带黑道上有句谚语说:“宁在太岁头上动土,不在麻六眼下作案。”
其他一些歇后语;
八斗、六斗——淡事(石四)。
半夜打阎王——想死等不得明。
半夜借尿盆——空张口
半斤面放了四两碱——拿死了。
半间房里摆銮架——调不转权势。
半夜丢炸弹——冒炸(炸)。
半崖上掏窑——没怨(院)。
抱着香炉打嚏喷——扑一鼻子灰。
抱住夜壶亲嘴——不知香和甜。
背上二斤棉花——慢慢访(纺)去。
被子里伸脚——你算第几把手。
鼻涕流到眼里头——倒流了。
鼻梁洼里摆摊子——眼界放宽。
鼻梁洼里打夹壁——两看着哩
布袋里买猫——捉迷糊(眯虎为猫的别称,迷糊谐其音)
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口里上不来。
城街上的半头砖——踢打出来了。
城头上耍大刀——里外反叛。
赤 子拜了个灶王爷爷——天知地知。
搐鼻骡子卖了个驴价钱——吃了咀的亏了。
穿上皮袄喝烧酒——内外夹攻。
穿山甲吃了死人脑子——凉不塌塌地。
苍耳苗开花——眨眼功夫。
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打上灯笼卖煎饼——贪(贪)得多啦。
打上灯笼拾粪——寻死(屎)。
大年三十贴对子——自说吉庆。
大豆喂雀儿——不为(喂)不死。
店房里的壁虱——吃客。
电线杆上的铁丝——平常(长)。
电线杆上挂暖壶——高水平(瓶)。
吊死鬼抹粉——死不要脸。
豆腐烩豆芽——一姓不一家。
豆腐渣捏扁食——忽沙沙的不行。
第三道扣子——打心锤锤。
饿老鸱吃鸡毛——图多哩。
二郎爷的鞭杆——神棍。
二、八月过河——各看各的下路。
二两米捞捞饭——吃不住匙杖。
二两烧酒请客——合(喝)不来。
二女子踢飞脚——抬头就见高低。
高梁杆筷子挟凉粉——滑头遇滑头。
高梁面捏人人哩——配对色气了。
跟上汽车拾粪——瞎混。
公公背上媳妇游五台——落不下好名。
棺材里唱曲子——死人音调。
关住门坐朝廷——在家为王。
罐子打了耳子——不能提了。
灌肠里吃出头发来了——粗中有细。
喝上凉水掏牙——撑硬棍儿。
黑老鸹飞在烟洞上——谋黑窟哩。
黑老鸹飞在猪身上——看见人家黑,看不见个人黑。
黄河岸上打拼伙——吃鳖。
黄河里下挂面——显不出几条条。
黄河里调豆面——碗大又汤宽。
黄瓜烩豆芽——粗细不均匀。
火烧皮筋了——两头圪就。
脚片子烤火——不像手。
脚底踩的骨碌棒——自家感到不稳当。
脚片子上呆——哄鬼。
脚后跟上拴绳子——拉倒。
揪着胡髭过黄河——谦虚过度(牵虚过渡)。
九、十月的沙蓬——无处着落。
九、十月的狐子——坐卧不安。
芦沟桥塌啦——替古人担忧。
裤裆里放屁——往两岔子走。
裤带上打补丁——穿折腰了。
捞鱼鹳跌到河里了——全凭咀支着。
老母猪追兔子——上气不急下气。
老母猪打早起——扑一口热食。
老鼠舔猫屁眼——舍命溜沟子。
老鼠拉葫芦——大圪蛋在后面哩。
老鼠眼——看近不看远。
老鼠拉炉条——倒贴(盗铁)。
六指子划拳——全来了。
六指子挠痒痒——多了一道道。
龙王庙上领狗——神不收。
驴啃脖子——工变工。
落窝鸡的屁股——要球没蛋。
骆驼撒欢——大没样。
麻秸打狼——两家害怕。
雀儿头包扁良——尽嘴。
马尾拧绳绳——不合股。
蚂蚱腿上害臁疮——没大的脓水。
买马买成牛了——跑手不好好吃手。
猫喝烧酒——够呛。
猫不吃肉——憨虎虎。
没油吃花卷——多扭几道圪褶。
眉棱骨上流水——不觉天阴。
庙院里筛灰——糟蹋善神神。
南天门上青杨树——顶天立地灰圪桩。
碾沟子打火柱——扯展。
尿脬打人——虽然不疼,臊气难闻。
牛骨头敲梆子——磕骨打髓。
潘仁美的脚片子——里勾外连。
潘仁美吃扁食——禄贯满盈。
炮仗跌到河里了——没想(想)。
皮条打人——软收拾。
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
墙里柱子——暗中出力。
墙头草——随风倒。
荞麦皮炸油——越炸越干。
青石盘上栽葱——扎不下根。
青石盘上害淖淖——没闹(淖)。
瘸子走偏坡——自己扶就自己。
三个钱买的个老驴——死活一般大。
三个人说的两家话——轮到你没啦。
山羊顶圈门——想露花脸脸哩。
闪电婆丢了鞋——不知云里雾里。
烧红不打——楞(冷)着。
蛇跑、兔窜——各有各的估算。
十两银子——不定(锭)。
石匠打铁——不看火色。
粪巴牛哭他妈——两眼墨黑。
属鸡的——刨一爪子吃一嘴。
霜打茄子——灰圪蛋。
水牌上的名字——浮人。
四两豆面揪圪瘩——少卖片儿汤。
四天王弹琵琶——不觉你那铮铮。
蒜钵子生豆芽——有点屈材。
寿星佬骑狗——有福没禄。
太岁头上动土——没事寻事。
糖人人烤火——自流了。
提着氽壶作揖——墩底。
铁黑豆——炒死不爆。
土默川的狼——善眉善眼吃人哩。
土地爷牵狼——神拿。
魏虎的家具——干多不顶事。
五月的兔子——灰眼睛。
五月拔谷苗——何差你一半苗。
仙人拳开花——背时直片。
馅儿饼上抹油——白捎。
响马打蹬脚——贼手摸贼脚。
杏核子熬稀粥——零汤利水。
秀才往香炉里屙——通文不说理(礼)。
雪地里埋死孩儿——迟早要出来。
牙疼吃眼药——去疑心。
衙门前的包子——臭了也是你的。
烟洞上招手——往黑路里引。
眼上坠磨盘——瞧不起。
腰里掖二胡——不惧(锯)。
药铺的晃子——吊蛋。
野地里的黄鼬——有的算数。
一吊钱放在门限上——里外半吊子。
一锹挖出两个瞎老——一对对灰。
一手拿扇子、一手拿斧子——夹扇带骗(劈)。
榆皮面包青石——又滑又硬。
月亮地里耍大刀——明来明去。
枣核子解板——没有几句(锯)。
枣核子搭牌楼——尖对尖。
蘸着稀粥吃扁食——越吃越糊涂。
张飞做皇帝——脱度元年。
珍珠没眼——瞎宝。
种上荞麦上来豌豆了——灰得没棱子了。
猪八戒抹粉——人材不称。
坐上飞机吹喇叭——想(响)得高。
墕头到豆塔——还不是个还(韩)。
马蹄罕过赵家庄——得从理(里)上来。
马蹄罕家当娘家——动手。
王家洼家下骡子——由领导决定。
铁匠铺家卖碗——顶上一纣子。
花园子家放炮——处咧。
康家滩家打会——只有楼院里家。
张家寨家下麒麟——下开了下呀。
二圪旦走包头——甩活身子。
徐开疆坝地——干事不成。
圪柳头椅子——心中不服。
圪柳棍打平地——有一下没一下。
圪狸爬在土圪土达 上——假装巡山王。
板达子扭秧歌儿——一阵不如一阵。
海子庙的龙王爷——鸡狗都收留
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太岁头上动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简短一点的?
中国的民间故事在太岁爷头上动土这个的话,那就是说。太岁的话应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关。我姐可能。徒弟,你看。所以说嗯,他们一般就是说那个事情比较危险的时候。在太岁爷头上动。或者是说表现一个重要的人物称作是在太岁爷头上见。
“太岁头上动土”的下一句是什么?
“太岁头上动土”的下一句是“老虎头上拔毛”
太岁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说它是一种邪物
“太岁”是一种存在于地球上的不明生物体,它的存在、作用和影响在生物学界始终有争议。
它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原生质生物。或者说,太岁是可能一种黏菌,是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间的一种原质体生物,既有原生物特点,也有真菌特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肉芝”,并称其为“本经上品”。古籍《山海经》称“太岁”为“视肉、聚肉、肉芝”,描述它“食之尽,寻复更生”。
根据西北大学对外发布的信息显示,它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同时有呼吸作用,就是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直接测定,就证明了它有一个代谢过程,有二氧化碳的产生,那就证明它是活的。
古人把木星称为“太岁”(或岁星一周天(实际是11.86年),并划分周天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都有特定的名称,说太岁某一年在某一方,这一方就不能动土搞建筑,否则触犯了太岁,就会招来灾祸。后来,人们把别人侵犯自己怒斥为“太岁头上动土”,以显示自己的威风。
这一说法早在宋朝就已有之。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就曾提到过:朱武和陈达、杨春在少华山落草之后,为了打劫钱粮供山寨使用,预备与官军对敌。朱、杨要打蒲城县,陈达不听朱、杨的劝告,坚持要从史进所住的史家村借条路去打华阴县。路经史家村时,史进召集众庄客截住道路,对陈达喝道:“你也须有耳朵,好大胆,直来太岁头上动土。”敢这样说的当然就是有来头的人,书中所讲的陈达的确不是史进的对手,结果被史进擒获。
传说中的太岁是什么东西?
据史料记载,“太岁”是古人假定的一个天体,和岁星(木星)运动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太岁”到了哪个区域,就在相应的方位地下有一块肉状的东西,这就是“太岁”的化身,在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这就是“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由来。
在中国民间,“太岁”向来被看作是一种神秘莫测的东西,具有能在冥冥之中支配和影响人们命运的力量。古书云:“太岁如君,为众神之首,众煞之主,有如君临天下,不可冒犯”。由于“太岁”位高权重,古人对他都非常敬畏,惟恐触怒了它而于己不利。为避免得罪“太岁”神,在冲犯“太岁”之年必须在新年开春期间拜祭它,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逢凶化吉。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令山东方士徐福到蓬莱三山寻求的长生不老仙药就是“太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