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轮回都有哪六世,啥叫六道轮回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六国,所谓的六世是指哪些国君?

这句话意思是说到始皇的时候,他大大地发展了前六代君主的功业。所以六世是秦始皇之前六个君主,不是六国的君主。六世分别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

谁到底知道什么是六世轮回呢?

是六道轮回,不是六世轮回,六道指的是: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佛在心中、 心诚则灵.

我们所说的六世轮回是哪六世?

六道可分三恶道跟三善道恶道有:畜生,饿鬼,地狱善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才一统六国,“六世”分别指的是谁呢?

一、秦孝公

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赵氏(一说秦氏),《越绝书》作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秦孝公即位之初,秦国可以说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诸侯国之一。比如当时的魏国,就攻占了秦国的河西之地。正是因为遭到了魏国等诸侯国的屡次进攻,促使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不断增进农业生产。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实力明显增强,具备了对外扩张的条件了。当然,秦孝公在位期间,因为秦国的国力刚刚得到增强,所以对外扩张的幅度不是太大。不过,不管怎么样,因为商鞅变法这一个功绩,秦孝公就已经为秦灭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秦惠文王

如果说秦孝公的主要作用是垫底基础,那么,秦惠文王在位期间,秦国无疑可以开疆拓土,进入快速扩张的阶段了。秦惠文王嬴驷(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嬴姓,秦氏或赵氏,驷(一说名“骃”),栎阳(今陕西省阎良区)人。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在位),秦孝公之子。秦惠文王即位之初,就除掉了商鞅。不过,秦惠文王并没有废除商鞅变法的内容。对此,在笔者看来,秦惠文王这么做,固然有私人恩怨,但是,这也是因为商鞅功高震主,已经威胁到秦国君主的位置。

在此基础上,秦惠文王必须果断铲除这一威胁。而秦惠文王的这一做法,显然也为秦始皇嬴政后来除掉吕不韦等权臣提供了参考。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一位称王的君主。秦惠文王在位时,文有张仪连横六国,武有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汉中,这促使秦国的疆域扩大了一倍都不止。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时年四十六,谥号为惠文,葬于公陵。对此,在笔者看来,经过秦惠文王这位的努力,秦国已经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一流强国了。


三、秦武王

秦武王(前329年—前307年),嬴姓,赵氏,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前310年—前307年在位)秦惠文王之子。受到影视剧等文学作品的影响,很多人认为秦武王是一位只喜欢武力的君主。不过,在笔者看来,虽然秦武王的在位时间只有四年左右。但是,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秦武王连横魏秦、联越制楚、平定蜀乱、设立丞相,也即他还是取得了不少成绩的。特别是平定巴蜀之地的叛乱,这促使巴蜀之地逐渐发展起来,乃至于为秦国贡献了粮草等物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充足的后勤物资自然是非常关键的。

四、秦昭襄王

嬴稷(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又称秦昭王。嬴姓,赵氏,一说秦氏,名则,一名稷。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在战国时期,秦昭襄王在位时间长达五十六年,也即不仅是秦国,也是战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众所周知,对于战国时期,总共不过200年的历史,而秦昭襄王一个人的在位时间,就达到四分之一左右了。


在此基础上,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的历史。一定程度上,秦昭襄王在位期间,几乎重创了所有秦国一统天下道路上的强敌,比如赵国、楚国、齐国这三大强国,都是在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走向衰落的。对此,在笔者看来,秦昭襄王可以说是把商鞅变法的成果发挥到最大程度了。


五、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嬴柱(公元前301年―公元前250年11月14日,嬴姓,赵氏,名柱,又名式。亦称安国君,是秦昭襄王的次子。秦孝文王于公元前250年秦颛顼历十月行继位之礼,三日后为其父秦昭襄王除丧期间去世,葬于寿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因此,非常明显的是,秦孝文王在位三天,就去世了,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国君。但是,秦孝文王并非一点功绩都没有。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元年),秦孝文王大赦罪人,善待先王功臣,厚赐宗室亲戚,开放苑囿游乐。因为秦昭襄王在位期间,秦国的国力都发挥到了极致,也可以说比较疲惫了。因此,秦孝文王采用了安抚和柔和的手段,以此避免秦国内部发生叛乱。


六、秦庄襄王

最后,秦庄襄王(前281年—前247年),又称秦庄王,嬴姓,赵氏或秦氏,本名异人,后改名为楚(一作子楚),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庄襄王即位后,命蒙骜伐韩,韩国被迫割让成皋、巩等地。秦国的地界延伸至大梁,初置三川郡。在此之后,秦庄襄王又攻打魏国和赵国。一定程度上,秦庄襄王在位期间,将进攻的目标放在了魏赵韩这三国身上。经过秦国大军的再次进攻,不管是韩国还是魏国、赵国,都已经元气大伤了。

"六道轮回"是指哪六道?各有什么区别?

所谓六道轮回,乃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道众生,都是属迷之境界,不能脱离生死,这一世生在这一道,下...总而言之,吾等之起心动念,不论善恶,皆会在六道轮回,即善念生三善道,恶念生三恶道

六道轮回是哪六道?

分别为:天人道(化生)、人道、畜牲道、阿修罗道(魔)、饿鬼道、地狱道(化生)。所谓六道轮回,按照生前因果自然会进入不同的道。

六道,分为三善道跟三恶道。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三恶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轮回是不断在天道至地狱道之间进行,纯看生前善恶。

扩展资料:

六道轮回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来释迦牟尼佛出世,随顺此世界观用以度化世人断诸烦恼永离生死。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在一定程度上能为信众带来福报,所以佛称其“多牛,多马,多珠宝”。

六道表示因造作善恶各种业(行为、语言、思想皆称为业)而带来的六类果报,并随顺当时世界观称轮回至某一道为“生”,离开某一道为“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六道轮回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