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拜太岁,龙虎山兜率宫拜太岁

犯太岁的害处是什么

每一年都会有一部分生肖命犯太岁,2018年命犯太岁的生肖主要有狗、龙、羊、鸡、牛五大生肖,生肖狗逢本命年,又称值太岁;生肖鸡犯害太岁;生肖羊犯破太岁;生肖龙犯冲太岁;生肖牛犯刑太岁;那到底什么是太岁,2018年戊戌年犯太岁如何化解,保整体平安,吉顺?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太岁?
太岁,为道教神明的尊称,又称太岁星君,或者岁君。太岁就是天上的木星,因为木星每十二个月运行一次,所以古人称木星为岁星或太岁;太岁又称太岁星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间奉祀的神灵。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叫干支纪年法,它是由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依次轮流搭配而成。始于甲子,终于癸亥。一个轮回需要60年,称为六十甲子。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这60年里面,每一年天上都会派一位神仙出来值年,他负责掌管这一年人间的福与祸,也掌管这一年出生的人一生的旦夕祸福,老百姓尊称这些神仙为值年太岁,60年就有60位太岁,所以统称为60甲子神。
犯者,干犯也,具体表现有刑、冲、破、害、值等;值太岁即是一个人的本命生肖与流年太岁相同;冲太岁即是指「六冲」,即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以2018年戊戌年为例,辰戌为相冲,因此生肖龙的人在戊戌狗年,便是六冲,犯了太。刑太岁,又称「偏冲」,自己的出生年属相与流年所属生肖相差三年,便是刑克,即与流年太岁「偏 冲」。古语有云: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例如明年2018狗年,生肖狗为值太岁与狗犯刑的生肖是牛,即生肖牛犯刑太岁。严格意义上讲,犯冲太岁影响力最大的,是本命生肖与值年太岁相冲,才是犯太岁。但一般把冲太岁、刑太岁、害太岁、破太岁、值太岁都称为犯太岁。

化太岁锦囊是真的吗?有效果吗?

可真可假

属狗的运气不好怎么化解

运气的来源是源于你知道多少,懂得多少,不是因为你属什么

龙虎山天师祖庙去庙里求符多少钱一个小符哦管一年那种。

天师祖庙的都是在黄土布上。一块手工的黄土布的价格也要5块钱。你如果真的有困难可以来天师祖庙,那道长很慈悲会赠送你一道符都可以。真的天师的是无价。

龙虎山的道教文化是怎样的?

自从宋徽宗建造了天师府之后,张道陵的后嗣也逐步受到了朝廷重视,龙虎山的正一道便开始兴盛起来。在宋代期间,宋王朝在龙虎山建造了大量宫观。一是旧有几座宫观得到了扩建和赐额;二是新建了大批宫观,宋代新建的宫、观、庵和院近20座。

其中,有建于1056年至1063年间的凝真观。1102年至1106年间的静应观和祈真观。1107年至1110年间的灵宝观。1119年至1125年宣和年间的逍遥观。1208年至1224年间的金仙观等。

另外,宋代还建有云锦观、仙隐观、归隐庵、蒙谷庵和天乐道院等。

在这个时期,龙虎山正一道掌教的是张道陵的第二十四代至第三十五代后嗣。从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开始,每代天师都曾被诏面圣,并被赐予“先生”称号。

其中,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和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最得朝廷恩宠。

在1104年,宋徽宗召见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张继先与宋徽宗相谈甚欢,于是宋徽宗赐号张继先为“虚靖先生”。

第二年的12月,张继先回到了龙虎山。这次面圣,张继先的父亲和兄长全都被赐予了爵位。而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先后被封为“正应先生”和“仁静先生”。这些都表现出当时宋王朝对龙虎山道教的支持和重视。

正是因为宋王朝的支持,在宋代初期龙虎山便成为与江苏茅山和江西阁皂山并立的三山符箓之一。

后来经过200年至元代,龙虎山的正一道便跃居成为了三山符箓之首。此时,龙虎山正一道达到了鼎盛时期。

在龙虎山正一道的鼎盛时期,掌教的是张道陵第三十六代至第四十一代后嗣。

从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起,每代天师均被元王朝封为天师或,让他们主领江南道教。至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时,朝廷更封他为正一教主,让他主领三山符箓。也正是因此,龙虎山道教成为了诸符箓派之首。

在这期间,龙虎山出现了大批著名道士。这些德高望重的道士一部分被输送到了大都燕京,由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的弟子张留孙组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龙虎山道教支派玄教,用来主领江南广大地区的道教事务。

例如,张留孙,又称张宗师,是张宗演弟子,被元世祖忽必烈授以江南诸路的道教都提点之职。剩下的道士则留在了龙虎山,管理山上的道教事务。其中也不乏杰出的道士。李宗老,达观院道士,是著名玄教道士吴全节的老师。在1264年至1294年间被授江东道教都提点,主持本山上清宫。吴元初,龙虎山高士,就学于道教学者雷思齐,所著诗文集为《元元赘稿》,元代著名学者、诗人虞集为之作叙说:

元初服黄冠以自隐,无所营于时,故无所争于人,交游天下名士,诗文往来,皆一时之盛。其言温而肆,清而容,杂而不厌,几于道者之乎?

张彦辅,龙虎山道士,精绘事,元代著名学者、诗人虞集曾为其所作《江南秋思图》赋诗。另外,在此时期,元王朝还对龙虎山道教宫观进行了修正。它除了对龙虎山原有宫观进行了修葺以外,又新建了大批的道教宫观。

据元代散文家元明善和清代正一道道士娄近垣所写的两本《龙虎山志》中的不完全统计,新建的宫、观、庵和院多达37座。这些道教宫观大部分都是由元世祖忽必烈建于1264年至1294年间,有文惠观、乾元观、会真道院、望仙道院、八卦庵、止止庵、太极庵、西华道院、东山道院、云山道院和瑶峰道院等。

在宋元两代,龙虎山道教发展极为迅速,其中大部分道观都是在这两个时期建立起来的。但是这些建筑后来因为遭到了天灾兵火,大多被毁,后存留下来的仅有天师府一座,上清宫、正一观等宫观都是后来重修的。

但是,从那些被毁的道教宫观遗址上,可以看出当时道教文化的繁荣和昌盛。

龙虎山之所以成为“道教第一仙境”,也是有其必然性的。龙虎山在风水学上,堪称是独一无二的经典。风水最看重的就是理想环境的选择,而风水的理想环境主要由山和水构成,其中尤以水为生气之源。

石为山之骨,水为山之血脉,两者本身就是有机融合的,更何况龙虎山的山水暗合了道教太极阴阳教理,所以龙虎山成为道教祖庭是具有一定必然性的。

道教四大名山的龙虎山

碧水丹崖——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整个景区规划面积320平方公里(其中,龙虎山景区管委会管辖范围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包括上清宫、正一观、仙水岩、应天山、马祖岩、洪五湖六大景区,景区内共有99峰、24岩、108处自然和人文景观。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秀美多姿的碧水丹山和千古未解的崖墓之谜是龙虎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三大特色。《水浒传》开篇重笔描绘的龙虎山位于市南20公里处,是道教发源地和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天师世家”的世居之地,号称“中国道家第一山”。龙虎山以其道家祖庭、丹霞地貌、春秋战国大型崖墓群珠壁联合为特色,在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独树一帜。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张天师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所以鹰潭又称为“道都”。2010年8月2日,龙虎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
2010年8月2日,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上清宫:该宫始建于东汉,是道教的祭神之所,是中国古代在敬天祭祖的基础上形成的建筑群落之一,其规模大小,等级高低不等,遍布全国。上清宫不仅独居江南宫观之首,且在全国也是举世无双,素有“仙灵都会”和“百神受职之所”之誉。大上清宫在上清镇东陲,距嗣汉天师府约一公里。古代这里称为仙源乡招宾里。其街曰: “琼林”。左拥象山,右注沂溪。溪山环拱,实乃仙灵都会也,古老相传。这里是九龙聚会的宝地。民谣云: “九龙集结上清宫.天师擒妖显神通。唯有一龙不伏法.顺水飘游遇虎凶。”这九龙指的是上清宫周围的天门山、台山、乌剑山、狮子山、冲天峰、应天山、西华山、乌龟山和圣井山。
天师府:天师府位于贵溪上清镇,临清溪,为张氏历代起居之地,原建于龙虎山脚下。北靠西华山,门临泸溪河,面对琵琶山,依山带水,气势雄伟。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辉宏,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全部雕花镂刻,米红细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气。传言天师府是张盛以及他的历代子孙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处,被称为正一派的祖庭和元明两朝管理道教事务的办公机构。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后又经十多次修建,现存木构建筑均为清乾隆、嘉庆和同治年间遗物。
留侯家庙:又名天师家庙,是道教创教者张道陵天师的家祠,内供奉由祖宗张良及张道陵第一代天师至第六十三代张恩溥天师的神位,是道教的祖庙。
正一观:道教宫观。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境内的龙虎山张道陵炼丹处。据《龙虎山志》记载:第四代天师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之后,曾在此建祠祀祖。五代南唐时在此建天师庙;北宋崇宁四年(1105),第三十代天张继先奉敕修葺,徽宗时改天师庙为演法观。明嘉靖三十二年(1563),世宗赐帑重修,并改演法观为正一观。
仙水岩:龙虎山仙水岩景区离江西省鹰潭市区约20公里就来到了龙虎山的仙水岩景区。乘小船上行,坐竹筏下行,看奇峰、碧波,游起来比较清松,景色比较优美。仙水岩是仙岩和水岩的总称。
上清古镇:上清古镇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位于上清宫景区内,距鹰潭市区25公里,源远流长道教文化,富有特色的名胜古迹,古仆淳厚的民俗风情。当地特产有:板栗、豆腐、茄子干等。上清古镇方圆50余平方公里,人口近2万,自然环境优美,群山环抱,依水而建,古镇名胜古迹甚多,长约2公里的上清古街将长庆坊、留侯家庙、天师府、留侯第、天源德药栈、天主教堂等景点串成一线,形成极具魅力的旅游线路。沿河的吊脚楼、码埠尽显江南水乡建筑特色,浣纱村妇、捣衣少女、戏水孩童、渔舟系岸、白鸭浮水又形成了一条韵味十足的古镇风景线,让人赏心悦目。镇东道有上清宫、东岳宫,东北面有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象山书院,隔泸溪河有明朝宰相夏言故里桂洲村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红十一军和中央红军会师之处。
天门山:天门山位于龙虎山上清镇东南部,距上清镇7公里处,与嗣汉天师府南北相对,面积6000多亩,最高海拔1300多米,相传为张天师遁化成仙进行天庭之所,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游历于此,为其美景所折服。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