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卦爻辞,易经算卦看卦辞还是爻辞

《周易》中一共有多少卦

苹果Hk6 :你好。
《周易》一共有六十四卦,分为八宫。
乾宫八卦:乾为天 天风姤 天山遁 天地否 风地观 山地剥 火地晋 火天大有
坎宫八卦:坎为水 水泽节 水雷屯 水火既济 泽火革 雷火丰 地火明夷 地水师
艮宫八卦:艮为山 山火贲 山天大蓄 山泽损 火泽睽 天泽履 风泽中孚 风山渐
震宫八卦:震为雷 雷地豫 雷水解 雷风恒 地风升 水风井 泽风大过 泽雷随
巽宫八卦:巽为风 风天小畜 风火家人 风雷益 天雷无妄 火雷噬嗑 山雷颐 山风蛊
离宫八卦:离为火 火山旅 火风鼎 火水未济 山水蒙 风水涣 天水讼 天火同人
坤宫八卦:坤为地 地雷复 地泽临 地天泰 雷天大壮 泽天夬 水天需 水地比
兑宫八卦:兑为泽 泽水困 泽地萃 泽山咸 水山蹇 地山谦 雷山小过 雷泽归妹

《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是如何由来的?

《周易》中用‘—’和‘--’两个最基本的符号代表阳和阴;把这两种符号迭列三层,如三(乾)、三(坤)等,可以形成八种组合形式,称为八卦;用八卦的卦象两两重迭,又能组合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每卦又有六爻。六十四卦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分别阐述各卦各爻的意义,卦辞和爻辞是《周易》的经文。

易经卦爻辞(原文): ◆地泽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彖曰:临,刚浸...

【本经】临 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译】本经 君王从上面到下面来,本来能促进民众生活通达顺利,能使他们的农耕活动意志更坚定,竟然违背此初衷沉迷在宫廷歌声之中不吉利。

注释:“临”从上面到下面来。《史记·淮阴侯列传》:“信尝过樊将军哙,哙拜迎送,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

“元”民众,百姓。《战国策》:“制海内,子元元。”《史记·文帝本纪》:“以全天下元元之民。”

“亨”通达顺利。《后汉书·班固传》:“性类循理,品物咸亨。”

“利”利是会意字,由禾与刀两部分组成,刀是类似耒(léi)的农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刀旁有数点表示犁出地土块,所以利是犁的初文,表示犁地,耕地。

“贞”坚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贾子道术》:“言行抱一谓之贞。”诸葛亮《出师表》:“贞良死节之臣。”

“至”表示出乎意料。犹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

“于”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八”本义:相背分开。(相背:相违;相反。)《说文》:“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月”古同“肉”。 桓谭《新论·琴道》:“宫中相残,骨月为泥。”(“肉”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对乐器之声而言。《礼记·乐记》:“廉肉节奏。”)

“有”词缀。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荀子·议兵》:“舜伐有苗……汤代有夏。”

”不吉利。《荀子·天论》:“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易经中卦象的爻辞

你再重头说,太乱,暂时不能理解

易经卜卦断爻的方法,卦辞爻解

这种说法在古籍中有所流传,但个人认为不对,因为这是一种僵化的看法,掩盖了周易卦爻辞用法的本源。采用卦爻辞断卦,虽然是上古之法,但仅在那个时代流行,汉代以后,并不流行——这是因为卦爻辞只是文王、周公等人对易理的一种运用而已,而那时的易理学术远没有汉代以后发达。所以那时的易理、卦理的发挥都有限;那时还是易学的早期、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阶段。近现代卦爻辞断法的实践,好像比较有名、有大量真实断例的,也就只有日本的《高岛易断》了。
再说的那种朱熹的断法,为什么是僵化的认知?个人认为,那不符合《周易》卦爻辞的功能。周易的六十四卦,仅仅是64个原始“静卦”,而不是全部“卦”。爻动,指的是在某一个静卦基础上派生出的一个“动卦”,但这个动卦不等于就是变卦的那个静卦——动卦也就是静卦之间的中间形态。比如,乾卦初爻动,变卦为天风姤,那么乾卦初爻动=天风姤吗? 绝对不等于,这是不同的卦。所以朱熹那个说法里面,当变爻超过3个,就看变卦卦爻辞的说法、以及五爻变以静爻爻辞断的说法,均属狗屁不通。
比如说,乾卦初、二、五爻动,变卦是火山旅。这是一个“动卦”,既不是乾卦也不是旅卦,不应该看乾卦和旅卦的卦辞;而应该综合乾卦初、二、五爻的爻辞做出一个综合判断。朱熹不明白这个道理,但发明这套用法的文王、周公人家是明白的,所以乾卦六爻都动的判断,人家给了一个“用九”的断词——“见群龙无首,吉!”。什么是“用九”?就是乾卦六爻都动时的综合断词,这个绝对不等于坤卦静卦(乾六爻动的变卦为坤卦),也和坤卦的爻辞没有关系!

卦辞和爻辞 有什么区别

卦辞乃一卦之旨,爻辞乃是围绕卦旨分门别类的评述。不懂它,就无可知道一卦之意,解读易经,首先搞懂阴阳组成的卦象,再弄懂卦爻辞之意方可。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