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对应五德是什么,五行分别对应什么
五德是指的哪五种德性?
人的五德,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温、良、恭、俭、让,或谓智、信、仁、勇、严。
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
详细解释:
1、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玉有仁、智、义、礼、信五德。
2、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
3、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蝉有文、清、廉、俭、信五德。
扩展资料
中国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历史观。“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性或性能。“五德终始”指这五种性能从始到终、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邹衍以此作为历史变迁、王朝更替的根据。
五德终始说作为一种改朝换代的理论工具,受到历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邹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论断,以秦文公出猎获黑龙作为水德兴起的符瑞,进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以证明其政权的合法性,遂成为五德终始说的第一个实践者。
自秦汉直至宋辽金时代,五德终始说一直是历代王朝阐释其政权合法性的基本理论框架。“故自秦推五胜,以水德自名,由汉以来,有国者未始不由于此说”。但宋金以后,沿袭千余年的五运说最终被逐出儒家文化的主流而趋于消亡。
人有五德 指哪五德
人有五德的五德是指:温、良、恭、俭、让。或者是智、信、仁、勇、严。
五德的意思是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
五德的具体出处:
1、《史记·张丞相列传》:“推五德之运,以为汉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
2、《文选·班固<典引>》:“肇命民主,五德初始。”
3、《应制和千秋节》诗:“五德生王者,千龄启圣人。”
4、《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五德指的是什么意思?
人的五德,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温、良、恭、俭、让,或谓智、信、仁、勇、严。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
详细解释:
1、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玉有仁、智、义、礼、信五德。
2、比喻物的五种特征。谓温、良、恭、俭、让。
3、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蝉有文、清、廉、俭、信五德。
4、东、西、南、北、中五方种的五色谷物。
扩展资料
五德之说,源于五行理论,春秋时代的邹衍将天下分为五方,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的原理揭示历史朝代更迭的规律,开了将五行纳入领域之先河。
按邹子的理论,虞舜为土德,夏为木德,商为金德,周为火德,秦为水德。五德相克,改朝换代。后世历代帝王革命,皆沿用五德之说。
五德是哪五个?
金、木、水、火、土五行。
五德终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之历史观念,与天下的空间观念构成中国文化重要成分。“五德”是指五行中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周而复始之循环运转。甚至其后中国的一切信仰和方技,都多少受这种学说的影响。
缘起
五德终始说起源于邹衍以前儒家之五行说。中国在战国时期后期,齐国思想家邹衍鼓吹按五行运行规律解释王朝更替。
五行是构成万物之五种原素,即金、木、水、火、土。其要点为某王朝因得天授五行中一德,“受命”于天而成为天子。
而当其德衰微,无法继续统治时,便会有王朝具五行中排序下一德取代,“革命”于天而重新受命。当时儒者认为一年之中,五行轮流当盛,例如春时“盛德在木”,夏时“盛德在火”等。
后来,自明太祖朱元璋始的皇朝最高统治者常常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当中所谓“承运”就是意味五德终始说之“德”运。
扩展资料:
发展
从此历次改朝换代皆采用相生说加秦水:
太昊木→ 炎帝火→ 黄帝土→ 少昊金→ 颛顼水→ 帝喾木→ 唐火→ 虞土→ 夏金→ 商水→ 周木〈相生之说〉;
→ 秦水〈以周为火相胜之说〉→ 汉〈张苍以汉水胜周火、贾谊公孙臣以汉土胜秦水〉光武始正火德(火,午祖戌腊)→ 曹魏(土,未祖丑腊)→ 晋(金)→ 宋水→ 齐木→ 梁火→ 陈土| 北魏(水,继西晋金);
→ 北周(木)→ 隋(火)→ 唐(土,服饰黄,旗帜赤,戌祖辰腊→ 后唐土→ 后晋(金)→ 后汉(水)→ 后周(木)→ 宋(火,色尚红,午祖戌腊)。
什么是五行?五行与八卦是如何对应的?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东南西北五行各属什么
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北方属水,南方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