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山六本八字书怎样,王相山八字透解

八字的相关书籍

初入门:
洪丕谟《中国古代算命术》
陈园《邵伟华四柱预测学入门》
邵伟华《四柱八字预测学》
这三本书以洪丕谟《中国古代算命术》为最好,陈园虽为邵伟华的学生,但因其文笔比邵伟华好,说理简单明白,所以排在邵伟华的书前面。
我以为:初入门者,首先必须掌握八字命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而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学好八字的关键。
前面介绍的这几本书,学习时重在于掌握概念。现当今社会上对邵伟华的书颇有微词,但不管怎么说,邵伟华的八字入门书是一部《三命通会》中的八字“提取”版,它能让初入门者知道八字的基本推断原则和原理。
入门后初级阶段必修的书
1、(清)沈孝瞻《子平真诠评注》
2、(宋)徐子平《渊海子平》
3、袁树珊《古代命理探源》
4、徐乐吾《造化元钥评注》
这一阶段重在于加深对五行生扶克泄耗的理解,同时掌握干与支的概念、类象、特性,逐渐形成以阴阳学的对立、统一、转化的定势思维去理解问题。此一阶段,切忌杂、博其它书籍,以免在思维上出现定势混乱,这也是目前许多初入门易友最大的通病之一。比如在判断喜用神的时候,因对五行干与支的概念、生化、特性掌握不好,出现了观点上的混乱,同一八字越看越糊涂,真是“山书(注:地理书籍)读一囊,去到山上就迷惘”,很多很多的易学者到这阶段就再也学不进去了。
中级阶段必修的书
1、(明)刘基《滴天髓》
2、徐乐吾 《滴天髓补注》
3、(明)张楠《神峰通考》
4、韦千里《千里命稿》
5、袁树珊《命谱》
6、洪丕谟《中国古代十大预测奇书》
7、(清)乾隆间编著《钦定协纪辩方书》
此一阶段重在于加强对八字命理的框架抽象认识,掌握如何从多种角度看一八字,同时,把从上面那些书学到的独立基本概念试着分析其与其它概念的关联性,达到能灵活运用各种概念并逐步悟出所有的这些概念其实都是五行生化中的某一表现形式而已,能至此,则你的八字命理易学水平基本算是已登堂入室了。
在上面这些书中,洪丕谟汇编的《中国古代十大预测奇书》包揽了古代八字命理学几篇因篇幅较少没法独立成书但又是很重要的文章,如李虚中的“李虚中命书”、清陈素庵的“命理约言”、单行本很少的“穷通宝鉴”;(清)乾隆间编著的《钦定协纪辩方书》虽是一本择日的书,但从里面你可以找到很多对八字干支的概念解释及后学者总结的那些八字歌诀的推理来由、纳音的的推理依据等。
南玄命理为你推荐

八字算命的学术著作非常广泛,包含《易经》、《滴天髓》、《人体生物节律学》、《兰台妙选》、《渊海子平》、《子平真诠》、《穷通宝鉴》、《三命通会》、《六柱预测学》、《神峰通考》等等,非常广泛。明朝《永乐大典》所收录的“术数部”,全部是关于算命的著作。还有民国时期韦千里著作的《千里命稿》和徐乐吾著的《造化元钥》最近经典。
现代八字预测中也有很多相关书籍,其中代表性的如《八字预测心诀》。此书是玄青大师多年辛勤耕耘的结晶,是他十几年来奋斗的心血,更是他对奥妙无穷易理通彻感悟的具体体现。本书通俗易懂,易理阐释条理清晰、透彻、周详。对各种预测的评断技巧都阐述得易懂易学,堪称是易学之林难得的一本好书。作者玄青大师出生于东北一普通农家。自幼对八卦、风水、四柱、古代术数全书等有着即浓厚的兴趣。他自幼年时期接触易经,就对其产生极浓极深的兴趣。后一心向易,废寝忘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易学研究。几年后,就遍览百家群书,几下江南,游历名山大川,遍访前辈,探求名师,诚挚探索精华。足迹遍游名山,印记踏于名地。于九十年代初得以偶遇高人奇士指点,从而对易学易理有了更深刻地领悟。这使得他在九十年代末就跻身于易学界强者之林!
《八字预测心诀》一书共分初、中、高三个阶段,由浅入深,会让读者少走弯路,有所启示,对学易之人有一个正确引导,而且实用性极强。由于作者文化水平有限,错误之处,望广大读者给予指导并斧正。希望易学同好与本书作者,以造福人类为根本,大力弘扬易学,并推动其向前发展,将易学精髓弘扬光大。大家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八字预测心诀》一书实属玄青大师易学界一大贡献,此书能得以刊发,将会使寂寞多年的易学之林再添一朵奇葩!

关于学八字有哪些书经典的书

、《渊海子平》 徐大升(南宋)这是距今最古老的一本关于八字的书。涉及到八字论命最早的原型和方法。包括格局论命和神煞论命。收集了当时的大量的论命歌诀。但是这本书缺乏系统性,很多盲派算命的方法取自这本书。初学者不建议读。
2、《神峰通考》 张楠(明)神峰通考一书在结构体系上继承了《渊海子平》的传统子平论命体系,同时作者也结合自己的经验心得,用非常直白的语言对许多子平经典古歌赋进行了注解。本书极力反对神煞学说。对八字术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和归纳。
3、《三命通会》 万民英(明)本书是明代所有八字学术的集大成的著作。对当时八字学的多种流派的方法、诗歌都有所收录。贵多不贵精。比《渊海子平》更加庞杂,但保留了很多经验。保留了纳音论命、时辰论命、格局论命等方法。是八字算命的百科全书。
4、《滴天髓》 刘基(明) 任铁樵(清)《滴天髓》原文精炼,哲学味道浓厚。经过任铁樵的注释,应用于实际论命。本书侧重研究八字的强弱、旺衰、调候、流通等角度。是一本具有哲学高度的书。
5、《命理约言》 陈素庵(清)本书初步涉及到论命的步骤和基本原理。善于归纳总结和抽离原理。对命理学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做出了贡献。因为一直藏于深宫,所以不为人知。
6、《子平真诠》 沈孝瞻(清)本书侧重研究八字的格局成败。对八字学的哲学原理亦有贡献。探讨八字的层次和成败,本书是鼻祖和唯一的范本。
7、《穷通宝鉴》 余春台(清)本书原本源自民间命书《拦江网》。主要探讨“调候”对八字的成败的影响。是研究调候的深入教材。但本身来自民间,没有哲学高度,论命比较武断直接。
8、《命谱》 袁树珊(民国)本书探讨古代的众多命理和算命原理。是研究命例的良好教材。
9、《千里命稿》 韦千里(民国)本书是民国占卜大师韦千里的函授教材。循序渐进、纲目明确、确立了论命的步骤。因为是教材,所以没有深入的学术价值。
10、《中国古代算命术》 洪丕莫(现代)本书是改革开放以后,洪教授对古代算命术的鸟瞰式介绍。对了解算命术本身有价值。特点是用现代的语言描述。
11、《八字与中国智慧》 陆致极(当代)本书是陆博士对算命历史、算命方法的研究心得。用西方逻辑分析的视角去研究八字术。特点是善于归纳,语言精炼。要想学会八字预测,首先要学会,知道出生年、月、日、时排出八字。然后依据八字的排列找出五行的余缺。进行分析,找出用神、喜神、忌神来,要学会这些建议您,先学学邵伟华编著的《四柱预测学》一书。然后再步步深入。

请各位大师点评一下经典的八字类书籍

《周易学》《慧缘风水学》《家居风水宜忌》
《走马阴阳》《玄空飞星风水》《理气风水学》
故宫秘本《鲁班经》
《入地眼全书》宋。静道和尚 《吉宅旺铺风水宝典》
《阴阳宅大全》白话全译本八字类的书籍,称得上经典的实际上并不多。
其中:
清朝 任铁樵的 《滴天髓阐微》算得上是经典。
民国 徐乐吾的 《滴天髓补注》《子平真诠评注》都是经典。
古代的《三命通会》《玉井奥诀》也都不错。
《神峰通考》水平一般,可以不看。
另外,的一些著作优于大陆的著作。八字经典书多注重理论阐述,很难读懂。应先从通俗易懂的现代命书研究,然后再看古籍能收到事半功成之效。现代命书作者很多,现介绍几个:
李后启《之秀命理》
司莹居士《八字泄天机》
朱祖夏《命理应用精解》
宋英成《八字真诀启示录》
李洪成《四柱命局十大组合》《四柱1000问答疑》
冯化成《命理》
曲伟《四柱详真》
以上书籍多从实战而述,看后受益非浅。

五行化万物

最近,我在机缘巧合之下了解到了复旦大学的哲学教授王德峰,观看了他讲解命理学的一些授课视频,让我对命理学产生了一些兴趣。

他认为,命理学是中国式的科学,它是直观的、中庸的、可理解的,它不是封建,不是神秘的、不可知的,这个理论和我从小接受的教育相悖,但听过他完整地讲授之后,我不得不承认,王教授说的有些道理。

人的命和运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信命不信力,这恰好是唯物思想,信力不信命,这才是唯心主义,这一点与我们传统的认识也是相悖的。

万事万物都可以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去解释,今天听完课之后,我自己略做了一些思考:譬如法律行业,性质是杀伐决断,应当属金,譬如酒店行业,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应当属火,譬如厨师行业,用火烹饪,器具多为金属,应当属火和金;再譬如,球类运动,风格多变,打法多样,有硬有软,这是水的特性,应当属水。这些思考让我对“五行化万物”的理论产生了基本的认同。

一扇学科的大门在为我打开,以后有空再慢慢研究吧,大家晚安。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读王德峰

引自王德峰《王阳明心学及其意义(上)》节选

人生为什么成了问题呢?因为我们有 无限心 。我们活在每一个瞬间中,我们以筹划和未来的方式活在当下。我们超越现实去筹划那个尚不存在的未来。筹划未来就是提出理想。我们要安顿的就是这个无限心。

我们的 无限心无法安顿在有限的事物上,构成这现实世界的所有的事物都是有限的。我们的无限心是无法在现实世界安顿的 。

所以安顿的第一步是 超越现实世界,就是:出世 。

无限心无法安顿在现实世界中,因为现实世界的所有事物都是有限的,再豪华的别墅、再高的权位,也是一个有限的事物。

人生最维对付的是自己生命内部的麻烦,就是无限心的安顿。它只有出世。这叫超越现实。先指引一条让他的心出世的路。要先出世,然后入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第一步是出世,出世而后入世,入世的前提是出世。 文化要来的前提是这个民族要先有 出世的精神,然后再来做入世的事, 人如何安排好这个最难安顿的生命。

西方哲学的主题是知识问题,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人生问题。心不安顿好就是烦恼来。中国人生哲学的最高峰是王阳明心学。

当佛经说汉语了,一定是佛学思想的中国化。儒道佛三者合流,成就了陆王心学。儒家的出世而后入世的路是什么样?一句话概括, 无所为而为 。

”为就是做事情,人生在世,不能不做事情,不做事情的人生不能算人生。比方说你有两只脚就得走路,你有一个头脑就得思考和学习。无所为而为针对的是有所为而为,我们做事都有目的。认为这个正在做的事情是达到另外一件事情的手段和目的。而应该是我们之所以这做件事,因为它本应当做。它自己就是自己的价值,它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它不是通向另外一个目的的途径,这样的做事是无所为而为。我们之所以做这件事是因为它本应当做,不做是不对的。这样的人生将永不失败,并没有失败的人生。我们做种种的事情,都因为这种种的事情本应当做。不是因为做了这样的事,达到一个有利于我们的结果。不是为了这一点。”

读王德峰节选—做事是为了什么? -

什么叫永不失败的人生?这就是。 我们之所以去努力的做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它的价值。它自己就是自己的价值,它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所以我们去做了。我们甚至可能凭借我们的经验知道,这件事做了的后果对我们是不利的,我仍然去做。这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这就是儒家出世的精神和入世的统一。

再来看看道家,他如何指点一条 出世的路呢,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不是指不做事,而是指不人为的做事。人为二个汉字合起来就是伪。伪就是造作,道家就是反对造作。造作为什么不好?中国哲学有一个共同的立场,叫天人合一。是儒道二家都主张,儒家的重点在人,道家的重点在天, 按照道家,人类生活的幸福,都来自于天,人类生活的麻烦和苦恼都来自于人自己。 这是道家的出发点。于是从这个出发点出发,道家的原则一定是教我们做减法的,减去人为的因素,减的越干净越好。为道日损,损之又损。损就是减少,减少人为的因素,要损的彻底。吃饭是天道规定的,但如何吃饭,道家的精神就来了,偏要吃的好,就是人为。

一旦把人为的东西清洗掉之后,你就看到天道了。

没办法正面告诉我们天道是什么,道是不可言说的,你只能说它不是什么,不能说它是什么。不是什么就是人为的东西统统拿掉。《道德经》和《庄子》叫我们如何做减法的方法。学习老庄的学说是学习作减法的方法,这样的实践,就不知不觉行为在天道里面了。 做事情不要增加自己人为的目标,人为的企图,你不要自己定目标,天道把你的人生规定好了,你顺着走,幸福就来了。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和各位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一点是相同的,我们都带着东西来 。

这个东西不是父母给我们的,也不是环境给我们的,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来过多次,积累出来的东西。别以为我们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来过多次了,你信不信?王德峰现在开始讲,我现在真相信。我确实没办法给出科学的论证,这件事情超出科学思考的范围。全凭我们的悟性去领会。

我王德峰想学哲学,当时以为是我自己做了这个决定,后来知道,是我带来的业力,规定我去做了那个空而又空的学问,这是我的业力。 我们选择这个愿望,还是那个愿望,没有这件事情 。 我们有这个愿望,没有那个愿望,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而是这个愿望来了以为。我们选择如何实现它的道路,这件事情我们有一点自由的,至于什么愿望来到我们的心里,不是我们的自由。它就这么来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业力来,我的活你干不了,你的活我也干不了。各自的业力不一样。 什么叫做事?佛家说,你这辈子又来到这个世界上来了,你非做事情不可,做事情就是消业,因为你带着业力来的。这是你躲都躲不了的事情,你就好好做吧。做事就是消业,因为做事情是为了消业的缘故,所以我们不求结果。最好它没结果,没结果更好。如果它有了结果呢?很可能旧业未消,新业又来了。但是做事哪里没有结果呢?佛家也看到,只要你做事情,就一定会有结果,但是这个结果跟你没关系。这就不是你的业了,不是你造的新业,所以是无心而为。无心而为的意思不是教我们做事不认真,事情一定要认真去做,但是对它的结果不关心。因为做事就是为了消业。除心不除事。事情不能拒绝的,你就担当起来做,消业。

犹太教说我们有知识,骄傲是罪。信仰的前提是谦卑。充分领会到自己面对的虚无,以对虚无的领会活在当下,西方人的出世的路是崇拜上帝,渴望天国。基督徒的婚姻是上帝的事业的一部分。

仁是儒家的核心观念,儒家的学问是仁学。心学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道德的根源在人心中。荀子说人有生物的自保本能,为了避免同归于尽,发展了道德,我们遵守道德是为了让利益斗争被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而孟子认为道德来自于我们的心,四端之心人皆有之。孔子讲仁的根据在我们的心里,侧隐之心,仁之端也。

我们的身体把自己跟别人分开来了,侧隐之心由然而生,是打破了身体的间隔了,这时候这个心与这个小孩联系在一起了,这叫仁心感通。

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个体存在,indivdialism,叫个人主义。主导近代西方的原则叫个人主义。个体主义。个体的人,他们原先是作为个体的人生活在基督教的团体中,基督教衰落,他们从团体出来,变成了一个个的个人,个体的人,然后他们按照理性的法则确定个体的关系,契约,原则,用理性来确定契约,所以个人主义原理是近代以来欧洲社会的基本原则。

我们虽然承认形骸间隔,但是又有仁连在一起了,是一体之仁。不仅是同类,非我同类,鸟兽的痛苦也会令我们产生哀悯之心。花草瓦石无端被毁坏。我们也会哀悯。整个宇宙趋向于生命,无机物的存在就是为有机物的存在创造条件的。有机物趋向于植物,植物趋向于动物,动物最后趋向于人。 人是生命情感,生命情感的核心就是仁 。

按照中国的宇宙观,整个宇宙趋向于生命,生命趋向于它的真理,叫生命情感。我们离开无机物,我们也无法生存,所以瓦石之类无故的被毁坏,我们会生顾惜之心,你离开这个自然界的无机物你能生存吗?植物来了,动物拿植物做食物,食物链就来了。所以植物趋向于动物,动物趋向于最高的有情物,人。最高的有情物叫人,人的生命情感的本真的存在叫仁。于是仁心感通万物。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王阳明说,“心即理,心外没有理”。炒股就是心外之理。今天的文明到处用心外之理,非常可怕,你抛弃你的心去求一个理,这个理将要戕害我们的生活。

回到中国心学,心外无理,你要抓住的都应该是在你心里面站得住脚的理,在你的心里面没根的理,叫心外之理,不可信。它在根本上威胁你的生活 。我们一旦心亡失,跟心外之理走怎么样。争夺利益的方法全是在心外之理。

心学不是心理学,心是天理所在的地方,天理不是知识科学的理,是天理,天理在心里。王阳明说,“ 良知乃是天理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肚里要有这句话,要关键时候突然明白。心即理。这是王阳明心学的第一命题。他从孟子那里来。孟子说真理不要从外面去求,万物皆备于我。然后说,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我们做学问是把亡失的心找回来。放出去的心要召回来,召回来就是叫学问。把放出去的心召回来。

荀子学说的核心观念是礼,荀子主张以礼治国。 我们可能会遵守礼遵守的很好,但心中并不没有那个人心,于是会变成表面上恭敬有礼,温柔敦厚,其实是把道德规则当手段来谋取自己的利益。这种人格叫乡愿 。因为荀子让我们相信道德在人心中没什么根据。这是头脑的聪明发明出来的,我们遵守它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利益。 在荀子的学说中养成了我们的一个国民性格,乡愿,我们遵守道德规则不是出于内心的自觉,而是出于利益的考虑 。所以孟子的学说在他同时代理解的人极少。

佛学中国化的最高成果是禅宗,禅宗就是心学,是用佛家的语言说的心学。禅宗的宗旨就十六个字。“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法相宗就是唯识宗 。禅宗就抓住了心了。弘忍说,他的弟子们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世人生死事大。涅槃叫不生不死,学佛求的是涅槃,不是只求福田。自性若迷。自己的本体看不到,佛何可求。自本体就是佛性,人人都有佛性,见性成佛,谁去见这个性呢?就是心。

看到金器,不睹众相,常观金体。相与相的差别就消解了,只是看到金器本身,他不是看不到相,而是不为相所惑。不著相,不住相。你的名牌包不妨碍我的普通包还是包。我们看到了包的差别是用什么来看的,我们看到还是包是做什么看的,你看到金器是用五识来看的,但是你看到金器本身是用心来看的。此心一来,是常观金体,不睹众相。

八个字是金刚经思想的核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住是住相,相是客观的,但是你不要停留在里面,相是我们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人、都区分个高低贵贱,这是相,还停留在这种区分里,叫住相。如果你不住相了,叫本身起来,而生其心。只要本心起来,见了佛性。就好像那个人来到金器的仓库看到了金子本身。 这个比喻太有意思了,金子本身你的肉眼是永远看不到的。要用心来看的,你的眼耳鼻舌身只能发现不同的器。

第二个问题在问,金子本身可能单独存在吗?不可能。金子本体叫金体,它只能在不同的器里面存在,脱离种种的器,另有一个金子本身让你看到,不可能的。它又说明什么道理呢?别把佛性从这个现实世界当中抽出来,专门在那里,等待我们看,就好像金子本身总是在不同的金器里面存在,一样的道理,所以 修佛不要离开现实世界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不能离开世间来觉悟,“离世觅菩提”,离开这个现实世界寻求那个最高的智慧叫菩提,“恰如求兔角”。就好像你要离开这个现实世界去另求一个专门在那里等着你的佛性,就好像你要求兔子长出二个角来。

这有二层意思。 第一,你要摆脱众相对你的迷惑。这一步叫出世,常观金体。出世,但是回到世界中来,金子本身不脱离种种物体。你要求金子本身也在种种的器里面求吧。 这是第二层意思。

我们再转化一句话,禅我们修行,就拿烦恼来修。烦恼即菩提,人世间充满了烦恼,所以叫灰尘的世界。别把灰尘拒绝了,因为烦恼来自心,如果没有心,它没烦恼,只有肉体痛苦,所以烦恼不是拒绝它,因为它跟我们的智慧来自同一个根源,心。就心有两种用法,一种用法,用出烦恼来,还有一种用法,用出智慧来,都来自于心。我们的烦恼证明了我们的无限心,证明了孟子所讲的心,没有此心,即无烦恼。怎么修呢?烦恼成了我们修行的材料,这是非常自信勇敢的修行方法,叫禅宗。 不要害怕我们有烦恼,拒绝烦恼,心安静的如水一样,一点波纹都没有的水,风一吹水就有波纹,很正常,如风吹水,自然成纹,你生活在世界上,怎么会不遇到风呢,风一来不是水面就不平静了嘛,那叫烦恼来了,但是你不要跟着烦恼走掉了,烦恼是水上的波浪,水还是水。水的波浪起来或者下去就不会增加水或者减少水。大海每天的海面在汹涌澎湃吧,大海的总量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不增不减,所以这就是禅宗,要我们抓住烦恼来修这个心,因为烦恼也来自于心。

禅宗的这个思想是非常伟大。后来的宋明儒学把禅宗的思想吸收进来,变成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了。这二个学派的目标是相同的,就是王阳明说过的那句话,我们中国人人人心中有贼,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心中贼如何去破,就像烦恼如何去破,用我们的心。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