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中的基本内容,五行学说包括哪几个方面

中国的五行学说是什么?子午卯酉指的又是什么?

中国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物质观,子午卯酉则是古代的时间。具体解释如下:

01.五行学说

我国的五行学说就是我国古代用于在中医、占卜等方面,阐述各种事物之间的运行关联,从而将人与自然万物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宏大的物质观。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提出。

五行:金、木、水、火、土。世间万物都由这五种元素构成,五行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五行之间有相生关系,也有相克的关系,我们的祖先探究着这种相生相克,来解释事物之间的各种变化。

02.子午卯酉

子午卯酉则是我国古代的表达时间的方法,子午卯酉分别对应着夜晚、中午、早晨、傍晚。和现在的时间相对应的话,子时就是半夜的23:00-1:00,午时则是中午的11:00-13:00,卯时是在清晨的5:00-7:00,酉时是傍晚的17:00-19:00。

如果联系上文的五行来说的话,子午卯酉在风水八字中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子时在北,五行为水;午时在南,五行为火;卯时在东,五行为木;酉时在西,五行为金。所以子和午是相克的,卯和酉是相克的。

03.天干地支和五行

子午卯酉分别就是地支中的一、七、四、十位,天干地支是我国古代的纪年历法,源自于古时候的人们对天象的观察,后来和五行相结合,一起用于中医学和占卜等地方。

金木水火土在天干中的位置表示就是:东南西北分别为木、火、金、水,而土在正中心的位置上。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五行是一种物质观,子午卯酉代表的是一种时间观,古人将物质观和时间观相结合,就形成了当时他们的世界观。

请问什么是“五行学说”?

金木水火土,万物皆可带入这五种元素

什么是五行

古曰金木水火土为五行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中国的五行学说是什么?子午卯酉指的又是什么?

中国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物质观,子午卯酉则是古代的时间。具体解释如下:

01.五行学说

我国的五行学说就是我国古代用于在中医、占卜等方面,阐述各种事物之间的运行关联,从而将人与自然万物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宏大的物质观。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提出。

五行:金、木、水、火、土。世间万物都由这五种元素构成,五行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五行之间有相生关系,也有相克的关系,我们的祖先探究着这种相生相克,来解释事物之间的各种变化。

02.子午卯酉

子午卯酉则是我国古代的表达时间的方法,子午卯酉分别对应着夜晚、中午、早晨、傍晚。和现在的时间相对应的话,子时就是半夜的23:00-1:00,午时则是中午的11:00-13:00,卯时是在清晨的5:00-7:00,酉时是傍晚的17:00-19:00。

如果联系上文的五行来说的话,子午卯酉在风水八字中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子时在北,五行为水;午时在南,五行为火;卯时在东,五行为木;酉时在西,五行为金。所以子和午是相克的,卯和酉是相克的。

03.天干地支和五行

子午卯酉分别就是地支中的一、七、四、十位,天干地支是我国古代的纪年历法,源自于古时候的人们对天象的观察,后来和五行相结合,一起用于中医学和占卜等地方。

金木水火土在天干中的位置表示就是:东南西北分别为木、火、金、水,而土在正中心的位置上。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五行是一种物质观,子午卯酉代表的是一种时间观,古人将物质观和时间观相结合,就形成了当时他们的世界观。

五行学说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