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业的组织实体,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麻烦介绍些中国的新闻机构的名称和简单情况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其前身是抗日战争期间于 1938 年由范长江先生组织在中共领导下成立的国际新闻社。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央批准,国际新闻社恢复并更名为中国新闻社,于 1952 年 9 月 14 日正式成立,并于 1952 年 10 月 1 日正式对海外播发电讯通稿。中央选调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知名的社会活动家、国际问题评论家金仲华担任中新社首任社长。中新社服务的主要对象为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和外籍华人。
正如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兼中新社社长刘泽彭所说:“哪里有海水,哪里就有华人。中国新闻社成立的目标就是追踪海水的潮头,传递出祖国的足音--借助海外华文媒体的阵地平台,为港澳同胞、同胞、海外华侨和华人提供新闻和文化服务。”
五十多年来,中国新闻社几经风雨,也经历几次创业。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新社在海外华侨报纸中已形成很大影响。原副总理、外交部长陈毅有一次出访缅甸,看到当地华侨报纸上刊登很多中新社电讯,他称赞说:“不到海外,不知道中新社的影响”。
“文革”期间,为了保护中新社,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中新社业务并入新华社,并继续以“中国新闻社”电讯头向海外报纸播发新闻从未中断过。
1978 年,中央决定恢复中新社建制。中新社由此而开始又一次创业。当时担任繁重领导工作的廖承志十分关注中新社重建工作,从重要人事决定到各项业务恢复,都倾注大量心血。
在这个时期,中新社的新闻、专稿、摄影、影视等方面的工作明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国内知名度大为提高。记者采访条件也获得很大的改善,经批准成为可以直接采访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政务活动和外事活动的中央新闻单位。 1983 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全世界 174 家通讯社进行评级,中新社被列为 B 级。 1984 年,中宣部和国务院侨办联合下发的文件中确认:“中国新闻社是我国向港澳和海外华文报刊、华语电台和电视台发稿的国家通讯社。”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恢复建制二十多年来的发展,中新社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新闻采集体系,在国内(包括、澳门、)和世界上主要国家地区设有近 80 个分社、支社、记者站,拥有比较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建立起覆盖全球华文媒体的新闻供稿体系。
中新社拥有几百名高素质的新闻采编人员,具有强大的新闻采集能力。每天向海外播发 100 多条新闻电讯稿、 100 多底新闻图片;中国新闻网每天更新新闻近千条,中国新闻图片网每天更新新闻图片 200 多幅;拥有海内外常年新闻用户几百家。
中新社向海外几十家报纸提供专稿,每天制作几十个报纸版面,为海外几十家报纸提供专版服务;影视部摄制的《流行中国》电视专题片,在海内外几十家电视台同时播放;在北京办有权威时政新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房地产权威月刊《视点.新住宅》,在办有《中国经济周刊》、《中华文摘》、《时代传媒》等刊物。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新闻社已初步成可为全球华人提供多元服务的新闻、文化机构。
五十年来,几代中新社新闻工作者的心血化成一篇篇稿件、一张张图片传向海外,他们的心血凝成中新社文化精神: 热爱祖国,热爱新闻事业,牢记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忠实记录历史,竭诚为海外读者服务。
中新社根据海外读者情况,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宣传的有效性,创造出一种有别于新华社的新闻写作风格。这种独特的新闻风格,体现在中新社的新闻电讯、通讯、评论、专稿和摄影作品、影视作品以及一系列出版物中,很难用一句话去概括它。如果要用简单的话来概括,那就是 “国际视角”加“亲和力” 。
中新社稿件的读者在海外,选材要考虑海外读者的需求,要用海外视角、用国际视角来观察问题。海外视角不是居高临下的,是平视的,可以交流的,用这种视角写新闻就具有亲和力的基础。同时,写对外报道新闻还要充分考虑海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欣赏水平,让他们愿意看,乐意接受,即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没有亲和力的报道是没有影响力的,而没有影响力的对外宣传是一种无效劳动。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上的华文传媒迫切需要加强沟通与交流。作为世界华人信息中心的中国新闻社,毅然承担起为这种沟通与交流搭建平台的重任,并于 2001 年在南京主办召开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经国家批准,每两年由中新社主办召开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为了客观、完整纪录世界华文媒体发展的历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新社每年编辑出版一册《世界华文传媒年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在 1991 年开记者入台采访先河之后,中新社加强对新闻和两岸关系新闻的报道,并与岛内媒体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目前,中新社是大陆在台驻点采访的几家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之一。
作为结合性的通讯社,中新社拥有现代化和多样化的新闻传播手段,新闻业务领域广泛,主要有:
1、新闻电讯:每天向数百家港澳台和世界各地华文媒体及各国新闻机构提供新闻通稿100条左右,并在总社和设有电子网络媒体;北京网站每天更新新闻150-200条。
2、专电特稿:每月向港澳台和海外华文报刊提供30万字左右。
3、新闻图片:每天播发传真图片30余张,中国新闻图片网每天更新图片100张。
4、专版:根据华文传媒的各自要求,每年提供图文专版数百个。
5、影视音像:所属南海影业公司摄制的《原野》、《春桃》、《老店》等一批影片,所属南海声像公司摄制的《神州博览》、《中国民俗风情系列》等系列电视专题片在美国、等华语电视台播出。
6、杂志与出版:《中国新闻周刊》、《华声视点》月刊、《中华文摘》月刊(在、美国出版)、《中国经济周刊》(日文版、美国英文网络版),在海外外受到欢迎。
什么是新闻伦理?
新闻伦理涵盖的范围包括但不局限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或者说职业伦理。无论编辑、记者还是其他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工作中的价值取向、道德表现总是与其所在的新闻媒体的价值取向、道德功能与伦理规范联系在一起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反过来说,新闻媒体的价值取向、道德功能与伦理规范总是要体现在其所属的编辑、记者身上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总是一致的。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更为科学、合理;虽然研究时候有所侧重,而且有时候分别研究也有其必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会在伦理上对新闻媒体的要求与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既有统属关系也有竞合关系。因此新闻媒体的价值取向、道德功能与伦理规范也是新闻伦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认为,新闻伦理可以从新闻行业、单个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等三层次上来开展研究。新闻伦理是新闻事业整体、新闻媒介实体(包括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等新闻组织)和新闻工作者(编辑、记者、播音、主持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价值取向、道德表现与日常行为品德规范等的总和。
至于新闻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道德表现与伦理规范,新闻媒介实体和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以外的道德表现与伦理规范,显而易见不属于新闻伦理范畴。比如新闻媒介实体在经济活动中的伦理规范,应属于经济伦理,与新闻伦理无关;记者个人在家庭的道德表现应属于家庭道德范畴,也与新闻伦理无关。
新闻的性质
让我们更了解中国、知道更多的事情!
新闻事业的定义
新闻事业是指各种新闻传播机构和各项信息传播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称。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传播方式不断地发生变革,相继出现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还有网络传播。社会生产水平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新闻传播的形式、规模、影响达到某种状态的时候,新闻事业才得以产生和发展。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7011919471.html
http://exam.21tx.com/2005/05/23/13118.html
新闻事业具有那几方面的功能?
新闻事业的功能
1、报道新闻,传播信息。
2、反映舆情,引导舆论。
3、传授知识,普及教育。
4、提供服务,文化娱乐。
5、刊播广告,服务经济。
新闻事业的功能?
1.从一到多 真正标志新闻功能发挥由一到多变化的里程碑是1983年信息概念的引入。这...
2.经济功能的呈现和加强 与把新闻事业当作宣传机构的观念相一致,我国新闻界叉一个传统观点是:...
3.最基本的功能得以确认 新闻事业最基本的功能便是传播新闻信息促进信息交流指导不是强制,...
4.主要功能得到肯定和坚持 对改革开放后我国新闻媒体发挥出来的越来越多的功能,...
5.继续高举舆论监督的旗帜 重视和加强批评报道,同样是由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