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灵签20,太上老君灵签23签白话解释
道教尊神之三__太上老君
在陕西周至县终南山北麓,有处著名的楼观台,这里峰峦叠嶂,古木参天,为关中著名风景区。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山为最盛,终南千峰耸峙,以楼观为最有名。”
楼观台著称于世,不只因其依山带水,风景秀丽,而主要由于此地传为老子说经处,素有“洞天福地”之称,为道教圣地。
楼观台 历史 悠久,远在2500年前,周朝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境内)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测天象气数,叫做“草楼观”。草楼观后被道教尊为最早的道观。《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称;“楼观为天下道林张本之地。”道教宫观之“观”字,亦由此始。“观”本指城蝶可供眺望之处,“观者,于上观望也”(《释名》)。道教借用此意,认为“古人为高台为观,可观瞻四方”(《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中),即取“高可望”之意。《渊鉴类函》所辑《关尹传》说:
尹喜结草为楼,精思至道。周康王闻,拜为大夫。以可观望,故号此宅为关令草楼观。即观之始也。
据说有一天尹喜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来此。不久,果见老子西游入关,尹喜便将老子迎入草楼,敬为上宾,并请老子写部书,好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老子遂在此讲经说道,并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即《老子》),后离去,无影无踪。
老子实有其人,是春秋末年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聘,故又称老聘。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市)后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即国家图书馆馆长,学问很大。东汉末年,张陵创立道教,为与佛教抗衡,提高本教声望,抬出老子为祖师爷,并尊其为太上老君,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历史 上的老子成神后,他的出生便被大大地神化了。《云笈七签·混元皇帝圣纪》说,他在遥远的不可想象的年代里,经过许多个81万亿81万岁,托胎于玄妙玉女体内,怀孕81年之久,从左胁而生。因怀孕太久,生下来便满头白发,故号称“老子”。正巧生于一棵李树下,于是他指着树道:“李就是我的姓。”
老子成神后,受到历代的广泛崇拜,在唐朝则登峰造极。李家天子为抬高自己的门第,硬与李老君攀亲续谱,让1000年前的老子作了自己的老祖宗,封其为玄元皇帝。道教一时几乎成为唐朝的国教,盛极一世。李皇帝在老子家乡河南鹿邑县扩建了太清宫(创建于东汉延熹年即公元165年)。所谓“太清”,为道教三清境之一,是太上老君所居之境。“太清”亦指老君,太上老君又称“太清道德天尊”。唐朝皇帝还在太清宫以北建洞霄宫,两宫隔河相距半里,遂建会仙桥使之连为一体,占地800余亩,宏伟壮阔,盛极一时,为天下老子庙之冠。后遭兵火,屡毁屡修,今存正殿(太极殿)、三圣母殿、娃娃殿等主体建筑,为清代重建。正殿内供有丈余老君金饰神像,两旁为其两大弟子南华(庄子)和无上(尹喜)。太极殿前有“唐道德经注碑”,上刻唐代皇帝亲作《道德经》注释,十分珍贵。
在鹿邑县城东北隅有巨大砖石圆台建筑,高达4丈,有700余平方米。此台叫老君台,又名升仙台、拜仙台,传为老子修道成仙之飞升处。老君台中央有正殿3间,左右偏殿各1间,台上南有山门,台上古木苍劲挺拔,台周翠柏环抱,湖水萦绕,景色十分幽美。
前文所提到的楼观台则被视为道教发祥地,素有“仙都”之称。这里的“说经台”、“上善池”、“系牛柏”、“老子墓”等道教圣迹,是道教徒们景仰之所。
说经台大殿中有3尊塑像,中为老子,其他两人为尹喜、徐甲。据称老子的弟子徐甲人不太安分,不甘吃苦潜心学道。老子便用“吉祥草”变化成一个姑娘去试探他,徐甲见色忘义,对姑娘动手动脚。要不是尹喜苦苦哀求,老子便打发走这个六根不净的弟子了。大殿中的塑像,正是表现的这个故事老子训戒弟子、言传身教的情景。
说经台以西不远处,有一口清澈的泉水,传为老子考验徐甲时,气愤地用铁捅地,捅出了这口“化女泉”
在峰顶上在一座方形八卦顶的石室,传为老子炼丹炉。说经台西北处有一棵古柏,名“系牛柏”。据说老子当年骑青牛入关时,他的牛就系在这棵古柏上。传说中的老子墓在化女泉以西3公里处,墓冢呈椭圆形,高4米,占地20平方米。
历代许多名人学士都曾到道教胜地楼观台登临赋诗,留下不少佳作,其中明代秦简王的《题说经台》十分有名:
尘海仙家第一宫,
峥嵘台殿托秦工。
五千道德言犹在,
百二河山气自雄。
炼药炉寒虚夜月,
系牛柏老动秋风。
穹碑屹立斜阳外。
夜夜龙光贯虹。
老君造像在各地道观中均能见到,但有一处很值得一提。这就是福建泉州清源山下全国最大的老君雕像。这尊造像是以一块巨大岩石雕成,有3个成年男子高,为宋代作品。老君左手放膝上,右手依案几,两眼平视,长髯飘逸,笑容可掬,颇有长者之风和超然澹泊之气。
连载|【金豹缘】13
上一篇 【金豹缘】目录 下一篇
影视世界悟道缘(8)
清晨,一缕缕阳光从四周窗户缝隙里透进佛堂,与佛坛上供灯依然闪耀着的微弱光芒交织,辉映在一尊尊神圣庄严的佛像上,让人心生欢喜与敬畏。
韩师姐与诸位同修们已然早起,洗漱完毕都虔诚的步入佛堂顶礼供养。
用完早餐,师姐一便按计划带领我们步行去骊山顶上顶礼“骊山老母”和其他道观庙宇。
师姐与郭师兄是当地人,熟悉骊山后山有一条小路可以直达山顶,可以避免多走十多公里的路程。这条路虽然没有管理处的专职人士看守,但还是委托了路口旁边一座不大观音庙里的人士协助看守。
因为平时师姐他们也是经常上山顶礼,大都走的是这条近道,与观音庙住寺及几位出家师很熟且关系很好。故在顶礼供养后,我们便从后门豁口进入向山顶行去。
山路崎岖弯沿曲折,四周风景秀丽。大家一边欣赏着路边的风景,一边有说有笑地谈论着各自的见闻趣事。
大约向上行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骊山顶上的【骊山老母殿】
【骊山老母殿】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西绣岭。【骊山老母】是中国民间信仰之一。中国民间传说 骊山老母即女娲娘娘 ,曾在此山炼石。每年正月二十、四月初八和六月十五为骊山老母会,朝山祭拜者多为老妇。
该殿始建于唐代,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曾进行过较大修缮,故现有建筑基本属于明清格局。整体建筑包括山门五间、三仙殿三间、祭殿五间、主殿五间、厢房六间、配殿四间。三仙殿内供奉被尊为「福寿、治眼、授子」的三位女仙云宵、琼宵、碧宵之神像。主殿内供奉骊山老母(女娲)金身神像。
老母殿山门内现尚保存有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所铸之铁锅、铁缸各一口,老母像前有明代铸铁磬一个。主殿内存有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所立《骊山老母授经碑》一通,记述了唐代李筌在骊山脚下遇老母为其传授《阴符经》的经过。
我们非常虔诚地一路顶礼供养,待到跪拜完正殿中的【骊山老母】金身像。起身便见到一抽签处,大家为图吉利都有抽签留念。好在当年抽签的签词和请求解签者留下的日期尚在,给此行留下了宝贵的原始纪录。
或许覚明当时的运气尚佳,抽的竟然是 骊山老母感应灵签的第一签上上上签 。签词里写的好运祝词自是神仙看了也会一笑。韩大姐他们看后也是欢喜祝福。
出得殿堂再往前行不远,又见【 朝元阁即太上老君殿 】。朝元阁又名老君殿和降圣观,是临潼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古都西安30公里以东的临潼区骊山西绣岭上,是中国现存著名古道观之一,阁内供奉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道教精神领袖太上老君。原朝元阁位于骊山西绣岭第三峰顶,始建于公元666年,已有1300多年历史,属骊山华清宫主要殿堂之一,是唐朝皇帝其家祖“大圣祖玄元皇帝”太上 老君之阁。
据《旧唐书》记载:“天宝七载(公元748)年......十二月,以玄元皇帝见太上老君于朝元阁,令改为降圣观,塑老子玉像于阁内,供百官朝 拜”。今玉像被列为“国保”级文物,收藏于碑林博物馆内。朝元阁因与唐王室的特殊关系,所以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吸引了许多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的青睐,留 下了无数的赞美之词。
昔时殿内所奉太上老君白玉雕像,造型细腻,刀法简练,神态逼真,栩栩如生,为唐代西域著名雕塑家元兄迦之作,今珍藏于陕西省博物馆内,殿内现供太上老君塑像,为近代所塑立。殿内窗明几净,环境清幽,殿外景色秀美,风光迷人。为陕西省重点道教开放宫观。
我们这行佛道弟子,均是逢“”必合十跪拜,遇“道观”必顶礼供养的虔诚信徒。自是毫不犹豫地朝里面走去,待进入大殿两边均有售买礼请佛道儒诸家书籍和各种纪念品的柜台。
覚明四下扫码关注,但见一本全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所著《道德经》释义的口袋装小书印入眼帘。
记得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道教根柢又全在老子《道德经》之中。
《道德经》的思想即是中华文化的哲理思辨、人生理想、道德意识、制度、经济行 为、艺术形式和科学萌芽。
【太上老君即老子】是智慧的化身。老子发现了主宰宇宙自然万物的起源与运行之道,是科学智慧之神;老子提倡遵循清静无为,道法自然,是健康长寿之神。
虔诚顶礼太上老君,即可以开启人生智慧的大门,得到健康长寿的妙决。亦如老子所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 生”。
由于2009年9月29日有缘在楼观台与任会长相遇,并礼请现场题辞“紫气东来”手书真迹,因此对任会长所写书籍格外重视。于是毫不犹豫地礼请了一本参悟珍藏。
虔诚顶礼“太上老君”及诸神毕。大家来到老君殿里的抽签处,各自祈祷并抽了一支签。覚明抽的是第十三上上签,签词为:“可畜可储,片玉寸珠。停停稳稳,可遇良圆。”
覚明连续抽到“骊山老母感应灵签”第一签上上上签和“太上老君感应灵签”第十三签上上签,不由得有些激动与感慨。
激动感慨之余便与解签的道姑攀谈起来。
我问:“你们是道家全真派还是正一派?”
答:“是道家全真龙门派。”
我说:“我是武当俗家弟子,道号玄明。是武当山道医祝华英师傅给起的……”
道姑一听“祝华英”三字,立马道:“那是我师爷。”
接着道姑又说:“师爷与我们老君殿的师祖是同门师兄弟关系。祖师爷因为找祝师爷的看病的人特多,太劳累辛苦,便请他过来这里休息一阵子。巧了,昨天还是我亲自把祝师爷接来这里休息的。”
一听师傅祝华英道长也来到了这里,且是昨天刚到,岂不和我们准备到此顶礼的时间一致?如此巧合预示着什么呢?
于是问:“师傅住在哪里?”
答:“就住在旁边招待客人的客房里。我带你去。”
免不了请道姑在灵签背后签下了“老君殿道士 何至善 古八月初八日。”以示纪念。
何至善,多好的法名。
子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又是点化。
至善仙姑高兴的将我领到了师傅祝华英住的地方。
师傅见到我先是惊讶继而高兴地说:“小福,你怎么也来了?”
注:(这里顺便交代一下我的真名叫傅双来。说起这个“福”字,还有一段传奇。这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全国气功热朝时,原北京大学石松老师,在与其妻张梅老师双双归隐山林前给取的。
那是发生在1992年前后的事情。一天,有着深厚功力且超然脱俗的石松老师递给我一封信,大意是将他原来传播的“生生至一”功交给我,改名叫“中华至一“功,且以“福双莱”的名义传承下去。
并说:“你改名‘福’字信息量更大,能帮助更多的人”等等。于是“福双莱”便应师命而生沿用至今。这位恩师便是“北大奇人王青松”,有关与恩师结缘并一起传播传统养生文化的故事,容待日后慢慢再叙,这里仅将“福”字的来源作一简介。诸位有缘若想了解老师的故事,百度搜索即可)。
我回答说:“正好今天来骊山顶礼骊山老母和太上老君。听说您从武当昨天正好也来到了这里,就赶过来看您了。”
师傅即招呼我们几个喝茶和吃水果,师徒间亦是如水乳交融般的互相交流,感应道交。
我拿出刚请的任法融会长《道德经释义》口袋书,请师傅题字。师傅题笔即写:“道德通玄”四字提点勉励。
与师傅的骊山奇遇,让我如醍醐灌顶般的覚醒,一下子融合了【道德通玄】四字所缊含的资讯与能量。
也即是在此时此刻,我决定启用【覚明】居士的法名,以通达儒释道三教一如之境。即如果说“福双莱”为涉世儒家之名号、玄明乃道家之逍遥的话,而“覚明居士”则是兼具前二者的佛家之“自覚覚他、自度度人”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覚悟一切有情的日月朗照。
告别祝华英道长师傅,覚明沉侵在儒释道传统文化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交融的混沌状态,一种犹然升起期待三者通达无碍的感觉充斥身心。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往下漫解。
无戒(365天挑战极限训练营)
一鸣(30天中篇小说挑战营)
2017年12月28日於台北【道慈禅观】覚明
上一篇 【金豹缘】目录 下一篇
太上老君第三十八签求解
此卦云雾遮月之象,凡事未遂守旧也。此签家宅不安,自身祈保,求财难,交易待时,婚姻难合,六甲虚惊,行人阻,田蚕六畜损,寻人遇,讼和,移徙安,失物虚,病延安, 山坟宜修。
太上老君第一签解姻缘 婚姻:两造之遇也如春光之明媚必合之。 谢谢_百...
092→九二签→上签→古人→蔡卿报恩→酉宫诗曰 自幼为商任设谋 财禄盈丰不用求 若是双身谋望事 秀才出去状元回 诗意→此卦自小为商之象 凡事勤俭无忧也 解曰 自小至大 无阻无碍 作意营谋 功名顺遂 婚姻→合 这个签求姻缘是个上签,意思是姻缘即将要来到,并且是段好姻缘。
求解签“释迦化身出好心,老君送来玉麒麟。真宗求得生太子,龙床帐内立圣 ...
释迦化身出好心:一个好心的佛教徒。
老君送来玉麒麟:两个人的共同特点。玉麒麟,卢俊义河北大名府人世。北京天津以前都是河北地界。老君,太上老君,姓李名耳。 意思就是河北北京天津地区的一个姓李的人。
真宗求得生太子:真宗,宋真宗,狸猫换太子里那爸爸。意思缱绻云雨之后男女双方分离。
龙床帐内立圣人:这句白话。那意思按这样做就对啦。
这四句合在一起就是:你将遇到一个身在河北或北京、天津的姓李的信佛之人。与他一夜云雨之后分开,这样就对啦。
哎呀,我认识一个人特合这条件。
哈哈哈,我信佛不信神,对解签不在行。开玩笑瞎说啦,没恶意,哈哈哈,祝你心想事成吧。你家要添小宝宝了,并且这个小宝宝以后会很出色。
......看了上面的,突然发现自己好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