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书堂合婚折子戏词肖玉玲,秦腔书堂合婚全折戏词
肖玉玲的主要弟子
肖玉玲老师从艺60余年,在秦腔闺门旦行当中独树一帜,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她不但是一位著名的秦腔表演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秦腔教育家。她的弟子门徒遍布西北五省的秦腔界,其中有不少著名的演员都出自她的门下:
苏凤丽: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甘肃省秦剧剧院副院长)
侯红琴: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西安秦腔剧院副院长)
雷通霞: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甘肃省秦剧团)
西安市易俗社优秀旦角演员范晓星 、
还有西安西安秦腔剧院的王小小、安金香、康亚婵、丁宝珍、张小琴等,业余学生出色的有田敏莹、曹佳、茹丽丽、李云峰、边莉等。
秦腔有那些名家
秦腔名家有哪些
秦腔正宗(李正敏)
秦腔皇后——肖若兰
秦腔小生泰斗——陈妙华
秦腔坤旦魁首——孟遏云
须生泰斗(银福子,李云亭),
贫生大王 靖正恭
坤伶皇后苏蕊娥
花面大王(李可易)
丑角大王晋福长
易俗六君子:刘箴俗、刘迪民、沈和中、路习易、苏牖民、马平民
陈仁义,男,生于1924年,农历甲子年生,秦腔须生,陕西泾阳人,秦腔须生。 李爱琴,女,1939年4月,农历己卯年出生于西安市,秦腔旦角,后改生角。 任哲中,男,1925年,农历乙丑年生于永寿县监军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秦腔小生。
刘随社,男,1962年生,陕西周至人。从小酷爱戏曲艺术,1977年考入眉县人民剧团,工须生。
肖若兰,女,秦腔旦角。1934年9月,农历甲戌年生在西安市未央区含元殿村。 王辅生,男,著名秦腔丑角表演艺术家,陕西省长安县人。
马友仙,女,秦腔旦角。汉族,1944年,农历甲申年生于陕西省合阳。
李瑞芳,女,1935年生,甘肃省天水市人。国家一级演员,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华剧团团长;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系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秦腔肖肖若兰,肖玉玲 若兰 肖玉玲
肖若兰唱腔独树一帜,人们尊称其“”肖派”,肖玉玲也有自己的特点,门生众多,人称“小肖派”
秦腔玉堂春之三堂会审的歌词
《玉堂春·三堂会审》
演唱:戚雅仙
那一日梳妆来照镜,院中来了沈延林
他于鸨儿巧计生,哄骗我苏三递假信
说道公子新得中,得中皇榜第一名
派人接我回南京,又谁知就此骗进了沈家门
在沈家住了半月整,那皮氏大娘起毒心,
一碗药面送上门,下毒害死沈延林
他吃一口来吭一声,七孔流血命归阴
那皮氏说我害人命,拉拉扯扯到官厅
头堂官司审的好,二堂官司就冤难审
洪洞县受贿一千两 ,衙役分脏八百银
上堂先打四十板,这无情的板子难容忍
扩展资料:
《三堂会审》节选自越剧传统剧《玉堂春》 。越剧《玉堂春》是戚派代表剧之一,《三堂会审》亦是戚派花旦选段中的名家名段。
《玉堂春》是中国戏曲中流传最广的剧目之一。由红枫、孙旭、傅骏、金风、李卓云等集体编导,刘如曾编曲,合作越剧团出演。
开始演出时受当时思潮影响,认为王金龙是做了官的统治阶级,苏三是苦难妓女,阶级不能调和,戏演到《三堂会审》结束,不让两人团圆。后来才到“监会团圆”结束。
秦腔戏词 庵堂认母
我叫叫一声申郎啊,申郎啊!你看元宰儿今日来到庵堂中,口口声声要认娘亲,好不难煞人了!(唱)可怜我想儿十六载,我本想紧抱娇儿哭一场。恨之恨出家难行俗家事,尼姑有子丑名扬。元宰儿好比鲜花才吐蕊,经不住日晒雨打风又狂。他若认了尼姑母,怕只怕锦绣前程付汪洋。左难右难无计寻,申郎啊!啊……。
秦腔清风亭盼子康亚婵戏词
程乾 程杰瑞 程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