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咒符,1982年属狗的护身符

《成龙历险记》中,十二生肖符咒来源于哪里?

在成龙历险记中十二种符咒的源于圣主,但是在符咒被毁后这些力量回到了各自对应的动物身上。出自十二生肖。也来自12地支的代表。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被赋予了不同的属性和特质,以及相应的缺点给予因缘,命格的警示。来源于十二生肖,符咒的能力还是非常奇特的,与十二生肖的动物符合。

十二生肖符咒的作用是什么?

1.鼠:让任何死物获得生命。

2.牛:可令人力大无穷。

3.虎:令人心理平衡,正与邪,善与恶,都各占一半。

4.兔:让人有像兔子一样敏捷的速度。

5.龙:持有者可从手中喷射出火焰。

6.蛇:可令人隐身。

7.马:健壮的马可以驱除所有的疾病,给人健康。

8.羊:让人在睡梦中灵魂出壳。

9.猴:顽皮的猴能将别人变成兔啦鸟啦等东西。

10.鸡:可令人飘浮。

11.狗:持有狗的人能长生不老。

12.猪:持有者可从眼中发射火焰,和龙差不多。

13.兔(速度)+鸡(飘浮)=飞行

拓展资料

《成龙历险记》是龙之宝工作室制作系列冒险喜剧动画,于2000年9月9在Kids' WB华纳动画天地电视台首播。该片是以影视巨星成龙为原型制作而成的,是美国根据改编的动画片。

这是一部动画风格的冒险喜剧片,描写了成龙和他11岁的侄女小玉,历险于世界各地的故事。帮助成龙和小玉是他们在美国的叔叔(中文直译老爹),老爹是一个古物店的老板,又是一个。在本片中将有成龙拍摄的片段。片中成龙的声音也是基于他本人改编的。

虽然故事中成龙的“正式”职业是一位考古专家,但事实上他还协助13区警察组织的布莱克警长工作。在寻找十二个符咒的过程中,成龙发现每个符咒都能赋予持有者一种独特的神秘力量,每个符咒都代表中国十二生肖之一。但他们联合起来就会释放出终极的黑暗。 在他们周游世界的旅程中,成龙和小玉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冒险。

凭着成龙高超的武功、精神力量和成龙能随时随地将任何东西变成防御武器的能力,他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冒险。虽然成龙很依赖他的武功和智慧,但并不拒绝13区的高科技小装备和车辆的援助。

十二生肖符咒是哪十二符咒?

1.鼠符咒(参见第八集,当时是镶在一个台灯上):能够给静物给予动的能力。
2.牛符咒(参见第三集,原先是在金字塔里的,后被牛战士拿走):给予持有者力大无穷的能力。
3.虎符咒(参见第十二集,是在当时一个吃派大赛的一个派里,被一个老人吃到):能让持有者体内各种力不相互冲突的能力。也有结合12个符咒的力量。当变成两半时会让持有者变成善恶两体。
4.兔符咒(参见第六集,在一个海龟的背壳上):能给予持有者飞快的速度。
5.龙符咒(参见第七集,在一个地下岩洞里):能给持有者强大爆破能力。
6.蛇符咒(参见第四集,在一个博物馆里):能给持有者隐形的能力。
7.马符咒(参见第九集,在雪山地带):能给持有者治百病的能力,对这打喷嚏就能开启。
8.羊符咒(参见第五集,在一列火车的货舱里):能给持有者灵魂出窍,给人托梦的能力。(但是一回到肉体就会受到灵魂出窍是被人打的疼痛)
9.猴符咒(参见第十一集,在海里发现):能给持有者让任何人变换成动物外形的能力。
10.鸡符咒(参见一,二集,镶嵌在一个盾牌上):能给持有者控制飘浮的能力。
11.狗符咒(参见第十集,风车的一面墙的里面):能给持有者保青春,不死的神力。
12.猪符咒(参见第十集,在巴伐利亚小猪艾比钟楼报时小猪的头前面):能给持有者双眼放火焰的能力。
附录,小知识。
附加:兔符咒和鸡符咒联合用会飞行。

2012属龙人的护身符是什么颜色

所以,属龙的人在牛年应佩戴由棕红色石雕刻的“虎兔呈祥”护身符。其寓意为三合之局,无坚不摧,吉兆。属龙人永远最旺的颜色是:紫色、红色、黑色、棕色和黄色。2012年属龙人的护身符最好佩戴红色的,属龙,五行沙中土命,丙辰龙佩戴红色吊坠及饰品可避邪冲煞免灾纳财保平安!红色也是丙辰龙人一生的吉祥色。1、生肖龙刑太岁:
生肖龙与流年太岁相刑,就是所谓的刑太岁。刑太岁的生肖,流年运势上表现为经常会有意想不到是非临身。
生肖龙在2012年最适合佩戴的吉祥物白水晶镀金[鸡龙保岁]做护身符,鸡与龙成之力,有贵人照应,化解龙人本命年之灾厄、冲击、压力等,转危为安,可化解生肖龙在龙年受到的刑伤和面临的不利,对财运不好的生肖龙来讲,更可增财纳福,保平安。

护身符有哪些?

如果按你所提的问题,根据属相来定的话
生肖属鸡忌兔 生肖属狗忌龙
下面则是关于护身符的,相当详细,你慢慢琢磨该选什么
护身符是一种特殊的用品,依凭它的力量来保护人的身体性命。类似的物品在藏族社会中有多种,有些也很难以“护身符”三个字所概括,只是意义上相近罢了。
A宝石类
藏族社会中一种传统的观念认为(尤其是在藏族聚居的农区或牧区)一些稀有的宝石具有多种特殊的功效,其中就包括护身避邪,即佩带此类宝石使妖魔鬼怪不能入侵,防止妖魔作崇所带来的危害,如某些较奇特的疾病。一种叫“斯”的宝石,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民间流传着有关此物的神秘传说。时至今日,“斯”在社会中受到的重视,其价格的昂贵,神秘主义的作用,令人称奇!以至于伪造品泛滥。《藏汉大辞典》中释“斯”为:“亚玛瑙,猫睛石。一种宝石,俗称九眼珠。宝石纹理有‘无睛’、‘长条’及‘有睛’三类。入药能治脑溢血。”这时汉文释辞,藏文释文与此略有不同:“#”查汉文《辞海》,不见有亚玛瑙辞条,只有“玛瑙”(不写为玛脑),而玛瑙与猫睛石不是一类。斯与我们通常可见的做成手饰的“猫睛石”(绿色而具光变化如猫睛)又有区别,因此,对“斯”尚缺乏科学的鉴定及归类。“斯”的种类据说有红、白、黄、花、灰几种,其中“红色”尤为罕见,为稀世之珍,较多的是黑白相间色。
藏医认为“斯”入药能治脑溢血病,而脑溢血藏族传认为是凶曜罗睺罗散布的病。凶曜罗睺罗自然也可归到理应避开的“妖魔”之类,而佩带“斯”也有避邪防病的含义。
此外,玛瑙、翡翠、松耳石、金、银、红蓝宝石等皆被赋予避邪的功用。
这种认为稀有珍宝会避邪的观念由来已久,原始时代的人类(比如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了类似的观念并付之于实践,又被当代人类学者归为“灵物崇拜”。这些珍宝兼有二种功能,一是作为人体的装饰,根据各自的审美观点和观念加工成各种饰物,一是这种珍宝本身又被认为具有神奇功效,对于人体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阻止那些神秘力量的侵害。对于原始时代的人来说,这二种功能是合二为一的,很难说有明确的划分。藏族社会中对人体装饰品也有类似的看法,于式玉在《拉卜楞红教喇嘛的现状、起源与各种象征》中云:“他们身上的手镯、戒指、耳环之类,他们相信,凡带这些东西的地方,都是人的命穴,邪恶不净可从此入,危害身体,如果戴上这些东西,能将命道遮断,邪进不来,命也出不去。”(见《新西北》1942年5卷)就当代藏族社会来说,世俗社会中宝石类的装饰价值、审美观点远远高于原来认为的避邪作用,或者说人们对此已经淡忘了许多,或者仅仅留在老年人的记忆中。
B雷石类
藏语称“托架”,译为天铁或雷石,藏族传统解释为打雷时降下来的铁块,埋藏地下,长期不锈,呈现各种形色。人们如果找到此类物,可以做护身符用,有避邪功用。藏医也用此入药,据说可治中风一类的疾病。当代学者认为这些所谓霹雳铁大都属于早期人类的遗物,包括箭镞、各种形状的小块铜、铁,以及海洋生物的化石。但是从霹雳铁的名称看,可能里面也有一部分是属于陨石碎片。
意大利著名学者图齐在《西藏考古》中收集有不少托架,大都是先民的金属饰件。这些饰物,为远古的高原游牧民族所用,有三角形、圆形、十字形等几何图形,及动物图形等。各地托架形态各异,但又有相似的风格,属于工艺装饰品。对此可以推想,远古的游牧民族使用这些金属饰品时,除了实用、美观外,也含有一种意义,即佩带这些物件,同样有护身的功效。这与早期人类对人体装饰物所赋予的功用是一脉相承的,并传至后世的藏族社会。而对后世的藏族社会来说,这些饰物因出自于地底下,造型奇巧,又特别稀少,自然受到人们的珍爱,并加以神化,或说是打雷时掉下来的,或说是天神交战时遗落人间的。“托架”的存在迎合了古朴的心理需求。成为“神圣事物”而受到重视。人们很难将其看做是具体的装饰用品,更多的是神秘性思维,以及物以稀为贵的思想。
C绘面
古代的许多民族、部落都有色绘面的习俗,美洲的印第安人、澳洲的土著人中尤为盛行。绘面的内容千姿百态,也各有功用和目的,但防身护身是其主要宗旨。青藏高原上的早期居民亦有类似的习惯,《北史》(卷九十七)载女国“男女皆以色涂面,而一日中或数度变改之。”而东女国“以青涂面”(《新唐书·东女国传》),吐蕃以“赭涂面为好”(《新唐书·吐蕃传》),“居父母丧,……黛面……”。(同上)藏文历史著作中常称本民族的“红脸者”,家乡为“红脸者的地方”,皆源于赭面的习尚。色涂面的习惯在藏族社会中延续了很长时间,直至今日,有些边远地方仍有此习惯。
当今藏族社会中比较常见的是带婴幼儿外出时(尤其在夜间),用锅底的灰或灶灰在鼻子上涂一条黑线,认为依此可避邪,保护婴幼儿不受妖魔鬼怪之类的伤害。为什么画一条黑线就能避邪呢?这藏族早期社会即佛教尚未成为主要信仰之前的遗俗,同吐蕃人民居丧期间“黛”(青黑色的颜料)涂面的习俗相近似,是一种伪装,不让邪魔辨认出真面目。黑色本身在藏族社会解释为一种不祥的、伤感的或者有时还认为是代表邪恶的色,也常用于镇魔的仪式中。之所以涂在婴幼儿身上,是因他们的生命力不够强盛,最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藏族社会,孩子带护身符是一种普遍现象。
D护身符
这里所谓的护身符在藏语中称“#”,意为“护轮”,《藏汉大辞典》释为:“佛教密宗以药物、、观想等构成能防灾难的保护圈。”此处的护轮即为“”等构成的神秘图案——真正的“符”。这也是最常见的护身符,其图案的构成及象征意义的颇是复杂,体现着佛教密宗文化与中原周易文化间的交融,具有浓厚的神秘文化色。
a符的绘制
据藏文文献《文殊菩萨能轮除一切过患所不可缺少的窃诀宝镜》(题目意译)所载,其具体的绘制法是这样的,首先在干净的布或者白纸上绘出中心和七个圆圈,其中中央图案绘为九格,于九格的中间方格内写“#”在此字下方和周围的方格内为九宫数字。接着在此外侧之第一圆圈内填写“#”,及带护身符者的愿望(即带此护身符的主要目的)。第二圆圈内绘八瓣莲花,其中又从南起绘八卦图形,如果不熟悉八卦图形,就填写八卦的名称。第三圆圈内绘十二属相,即南方为马蛇,西南为羊,西面为猴鸡,西北为狗,北方为猪鼠,东北为牛,东面为虎兔,东南为龙,或者写十二属相的名称亦可。第四圆圈内的八瓣莲花上,东边写“#”南边写“#”,西边写“#”,北边写“#”四边的相间处写“#”。第五圆圈内写星、曜、土地神等的。第六圆圈内同样填写。第七圆圈内写与第一圆圈相同的祈愿语。在第七圆圈的外侧绘仰卧乌龟,其头朝南,头顶绘火山,东面绘树木,其西边绘世或镰刀形,乌龟尾处绘水纹,四肢处绘文形图案,内有“#”字。
其中八卦的排列方位不同于先天八卦(即伏羲八卦方位)与后天八卦(即文王八卦方位),现排列如下,可资比较:
*护身符中的八卦位如果从外向内看则西为巽,东为兑,东北为震,西南为艮,余四卦从内外观之皆同。因此护身符中八卦的序位无论从内外观之,皆于著名的先后天序位有差异,相对而言,略接近于所谓的文王八卦方位。与文王八卦方位间的主要不同处在坤卦、巽卦和震卦,护身符中将巽卦置以东,似与图中五行相配有关,因巽卦象征风、木,而护身符中于东绘树木。另护身符中八卦的排列特点是两个相反的卦象互相对应,即离与坎,巽与兑,震与艮,乾与坤。如此看来,护身符中八卦的序位是有其自身的含义,而非是随意的排列。
护身符中于四面方位分别绘有火山、树木、刀和水纹,分别象征火、木、金、水四种,中央为土。五行的方位与中国传统五行方位一致。五行之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对于该书的作者、时代众说纷纭),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五行之说对于藏族文化影响也颇大,尤其在藏族传统的历算、医学、占卜等方面所广泛运用,至今如此。
在印刷的护身符中的九宫图里没有填写数字,留在进一步制作时填写。一般藏族九宫图中的数字填写与内地九宫图一模一样,即为:
4 9 2
3 5 7
8 1 6
九宫的起源颇为复杂,常与所谓的“河图洛书”相联,即九宫源与“河图洛书”。《易传》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然河图洛书的具体内容历来没有定论,争议颇大。宋朝时期分为两家,即蔡元定的河图与洛书、刘牧的河图与洛书。刘牧所主张的与蔡元定正好相反,即蔡元定的河图为刘牧的洛书,蔡元定的洛书即刘牧的河图。藏族地区的九宫图与蔡元定的洛书,刘牧的河图相同,数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与四为肩,六与八为足,五为腹心,纵横书之,皆十五。”而根据远古传说,伏羲时代,有一神奇龙马出自于黄河,背负‘河图’,又有神龟出自洛水,背上有洛书。伏羲根据河图、洛书上的阴阳点而画八卦。而藏族的护身符绘于龟背上,则定是依据“龟背洛书”之说。藏文汉历著作中,有世间一切形成于乌龟之说。伏羲依河图洛书造八卦之说,多为当代学人所弃,而藏族传统仍奉行此说,故藏族文化中“八卦九宫”密不可分,常做为一个整体出现于历算、占卜、祭祀等文献之中。土观·洛桑却吉尼玛的《流派镜史》中对河图与洛书的传说都有记述,只是洛书的说法不同于我们上面所述的故事,言是夏禹所得。当然,这非是作者自创,而是他在中原时别人讲述给他的。因此清朝时期,藏族学者亦对中原学界中有河图洛书八卦《周易》等方面的争议有所了解。但在历算、医学、、仪轨等中使用八卦九宫时,只注重其实用、象征性,而很少顾及源流之类的学术见解。
如前所述,藏族地区将“八卦九宫”视为神,在祭祀文献中与其他的神佛并列,为祭祀供奉的对象,赋予其更为神奇的一面。藏传佛教的一些高僧甚至认为《周易》的思想与密宗无上部相近。《源流派镜史》中载:“吾等具德上师一切智游戏金刚曾云,‘易经奥义可说与无上密部相合。’此为其亲弟子所语”。(刘立千译本)一切智游戏金刚即作者的上师、清朝大国师章嘉若必多杰,他精通藏、汉、满、蒙四种文字,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有所认识与研究。他这句话颇分量的话,表明他对密宗的最高级法无上瑜伽部与中国最深奥的经典《易经》间有所比较,非是轻率断言。亦足见《易经》所代表的八卦文化一直得到了藏传佛教界的重视,并成为藏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护身符中的乌龟、五行、十二生肖(地支)、八卦、九宫等象征着宇宙万有、生命本源及其运行规律,并依此来避祸求福,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另外,九宫是典型的幻方数学,而古代人类极为类似的幻方数学,认为有种种神奇功效,可以保护人的生命。印度人也有幻方作为护身符的习惯,阿拉伯世界也重视幻方的作用(见夏鼐《考古学和科技史》)。因此以幻方作护身符,也非是藏族所特有的。
b护身符的加持法
当护身符绘制完后,就要行仪轨,加持护身符。若无加持程序,则同于普通图纸,没有功效,这是藏传佛教的普遍法则。护身符的法中也强调自我净化、观想、诵咒等基本内容。首先观想自己为妙音文殊菩萨或其他本尊。并观想空性中所出五行堆积轮上,有黄色轮八瓣莲花,从其中央#字,有金黄色文殊身,左手高扬宝剑,右手持邬东波罗花,花上有般若经函,佩戴珍宝装饰,着丝绸外衣(袈裟),跏趺而坐。其东从#中所出木天女光绿母,色为绿青,右手持树枝,左手持玉念珠。南面,从“#”中所出火天女能烧母,色为红色,右手持能照亮三界的灯,左手持珊瑚念珠。西面,从“#”中所出金天女能断母,色为白,右手持铁钩,左手持白水晶念珠。北面,从“#”中所出水天女能湿母,色为蓝,右手持甘露瓶,左手持银念珠。四面相间处,从四#中所出,从东南起向右持妙高山,左手持金念珠。观想八天女为文殊之头饰,并意想各个之心间为生起基之种子(#),从中发出光明,光明如同铁钩迎请智慧本尊融入自身。随之献供养,念诵#千百遍,及第四圆圈内的密咒,撒花。复观想从轮、本尊(天)等中发出光明,消除对求护身符者的任何损害,消除一切罪过。复发光明,情器融于轮本尊,八天女摄入主尊心间。复次意想此亦化为光,此轮(即护身符)具有实现欲愿的能力,继将护身符折叠起来,用五色线缠成十字形,用布包裹,并意想护身符化为光明融入系者之身,实现愿望。
以上是根据文献资料,对护身符的加持法所作简述。其方式属于佛教密宗法门,或者谙依据密宗法门确立的。其观想出的本尊文殊与八天女的象征性,则有显示出院文化交流的背景。如同前文所述,藏族地区历来将中原地区的医学、历算、风水、占卜等的最初传授者说成是文殊菩萨,因此有关法门中的主神非文殊莫属。清朝时期的土观洛桑曲吉尼玛对此提出了批评,他说:“汉地历数之学,其起源,唯如上述,然藏地老辈则或说为汉历初由文殊在汉地五台山所说。或尊胜天女头顶所出。或说是由莲花生阿阇黎所说,造作如是多种妄语。……”(《源流派镜史》刘立千译本)。然而大多数人仍然按从前传说行事,或者说这种传说是为适应整个密宗文化体系而产生的,从而也能够大胆、广泛地吸收。观想出的八天女,则代表了五行。其中用四天女来象征土,其余四天女分别代表木、火、金、水四行。这里也似乎暗示着阴阳规律,即五行为阴,主尊为阳,也同于无上瑜伽部中主尊与明妃相配的特点,即阴阳一体。我们可以说中原文化传入高原后,不断地被藏传佛教吸收、融合,予以新的诠释,使人感到包容在密宗文化体系中的阴阳五行、八卦九宫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显得孤立、突兀,或者也没有显得令人不可思议、难于理解。二种文化交融一起,组成了一个有机的体系。显然,这种交融显示出了二种文化在内涵上具有某种共同处,正如前面所引章嘉国师的话,两种文化没有处在互相排斥、对立的面上。另外,“八卦”等的神秘意蕴、匪夷所思的来历,也能激起具有浓厚神秘主义思想的密宗信仰者的共鸣,并试图加八卦文化安置在藏传佛教之中。这种吸收和融合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得到了推广和运用。几乎没有一个学者不知道八卦的含义,也没有一个信徒不相信八卦的神秘作用。
c护身符的用途
根据文献显示,这种护身符有多种用处,主要有以下几种:
保护生命
保护身体
增长权势
增长运气
增长魂命
除灾难
四忌之灾难(十二地支中,各支前后之第四支为“四忌”)
消除年灾,
消除魔难,
消除恶兆,
消除夭折鬼,保护小儿。
为子孙繁衍
消除牲畜所受灾害
消除星曜灾难
消除男子因男运未摄受与
女子因女运未摄受所造成的损害,
消除破败魔障,
消除女鬼造成的损害
消除“甲波”鬼的损害
消除“刚波”厉鬼的损害
消除麻疯病
消除土地神的损害
消除连续死人的灾难
前往严厉的土地神处时为消除灾难
消除大传染病
防火灾
消除一切不吉利等等。
护身符的用途极为广泛,简言之,认为可消除一切灾难和恶运。尤其是年、月、日、时辰中原本注定的灾厄。根据文献显示,为特殊目的需要佩带护身符时,要在护身符的第一圆圈内和第七圆圈内写上有关愿望,如“消除某某人因某某造成的灾害”。在九宫图中央格中还要按五行算填写不同颜色的数字,然后又用不同的线、物品将护身符包裹起来带在身上,有些物品还要加在护身符中,一起佩带。文献中提到的用于做线、包裹、加到护身符的物品等有以下所列:
纸、纸绸、绿绸、黑绸、葫芦籽或葡萄、金线、九座插箭台的土、九眼泉的水、铁、天铁(雷石)、金、银、火石、火晶、火镰、炭、十三眼泉中的青石子十三颗、老虎肉、獾毛、兔子、右耳、生过九子妇女的衣物、山羊羔脐、婴儿脐带、鼠毛、猪毛、鸡毛、猴毛、兔毛、黄狗毛、五宝、舍利子、驼毛、蝙蝠羽毛、犏牛毛、猴肉、铁匠的头发、白狗心脏皮、兔子皮、蛇皮、疯狗的牙齿、孔雀的羽毛、蛙头、蝎子角、有法力咒师的靴子碎块、猪的獠牙、马皮、旱獭皮、大喇嘛宝座下的土、富人宝库中的土、檀香、菖蒲、乌头、麝香等等。
以上所列的物品中即有动物,又有植物或矿物,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目的,使用不同的物品,同护身符一起佩带于人身上。这里又充满着原始的遗风、原始的风格,由此看来,这种护身符体现着多元文化,至少我们可以说这里含有中原文化、印度农牧民宗文化和高原本土文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护身符不仅仅用于个人,而且还可用于集体。若某地流行瘟疫,则如法制作的护身符可悬于当地中央的房顶或佛塔上,认为依此可除瘟疫。
这种护身符,在藏族地区颇为流行,它的神秘意蕴、象征意义、人与天时地理方位间的密切关联,以及其优美的符号造型,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外,还有多种纯粹属于佛教密宗的护身符,如大威德护身符、马头明王护身符、白伞盖护身符等,其图案大多也是多重圆圈组成,其间填写有关本尊的,并绘有本尊手中所持的物品,这类护身符同样深受人们的崇信。
E护身结
护身结,即在丝线或布条上打个结,系在脖子上。一般用黄色或红色,绝少用其他的颜色。护身结经过活佛高僧诵咒吹气加持,人们相信普通的丝线或布条因此而变得非凡,成为具神奇功效的灵物,可以护身消灾。
每当一位活佛讲经传法时,人们都要求取活佛的摩顶加持和护身结,显示出了信徒对于密宗仪轨、活佛本人的加持能力的敬仰和崇信。相比前面的护身符,护身结本身缺乏神秘性或象征性,没有复杂的内容,而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感受,一种内在的信念,且使信念成为一种能量,以助实现自我的愿望。就从信徒的角度而言,诚信是关键,信仰密宗的法力、信仰活佛的作为,才能相信护身结的作用。护身结本身没有说明什么,它只是存在于信徒心中的一个“结”——内在的信仰。护身结属于佛教密宗,也是看起来简易,却有深层内涵的护身灵物。
F其他
噶乌,意为小盒子,也是藏族地区最为常见的佩带饰物,同样也是护身灵物。噶乌由金、银、铜等金属打制而成,外形精雕细刻,美观醒目,里面装有小佛像或活佛大德的像及其他的护身物。噶乌具有双重功能,即装饰品和护身防灾。做为装饰品,噶乌展现着精湛的手工技艺与审美情趣,以及一种华贵和富有。二种功能的兼有,反映出善良愿望与美丽的造型间的结合与本质上的一致。
另外,佩带大师的像章(包括伟人的像章)、纪念章、念珠等亦被认为具有护身的功效,也可以算是特殊的护身符了。还有一种“护身铜镜”,上面的图案类同于前面所述的“护身符”,除了质地不同外,实是同一类型。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