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者随机婚配,最佳婚配属相
为什么近亲婚配会使后代出现病症的机会大增,用高中生物解释
对“近亲结婚的后代出现隐性遗传病患者
机会大大增加”的教学引导
高中生物学教材的“基因分离规律”一节中提到“虽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通常很少出现,但在近亲婚配的情况下,后代出现病症的机会大大增加。”其中的原因学生一般都能理解,但这里提到的“大大增加”,到底有多大,能大到何种程度,学生一般很难自我体会到。教学中如若适当点拨和引导,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出“大”的程度,而且还能加深对“基因分离规律”的理解,深刻领会学习“基因分离规律”的意义,充分明确我国婚姻法中“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根据。
教学中,当涉及到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近亲婚配主要有哪些形式呢?通过讨论,学生一致认为:姑(姨)表兄妹之间的婚配最常见。然后告诉学生:课本中提到,这些形式的婚配其后代出现隐性遗传病患者的机会大大增加。你们想知道它到底有多大吗?会大到何种程度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课下进行讨论,待下节课发表你们各自的见解,看哪位同学能解释得更合理(尽管学生经过认真讨论,一般很难圆满回答出这个问题,但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同时又“欲罢不能”的感觉。因为学生对这类遗传问题比较感兴趣。因此,待下节课经过点拨、引导,就可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效果)。
其次,待下节课上课时,对学生的解释经过简单总结、评价之后,利用投影出示如上图这样一个遗传系谱(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例进行讨论):
然后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①谁能说出图中的A、B、C、D之间是什么关系?
②F与C;F与D;E与C;E与D之间是何种关系?
③E与F之间是何种关系?(姑表兄妹)
④假设A是隐性遗传病h基因的携带者,那么C或D带有这个隐性基因的可能性各有多大呢?(l/2)C与D同时带有A中的h基因的可能性是多大呢?(l/2×1/2)
⑤同理,如果B也是h基因的携带者,C或D从B中同时得到h基因的可能性有多大呢?(1/2×1/2)
⑥C与D从双亲A和B中同时得到h基因的可能性是多少呢?(1/2×1/2+1/2×1/2=1/2)
通过上述提问,结合学生分组讨论和教师点拨、引导,⑥中的“1/2”这个结果是不难得到的。因为学生通过“基因分离规律”的学习,对子代从亲代中得到某一基因的机会并不陌生。
⑦E从D中,F从C中得到h基因的可能性各是多少呢?(1/2)
⑧E从D中;F从C中同时得到h基因的可能性有多大呢?(1/2×1/2)
⑨从上面系谱中能够看出E中的h基因来源于D;F中的h基因来源于C,而C与D中的h基因又来源于共同双亲A和B,再依据⑥和⑧的推论结果能否知道E与F从A和B中同时获得h基因的机会是多少呢?
[(1/2×1/2)×1/2=1/8]
由此得出,姑表兄妹E与F从他们的共同祖先A和B那里同时得到h基因的机会均为1/8。
再者,当学生明确了“1/8”这个结果以后,可以向学生补充说明: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已经发现7000多种人类遗传病,而且由常染色体控制的隐性遗传病有1300多种,尽管各种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很少发现,但在姑表兄妹之间婚配时,子女中出现某种隐性遗传病的机会明显增大,具体有多大呢?请看下面一个具体事例(投影显示):人类的半乳糖血症就是由一对隐性基因(gg)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的婴儿明显表现出血液中半乳糖含量偏高,同时伴有呕吐、腹泄、肝肿大、白内障、发育迟缓及智力低下等症状出现,如果不经过早期诊断和治疗,不仅肝脏受损、产生白内障、智力低下,甚至还会导致婴儿期死亡。有资料显示,半乳糖血症患者不太常见,但人群中g基因的携带者高达1/150,请问:
①两个携带者婚配,子女的发病率是多少呢?(1/4)
②随机婚配时,两个携带者相遇的机会有多大呢?(1/150×1/150)
③随机婚配时,子女中出现患者的机会是多少呢?[(1/150×1/150)×1/4]
④既然人群中携带者为1/150显然上面E与F的共同祖先A和B带有这种基因的可能性也都是1/150,再结合上面⑨中的结论,能否推出E与F同时带有这种基因的可能性是多少呢?(1/150×1/8)
⑤通过上面分析能否看出,E与F婚配产生患病子女的机会是多大呢?[(1/150×1/8)×1/4]
⑥姑表兄妹E与F婚配时,其子女的患病机会是随机婚配时子女患病机会的多少倍呢?
从这个事例中已经看出了姑表兄妹之间的近亲婚配与随机婚配相比,其子女的患病机会能大到何种程度。此时请学生再想一想:①上面的倍数关系与人群中某一隐性遗传病携带者的机率有何种关系呢?②如果是姨表兄妹之间进行婚配,其“大”的程度又将如何呢?③谁发现过近亲结婚而导致子女中出现隐性遗传病患者的具体事例呢?④你们认为近亲结婚对子女中出现显性遗传病患者的机会有影响吗?请同学们课下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告诉老师。到此,我国婚姻法中明文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根据也就不言自明了。
关于近亲结婚的问题
1.遗传学认为普通人身上都带有至少20种致病的隐性基因,但由于与之对应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往往是正常的,结合后致病基因被正常基因掩盖,因而仍然表现正常,成为隐性遗传病。在随机婚配中,由于夫妻二人毫无血亲关系,所以相同基因很少,他们所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也不同,所以不容易使后代得遗传病。
只有当来自父母双方的一对染色体对应位置上的两个基因都是致病基因时才表现出病症,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但在近亲婚配所生的子女中明显增加,因为他们来自同一祖先,共同的基因比较多。其子女智力低下者,比非近亲婚配低下者高出3�8倍。精神分裂症等遗传病的遗传概率比较大。配偶双方血缘关系越近,他们双方的遗传物质就越相似,其后代表现出遗传病的机会就越多。父母与每个子女间有1/2的遗传基因相同,兄弟、姐妹之间的基因也有1/2相同,这种两个个体在某一座位上有相同基因的概率称为亲缘系数。父子间或同胞间的亲缘系数为1/2,祖孙、叔侄、舅甥间的亲缘系数为1/4,表(堂)兄妹间的亲缘系数为1/8,表叔、侄女间的亲缘系数为1/16……随着亲缘系数值的降低,亲缘关系也逐渐疏远,也就使具有相同基因的概率变小,遗传病的发病率也就相应降低了。
所以说,近亲结婚是某些遗传病发生和延续的“土壤”。如一种叫肝豆状核变性的遗传病,在一般夫妻中,后代的患病率仅是1/4000000;而在表兄妹成婚的后代中,竟高达1/64。在近亲结婚的后代中,各种先天性缺陷、矮子、多发畸形、智力障碍等也明显增加。据调查,先天性遗传病患者的父母,近亲结婚的比率占37�5%,而近亲婚配所生子女的患病率为41�6%。从下面一些比较数字,更能说明近亲结婚所生子女患病的严重性。一些疾病在近亲结婚和非近亲结婚中的比例是:先天性鱼鳞症为62�7∶1;少年性白内障性痴呆是36�6∶1;先天性全色盲是18�4∶1。目前在某些山区、边缘地方仍然有近亲结婚的习俗,甚至将“近亲结婚,亲上加亲”传为美谈。实际上其危害是严重的,它不仅危害家庭、家族,还影响整个民族和国家的人口质量。
遗传学者认为,如能完全禁止表(堂)兄妹结婚,可降低少年型白内障发病率的15%;降低先天性聋哑发病率的20%;降低色素性干皮症发生率的50%。因此,要让全社会都充分认识近亲结婚的危害性,提高全人类的人口素质。
2.婚前检查的内容包括: ①健康询问:男女双方以往健康状况、曾患何种疾病、医治情况,特别要重点询问与婚育有密切关系的性病、麻风病、精神病、各种传染病、遗传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以及智力发育障碍等。同时,要询问女方月经史,以便及早发现影响婚育的妇科疾病。 ②家族史调查:直系、旁系亲属的健康情况,要追溯至三代。重点是遗传病、遗传缺陷、畸形以及配偶间有无近亲血缘关系。 ③体格检查:分全身一般检查和生殖器官检查。全身一般检查,包括生长发育情况,有无畸形,重要器官(心、肺、肝、肾)的功能状况等。生殖器官检查包括生殖器发育是否与年龄相符,有无畸形和疾病。对女方一般不做阴道检查,只作视诊或肛诊。如有必要做阴道检查,需经本人和家属同意。 ④实验室检查。一是常规检查项目,如胸透、血和尿常规化验等。有条件的还要进行阴道滴虫、霉菌、肝功能试验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二是进行特别检查项目,必要时可做VORL试验、淋菌涂片、精液化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X线透视或智商测定等有关的专科检查。 ⑤性卫生和计划生育指导。主要进行性卫生知识介绍、避孕方法介绍和选择优生指导等。
某随机婚配的封闭小岛上有有原住民10万人中有1680个红绿色盲女性患者请...
这个性格测试的前提是要凭第一反应,而不是想好了再去选择。这样的结果叫变色龙的性格,没有突出的性格特点,可能真实的性格在生活中被隐藏了或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遇事能处理的非常圆滑。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一世是什么病基因的秀带着,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其遗传方式是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也就是说女性因为有两条X染色体,所以只有一条携带时不会发病;而男性由于只有一条X染色体,当遗传到母亲带病基因的那条,就一定会发病。维多利亚一世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本人无病)。
该病也被成为“皇室病”,是由于欧洲各王室之间历来有通婚的习俗。通过这些联姻,维多利亚女王的不少后代遍布普鲁士、西班牙、俄罗斯等欧洲王室,她也就被称为欧洲王族的“老祖宗”。然而,就是这位“老祖宗”导致了欧洲王族内至少10名血友病患者和至少6名携带者。
维多利亚女王携带的血友病致病基因从何而来?遗传学家都认为是女王的母亲在卵子发生过程中有一次新发生的基因突变。因为女王的父亲不是血友病患者,她的母系亲属中也从未有过血友病患者,突变基因不会是由上代传递而来。至于有些读物把女王这么多后代患血友病归咎于她同表哥(舅舅之子)结婚以及欧洲王族联姻等近亲婚配,则是没有根据的。对血友病而言,女性携带者不论近亲婚配还是随机婚配,她的每个儿子都有50%的几率是患者。血友病家系的近亲婚配能导致出现女性患者的风险增加。维多利亚女王的后代中并无女性患者。当然,我们不赞成近亲婚配,因为它能增加许多别的遗传病的发生风险。
亲,年会随机礼物互换,如何实现1-20个数字随机配对,看你是电脑高手跪求解...
就是个随机洗牌的过程,假设编号原始位置顺序是1~20顺序排列,你可以用随机数每次交换任意两个位置的编号,这样交换n次后,可以认为顺序已经是随机的,最后指定相邻两个位置配对。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20
#define M 500
void main() { int a[N],i,j,k,m,n;
srand((unsigned int)time(NULL)); //设置随机数种子,保证每次运行不出现相同结果
for ( i=0;ifor ( i=0;i m=rand()%N; n=m; while ( n==m ) n=rand()%N; //保证交换的位置不重合
k=a[m]; a[m]=a[n]; a[n]=k; //交换编号
}
for ( i=0;i}
男女配对的秘密
男女配对的秘密如下:
1、⼈太多社交环境有限,你并不可能跑去了解每⼀个⼈。(空间,圈⼦,地域限制)
2、现实中,⼈们习惯于看谁⾝边围着的⼈多,来判断谁就是条件最富⾜的⼈,⽽那些⾝单只影的⼈,肯定是⼀个各⽅⾯都相对贫乏之⼈;通过这个⽅法你可以⽴刻筛选出⽬标对象。(多数决择,光环效应)
3、条件贫乏的⼈追求富⾜之⼈⼀般都很⾟苦,因为要富⾜的⼈接受贫乏的⼈总不是那么⽢⼼,因此追求⽅要付出更⼤的努⼒才⾏,但更⼤的可能是你再怎么努⼒,对⽅也不理你。(⼥神与屌丝)
4.爱情是⼀场精确的匹配游戏,最最重要的是看你⾃⾝的价值有多⾼,⽽你采取什么办法去恋爱可能都是次要的。类社会实在太复杂了,⼀个⼈的价值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体现出来的。⽽且我们很难去判别⼀个⼈的价值。因为我们每个⼈眼中的价值标准都不⼀样。况且时代不同、⽂化传统不同,价值标准也会不断的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