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守护神死了几个,十二生肖守护神简介
请教大家知不知道这部动画片??
<十二生肖守护神>
主要人物:
鼠:爆丸 牛:霍尔斯 虎:嘎尔 兔:普莉姆 龙:哆拉 蛇:罗里 马:哈兰 羊:斯浦兰 猴:毛姆 鸡:达特 狗:波淇拉 猪:乌利
它们的上司:波拉公主
它们的飞船:琳达——原形:雷蒂亚
它们的敌人:尼玛——原形:肖克拉(猫)
故事概况:童话世界变得面目全非,十二生肖被派去恢复那里的秩序,消灭混乱制造者——怪兽毛斯塔(每集一个),限定时间24小时,每次只派几个人去,超时的话,被派去的人将同这个故事一同消失……
在它们几乎把日本及外国各知名童话都快去完时,它们惊奇的发现他们的最终敌人的基地就建在它们所居住的那个空中岛屿的正下方的海底……
在最后决战的时期中,老虎嘎尔惊异的发觉它们所要对付的敌人尼玛,竟是自己当年失踪的恋人——猫——肖克拉……
打败了魔界三巨头后,成员相继牺牲,所剩无几,而这时总Boss出现……后面记得不是很清楚,好像尼玛背叛了Boss……总之,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正义的一方获胜,童话世界恢复了和平,死去的成员也都复活了……
规律:每次首发成员都有爆丸(只有一次例外),由它用从《桃太郎》故事(第一集)中获得的激光剑怪兽,然后怪兽的真体逃跑,再然后琳达出现(从超空间),向怪兽毛斯塔发射一种波,从而消灭它,这时童话故事便恢复了正常……
人物简介:
爆丸:十二人中的核心、先锋成员、第一男主角、最强的一个。每次都要靠它才能打败怪兽,很酷的老鼠……
霍尔斯:能变身为一头巨大的牛,其它的记不清了……
嘎尔:可以算是第二男主角了,也能变身为一只大老虎,勇猛,攻击力很强。他与达特间的感情很微妙,但他一直挂念着自己失踪的恋人肖克拉,并在每年她生日时依旧送一个手镯(项圈?)去她家……由此发现肖克拉竟是女魔头尼玛,从而不忍心伤害她……
普莉姆:暗恋爆丸(爆丸好像没察觉到)……其它的记不清了,总之画的很可爱。
哆拉:第三个能变身为巨大体型的,能腾云驾雾、喷火(龙嘛^^)。
罗里:知识渊博,像个博士,戴眼镜,还有两只飘在空中的手套(和隐形人一样)。
哈兰:精力充沛,一个成天到晚大喊“青春”的家伙……
斯浦兰:很温柔的角色,一次任务中爱上了故事中的一个人,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离开……
毛姆:擅长猴拳,与波淇拉见面就吵架,但在最后一战中两人合作的很好……
达特:变身前是个很不起眼的丑小鸡,变身后巨漂亮!好像擅长空手道……喜欢嘎尔,与嘎尔的关系很微妙。决战中她掉下悬崖,嘎尔奋不顾身的拉住了她,但最后好像两个人都掉下去了(这段很感人)……不过最后嘎尔还是选择了肖克拉,她只能默默的哭泣并祝福他们,并在大家面前装出一副没事的样子……
波淇拉:又一名战将,武器为一个可伸长的狗饼干形的“金箍棒”,与毛姆就像冤家对头一样。在最后一战中两人终于和好,并一同战死……(太感人了!T_T)
乌利:平时是实力最弱的一个,但他只要一哭,便会从胸前放出巨大的冲击波……
琳达(雷蒂亚):本来是一名记者,当他跟踪肖克拉并发现了Boss时,被魔法将灵魂附着在了他的照相机上,后被装在了一艘飞马形飞船上,成为飞船的“大脑”……(谁记得他的原形是什么动物?)
尼玛(肖克拉):在选十二生肖时,被变为波拉公主的Boss欺骗,以至被取消资格,使本有机会和嘎尔一同当选十二生肖的梦想破灭,于是对公主充满仇恨,从而加入魔界……
感人的剧情:
看前面时没觉得什么,只是觉得很好玩,很适合小孩子看;但到了后面,随着战斗的惨烈,主要人物相继死去,主题变得严肃起来,情节也俞发感人,死亡的震撼果然不一般……
动画片《十二生肖守护神》
爆丸(バク丸,Bakumaru)
鼠:他是主角,但是他并不是老大哥的形象,相反,他的个性极其不成熟,弄塌了点心屋、恐猫症……但是在这个集体中,尤其是最后只剩下鼠兔猪的时候,老鼠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任务,他的形象走向了成熟,在这39集中慢慢进步
武器:激光剑、照妖镜
豪尔斯(ホルス,Horusu)
牛:剧中牛的戏无疑是最少的,在最后的决斗中也是第一个阵亡。他总是被人遗忘,甚至被人想起来也是用来戏弄的,《青鸟的传说中》就变成了一个牛版如花但是这恰恰刻画出牛的个性:默默无闻,憨厚老实。他或许被大多数遗忘,但是它是唯一被遗忘的独特的角色
能力:看到红色会变成一只巨牛
卡奥(又译嘎奥、高尔,ガオウ,Gaou)
虎:虎的形象刻画得非常丰满,这个外刚内柔的男子在很多集中都扮演了护花使者,比如说《阿拉丁神灯》,但是这定然不能说他是一个花心者,他的真情流露于情于理。更者,他与猫、与鸡之间的感情,到了故事的结尾,仿佛是一个不惑之年的中年男人要和他的初恋去看夕阳,去旅途,道不尽的久别重逢,而对于鸡,老虎一直把它当作完美的工作拍档,鸡单恋老虎,或许也是因为虎的人格魅力吧!
能力:戴上变身眼镜会变成一只猛虎
库莉姆(クリーム,Kurimu)
兔:这个阳光的清纯的初中女孩,是一个很典型的小兔子,有点小性子、有点大小姐脾气,多么可爱的城市独生女的形象啊!在剧中,她有过初恋,和老鼠的,但是只是两小无猜、情窦初开的感情,略微带有一丝羞涩、又略微带有一丝矜持
道具:变身魔杖(可以用来变装)
多拉(又译斗拉贡,ドラゴ,Dorago)
龙:龙的戏也不多,但是无疑是一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黑帮老大形象,但是该剧突出的是少年观看群体,这个大腕儿也只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了!他沉着冷静,不像牛那样见到红色就发疯,不像老虎那么勇敢,龙总是有深邃的思考能力,以至于他的胡须变成了嘴边有毛,办事就牢了!
能力:魔法,用一颗珠子变身变成一只西式巨龙
多里(又译洛林、罗林、纽洛利,ニョロリ,Nyorori)
蛇:蛇就是一个聪颖的书呆子,或许我觉得还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的书呆子,但是这个书呆子可爱之处在于他的手套、他的声音,还有那种没有见过世面的受到敌人攻击的恐惧,它不是一个小孩,他也不会像猪一样哭泣,正因为它的智慧,他帮助了其他朋友解决了很多问题。
能力:智能功能型人物
帕兰(又译帕卡莱奇,パカラァチ,Pakarachi)
马:马就是邻家男孩,活脱脱的大男孩,乐于助人,青春活力,有时也会出些洋相,有这样的一个朋友,你还怕孤独还怕无聊吗?或许他就是那种帮助老奶奶挑水、甚至在危难时候还照顾小弟弟——“乌里,你不能总是爱哭哦!”
武器:回力镖
斯芙莱(又译斯芙丽,スフレ,Sufure)
羊:羊是一个温柔的少女,她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而细腻,《灰姑娘》中的初恋,《狼来了》中的勇敢,《美人鱼》中的友情,美人鱼那一集里,她不愿看到美人鱼变成泡沫而放弃明星梦,所以没有把童话的事实告诉她,当美人鱼最后变成泡沫的时候,她的心里是多么的伤感!
道具:袖珍电脑(查资料,追踪,联络,反追踪)
毛姆(又译酷、蒙酷,モンク,Monku)
猴:猴和老鼠都是小孩子脾气,但是猴没有肩负太大的责任感,所以这个小泼猴的个性可以任意发挥,他喜欢搞恶作剧、喜欢和狗抬杠,就好比是班上那个坐在第一排的上客传纸条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有梦想,他崇拜孙悟空,但是多半有点空想主义,这我们小时候,不也是仅仅梦想着吗?
能力:猴爪 变声器(可以模仿任何人物的声音)
达特(又译达尔多、塔露朵,タルト,Tarudo)
鸡:鸡的个性初看一目了然:男人婆,但细看就知道她有点温柔,被丑小鸭尊为偶像,还把猪当做亲弟弟看待,可见这个男人婆其实是非常有母性的。苦恋着虎,却因为知道他心有所属而把爱藏在心底,真心祝福着他和猫。
能力:可用一只发条小鸡变成人形,人形状态的腿功很厉害
波基郎(又译保志郎,ポチ郎,Pochiro)
狗:狗是武士的形象,还有点愤青,主张正义,遇到不爽的事情一定要争个面红耳赤,但是同时往往被猴这样的捣蛋鬼搞得狗急跳墙,狗是一个好孩子,但是他没有分析事物根本的能力,而是用简单的处理方式,结果和敌人化为一谈,也正是这种不成熟的表现,很惹人喜欢。
武器:骨头型如意棒
乌里(ウリィ,Uri)
猪:猪就是一个幼儿园的小BB,爱吃爱哭,需要他人的照顾,智商也不怎么高,这就是一个最可爱的卡通形象了。这样一个笨小孩,就是傻人有傻福,他的运气总是那么好,所以猴那样的捣蛋鬼只能欺负狗,而不能欺负猪了
能力:害怕时会大哭发射哭闹光波
林达(又译麒麟战机,キリンダー,Kirinda)
麒麟:他本来是一个普通的记者,却为了真相而遭到飞来横祸,即使死后也变身战机帮助大家,看着伙伴们幸福,最后他复活了,也算是幸运的吧
波拉公主(又译欧拉公主,オーラ姬,Oraheme)
公主是孤独的,以羸弱的身体守护着梦原已经有几万年了吧,灵力很强但用过就会昏倒,独自生活在一群精灵之中,或许她的快乐,只能的来自臣民们的快乐了吧
大灵神格鲁
生活在梦原之上,本体不明,死后拥有着很强的法力,可以说是最后反败为胜的关键人物
肖克拉
猫:猫像一个扭转命运的女孩,一个学习极其刻苦、总想考第一的女学生,她有理想、有爱心、有实际行动,她的人生本该多么美好啊!但是突然有一天,灾难降临,一夜之间,她失去了所有的朋友、还失去了爱人虎,她在恶人的挑拨下堕落了,但是她的真爱没有变,只能说,猫,上帝对你太不公平了!
邪魔王尼玛(又译娘玛,ニーンマー或ニャンマー,Ninma或Nianma)
肖克拉堕落而成,生活在一代梦原,是邪灵的首领,性格冷酷残忍,对于分身的死毫不怜悯,亲手杀死几个守护神后得知真相,和大家一起杀死邪灵神
能力:邪灵神巴利赐予的黑暗力量
青珑澜
尼玛分身中可以说是最强的一位,唯一运用智慧作战的反派,能力也是最强的,如果不是大灵神出现,守护神们就要死在他手里
赤珠献
尼玛分身中最接近肖克拉的一位,爱玩,渴望朋友,也是唯一帮助守护神的,最终为了尼玛觉醒而死
黑玄燕
尼玛分身,口气狂妄,曾驾驶黑林达
白傲森
出场只有一次就死掉了,只会使用蛮力的大块头
邪灵神巴利
真正的反派首领,本体不明,利用肖克拉想要毁灭二代梦原,最终葬身被熔岩吞噬的一代梦原上
十二生肖守护神的结局是什么?
结局是大团员,肖克拉(就是楼上说的哪个猫咪)摆脱了坏蛋(名字忘记了-
-!)回归了大灵神的麾下,暴丸(鼠)和兔(名字也忘记了,别骂都N年了),马(帕兰)和羊(斯芙赖),总之就是有情的都载椅子了坏蛋也被打败了。。。。。。。。
十二生肖守护神是哪个
1、生肖的由来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关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史记》中所载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大挠作甲子”就是这类说法的反映,学者们认为这里所说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在《陔余丛考》中说:“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参见清·赵翼《陔余丛考》)。有的学者甚至持生肖外来说的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中讲“ 十二肖象于巴比伦、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 。”认为生肖为中东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其传入中国的时间,当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以上观点见仁见智,作者不敢主观判断是非,但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生肖的确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 :“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进一步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已存在 。出土竹简的《日书》甲种有一章标题为《盗者》,其内容为占卜盗者相貌特征,其中记载 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原文脱漏〕盗者男子,青赤色……已,虫也 ,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
《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说法。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学者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说法完全一致的是东汉王充的记载,王充《论衡·物势》载: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 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已,蛇也。申,猴也。”
以上文字中,十二生肖动物谈到了十一种,唯独缺了辰龙。该书《言毒篇》说:
“辰为龙,已为蛇。辰、已之位在东南。”
如此,十二生肖便齐了,且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这的确算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南朝·陈·诗人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其言曰: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这首十二属相诗明显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说明当时十二生肖已为人们所十分熟悉。
从以上文献记载可以明确生肖文化的源头在中国。依据生肖外来说的观点,生肖是汉代由中东传入中国,与佛教传入时间差不多,我们从以上文献中已证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便有有关生肖的记载(《日书》、《诗经》),说明生肖的产生以及生肖与地支的相配是早在汉以前就产生了的,因此可以肯定生肖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一种古老文化。那么生肖的由来究竟是怎样的呢?古人为什么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呢?这个问题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做出了种种解释。
部分学者认为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中国科技大学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与自已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产生一种依赖感(如马、羊、牛、鸡、犬等),对危害自身安全的动物产生一种恐 惧感(如虎、蛇),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产生崇敬感(如狗的嗅觉等),导致产生对动物的崇拜。十二种生肖动物便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纪月的兽历。
原始人的动物崇拜还表现在傩舞等原始舞蹈上,傩大约产生于周代前后,大傩仪式中的主角是方相氏和十二神兽。驱傩舞蹈选中十二兽,是原始人对动物崇敬心理的表现。大傩仪式上选中的十二兽(或十二神)是为照应一年十二个月份,以求月月平安,驱除四方疫鬼,照应十二个方位的。对十二个方位的照应当然牵涉到十二支,于是与十二生肖挂钩,在驱傩仪式中的十二属相被派上逢凶化吉的用场。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神兽、十二生肖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共同的来源都是原始动物崇拜。
民族学家刘尧汉先生认为十二生肖与彝族“十二兽”纪日及“十月历”法有关。居住于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有以十二兽纪日的历法,他们以十二种动物纪日,今日为鼠日,明日为牛日,以此类推三轮为一个月,计三十六天,一个月三十六天,一年便为十个月,这就是后来的“十月历”法。刘尧汉先生认为以十二属相纪日的十月历法产生于夏禹时代,(参见刘尧汉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与原始的图腾崇拜有关,汉族十二生肖是受“十月历法”的影响,彝族十二兽历后来发展为十二生肖。
讲生肖的渊源,必然要将生肖与天干地支联系在一起。近代在安阳殷墟出土的我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干支表,说明在殷商时代干支纪日已娴熟自如。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支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它作为充当时间单位的标号,一方面扩大了,用于纪年;一方面缩小了,用于纪时(一日的十二个时辰)。根据历史记载及研究证明,生肖是继“干支纪年法”创立后才出现的 ,十二种动物是对十二地支的一一对应,以动物作地支标志。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属的动物,由此以十二种动物用来纪年、纪日和计算每一个人的属相。从中可以看出,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密不可分的。很久以来有学者发现十二支的古字里隐含着生肖的信息,他们将十二支与十二生肖古字相比较,发现十二支的古字形与十二种动物有一些联系。细致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确有大同小异之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即讲到“已”字为蛇的象形,同样的还有“亥”、“豕”。近人还考证甲骨文、金文中地支字与生肖字有相近之处,令人猜想,十二支是否就是十二生肖动物的象形字,由于十二支子丑寅卯容易记混,民间便用十二种动物代替,以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成为纪年的符号系统。虽然以上猜想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细想一下便可以作出判断,十二支不可能是十二种动物的象形字,因为前面已经讲到十二支在殷商时已娴熟使用,而生肖是春秋时期才产生的,二者是不同源的。倘若在造字之时,地支便与生肖有关的话,生肖岂不是与地支同时产生了吗 ?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生肖的产生晚于十二地支,但与十二地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肖是对十二地支的附会,至于选择了十二种动物作为代替十二地支的符号,又源于古人的动物崇拜心理。
2、生肖的选择与排列
汉族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的选择并不复杂,它与汉族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相接近的,是可以猜测的。在十二种生肖动物,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已被驯化的“六畜”,即牛、羊、马、猪、狗、鸡,它们是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占十二种动物的一半。“六畜”在中国的农业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六畜兴旺”代表着家族人丁兴旺、吉祥美好。春节时人们一般都会提“六畜兴旺”,因此这六畜成为生肖是有其必然性的。第二类是野生动物中为人们所熟知的,与人的日常、社会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动物,它们是虎、兔、猴、鼠、蛇,其中有为人们所敬畏的介入人类生活的,如虎、蛇;也有为人们所厌恶、忌讳,却依赖人类生存的鼠类;更有人们所喜爱的,如兔、猴。第三类是中国人传统的象征性的吉祥物——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集许多动物的特性于一体的“人造物”,是人们想象中的“灵物”。龙代表富贵吉祥,是最具象征色的吉祥动物,因此生肖中更少不了龙的位置。
从以上可以看出生肖动物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一定的涵义,人们所选择的动物都是出于不同的角度,并带有一定意义。
那么这十二种动物又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呢?前面说到,生肖产生于远古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的氛围之中,人们仅是用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为什么选择这十二种动物,谁先谁后,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排列并没有定论,由于生肖是产生于远古的古老文化,因时间的久远人们已将排列的初衷丢失了,今人的传说故事等只是对它的附会,只能依赖于传说和想象。关于生肖排列问题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解释。
一是民间传说故事中的生肖排列。汉族民间故事说:当年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老鼠给忘了,结果猫没有选上,从此与鼠结下冤家。大象也来参赛,被老鼠钻进鼻子,给赶跑了,其余的动物,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却窜到牛背上,猪也跟着起哄 ,于是老鼠排第一,猪排最后。虎和龙不服,被封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龙赛跑,结果排在了龙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气之下咬了兔子,为此被罚在了倒数第二。蛇、马、羊、猴、鸡也经过一番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的顺序。传说故事虽不是对问题的科学解释 ,但它却体现了人们希望对十二生肖的选择做出解释的愿望。
二是中国古代学者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说地支和肖兽的配属关系。黑天苟地,混沌一片,鼠,时近夜半之际出来活动,将天地间的混沌状态咬出缝隙,“鼠咬天开”,所以子属鼠。天开之后,接着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该是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属牛。寅时是人出生之时,有生必有死,置人于死地莫过于猛虎,寅,又有敬畏之义,所以寅属虎。 卯时,为日出之象,太阳本应离卦,离卦象火,内中所含阴爻,为太阳即月亮之精玉 兔,这样,卯便属兔了。辰,三月的卦象,此时正值群龙行雨的时节。辰自然就属了龙。已 ,四月的卦象,值此之时,春草茂盛,正是蛇的好日子,如鱼儿得水一般。另外,已时为上午,这时候蛇正归洞,因此,已属蛇。午,下午之时,阳气达到极端,阴气正在萌生。马这种动物,驰骋奔跑,四蹄腾空,但又不时踏地。腾空为阳,踏地为阴,马在阴阳之间跃进, 所以成了午的属相。羊,午后吃草为最佳时辰,容易上膘,此时为未时,故未属羊。未之后申时,是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时辰,并且猴子喜欢在此时伸臂跳跃,故而猴配申。酉为月亮出 现之时,月亮属水,应着坎卦。坎卦,其上下阴爻,而中间的阳爻代表太阳金乌之精。因 此,酉属鸡。夜幕降临,是为戌时。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与之结为戌狗。接着亥时到, 天地间又浸入混沌一片的状态,如同果实包裹着果核那样,亥时夜里覆盖着世间万物。猪是只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生物,故此猪成了亥的属相。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持此观点。
三是按中国人信阴阳的观念,将十二种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动物的阴与阳是按动物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定的。动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数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独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体 ,物以稀为贵,当然排在第一,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龙, 五趾(奇);蛇,无趾(同偶);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鸡,四趾(偶) ;狗,五趾(奇);猪,四趾(偶)。持这种说法的是宋人洪巽,明代学者郎瑛在其基础上进行 了归类,在其所著的《七修类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别阴阳当看足趾数目。鼠前是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的前半部分为昨夜之阴,后半部 分为今日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牛、羊、猪蹄分,鸡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应合偶数,属阴,占了六项地支。虎五爪,猴、狗也五爪,马蹄圆而不分,六者均为奇数,属阳,连同属阳的鼠,占了另外六项地支。郎瑛的归类法,是借洪巽的分类法, 二者大同小异。
以上三种解释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解释生肖的排列,民间有关生肖动物排列的传说故事非常丰富,这些传说故事的流传一方面丰富了生肖的内容,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生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十二种生肖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将其纳入中国人五行信仰的观念之中,目的是将属相与人生仪礼相关连,将阴阳、五行与生肖对应起来,从而解释其它有关的人生文化现象。
3、中国人的生肖信仰
生肖本是用于纪年的一套符号,是古代天文历法的一部分,后来成为了普遍被人们认同的生肖历法。中国古代哲学观是“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宇宙之本”,认为阴阳五行决定了世间万物的生存与发展,他们认为,日月是阴阳之源,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万物之本,合为七曜〖ZW(〗日、月、星称为曜,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为星期一,其余依次类推。主宰一切,而十二生肖分置于天,以纪十二辰,以七曜统之,因此十二生肖便被阴阳五行观念所浸染,成为民间信仰的一部分。
自生肖观念在民间出现以后,它随着算命术的盛行在民间流传不衰,民间迷信认为,五行中的每一种要素都是相互制约的,对人的一生会产生重大影响。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五行要素来协调,使自已的生活及所从事的工作能顺心如意。民间把生肖动物列为阴阳两类,与五行相对应,从而生成一套生肖决定命运的算命术。同时民间还认为生肖属相与人的性格也有着某种关系,即使同一属相的人,由于出生的时辰不同,性格、命运也会各异。� 生肖信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本命年的观念。汉民族的本命年是按照十二生肖循环往复推出来的,它与十二生肖紧密相连。一个人出生的那年是农历什么年,那么以后每到这一属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于十二生肖的循环往复,每过12年,人们就要遇到自已的本命年,这样依次推出,人生本命年为12岁、24岁、36岁、48岁、60岁……。民间认为本命年为凶年,需要趋吉避凶,消灾免祸。汉族北方各地每到本命年时,不论大人小孩都要买红腰带系上,称为“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这种习俗到今天仍在各地流行,每逢春节,市场上到处有出售“吉祥带”“吉祥结”的红黄绸带,本命年的人们将之系在腰间、手腕上,这样便可禳解灾祸、化凶为吉。我国许多民族都很重视老人的60岁生日,称为“花甲”,花甲为一生中第6个本命年,也是干支纪年的一个轮回,须好好庆祝,以此寄托人们企求长寿、健康、吉祥的愿望。
道教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创始于东汉时期,流传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以阴阳五行为其核心教义,在阴阳五行观念的作用下,道教与天干、地支、十二生肖等产生了天然的亲近关系。北京著名的道观白云观中有元辰殿,元辰殿又名“六十甲子殿”,为信徒向本命元辰之神祈福的殿堂。本人出生年称为本命元辰,旧时习俗礼拜本命元辰之星宿神 ,祈求吉祥如意,名为“顺星”。元辰殿即是礼拜本命元辰星宿神的地方,殿内现存有六十甲子神像,他们分别为: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乙丑太岁陈材大将军、丙寅太岁耿章大将军、丁卯太岁沈兴大将军、戊辰太岁赵达大将军、已巳太岁郭灿大将军、庚午太岁王济大将军、辛未太岁李素大将军、壬申太岁刘旺大将军、癸酉太岁康志大将军、甲戍太岁施广大将军、乙亥太岁任保大将军、丙子太岁郭嘉大将军、丁丑太岁汪文大将军、戊寅太岁鲁先大将军、已卯太岁龙仲大将军、庚辰太岁董德大将军、辛巳太岁郑但大将军、壬午太岁陆明大将军、癸 未太岁魏仁大将军、甲申太岁方章大将军、乙酉太岁蒋崇大将军、丙戍太岁白敏大将军、丁亥太岁封济大将军、戊子太岁邹铛大将军、已丑太岁傅佑大将军、庚寅太岁邬桓大将军、辛卯太岁范宁大将军、壬辰太岁彭泰大将军、癸巳太岁徐单大将军、甲午太岁章词大将军、乙未太岁杨仙大将军、丙申太岁管仲大将军、丁酉太岁唐查大将军、戊戍太岁姜武大将军、已亥太岁谢太大将军、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辛丑太岁杨信大将军、壬寅太岁贺谔大将军、癸 卯太岁皮时大将军、甲辰太岁李诚大将军、乙巳太岁吴遂大将军、丙午太岁文哲大将军、丁未太岁缪丙大将军、戊申太岁徐浩大将军、已酉太岁程宝大将军、庚戍太岁儿秘大将军、辛亥太岁叶坚大将军、壬子太岁丘德大将军、癸丑太岁朱得大将军、甲寅太岁张朝大将军、已 卯太岁万清大将军、丙辰太岁辛亚大将军、丁巳太岁杨彦大将军、戊午太岁黎卿大将军、已未太岁傅赏将军、庚申太岁毛梓大将军、辛酉太岁石政大将军、壬戍太岁洪充大将军、癸亥太岁虞程大将军。以甲子年为首,六十年内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已的本命神 。
按照道教教义,修真炼性须致力于本命元辰,除去杂念私心,方能长寿永生。礼拜本命之辰 ,成为一种习俗流传至今,每年正月初七、初八,北京人到白云观元辰殿“祭星”,向各自的本命星辰烧香礼拜,祈求一年平安,即“顺星”,意思是即使碰到不顺利的年份,通过祈祷得至本命神的保护也可转为顺利。其殿中供的以上六十位本命神,均为重泥塑,且都是座像,吸收了各自相关生肖的动物形象。六十神像的姓名有的为历史真有的人物,形象则带有明显的生肖标志,如:甲子太岁金岁金辨大将军,鼠相,持桃。
从道教有关本命神、六十甲子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生肖信仰与道教相互溶合的关系,道教信奉老子的“道”,认为“道”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天地万物都是由它化生主宰的, 生命自然不例外,生肖与天干地支相配而形成六十甲子的观念是生肖与道教信仰相溶合的表现,人们祭拜本命元辰之神,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佑,平安如意。从这里可以看出生肖已成为主宰人生命的因素,成为生命信仰的一部分。
4、各民族的十二生肖
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里,生肖不是汉民族的专利,许多少数民族都使用十二生肖纪年。首先我们来看看各民族十二生肖对照表。
各族十二生肖对照表
桂西彝族
十二兽:龙、凤、马、蚁、人、鸡、狗、猪、雀、牛、虎、蛇
哀牢山彝族
十二兽:虎、兔、穿山甲、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川滇黔彝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海南黎族
十二兽:鸡、狗、猪、鼠、牛、虫、兔、龙、蛇、马、羊、猴
云南傣族
十二兽:鼠、黄牛、虎、兔、大蛇、蛇、马、山羊、猴、鸡、狗、象
广西壮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蒙古族
十二兽: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维吾尔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猴、鸡、狗、猪
柯尔克孜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如蒙古、壮、部分彝族的十二生肖受汉族影响,与汉族基本一致。但有的民族在接收汉族生肖文化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些变异,哀牢山彝族同胞在十二生肖系列中,以穿山甲占据了龙的位置;柯尔克孜族十二生肖中以鱼代龙、又以狐狸代猴;海南黎族同胞以十二生肖纪日,其次序以鸡起首,猴煞尾;生活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以黄牛代替牛,以山羊代羊,亥的属相不是猪而是象。从以上变化中大致可以看出,各民族在选择十二生肖动物时,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物种的不同,选择了最亲近的动物作为生肖动物,从而给生肖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差异。除了在生肖动物选择上的变异外,少数民族还形成各自不同的纪年、纪日方法,同时产生了许多与生肖有关的民俗。
(1)凉山彝族十二生肖
彝族通用十二兽历,也叫十二属相纪历,彝族古代史诗《勒俄特依》和彝族民间都有有关彝族十二属相(兽历)来源的传说。〖ZW(〗参见王昌富《凉山彝族礼俗》〖ZW)〗生活在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其年、月、日均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纪。每一兽名各纪一年,共十二年一轮,年代及年龄的计算有一个方便的口诀:“一轮十三,二轮二十五,三轮三十七,四轮四十九,五轮六十一,六轮七十三……”以此类推。凉山彝族纪月也采用十二属相,分别以鼠月、牛月、虎月、兔月、龙月、蛇月、马月、羊月、猴月、鸡月、狗月、猪月纪一年十二个月。每月大月三十天,月小二十九天,月大月小根据上月月亮十五圆还是十六圆来确定 ,十五圆为小月二十九天,十六圆为大月三十天。不过各地所用的首月有别,有的地方以马月为首月,有的地方以羊月为首月,有的地方以猴月为首月。纪日的方法也采用十二兽,十二日为一轮,不受年月(包括闰月)的限制,无限后推,永无终止。
彝族十二属相纪历的历法还被应用到占算命运的民间之中,凉山彝族民间认为人与木、火、土、铁、水五种元素关系密切,人只能与之和谐相处,才是天赋的命运。人的命运都处于五种元素与“公”“母”配合而成的十种命运之中,即“木公”、“木母”、“火公”、“火母”、“土公”、“土母”、“铁公”、“铁母”、“水公”、“水母”的和谐称为“ 特补特莫”,“特”为和谐之意,“补”为阳,“莫”为阴,认为以上十种命运是和谐的阴 阳配属。此外还将十种命运与十二属相相配,形成“纪年周期表”,以六十年一轮的纪年 周期表来占算人的命运。
彝族十二属相还用于婚姻方面,彝族在择偶与订婚时极重视民族、等级等条件,除此之外,男女双方生辰是否相合也很重要,民间口诀有:“兔猪羊相随,牛蛇鸡相伴,狗马虎相合,猴龙鼠相和。”合乎上述口诀者为相合,不合也不十分严格,最忌属虎者与属鸡、羊者配,讳其“虎来吃鸡羊”。
(2)傣族十二生肖
根据张公谨先生的观点,大约在汉朝汉族的干支纪时法就逐步传入傣族地区,这种干支纪时法一直沿用至今(参见张公谨《傣族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至今仍是傣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方法与农历一样,就是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搭配得六十甲子,以这六十个数来纪年、纪日,同时还单用十二地支纪月。大概在干支传入傣族地区后不久,汉族的十二生肖也随 之传了进来,傣族中各地十二生肖稍有不同,德宏地区与汉族完全相同,西双版纳则改“猪 ”为“象”,龙为“大蛇”或“蛟”,稍有不同。傣族使用的十二生肖分别为鼠、牛、虎、 兔、大蛇、蛇、马、羊、猴、鸡、狗、象。
在西双版纳等地,十二生肖与地支相配,不仅用来纪年,还用来纪月和纪日,如子年鼠骨 〖ZW(〗傣历中“骨”为年,“血”为月,“皮”为日。〖ZW)〗、丑年黄牛骨、寅年虎骨;四月兔血、六月小蛇血、七月马血;申日猴皮、酉日鸡皮等等……。可见汉族农历中的十二生肖在吸收到傣历中之后 ,其使用范围比之农历更为广泛。
(3)藏族十二生肖
传统观念认为藏族的生肖纪年法是公元七世纪时由唐文成公主出嫁松赞干布带去的。藏族的生肖纪年,六十年为一甲子,藏语称“回登”,为木鼠之意,藏族六十甲子便从木鼠年开始 ,相当于汉族的甲子年。藏历生肖纪年具有将阴阳、五行、肖兽融合一体的特点,因此有“ 阴火兔年”、“阳土龙年”、“阳金猴年”之类的叫法。
藏历生肖纪年与阴阳、五行的具体配合与十天干有对应关系,以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已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以上五对,每对中前者为阳,后者为阴。藏历纪年虽没有明确标明天干地支,但隐含着干支的顺序。另外藏历中还以男女代替阴阳,如阴金牛年又叫女金牛年,阳水虎年,又叫男水虎年。
(4)纳西族十二生肖
纳西族是居住于云南省境内的少数民族,是古代羌人的一支。纳西族也以生肖纪日,方法独特,配以方位。他们将一年十二个月分为大月小月,每月30天,单月第一天为猴日,按猴、鸡、狗、猪、鼠、牛、虎、兔、龙、蛇、马、羊顺序,排至单月的第29天为鼠日;进入双月 ,双月第一天隔过牛日,定为虎日.
兽首人身 有的手中持有不同兵器。 道家,或者风水八卦中是怎样一个说法...
是十二生肖守护神,因为神和凡人一样有手有脚,最早就是人身兽头的,后来慢慢淡漠了。
烟台南山大佛景区好玩吗
南山古称卢山,位于黄县(今龙口市黄城)城南,山虽不高却自古有名。相传晋代卢童子学道于此升仙南山,即成为道教名山,故有延真宫(上观)、灵源观(下观)、正一观等道教宫观之修建。唐时佛教传入,又建石泉寺、卧龙寺、响水庵等佛教寺庵,盛时山中寺观林立,有神仙宅之誉,开山以来经晋历、唐历、元历、明时,山中寺观皆具规模,香火兴盛,清末以降遭逢战乱,僧道离散寺破观残,名山寂响达半个多世纪。九十年代南山集团在宋作文的率领下,崛起于齐鲁大地,为了护山育林、保护文物、弘扬文化、发展旅游,投资数亿元重建南山景区,铸南山大佛,起舍利宝塔,恢复寺观并易石泉寺为南山禅寺,响水庵为香水庵,正一观为南山道观,灵源观依旧重建。一时清溪幽涧、亭塔云天、殿阁朱户,其营造之轮真、绘描之金碧,勒石难书。
南山景区自一九九九年四月八日奠基,于二〇〇〇年四月十八日竣工,建成之日因叙始末,以昭永久,使观瞻者以有所循而追溯也是为记。——二〇〇〇年十一月十六日 立 修建南山景区碑。
南山大佛
南山大佛释迦牟尼坐佛造像,选材锡青铜铸造,大佛高38.66米,重380吨。由232件佛体、108块莲花瓣、302个发髻、共642块,锡青铜铸件组合而成,堪称世界第一大铜铸佛。莲花座下建有功德堂、万佛殿和佛教历史博物馆。南山大佛熔古今中外佛像铸造艺术的精华,使古老的青铜铸造艺术和现代科技成果于一体,展现了佛教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
功德堂是铭记善信捐建佛、寺功德的殿堂,南山禅寺大德还定期为功德主祈福,殿内镶有31块包含124个佛陀故事的紫金铜雕工艺壁画万佛殿内陈列供奉着9999尊、栩栩如生的铜制金身小佛像,与南山大佛共成万尊的宏大阵容。佛教历史博物馆建于南山大佛基座内,总面积1800平方米,馆内殿示了佛教文化兴起兴盛的历史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文明的影响,营造出一个意蕴空灵、禅意独具的佛教文化空间。馆内还珍藏和陈列着价值连城有关佛教历史和文化的艺术珍品。
南山药师玉佛
南山玉佛殿整体为一座金胎合曼的药师坛城。药师如来是佛教中消灾、延寿、增福、生财,既能满足人们物质需求身体康宁,又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东方佛国之主。 南山玉佛殿由玉佛大殿、药师坛城、舍利殿组成,玉佛殿内供奉的缅甸玉药师如来,像高13.66米,重达660余吨。为目前国内最大、最高的玉佛造像,药师玉佛周围供奉不同颜色的药师六如来像,与玉佛共同构成药师经法上称的药师七佛。药师坛城由金刚成身会大曼荼罗和胎藏界大曼荼罗两座立体坛城组成。舍利殿内殿示了中国佛教三大语系的佛教文物千余件,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供奉在金舍利塔内的佛牙舍利和供奉在玉舍利塔内的高僧舍利,被佛教界视为稀世珍宝而虔诚供奉。来为主尊而建的金胎合曼药师坛城是人们修证药师忏法,求长寿,求富贵、求安康的理想之所,佛偈有云:药师如来琉璃光,焰网庄严无等伦。无边行愿利有情,名遂所求皆如意。如能以虔诚之心,崇敬供养礼拜药师玉佛及药师坛城。定能增福添寿、合家平安。南山大佛、药师玉佛后迎来了无数中外游客,所到之人无不为其言大,肃慕而震惊、振憾,无不感慨,拜佛到南山心与天地宽。
南山华严世界
南山华严世界位于南山大佛广场东北侧,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于2008年底开始施工建设,2009的9月中旬完工。主要建设“五方五佛殿”、“药王颂动感音乐广场”、“转经回廊”等。项目建成后将为南山旅游景区再添文化胜景,进一步增加南山文化氛围和内涵。 1、五方五佛殿:中间大殿供奉毗卢遮那佛、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弥勒菩萨,其余四个圆殿分别塑东方世界阿閦佛、北方世界不空成就佛、南方世界宝生佛、西方世界阿弥陀佛,均采用锻铜贴金工艺。 2、“药师颂”动感音乐喷泉:雕塑主体取“药师佛”之形象,面相慈善,仪态庄严,总高度19.6米。右手执药丸,左手胸前捧药钵。“药师佛”在场景静态时隐于莲花瓣内,当莲花瓣展开时,佛像缓缓升起,继而旋转。底座为十二生肖守护神,又名十二神将,周围八尊菩萨为《药王经》中的八大菩萨,共同组成了而神圣的药师经变图。整组雕塑集灯光喷泉、开合、升降、转动、音乐、电脑控制于一体,气势恢宏,震撼心灵。 3、转经回廊:由108只转经筒组成,转经筒是藏传佛教祈福专用的法器,转经一周等于读诵经文一遍,功德无量。如果您有诚意则可以转经一周,寓意诵读了百遍经文,功德百倍、福寿延年。
南山禅寺
南山禅寺前身是黄县境内(今龙口市)最古老最著名禅寺――石泉寺,据《县志》记载:佛教唐时传入,“自唐至清、佛教兴盛,全县800余村,村必有庙。境内城西南(今南山)石泉寺最古老,创建于唐贞观年间。” 1999年为发展旅游业,对石泉寺进行重修,改名为“南山禅寺”,重修后的南山禅寺复旧貌,换新颜,整体建筑气势宏伟,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进入山门中路有弥勒殿、大雄宝殿、圆通殿、藏经阁;东路有钟楼、地藏殿、伽蓝殿、东方三圣殿、菩提殿、文殊殿;西路有鼓楼、祖师殿、 西方三圣殿、普贤殿、大雄宝殿 。
南山道院
南山道院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集民俗文化、神文化、道教文化于一体。东路有三星殿、关圣殿、元辰宫、财神殿、塔院、通玄阁至庆寿宫;中路有影壁、望鹤楼、三皇阁、圣母殿至庆寿宫;西路有八景宫、医圣苑、徐公祠至庆寿宫。13组建筑依山就势,若隐若现,25处殿堂楼阁、20处塔廊亭榭气势宏伟,古朴典雅,198尊塑像栩栩如生,神韵悠悠,山林水系,清新幽静,妩媚秀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