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是指什么数字,天干指的是年还是月
万年历里面的天干,地支指的是什么意思?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天干,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个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地支,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原始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简化后的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五行分为阴与阳,具体是: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
原始十二地支曰: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顿、赤奋若。简化后的十二地支曰: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23~1时,丑时为1~3时,等等,称为十二时辰。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等等。地支与十天干顺序相配,组成甲子、乙丑……癸亥,以六十为周期用以纪日、纪年。
在中国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天干地支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历法,用来纪年月日时。在《易经》与中医体系中天干对应诸多相关信息,如地理方位,五脏六腑等万物类像。
扩展资料:
据传,十二属相和十二地支来源于古人对自然界的长期观察、积累的经验。有句俗语说:“西南的猴子,西方的鸡;东北的老虎,西北的猪。”略有地支知识的人都知道在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方位中,申为猴、位居西南;酉为鸡,位在西方;寅为虎,位在东北;亥为猪,居于西北,由此可知,地支的来历是有一定自然科学规律依据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干
天干地支和五行各代表那个数字如:1234567890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甲对应一,乙对应二,....以此类推,癸对应十.
子对应一,丑对应二...以此类推,亥对应十二.
至於因素,可以去看
十天干生旺死绝表.
这些一言两语不可道清.建议多看易学的书.如<四柱预测学>邵伟华.这本书的基础知识讲得不错.
奇门可看张志春的<神奇之门>等.A、五行来说,水1(6),火2(7),木3(8),金4(9),土5(0)
B、对天干来说:天干就如地支,没有起始没有终结,周而复始。故只可以参照五行取数。
甲丙戊庚壬属阳,故而为奇数,甲木取,3,丙火取7,戊土取5,庚金取9,壬水取1。
乙丁己辛癸属阴,故而为偶数,乙木取,8,丁火取2,己土取0,辛金取4,癸水取6。
另外也有人认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对应1234567890(个人认为不可取)。
C、地支对应数字:有人认为子为1,丑为2,……亥为12,可个人对此不认同。只因地支与天干一样,没有起始没有终结,周而复始。但地支没有单独五行属于,所以没法子取数。
若是硬要取之,可以用地支所含主气来定:子含癸水取6,丑未含己土取0,寅含甲木取3,卯含乙木取8,辰戌含戊土取5,巳含丙火取7,午含丁火取2,申含庚金取9。酉含辛金取4,亥含壬水取1。
这是结合五行阴阳而定。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甲对应一,乙对应二,....以此类推,癸对应十.
子对应一,丑对应二...以此类推,亥对应十二.
至於因素,可以去看
十天干生旺死绝表.
这些一言两语不可道清.建议多看易学的书.如<四柱预测学>邵伟华.这本书的基础知识讲得不错.
奇门可看张志春的<神奇之门>等.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分别代表哪些数字?
这十个天干可以分别代表数字一至十。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天干地支中的天干,不能单独代表时间。
相关介绍: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天干和抄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殷商时期出现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和记载数目的文字,称为天干,并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纪年、月、日、时。
扩展资料: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百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度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问的发明影响深远,至答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天干地支中的天干,不能单独代表时间。相关介绍: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天干和抄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殷商时期出现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和记载数目的文字,称为天干,并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纪年、月、日、时。
天干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计序符号,共10个字: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循环使用。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干者犹树之干也。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犹树之枝也。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髌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髌演于下。
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天干,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个天干。
天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计序符号,共10个字: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循环使用,中国等汉字文化圈国家古代常以之来命名、排序、纪时。
天干最晚在先商已经开始,明显的证据是商族领袖之称号为上甲、匸乙、匸丙、匸丁、主壬、主癸。正式将这十个符号命名为天干应该与地支有关:干为主干,支为分支,两个相对的命名应当是一起出现的。在商朝开始出现天干与地支配合用以纪日,使用干支纪年要更晚一些。
扩展资料:
天干与地支
天干用于纪时超出10即会重复,地支用于纪时超出12也会开始重复,用天干和地支组合纪时可以减少重复,从而避免混淆。中国古代采用了一种类似拉链的干支组合,一边链齿是循环的天干,一边链齿是循环的地支,最终可以出现两者的最小公倍数即60个组合,所以出现一甲子=60年的说法。
天干是十进制,容易直观地计算;地支是十二进制,在记录时辰和月份方面具有优势;干支组合是六十进制,适合间隔较密(纪日)和不要混淆(纪年)的情形。中国古代灵活地使用天干、地支之干支组合来表达年、月、日、时辰,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生辰八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干
这是八字算命里面的术语。人的生日,年就是两个字例如甲午年,这个甲字,就是天干,午,就是地支。
其他月,日,时,也有两个字,一共是八个字,就叫“八字”。
天干,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个天干。原始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简化后的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五行分为阴与阳,具体是: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
扩展资料:
十天干与北斗的关系:
1、斗指正东,卦象为震,天干甲乙,地支曰卯,五行属木,时在仲春。当其时也,万物出达,生机勃勃。
2、斗指正南,卦象为离,天干丙丁,地支曰午,五行属火,时在仲夏。当其时也,万物生长,其势盛极。
3、斗指正西,卦象为兑,天干庚辛,地支曰酉,五行属金,时在仲秋。当其时也,万物丰收,天气肃杀。
4、斗指正北,卦象为坎,天干壬癸,地支曰子,五行属水,时在仲冬。当其时也,万物闭藏,不相见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代表的数字
天干地支和五行各代表那个数字如:1234567890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甲对应一,乙对应二,....以此类推,癸对应十.
子对应一,丑对应二...以此类推,亥对应十二.
至於因素,可以去看 十天干生旺死绝表.
这些一言两语不可道清.建议多看易学的书.如邵伟华.这本书的基础知识讲得不错.
奇门可看张志春的等.
在梅花易数里,年用天干地支怎么表示,比如说2015年,用干支怎么表示,对应的数字是几? 例2015.12.24 13:00:
农历乙未年十一月十四午时【羊年】戊子月 甲戌日起卦: 未年8数,午时7数。
上卦为:(年+月+日)÷8,取余数。 即:(8+11+14)÷8,余数1,则乾卦:为天。五 行属性为金。代表天,也代表金属或具有金属性质的东西。
下卦为:(年+月+日+时)÷8,取余数。 即:(8+11+14+7)÷8,此处无余数,坤 卦:为地,五行属性为土。代表地、大地,也代表具有土性的东西。。
动爻数为:(年+月+日+时)÷6,取余数。 即:(8+11+14+7)÷6,余数不为0。
此卦为:上卦为乾坤,下卦为坤,动爻为阴爻。
幸已天干地支表示什么数字 你打的是“辛巳”这两个字。辛在天干排行是第八,巳在地支排行是第六。
在天干地支中,己对应的是数字几 9、6、5
天干地支中甲子为什么对应数字是4 这个是天干地支纪年的方法:首先给每个天干、地支一个编号,从头以4开始按照顺序排下去,天干10后接1,地支12后接1。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如2003年,其尾数为3,对应的天干为“癸”;以12除2003得166,余数为11,对应的地支为未。于是2003年的干支纪年为“癸未”年
天干地支与数字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位数
1
2
3
4
阀
6
7
8
9
10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位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干数,地支数,月理数对应的数字是哪些? 郭敦荣回答:
公历年号与干支纪年年号的换算关系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任 癸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属象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干支纪年纪日法,天干与地支按顺序依次组合,60种组合顺次一循环。
公历年号与干支纪年年号的换算关系:
(公元年数-3)/10……余数――天干的顺次,
(公元年数-3)/12……余数――地支的顺次;
按同余式组表示为:
公元年数-3≡天干序数(mod10),
公元年数-3≡地支序数(mod12)。
如 公元4年为甲子年:
4-3≡1(甲)(mod10),
4-3≡1(子)(mod12)。
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1894-3≡1(甲)(mod10),
1894-3≡7(午)(mod12)。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911-3≡8(辛)(mod10),
1911-3≡12(亥)(mod12) 。
天干地支纪年法60年一循环。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任 癸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3――4――5―――6――7―――8――9――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任申 癸酉
11――12――13――14――15――16―17――18――19――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任午 癸未
21――22――23――24――25――26―27――28――29――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任辰 癸巳
31――32――33――34――35――36―37――38――39――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任寅 癸卯
41――42――43――44――45――46―47――48――49――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任子 癸丑
51――52――53――54――55――56―57――58――59――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任戌 癸亥
甲子年、月、日的参照值:
甲子年――公元4年、1984年;
甲子月――公元2013年12月――农历癸巳年11月;
甲子日――公元2016年4月12日――农历丙申年3月(任辰月)6日。
某甲子年+(33-1)=某丙申年,
如1984年(甲子年)+(33-1)年=2016年(丙申年)。
月,日的推算法类同。
公元2016年6月21日,农历5月17日(丙申年甲午月甲戌日),夏至,
甲戌日+(7-1)日=庚辰日,21+6=27,17+6=23,
所以,公元2016年6月27日,农历5月23日(丙申年甲午月庚辰日),这是夏至后的第......>>
天干地支五行卦打三个数字?
天干是十的数,地支是十二个数,五行是五个数。这就是天干,地支,五行的三个数。天干地支五行卦打三个数字。天干代表1,地支代表1,五行卦是金木水火土。那么这三个数字是1,1,5。五行:金木水火土为五,干:十大天干为十,支:十二地支为十二.所以三个数字:5、10、12
十天干相对应的十个数字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五合: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天干相克:甲乙克戊己、戊己克壬癸、壬癸克丙丁、丙丁克庚辛、庚辛克甲乙天干相冲:甲庚相冲、乙辛相冲...
天干地支庚对应的数字
天干地支和五行各代表那个数字如:1234567890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甲对应一,乙对应二,....以此类推,癸对应十.
子对应一,丑对应二...以此类推,亥对应十二.
至於因素,可以去看 十天干生旺死绝表.
这些一言两语不可道清.建议多看易学的书.如邵伟华.这本书的基础知识讲得不错.
奇门可看张志春的等.
天干数,地支数,月理数对应的数字是哪些? 郭敦荣回答:
公历年号与干支纪年年号的换算关系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任 癸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属象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干支纪年纪日法,天干与地支按顺序依次组合,60种组合顺次一循环。
公历年号与干支纪年年号的换算关系:
(公元年数-3)/10……余数――天干的顺次,
(公元年数-3)/12……余数――地支的顺次;
按同余式组表示为:
公元年数-3≡天干序数(mod10),
公元年数-3≡地支序数(mod12)。
如 公元4年为甲子年:
4-3≡1(甲)(mod10),
4-3≡1(子)(mod12)。
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1894-3≡1(甲)(mod10),
1894-3≡7(午)(mod12)。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911-3≡8(辛)(mod10),
1911-3≡12(亥)(mod12) 。
天干地支纪年法60年一循环。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任 癸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3――4――5―――6――7―――8――9――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任申 癸酉
11――12――13――14――15――16―17――18――19――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任午 癸未
21――22――23――24――25――26―27――28――29――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任辰 癸巳
31――32――33――34――35――36―37――38――39――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任寅 癸卯
41――42――43――44――45――46―47――48――49――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任子 癸丑
51――52――53――54――55――56―57――58――59――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任戌 癸亥
甲子年、月、日的参照值:
甲子年――公元4年、1984年;
甲子月――公元2013年12月――农历癸巳年11月;
甲子日――公元2016年4月12日――农历丙申年3月(任辰月)6日。
某甲子年+(33-1)=某丙申年,
如1984年(甲子年)+(33-1)年=2016年(丙申年)。
月,日的推算法类同。
公元2016年6月21日,农历5月17日(丙申年甲午月甲戌日),夏至,
甲戌日+(7-1)日=庚辰日,21+6=27,17+6=23,
所以,公元2016年6月27日,农历5月23日(丙申年甲午月庚辰日),这是夏至后的第......>>
天干地支中甲子为什么对应数字是4 这个是天干地支纪年的方法:首先给每个天干、地支一个编号,从头以4开始按照顺序排下去,天干10后接1,地支12后接1。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如2003年,其尾数为3,对应的天干为“癸”;以12除2003得166,余数为11,对应的地支为未。于是2003年的干支纪年为“癸未”年
诛仙手游天干地支中庚对应数字几 在天干地支中,[壬]对应的是数字9 哦
十二生肖对应的地庚是什么 十二生肖对应的地庚无法确定,不知道说的是哪一年,天干地支60年一循环,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以此类推。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历法纪年。在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又形成了一套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民间主要用于纪日、卜卦和配合记事,后来更用于风水、术数等领域,而干支用来纪年月日时的历法叫做干支历。
天干地支纪年法所用代号数字有何依据 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又对应十二生肖。
年份的依据好像是按两千多年前的一个甲子年来算的,甲子乙丑依次一直排到今天六十年一轮回。
如果要算2016年是什么年或是其他任何一年,你只需要记住你的出生年或者是任意一个甲子年,就可以开始计算了,网上那些什么年分减三然后除以十或六十什么的都不是很准(不知道是不是我太笨了看不懂)
比如我记住1990年天干地支为庚午,那么我就可以根据这个庚午来算2016年,(1990年这个庚午就是从两千多年前六十年一轮回慢慢转过来的,我们不必去研究了,只要记住最近几十年的某一年就行了)
算法很简单
首先算天干,我们知道天干为十个,那么每隔十年就会轮转一次,1990年天干为庚,那么我们就知道2000 2010 2020......每隔十年的天干都为庚年,其余的年分天干就很明朗了,1990为庚,按顺序1991就是辛,1992壬 93为癸,...96为丙,2016天干就是丙了。
地支其实也差不多,不过地支为十二年一轮转,所以1990地支为午,加12等于2002年,再加12为2014,2026...2038等等等依次类推每隔12年都为午。
我们知道2014年地支为午,按顺序2016年就是2014+2,午加两位是什么,我们看地支12位顺序就知道了,是申。
天干加地支就是年分的代号了,为丙申,2016年是丙申年,我们还知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里有个申猴酉鸡,申对猴,那么2016年就是猴年了。
有了这种算法就不比去背什么60甲子歌诀了,六十甲子歌诀就是根据这样的方式组合起来的,每六十年循环一次。
下面是复制过来的经典甲子五行所属歌
甲子乙丑海中金
丙寅丁卯炉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
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剑锋金
甲戌乙亥山头火
丙子丁丑间下水
戊寅己卯城头土
庚辰辛巳白蜡金
壬午癸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
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雳火
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申癸己长流水
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
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
壬寅癸卯金泊金
甲辰乙巳伏灯火
丙午丁未大河水
戊申己酉大驿土
戊戌辛亥钗穿金
壬巳癸丑桑石木
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
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
壬戌癸亥大海水
天干地支与数字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位数
1
2
3
4
阀
6
7
8
9
10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位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分别代表哪些数字
你好,
甲乙为木,木代表数字3、8
其中甲为阳,代表奇数,代表3
乙木为阴,代表偶数为8
依此类推:
壬1 丁2 甲3 辛4 戊5 癸6 丙7 乙8 庚9 己0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天干地支中的天干,不能单独代表时间。
相关介绍: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天干和抄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殷商时期出现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和记载数目的文字,称为天干,并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纪年、月、日、时。
扩展资料: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百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度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问的发明影响深远,至答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