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符的由来,虞起太岁怎么来的
太岁符不适合什么样的人用太岁符不适合什么样的人用?
太岁符适合犯太岁的人用,不犯太岁也用不着它。比如庚子年,属鼠的人需要用太岁符,又比如辛丑年,属牛的需要用太岁符,也就是说本地年才用太岁符。
安太岁的来源
“安太岁”这种信仰仪式,可能有南北两种来源。
北:金章宗(1189年-1208年)在位时,母亲生重病,于是金章宗命人在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祀奉太后的本命元辰神,此后北京就有了祭祀本命元辰神的“顺星”习俗。因为太岁神与本命神在后来融合在一起了,于是清代以后就变成祭祀太岁神。由于太后的生辰是正月初八,因此往后北京的顺星和其他地方的安太岁,最初都在正月初八举行。
简单说,华北的来源提供了汉族民间广泛祭祀太岁神以及六十太岁神的由来,而江南的来源则直接促进了安太岁的习俗。
但是今日社会型态变迁,信徒无法配合晨昏节日的诸多祭祷,多委由代为举行祭祀活动,久了大家也就遗忘安太岁原本是可以在家自己举行的了。
「黄历」,古时官印,不得私自印售黄历。因由钦天监〈秦、汉至南朝称太史令,五代与宋初、元、明称司天监〉计算审订,由皇 帝颁布,故亦称「皇历」,清初原名「时宪历」,至乾隆因避清皇弘历圣讳改称「时宪书」,以黄色绸缎为封面故又称「黄历」。其内容为神煞生肖运程,二十四节气日期表,每日吉凶宜忌等。 内容有指导农民耕种时机,故又称「农民历」。如以元文宗天历 元年(1328) 为例,当年全国售卖官印黄历(古称「历日」 )则高达三百多万本。然部分偏远地区,因不能及时获得当年官历,与 重利吸引之下,开始私下编印年度通书。因教育未能普及,现世 有电脑、典籍查寻︶汉族民间流传资料未能及时校正,宫中秘书资料不传於民..等因素,吉凶宜忌多相矛顿,应用神煞亦未考据本源。於康熙二十二年有叶锺龙者,诬告王府动土一案,以致震惊朝野。阴阳选择书籍浩繁,彼此参差最难考定,若各据一书偏执己见, 捏造大言,恣相告讦,将来必致诬讼繁兴,何立法永行无弊。康熙皇帝特命九卿詹事科道会议,照依前定选择通书万年书遵行,仍取通书大全内二十四条附入选择通书,汇为一部与万年书一同永远遵行。至乾隆年间,又发现康熙年间所校订之(星历考原)仍有疏忽之处。大学士九卿定议具奏,其翰詹科道内如有通晓算书者,亦著入议」。由允禄、梅毂成、何国宗等三、四十人奉勅编撰,於乾隆亲制序文,至乾隆六年十二月十八日校订制版均已完成。收於《四库全书》第811册(子部),定书名曰《协纪辨方书 》。《协纪辨方书》又名《钦定协纪辨方书》,共三十六卷,其主要内容是破除术数家繁碎拘泥,附会假借之说,删除了神煞、俗论及多相矛盾之处,而以五行生克衰旺之理来谈趋吉避凶之道。故序文曰:「夫协纪辨方者、敬天之纪、敬地之方也。」「举大事、动大众,协乎五纪,辨乎五方、以顺天地之性」。故凡对禄命法及堪舆方面有研究之士皆宜备此书,方可有所依据。清乾隆十六年(1751),律例馆终於顺应社会现实,议决准许民 间翻刻官印黄历,且勿须加盖钦天监印信,汉族民间开始公开树帜出版以己名或堂号为标志的年度通书,除涵盖黄历形式之外,还增添了大量与趋吉避凶相关规则与内容。粤语地区,通书的“书”字与“输”字同音,因避忌故亦名「通胜」。今汉族民间黄历、通书约三分之二源自两百年前福建洪潮和「继成堂」通书传承;地区则源自广东「崇道堂」罗传烈通书。《罗家通书》创始人罗庆辉(1670—1752),广东省兴宁县福 兴镇锦华村人。据载清时考入皇宫钦天监执事,推算历法,研究《 七政算学》、《协纪新书》、《历象考成》等著作,使其精通天文、星象、仪度、六壬吉凶及预测祸福之术。康熙三十八年,告病还乡,回到兴宁。康熙五十八年罗庆辉父子开始编纂通书潜心研究推算,於雍正二年,终编成通书,用木刻版印制销售。《罗家通书》的广泛流传引起官府注意,被诬为“邪书”,不准发行。罗庆辉,据理申诉,辩明《罗家通书》是自己多年研究成果。後经兴宁知县 报钦天监审批。钦天监认为罗庆辉精通历法,所编“通书”以皇家资料为依据,结合西洋推算方法,内容丰富、准确,具有独到之处,很适用於中国南方,能解决皇家历书每年迟迟不能运送到南方应用、贻误农时的问题,於是上奏皇帝。於雍正七年(1729),雍正皇帝恩准《罗家通书》以民书式样颁行社会(主要在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福建南方五省)。《罗家通书》全名为《兴宁罗家推算通书》,其“崇 道堂”堂号乃罗庆辉之子罗发杨所创。 黄历,通书本同出一系,十二神煞是最基本学识,各派通书如象吉通书、鰲头通书、永吉通书、永宁通书等,皆流年神煞顺数而行,即病符为旧岁。清乾隆 四库全书 子部 协纪辨方书亦曰:病符主灾病,常居岁後一辰即「旧岁」也。然黄历却出现流年神煞逆数而行,即太阳为旧岁。造成庙宇制解十二神煞,收取费用,如癸巳年,生辰辰龙应制解病符却制解太阳,生辰未羊应制解丧门却制解天狗,生辰丑牛应制解白虎却制解五鬼,生辰酉鸡应制解五鬼官符却制解白虎等。更未探究太岁符结构,左边安南斗星君〈南斗六司星君〉应画六个圈,右边安北斗星君〈北斗七元星君〉应画七个圈,却安东斗〈东斗五宫星君〉画五个圈的奇怪现象。甚至划十二圆圈。问其缘由,答曰:﹁未曾学符法,只依传承﹂。制造太岁神牌位与三海镇厂商,则盲目依黄历上所画,制造贩售。再则岁名天干地支,如壬辰年天干应为玄黓,却印成元默等。完全未 考究《尔雅.释天》原文内容。太岁星君更是称号错乱。癸巳年应安徐单大将军,却写成徐舜大将军等。各大宫庙源由不查,随黄历所印,误谬参杂,竞相流传。 太岁又称太阴、岁阴、苍龙、青龙、天一、太一等,太岁神於南北朝即有六十位,称号皆三字。至清代初期六十位太岁名字全部更换,称号皆二字。故太岁星君名讳应以清朝宫廷如意馆版本为正确。名讳可从二十四史,方志等则可很快获得解答。中国区域今通用“国语”,非汉唐语言。自金於北京建国,至满清末年,数百年科举需求。满洲官话本流行於中国北方通用语,民国时更以广东话、四川话等加入投票,果以一票之差,继选用满洲官话为“国语”。致使今误为“国语”乃自汉後中国通语。再则念诵佛经道书,古时本以汉文发音,抄写。历经各代战争毁损、口 述传写错误,字体过於潦草、简体与繁体差别,以汉文发音误听地 方方言文字、破损抄录别种错误版本,电脑查无误打等各种因素, 造成六十甲子太岁星君名讳,豕亥鱼鲁〈文字形似而致传写或刻印错误〉,颇多误谬。中国汉语分支,大略可分为官话、湘语、吴语、徽语、赣语、客家、粤语、平话、闽语等。并从中国资料,全国则有256 种方言,口音差异甚巨。 《太岁神传略》出自2003年底,由上海城隍庙住持陈莲笙道长和蓬瀛仙馆永远馆长黎显华道长,经太岁神指示下主编完成。因风水观念普及,房子座向不好、或随著流年变迁造成风水困厄,常以太岁镇宅符来镇煞,改变风水,安奉太岁镇宅符习俗随渐变成安奉太岁符,太岁神与本命神融合为一,於是清朝以後形形成祭祀太岁神。各地则自约民国八十五(1995)年开始流行安太岁。 中国对十二神煞记载较显著者,有明朝永乐大典,唐代果老星宗。清朝协纪辨方书。明朝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是篇传通书农民历依据。神煞,汉文拼音时干八 ‧ㄙ握 与杀同音,因简繁原因,故现今三煞都误写成三杀。现在的十二神煞就是从果老星宗的十二神煞歌和协纪辨方书创造而来。
太岁符的简介
至真道人说:太岁是太岁神的简称,乃道教值年神灵之一,一年一换,当年轮值的太岁神叫值年太岁(流年太岁)。太岁神在所有神中,影响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称,掌管人世间一年的吉凶祸福。
道教《神枢经》说:“太岁;人君之象,率领诸神,统正方位,翰运时序,总成岁功”。 《渊海子平》记载:太岁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则凶。《三命通会》说: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太岁当头有灾祸,刑冲破害鬼推磨,流年若还逢忌神,头破血流难躲过。古语有云: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 可见太岁,乃诸神中最有权力的年神,掌管人们一年的祸福,主宰全年运程。
战国时代似乎有一种“岁星纪年法”,就是用岁星在天上的位置来表示年度,一年一个辰,12年一循环,而其用途在于古代的天文历算。
起初,由于人们仰头观测天体运行时,所用来标明的地理方位,常常与生活中所习惯的方位颠倒。 岁星的运行会有误差,岁星就是木星,木星每年走31度(1辰,木星回归周期398.88日),11.86年就绕天一圈每86年就会差1个辰,称为“岁星超辰”。这误差很麻烦,会造成历算不准确。
为了避免误差,所以在战国时代中晚期,天文学家们设计了太岁这个完美的星体。太岁,是从岁星转化来的虚拟星体,太岁被规定旋转方向与五大行星一样,如此一来,当人们使用太岁纪年时,太岁的方位移动方向,就与地理上的习惯(北上南下、左西右东)相符合了。另外又规定太岁每年行走30度(1辰),12年刚好绕天一圈,所以可以更准确的用来纪年(后来演变为干支纪年法,持续沿用至今),更重要的是这样不会发生误差。
《续文献通考·郊社考 卷一百九》:“太岁者,十二辰之神。木星一岁行一次,历十二辰而一周天,若步然也。自子至已为阳,自午至亥为阴,所谓太岁十二神也。”古人将周天分成十二段,每段对应一个地支,称为一次。而木星每十二年绕太阳一周,大致上就是每岁行一次。
太岁是岁星,是天上一颗星辰,共有六十个太岁星君,每年轮流下界护佑众生。在中国汉族民间,“太岁”向来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神秘莫测的气力,一种能在冥冥之中支配和影响人们命运的气力。 流年太岁,是司管人间一年之吉凶祸福的岁君。人的出生生肖与流年太岁有着刑、冲、破、害的不利关系,即为犯太岁。无论是犯刑、冲、破、害者,皆会导致官非纠缠、仕途阻滞、投资失利、情绪波动、人事不和及感情离合、严重者有意外血光之灾等情况出现。
太岁牌和太岁符的分别
“太岁牌”即刻有“流年星君”名讳的符牌,符
牌由符头、符身、符胆和名号几个组成部分,放置在
住宅中的“太岁”位、“太岁”三合位和位,可
避免官灾、是非、血光等无妄之灾的发生。
太岁符无疑是种流传最广,因而也较为典型的,充分体现了基层民众对于特定时空关系的信仰化解释。
35778
常见的太岁符的写法是:中间写有“唵佛勅令太岁□□年□□星君到此镇”等字,中间的“□□年□□星君”填入农历某年干支及相应太岁名,如甲戌年誓广星君,辛巳年郑但星君。内两侧画有连接的七星,各写有五个“雷”字。外两侧的右边画上“日”和“七星”图案,写有“太阳星君南斗星君勅令六甲神将勅令天官赐福勅令镇宅光明”;左边画上“月”和“七星”图案,写有“太阴娘娘北斗星君勅令招财进宝勅令合家平安”。
化太岁锦囊,太岁符怎么用,要注意什么
奉请太岁锦囊是一件庄严神圣的事情,既请之则敬之。化太岁锦囊可以放在提包里、书包内,衣柜里,床头柜里,枕头下面,办公桌里等地方。也可安放在车里以保平安。使用化太岁锦囊需要注意什么使用时需注意,勿将其置于污秽场合,也不可沾水或打湿,或被尘土所侵,否则易失去灵力。
买化太岁的产品有必要吗?
化太岁的锦囊是有的,是化太岁一种方法,也是商业的行为。化解太岁方法很多,如打黄表,,拜太岁,烧金元宝,用桃木做个小宝剑等等,用不上多少钱,可以解决的,太岁之年必须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