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嫁娶拖鞋,婚姻嫁娶什么意思
结婚必备用品有哪些 结婚女方陪嫁清单
这位知友,以下是结婚女方基本陪嫁清单
1、被子:一般4床,被面颜色不同,如红绿紫橘红。
(这个被子送到男方家新房里,一般说哪家的被子压在上面就表示以后哪方强势一点,话虽说如此,即便是抢着要放上面,其实大家还是要和谐共处的啦)
2、红皮箱:装压箱钱和嫁衣、喜糖、喜果。
(在出嫁的那天,箱子让兄弟提着,到婆家后交给婆婆,婆婆是要给兄弟红包)
3、见面红包:一般多准备几个
(给男方家亲戚小孩及小姑子)
4、洗漱用品:红桶一个(桶里还要放米)、脸盆两个(最好是搪瓷的那种,脸盆内放红枣、花生、桂圆、栗子、筷子、硬币、另外放宽心面、双新筷子、牙膏牙刷、刷牙杯、香皂、洗发水、护肤品等都是双数)、一对小酒杯、两个喜碗、结婚的时候把洗漱用品和酒杯筷子都放脸盆里用红布包着带走。
5、子孙桶、子孙对碗,红木箱柜:是姑娘嫁妆三宝,陪嫁时必不可少。
子孙宝桶有三件:马桶,脚盆,水桶(又有称子孙三宝的)是民间嫁装中最基本的必备物之一。
马桶亦称子孙宝桶,寓意早生儿女健康;
脚盆亦称聚福宝盆,寓意健康富足(聚宝盆出门时由娘家人抱着,等到了婆家时则由婆婆亲手将盆接过来。)
水桶亦称财势宝桶,寓意勤奋上进事业有成。
桶里面放枣子,期盼“早得贵子”;
长生果(带壳花生,节数越多越好),寓意长生不老和多子多福;
以及桂圆,荔枝,百合,莲子等干果;
再放进五只红鸡蛋,象征“五子登科”等等。
子孙桶一般找男童提着的。(提桶的人男方也是要给红包的)
6、布鞋:女方妈妈要给新郎新娘各做两双鞋
7、红门帘子:寓意连子的意思
8、红头蒙:由新娘子家里买
9、红鞋:新娘子买红鞋子时尽量不要选择将脚趾头、脚跟露在外面的那种鞋子。
10、红腰带:女方的妈妈要买5尺红布然后裁成两半,新娘新郎各拿一条,红腰带里可以放些新钱,有着腰缠的寓意。这两条腰带要在接亲当天早上(接亲前)进行交换,新郎的红腰带要在出门接亲之前缠好,新娘的红腰带则由新郎来接亲时给缠好。
11、红手绢:新娘子要准备些红手绢或红头绳之类的红色小东西,如结婚当天遇到其他新娘子要主动送上红色小礼物,如果婚后一个月内遇到认识的新娘子最好也送上一个红色的小礼物。可以多买些然后送给未婚的女士朋友们好让她们走走桃花运。
12、包包:女方要买些新衣物,用来出嫁时装包包用的,这里最好要有棉的东西,寓意着以后的日子越过越厚实,女方出嫁包要是双的。
13、长命灯:女方家要准备两个红色的台灯,到新房后新娘的兄弟将灯点亮,新婚之夜最好不要关掉长命灯。
14、压兜钱:女方要多准备些硬币放在新娘旁边,新郎要将新娘接走前使劲抓一大把硬币带走。
15、针线、尺子、剪刀:(虽然都是些零碎的东西,但都是生活上常用的,妈妈说,结婚以后就自成一家了,不能缺针少线的,衣服破了更不能麻烦婆婆给你补。)
16、女方送男方全身之用品12件,包括:皮夹、皮鞋、皮带、领带、西装、领带夹、袜子、手表、袖扣、衬衫、礼帽、剃须刀(所有的口袋、皮夹、皮包都须放置红包。)
结婚之前新郎新娘的拖鞋可以乱穿吗?
就穿个拖鞋,我觉得也没什么事啊,那有时候去新郎家那个新房帮忙进去的时候肯定要穿一下啊!
结婚需要买哪些东西?
家里用的买自己需要的,关键就是那天玩的用的东西比如喷的条等。
结婚要准备什么东西 结婚物品清单
结婚需要准备的物品一:服装首饰
女方:需要准备主纱、头纱、出门服、敬酒服、内衣、丝袜、睡衣、手包、婚鞋、保暖用品、隐形眼镜、手套、披肩、钻戒、对戒、手镯、头饰、新娘甲、拖鞋。
男方:从上到下准备西装、眼镜、领带领结、衬衫、睡衣、内衣、袖扣、钻戒、对戒、皮带、袜子、拖鞋、信物。
爸爸:西装、衬衫、皮鞋。
妈妈:妈妈装、首饰、披肩、高跟鞋。
伴郎:服装、袜子、领结。
伴娘:服装、披肩、手捧花。
结婚需要准备的物品二:烟酒食品
烟酒:香烟、白酒、红酒、饮料、茶水、啤酒。
食品:喜糖、花生瓜子、开心果、松子、水果、甜品、糕点、
结婚需要准备的物品三:新房用品
家具、家电、窗帘、压床娃娃、摆件装饰、照片墙、床上四件套、龙凤被、气球、拉花、喜字贴、鲜花、果盘、对碗、一次性杯子、衣架、敬茶茶碗及跪垫、拉炮,还有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意着早生贵子。
结婚需要准备的物品四:备用物品
药品类:花露水清凉油、创可贴、滴眼液、脚后跟防磨膏、止疼药、健胃消食片、药用纱布。
其他:备用丝袜、备用衬衫、备用领带领结、备用鞋带、备用袖扣、备用手机电池、充电宝。
结婚需要准备的物品五:其他用品
酒贴、签到笔、签到本、打火机、酒套、回礼小礼品、椅背纱、戒指盒、喜糖袋、红包、桌卡、入水亮、指示牌、蜡烛、迎宾牌、相框、互动小礼物、指甲刀、手帕、手表、纸巾、手机、镜子、夹子、湿巾、双面胶、去污笔、吸油纸。
结婚时礼仪有什么
人的希望和现实总是差那么一点点的.
每个男人都想自己能遇上一个处女.可是社会进步了,人们思想也变化了,特别是你这样前卫的人,行动更是早一步,所以就有好多的男人一生能遇好多的处女,而好多的人一生有好多的女人其中却没有一个是处女!这就是人的命,这事儿可遇不可求.我们必竟不能犯法去寻找处女呀!
结婚礼仪流程
婚礼礼仪常识——做好结婚前准备工作
婚期确定后,要购置家俱、家用电器,布置新房,买婚礼服装、选订婚纱,照结婚纪念相。双方落实伴郎、伴娘,通知亲友,主办一方(一般为男方)订饭店、车辆,聘请主持人、宾相,落实录像、摄影、礼炮、乐队、婚礼会场等事宜。
结婚庆典前,一般还必须做好以下准备:
四礼:离娘肉一块;大葱4棵;粉条2斤;棉白糖2包。四礼是接新娘时新郎到女方家必带的礼物。离娘肉要一刀,带二根肋骨,以示女儿虽然离开娘出嫁了,但仍然和母亲骨肉相连,没离开娘。大葱要带根,意在生活充裕,孩子聪明,牢靠。粉和糖示意婚姻甜蜜长远。四礼中,也有在鲤鱼(2--4条)、粉(2把)、酒(2瓶)、糖(2包)、烟(2条)、茶叶(2代)中选四样的,因离娘肉和大葱必带,不算四礼。
红毯子(1条):新娘换妆和坐福时用。
红腰带(2条):新娘换妆时新郎新娘互扎。
红鞋(1双):新娘上喜车穿。
喜花:新郎、新娘、伴郎、伴娘、证婚人、主持人、宾相花各1个,主婚人(双方父母)花4个,嘉宾花若干。
鲜花(3束):新郎向新娘献花1束、典礼时向新郎新娘献花2束。
喜蜡(4颗):新娘换妆和新婚之夜用。
鞭(不少于8挂):喜车出发、到女方家各放1挂,到新房、饭店下车和典礼时各放2挂。
礼炮(18—21响):新郎新娘饭店下车或结婚典礼时鸣放。(一般富裕人家有此项安排)
喜字:大号—新房门、饭店大门各贴2个;中号—迎送喜车1车1个;小号和艺术字—若干,新房室内张贴。
喜联(2幅):新房和典礼会场用。
扬花(6代)、条(6桶):新郎新娘到新房、到饭店下车和结婚典礼时用。
头花(若干):新娘化妆戴。
婆婆花(1朵):新娘给婆婆戴。
发卡(若干):婆媳戴花时备用。
花篮(1个):典礼会场上用。(可用喜车上花篮代)
红纸(10张):盖井盖、垫果盘用。
水果糖块糕点瓜子烟:新房接待、典礼会场主席台上、礼账桌上用。
红双喜烟和火柴(若干):新郎新娘敬酒时用。
红气球(20个):迎送喜车1车挂2个。
相卷(至少4个):结婚全过程摄影用。
斧子(1把):新郎迎亲时和新娘换妆、坐福时用。(斧子最好用桃木制作的工艺品,红纸剪的也可)
礼账本、笔、礼账兜1—2套。
男方家红包:新娘改口、压炕、压车、新娘换鞋、挂门帘及挂钟、新娘点烟及赏嫁妆、新亲小孩、喜车、厨师、摄影师、录像师、伴郎、伴娘、献花小孩、主持人、宾相用;另备几个机动红包。
女方家红包:新郎改口及点烟、给新娘压腰、赏喜车、新亲上礼、加菜时赏厨师,新娘赏双方嫂子、小叔子用,另准备硬币1包,抓福时用。
女方家备水果糖块糕点瓜子烟;1碗合喜面、2个荷包蛋(新郎新娘吃);1挂鞭,喜车返回放;聚宝盆1个、红纱巾1条;红手帕若干个(遇喜车抛、作赠品送人);门帘、挂钟各1个、秤砣1个(挂门帘及挂钟时用)。
新郎、新娘交换的信物。
双方家庭沟通商定事宜
举行婚礼之前,男方家人要和主持人一起礼节性的到女方家进行一次走访,沟通情况,征求意见。
双方家庭需沟通商定的事宜有:
(1)落实迎亲人员(有长辈一人带队)、送亲人数、小孩数。
(2)迎、送亲车辆双方各出几台,如何赏钱。
(3)商定迎送亲时间、车行路线和迎送亲、入洞房(新房)、结婚典礼仪式、议程。明确在女方家换妆、照相和在洞房坐福、照相等仪式,均不超过一个小时;典礼仪式20—25分钟。
(4)赏钱沟通:新郎新娘改口钱,压炕钱、新娘换鞋钱、新亲压车赏钱、挂门帘及挂钟赏钱,赏新亲小孩钱、赏嫁妆钱,新亲上礼钱,给新亲加菜赏钱等。
(5)落实证婚人、婚礼庆典讲话人员、献花小孩、放鞭扬花人员。
(6)迎亲礼品返回问题:大葱、喜蜡各返回2颗。
(7)落实女方家执事和男方家宾相,双方有事直接由他们联系沟通。强调伴郎为新郎携带礼品,为新郎新娘上下车开关车门;伴娘协助新娘化妆、换装;伴郎伴娘为新娘铺红毯,点喜蜡,做好交换信物、喝交杯酒和敬酒准备工作,随时关照新郎新娘仪表。
(8)双方习俗沟通、忌讳或注意的问题及其它有关事宜。
婚礼礼仪之入场仪式——Step-touch走步方式
传统的婚礼入场仪式非常庄重,特别是教堂婚礼,讲究step-touch的走步方式,即所谓的“step-touch-right,step-touch-left”方法,也就是右脚迈出之后,左脚跟着迈前与右脚合并,停顿两秒钟,然后左脚再继续往前迈出,随即右脚迈前至左脚处合并、停顿。在走步时,注意步幅应比平常走路的时候小,新娘和新郎的步幅和速度要保持一致,步态讲究轻缓稳重。走步时,新娘右手挎新郎左胳膊,注意不要拉着新郎的衣服,或紧紧环住新郎的胳膊。另外,新郎胳膊自然弯曲就好,不要用力紧扣住新娘的手腕,而且两人的距离保持在15cm左右比较合适。
婚礼礼仪之新人站姿——腰板挺直,挺胸收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