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山火贲卦河洛理数王明光,易经地山谦卦详解
什么叫文明过度——读《易经》贲卦
我在一篇文章里曾说中国的问题是文明的过度,这种想法与其说出自我口,不如说是我听到的一个声音。我不是太理解他的含义,只是从感性上认为指的中国礼节泛滥,缺乏诚意,而且中国文明已经五千多年,肯定会有过度。在读易经临卦时又读了贲卦,才恍然大悟,真正知道什么叫文明过度。贲卦是孔子给自己卜的卦,贲是文饰的意思,他认为他此生的使命就是修饰礼仪,他提出克己复礼,并到个诸侯国去宣传和演练各种礼仪。他希望推广礼仪来结束几百年的战乱,但他的礼仪并没用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礼可以建立秩序,但结束不了战乱,只有当秦以强力和先进的理念(郡县制和抑商重农)结合时,战乱才结束。这是题外话。到了汉武帝时代,孔子的礼才得以实行。但孔子想不到,经过二千多年时间,礼走到了何种极端的地步。 贲卦本是讲文饰或文明的,但多半讲的是制止文明的过度。什么叫贲,贲就像在白木板上画上美丽的图案。古人认为文饰能起到教化人的作用,使之不那么野蛮。但卦辞只说他是小利。周文王在制作这一卦时忧虑的是文饰的泛滥。因为文王之时,历虞舜夏商,宇宙间人文宣泄将尽,要纠正文之弊,所以做此卦。文王认为,贲虽尚文,然必以质为本。质是实物的本质,文是外在的装饰。无本不立,无文不行,文饰可以增加质的光。两者的关系是以质为主而以文调剂之,这就叫文质彬彬。 篆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查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明以止,不是止于文明,而是文明要有节制,有限度,不可太过。这是由人把握的,所以叫人文。时变即质极必文,文极必质。刚柔交错,质文相当,这是常。有时难免出现过刚过柔,过质过文,就要随时观察而加以纠正。文明是重要的,但必有“止”,止不是止文明,而是止文明之过度,文明之弊病。观察文明以止,以教化天下,何天下之不化成? 中国现在文明的过度表现在什么地方?我想就是真诚的丢失。中国人有句口语,礼多人不怪,所以礼节繁多。但多一份华就少一份真诚。中国人似乎以虚假的一面示人理所应当,而真诚反而被视为傻子,在说谎话时脸不变色心不跳。中国人一直在为五千年文明自豪,但从没想过文明过度问题。中国人总是指责其他民族为蛮夷,却没想到他们保持了质的淳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把质丢的如此干净。 我一生说不出来谎话,而且最讨厌说谎的人,我把诚实当做人至高无上的品质。我想是不是中国人最缺少这个东西,才造成我对诚实的极端要求。 中国人除了丢失了真诚的本质,在中国历史上,文明过度的其他情况时有发生。例如对文章华丽的过度追求,对饰物的过度讲究。在对文明的过度追求中,中国人的手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贲卦辞里说自质而趋文容易,而自文而返质难。要消除文明过度,是不是就要消除文明?在中华人民建立之后,几乎断绝了和传统文明的一切联系,人的质的确回来了。那时的人大多不会说谎的。随着质的返回,人们追求一种简单朴实的生活。以一切华丽为耻,以朴素为荣。没有华丽的衣服,没有装饰。那时的绿军装色是最美丽的颜色。那时的中国人也最有力量。 现在的中国人不仅重又失去了质,而且处处追求外在的奢华。过去文人追求文章的奢华,现在是追求物质的奢华。中国人普遍怀念那个朴素的年代,这说明中国人到了人人思质之时。贲卦的上九辞是:“白贲,无咎。”是讲文饰达到最后阶段,极点,饰就变为无或白了。以无色为饰,以质素为贲,这就是文明以止。文明到此为止。世界崇尚淡雅,厌弃浮华。独全于朴素,复归于无色。人心从此返朴还醇。我想这也是许多人呼唤毛泽东时代回归的原因吧。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出自哪里
语出西周周文王姬昌《周易》的《贲卦·彖传》。
原文如下: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以“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②,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白话文释义: 《彖辞》说:贲,亨通,阴柔(六二爻)来与下刚相杂,所以亨通。分(内卦一)阳刚上来与阴柔相杂,故“有小利而可以前往”。(日月)刚柔相互交错,为天文;得文明而知止(于礼义),这是人文。观看了天文,可以察知时节变化;观于人文,可以教育化成天下。
扩展资料
《周易》即《易经》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以无所不包的终极原理来统摄万物。
纯粹意义上的《易经》只是六十四卦中的经文部分。从形式上看,我们将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符号,即六十四卦卦象;一部分为文字,即六十四卦卦爻辞。
贲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第22卦,山火贲(贲卦)饰外扬质
,讲的是文饰之道;所谓文饰,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打扮、化妆、装饰、包装的意思。一切文饰都是空虚的道理,惟有重实质,有内涵的朴实面目,才是文饰的极致。
文,最初指原始先民的纹身,是美化之义,后来才衍化为文明、文化与人文。《贲卦·彖传》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明礼仪而有一定的限度,这是人类的文饰。观察大自然的文饰,可以了解四时变迁的规律;观察人类的文饰,可以教化天下。
“贲卦”是外在美向内在美升华的一个心路历程,对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贲卦上为艮,艮为山;下为离,离为火。上“体静刚硬”之山与下“体性柔动”之火的结合,赋予“贲卦”极为特殊的美学内涵。“外静内动,刚柔相济”;高山之下篝火熊熊,山间草木被火光映照,流光焕,这是文饰的象征。
其“饰终返素、尚质重道”的美学内涵,暗含了节用观、文质观、道器观、天人合一观,是我国传统美学的精华,在日新月异的今日中国,有着建构民族审美范式、提升华人审美趣味的重要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贲卦
请问一下您,易经 山火贲, 六二 贲其须 是什么意思?求姻缘。
叫你稍微打扮下呗,这帮江湖术士装模作样的
补充:话说姻缘和婚姻就差一字就变了味了,这样他一般会给你来个归妹之类的卦的。施主别庸人自扰了,周易本来就不是算命的东西,只可惜谎言重复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只要有你们这些人它就永远有存在下去的空间。
测是否能博士毕业 得山火贲卦 求大师解
得卦贲不变:贲在易经是奋发图强卦,是人类试验农耕卦;只要努力,就能得到相应的收获。卦象离明在下/艮高在上而坎水成在其中;你的问题:
1. 明年阳历三月是否能如期递交论文,之后顺利博士毕业。(可以顺利毕业);
2. 导师是否对我看法很差,对我的事情不给足够支持。(对你是有点失望,但是对你还是积极支持)。
努力提高自己,不要轻言放弃。
求解卦: 《易经》第十五卦 谦 地山谦 坤上艮下
谦卦是64卦中其为少见的全吉之卦,自然是吉祥如意的代表。这是第一层意思,也是最本质的内含。
第二层的意思是,怎么做才能得到如此的吉祥呢?《易》指出了六种方法:谦谦、鸣谦、劳谦、撝谦、征不服和鸣谦。
这就是难点了。如果能做到,你就可以得到天地神鬼人的帮助,无往不利。
如何才能达到卦之所说的:“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效果,要结合你对生活中关于谦的理解。
能理解得到,并且用的好。如果你无法理解,无法应用。就算你把所有的上上卦都得全了,也没用。孔子说:易的作用就是:开启我们的智慧,指导我们的行为,帮我们成功。然而是否成功,一则在教师,其次要靠学习。
《易经》第十五卦 谦 地山谦 坤上艮下
谦:艮止于下而坤地在上,很难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