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山正五行口诀,最精准分金吉凶
关于正体五行择日廿四山的所属五行是什么?
今年是壬辰年与戌方位相冲,是谓岁破,无论是兼辛、兼乾都是一样,是不可动土。
最好是等到明年再建,非得要在今年建房,动土,仍有方法破解。
若能改以辛兼酉、乾兼亥立向,一切问题自可迎刃而解。
请提供男女主人的生辰,可在择日上下功夫,动土上破解方法一并告知。
二十四山水口诀是什么?
二十四山水口诀是壬子二山向丙午,左水倒右记清楚,辛戌丁未皆可去,三合联珠福永驻。癸丑二山向丁未,右水倒左巽巳配,左水倒右必出坤,五福满门双富贵。艮寅二山向坤申,右水倒左莫右倾,乙辰丁未皆可去,发福绵远利子孙。甲卯二山向庚酉,左水倒右出癸丑,也可倒右向辛戌,富贵人丁样样有。乙辰二山向辛戌,右水倒左坤申去,左水倒右乾亥出,发富发贵庆有余。
山向的含义
山向俗称二十四山向。所谓二十四山向,即二十四个方位。风水学中,将平面360度划分成了二十四等份,每份15度。并将这二十四等份,用十天干,十二地支,八卦等专业术语来表示。形成了诸如子山午向,乾山巽向,艮山坤向等的说法。而这二十四方位,因为五行、卦理、以及干支的会合相冲,会形成吉凶之别。俗话二十四山有珠宝,二十四山有火坑,说的就是坟墓风水中山向问题的重要性。
双山五行长生法?
关于二十四山及24节气在之前有谈论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以前的发文。这里通过一张图再来回顾一下
这里想说一下双山五行
其实记忆双山比较容易只要从壬子双山同宫起依次类推就好了。说到五行划分有个口诀:壬子乙辰坤申水;癸丑巽巳辛酉金;艮寅丙午辛戌土;甲卯丁未乾亥木。
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三合水法其实就是三合局,比如申子辰三合水,所以壬子乙辰坤申水。其他也是同理。
关于双山五行12长生的用法后面有机会在做说明。
说到12建除其实对应的就是12个大的节气月。比如立春和雨水为正月,正月建寅,后面依次类推顺序为: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其中建满平收为黑道,除危定执为黄道,成开皆可用,闭破一般不取用。
关于12建除的意思,现在百度中已有很多解释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易学是一种繁杂的综合辩证关系,需要不断的合并整理,而不是死记硬背,以上是个人的一点心得,希望对初学易学的朋友能有所助益。
正五行择日秘诀
千与千寻,我家有个狐仙大人,濑户之花嫁,伯爵与妖精,金色琴弦,请别忧伤了二之宫君,幽灵公主,空罐少女,公主公主,樱兰高校男公关部,侧耳倾听,秋之回忆,妖蛮之吻,哈尔的移动城堡,君吻,蔷薇少女,SA优等生,染红的道,零之使魔,妹妹恋人,风之圣痕,吸血鬼骑士,亲吻姐姐,伯爵与妖精
以上我都看过了,东很美型。
风水中说的二十四山是指什么?
罗盘以“卯”代表东方,以“午”代表南方,以“酉”代表西方,以“子”代表北方,以“巽”代表正东南,以“坤”代表正西南,以“乾”代表正西北,以“艮”代表正东北。 除了八宫方位之外,还会以二十四个方位去断吉凶的,每个方位占十五度水上称为二十四山。它们是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壬、子、癸;丑、艮、寅。罗盘有天地人三盘,为立向、消砂、纳水之用,每盘的用法,都有一定之理与一定之法,各有其妙。然而每盘之中,皆有六十花甲,而十二支中,每向水火木金土之五行全备。尽管风水学中没有提到“磁场”的理论,但是罗盘上各圈层之间所讲究的方向、方位、间隔的配合,却暗含了“磁场”的规律。罗盘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奥秘不断探索的结果。罗盘上逐渐增多的圈层和日益复杂的指针系统,代表了人类不断积累的实践经验。如果你有一个指南针,你可以发觉罗盘与指针相对的度数如下:方位卦位二十四山角度二十四山角度二十四山角度1正北坎 (kǎn)壬(337.5 - 352.5)子(352.5 - 7.5)癸(7.5 - 22.5)2东北艮 (gèn)丑(22.5 - 37.5)艮(37.5 - 52.5)寅(52.5 - 67.5)3正东震 (zhèn)甲(67.5 - 82.5)卯(82.5 - 97.5)乙(97.5 - 112.5)4东南巽 (xùn)辰(112.5 - 127.5)巽(127.5 - 142.5 )巳(142.5 - 157.5)5正南离 (lí)丙(157.5 - 172.5)午(172.5 - 187.5 )丁(187.5 - 202.5)6西南坤 (kūn)未(202.5 - 217.5)坤(217.5 - 232.5)申(232.5 - 247.5)7正西兑 (duì)庚(247.5 - 262.5)酉(262.5 - 277.5)辛(277.5 - 292.5)8西北乾 (qián)戌(292.5 - 307.5)乾(307.5 - 322.5)亥(322.5 - 337.5)
五行的力量无穷无尽,二十四山上是怎样支配五行的?
五行是什么?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的运行、变化)。我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五行的初始含义: 金——金属;木——植物;土——土地;水——液体;火——热能;水曰润下,有滋润、 向下特点,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火曰炎上,有 发热、 向上特点;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木是什么呢?木曰曲直,有生长、伸展、弯曲、舒张的特点;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金曰从革,有成分致密,善分割、肃杀的特点;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我们说一年分二十四节气,“节气”这个词是俗称,“气”才是正规称呼,也就是说“二十四气”才是最正确的称呼。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节”,什么又是“气”。我们平常说的几月几号,这是太阳历,是根据太阳运转周期算的;说几月初几,这是太阴历,是根据月亮圆缺算的;说二十四节气,这是农历,是根据农时气候来说的,既按照太阳运转规律、又按照月亮圆缺来算,属于阴阳混合历法。天干地支纪年月日时,就是根据农历二十四节气来定的。也就是说地支十二月,是根据节气来划分的。比如说明年2019年是农历的己亥年。
那么从哪一天才算真正进入了己亥年呢?我们说是从“立春”那一天是乙亥年的第一天。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立春”这一天是年与年交替的节点,所以叫做“节”。月与月的交替节点,也叫做“节”,总共十二个: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等,这个“节”,就好像竹子的那个节儿,一个道理。两个竹节儿之间是贯通的,是通气儿的,所以在二十四节气里,节与节之间的那一段叫做“气”。以两分的中间那个点进行了命名,也有十二个: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