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养生智慧有哪些呢,易经讲养生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健脾开胃怎么吃?吃什么?
从上一篇我们知道消化能力是我们最最重要的事情,我们需要先打造一个好的脾胃系统。
大家对于健脾开胃的认识,可能就是吃点山楂,吃点泡菜,吃点咸菜。当然吃开胃的东西,也算开胃。但更高效的开胃,是在开胃的时间开胃,在开脾的时间开脾。中医经络系统当中,我们的12个时辰分别对应我们的12个脏腑或者12经络,每个时辰对应的每个脏腑也叫做开,比如我们叫辰时开胃,巳时开脾。所以为什么早餐很重要,辰时对应的胃是早上7:00~9:00,巳时对应的脾早上9:00~11:00,我们的早餐基本上就在这个时间,早餐的作用其实就是来开胃的。
在我们有一句话叫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就相当于一天当中的春天。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养生就是养生机,养我们生生不息的生机。因此,早餐不仅要吃的营养,早餐的核心是要吃的开胃和健脾,还有能够养生机。所以真正优质的早餐是既能保证一天的生机勃勃,精力旺盛,又是开胃健脾的,甚至吃过早餐以后,很多人不到中午就饿了,这才是对的。
而种子代表的是生机,五谷就是种子里面最好的东西,分别是稻、黍、稷、麦、菽5种农作物,稻是指水稻,也就是大米,麦呢就是面粉,稷是小米,第一个黍是北方的一种黄米,他写于高粱和小米之间,下面一个菽指的是大豆,所以就有"五谷为养"这个概念。就是我们每一餐一定是需要有米的,而且以它为主,因为它是我们精气的基本保证。
五谷之首是我们的米,大米,为什么我们把米饭称作主食。所以关于脾胃生机、早餐以及大米几个方面的问题,就联系起来了,每天早上喝粥或者喝米糊就是用种子,为我们开脾胃。当然,有些人可能会说,喝粥或喝迷糊营养不够,我们不是建议只喝粥或米糊,而是早餐要有粥或米糊,并且第一个进入脾胃系统的食物是粥或米糊。
健脾开胃的食物有哪些?
1、白果:白果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核蛋白、矿物质、粗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成分。经常吃白果可以滋阴养颜,有效抗衰老,促进血液循环,让肤色焕发光。另外,用白果煮糖水还有健脾胃的作用。
2、莲子:莲子是收敛强壮的药品,能补中安心止泻,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莲子能够厚肠胃,治白带。”莲子有收敛作用,常食可治疗脾虚泄泻;儿童肠胃消化不良,整日焦躁不宁,或是饮食日见减少,可用莲子。老年人失眠而多梦,神思烦乱,可用莲子,能安卧宁神助睡眠。
牛奶:牛奶里面的物质会对胃黏膜形成一层保护层,起到养胃的功效,保护胃黏膜不受损伤,是最理想的天然养胃食品。而且牛奶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又容易被人体吸收。但是一些人空腹是不能喝纯牛奶或者酸奶哦,避免腹泻。
养生智慧:生气时为何吃不下饭
生气为什么吃不下饭?看中医养生中如何解说,值得一看生气为什么吃不下饭?看中医养生中如何解说,值得一看生气为什么吃不下饭?看中医养生中如何解说,值得一看
我们在平时有这样一个习惯,或者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我心情不好,吃不下”。这是一句平常的话,里面却潜藏着深刻的养生道理。我以前通过一张地图来说明东西南北的方位与我们传统文化理解中的方位的不同。这也自然带来了一些误会,甚至造成了学西医的人攻击中医的一个点,那就是“左肝右肺”说。在我们的人体生理学上,我们知道,我们的肝脏其实是在右边,为何我们的先人将肝放在左边呢?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先人不懂得肝在右边,而“左肝右肺”之说是一种文化说,不是生理说。所以这个西医攻击中医似乎找着了理由,说中医根本就是不懂得基本的医学常识,中医能治病么?中医觉得委屈,我们治了西医治不了的病,怎么能够将我们说成不能治病了呢?我们的老祖宗就是这样说的,似乎也没有拿出象模象样的理由来同西医较较劲。还是我来替委屈的中医们说句公道话吧。这句在西医看来是反常识的“左肝右肺”,其实是我在前面埋下的一个伏笔,就是要你看普通的地图方位与我要确认的方位的缘由。所以我说我的养生智慧不是胡来的,那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我有什么了不起,而是我们的先人就给了我们这种智慧。大家知道,在易经文化中,东属木是青龙也是肝之所在,而西则属金是白虎也是肺之所在,青龙白虎说就是东西说也是木金说更是肝肺说。所以,作为东西相向,青龙白虎相对,你会很明白祖宗们说的“左肝右肺”是什么意思了,并不是我们的祖先不懂这种生理上的说法,而是“左肝右肺”说得就根本不是西医解剖学上说的那么一回事。生气吃不下饭。是我们人人可能都经历过的事情,可真正明白生气吃不下饭的人,却可能并不太多。这是因为肝是懂木的,而中央脾土也就是胃是属土的。我们人生气,就是气则伤肝的,也就是在易经学术上叫有肝火很旺了。大家知道,属木的肝在东方是主升之物,叫生发,我们平时一般性的头痛头晕除了脑部的病变外的痛,就是肝阳上亢的表现,并不是你的头真的有什么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易经中,肝是以丑时来代替或代表的,“丑”在古文中的写法是一个会意字,极具易经文化和内经文化,是一个“手”多了一竖,什么意思呢?我们是不是常常将拳打出去?如果我们的拳打出去了,下次要用力的时候通常采取的办法是什么?就是要将手收回来,那一竖就是收的意思。所以,丑时是一个伸手又缩手的意思,只有如此往返,才能不断地出拳。在内经的《灵兰秘典》中,将肝说成是“将军之官,谋略出焉”,这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我提醒你,千万不能将将军理解为猛打猛冲的士兵,将军不是直接去作战的人,是指挥作战的人。我这样理解,“将军之官,谋略出焉”就好解了,就是告诉你,你的肝脏就像将军一样,你是管谋略的,是一个储藏生血的地方。所以,古人将丑时归为肝象,也就是肝经当令的时刻。知道东南西北道理的人就会明白了,肝主升主生发,肝属木,木升了就是生火了,而火在南是心之所属,加上有疏布之象。所以伤心伤心,其实是由肝火引起的。所以我们今天说肝火好旺其实是伤心的意思,伤心伤心是伤肝的意思。这就有点意思了,我们将此运用到养生上,就是告诉你,丑时到来的时候,也即1点至3点之间,如果你不睡觉就是养不起肝血,自然要肝火旺而伤心了。也许,你在平时的感到非常气愤的时候,往往先不是肝脏部位痛,而是腰侧先痛。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的先人认为,这是肝肾同源,所以每到我们生气的时候,总是在右边的肝后下部即肾脏先痛。这就是古人说的肝肾同源的道理。肾在哪里?在北边嘛。我还是没有回答生气为何吃不下饭的问题。其实我前面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养生的问题,更好地理解内经和易经的精妙之处。肝属木,脾胃属土,按照易经的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木克土,你生气就是生在木的位置上,你吃饭是吃到胃里面去,既然木克土,自然也就吃不下饭了。所以,生气生气,是伤在肝木之上,痛在肾水之边,火在心头之上,而连带在中央脾土。生气吃不下饭就这样联系在了一起。我们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到,生气吃不下饭,还真不是什么独立存在的现象,而是真正的联系的过程。你不能不为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的智慧而击掌叫好。“中国难生”,我们应当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因为只有中国人,才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读到《皇帝内经》、《易经》这样的这么多的经典著作,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是非常幸福的,这是因为真法难闻。我在相册里,有一些相关的图片。从养生的角度,我要说的是如何护肝,如何护胃。其实五谷杂粮真的是好东西。多吃点菠菜、木瓜、玉米、青豆夹、鸡蛋、灵芝等都是利肝养血的,对肝脏很有好处。而那些油炸食物象麦当劳肯德鸡之类其实都是伤肝的食物。有人说酗酒是伤肝的,我虽然是酒业公司的运营总监,但我真的反对酗酒,但如果你需要应酬不醉不行的时候怎么办呢?酒后你可不要高兴地走开了餐桌,你最好的办法是喝了酒一定吃上一碗热汤面,这会对你的胃有好处,不然,你的中央脾土还真的会很快不主运化的。当我说完了这个章节,你就更会明白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道理了,更能够理解前面那篇腾龙为何总低头并可以用来养生的古人智慧了。不要感谢我,去感谢我们的先贤吧,是他们教会了我这样去联想和思考。我常常感叹,无论我们的科学技术是如何地发展,当我们站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面前,我们真的不要以为我们有什么了不起,我们还是一个矮子,不然,我们为什么叫自己为炎黄子孙呢?那些内经易经,还在挥舞着自己的手,在指导我们往前走呢,哪怕是科研也是这样,如果你能够运用好我们的先人智慧,对你的科研生意学习等等方面都是极有好处的,就算是我们的夫妻关系都一样,你如果运化得好,你就拥有了幸福。唉,又是一种巧合,昨日写寅时之养生是在寅时结束的,今日写丑时之养生又是在丑时完成的。这是天意,是我们的先人在幂幂中告诉着我什么。
中医哲学:《黄帝内经》里的四大养生智慧
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必备的就是学习中医 养生 之道,来理解中医的理念,那么 养生 之道是什么呢?一般指的是通过各种方法颐 养生 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活动。
那么 养生 有几个方面呢?我们可以从《黄帝内经》中窥见一二,总得来说,中医 养生 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饮食、起居、运动、情志。
饮食:食饮有节
中医 养生 首先强调了“调和阴阳”,饮食是人从外界环境吸取赖以生存的营养与能量的主要途径,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
中国的 养生 主要有四大派,这四派都有一个源头:易经。四大派即指道家 养生 、儒家 养生 、佛家 养生 、医家 养生 ,儒家 养生 偏于阳,道家 养生 偏于阴,佛家 养生 偏于讲修心。
当然严格地说,佛家不讲 养生 ,但是客观上看,佛家最 养生 。佛家讲修心、吃素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多餐,饭只吃七分饱。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
就“饮”而言,中国人有三大饮:饮酒、饮茶、饮水。岐伯这里讲的“饮”是指饮酒,饮酒也要节制。饮茶也要按照“阴阳中和”的总原则,按照《黄帝内经》人分为五种体质,而茶分六种: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
按照五行把茶分为五类,五类茶和五行一一相配,不同体质的人就可以按照五行原理选择适合的茶。
起居:起居有常
这方面主要是把握住十二时辰中的四个时辰——子午卯酉的起居。也就是半夜11点到1点的子时、中午11点到1点的午时、早上5点到7点的卯时、下午5点到7点的酉时。那应该怎样起居、作息呢?
中医 养生 其实蕴含着中国最古老的的智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讲究遵循天道,所以在 养生 的过程中,我们最基本也要做到早睡早起,给五脏六腑一个休养的时机。
运动:不妄作劳
“作劳”就是“劳作”、劳动工作,对 养生 而言就是运动,“不妄”就是不要太过分,运动量不要太过分。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尽量不要做太多无氧运动,要多做有氧运动。
无氧运动是指人体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这种运动强度太高、运动量过大,肌肉酸痛,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精疲力尽。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锻炼。
现在人生活普遍不 健康 ,身体锻炼也较少,所以在 养生 时,也要适当的配合运动的锻炼,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
精神:形与神俱
中医药生讲究的是精气神的状态,中华文化的符号象征——太极图非常形象地描绘了精气神三者交合、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关系。 养生 最根本的要求还是会回到神与精、气的和谐交融,保持一种生生不息、生机活泼的状态。
在学习中医入门的时候,《黄帝内经》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研究的一部中医经典,而其中所蕴含的 养生 智慧也是值得我们现在去学习,去使用的,中医博大精深,我们不仅仅要发扬传承,更要脚踏实地的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才是真正的学会了中医。
《黄帝内经》与《易经》里的养生之道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 ...
《《黄帝内经》与《易经》里的养生之道》(黄中平)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e_xReh_Ew-Na4pAxGo_ow
书名:《黄帝内经》与《易经》里的养生之道
作者:黄中平
豆瓣评分:6.1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
出版年份:2010-3
页数:186
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与〈易经〉里的养生之道:掌握五色食谱才能延年益寿》参照《黄帝内经》和《易经》等古文典籍,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将先贤的养生哲学呈现在读者的前面,并以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为人们提供日常的饮食参考。作者从人体五脏的相生相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饮食宜忌,用浅显的语言将太极图中阴阳的此消彼长应用于饮食,进而实现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景。
作者简介:
黄中平,成长于中医世家,自幼跟随父亲学习药草知识与脉理论治,具有多年看诊经验,钻研中医学二十余年,对于中医理论与实证有深厚学养基础。同时,黄中平对中草药进行过深入的科学分析,成果卓著,著有《男人应该这样吃》、《以食治病》等书。
《易经养生法》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易经养生法》(《养生》栏目组)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2beP363ZC8Dzxbz80sZHQ
书名:易经养生法
作者:《养生》栏目组
豆瓣评分:7.2
出版社:中国城市
出版年份:2008-10
页数:231
内容简介:
《易经养生法》融华夏千年智慧,阅中医养生大典。别关掉你的肾精之气:肾精之气是先天而来、与生俱来的。它不像空气、水谷之气通过后天的呼吸、饮食而得来的。这种气和精有密切的关系,它对于人体来说就像个火种,所以要节约使用,这种气你要用完了,那么你的肾阳就会虚,命门就会衰,你的生命之火也将熄灭。
作者简介:
杨力,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中医学家,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著名易经学家。从事中医研究45年,行医长达40年之久,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院主讲《黄帝内经》、《易经》30年。美国国际医药大学博士生特聘博士生导师。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其作品累及字数已达2500万,其中中医养生书籍已出版近50种,如《阴阳平衡、健康一生》、《杨力养生23讲》、《易经养生法》、《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时间养生法》等。杨力教授的公益讲座全国巡讲已达千场,影响很大,深受老百姓喜爱,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以及北京卫视、山东卫视、福建卫视、湖南卫视等进行养生宣教。对中医学做出了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