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100签解签,文殊灵签在线抽签解签

求高人解签

“与文殊师利甚相友善,以足具威仪降伏邪魔而著名. ”说的是佛,“外魔易除心魔难”是说外面的困难很好就解决了,可是心里总是有解不开的繁琐事,“克敌制胜破难关”是说要是想解除心魔的诱惑,就要“讨得心清淡如水,平步直上须弥山”,意思是心静如水,要去山上清修。

文殊灵签在线抽签

文殊菩萨灵签下载安装 这位朋友,老实告诉你,如果你真的信佛教的话,就不要去信解签一类的东西啦!《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就明确要求不要信这类的东西。佛教里面没有求签解签一说,都是后人胡编乱搞附会的。

在线求解签 10分 求签的游戏你也信?
请问一下总共有多少支签?人生的可能性有多少种?能对应得过来吗?

观音灵签六十二签求学业 考研结束了,马上知道成绩了,特别紧张,想知道这个签的意思,我会过初试么 相信自己

观音灵签很吗 “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这句古今流传的俗语,就充分说明了中国民众崇敬供奉观世音菩萨的盛况,以及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民间的深远影响。传说中,观音菩萨有求必应,无比。
观音全称“观世音”,又称“观自在”、“观世自在”、“光世音”。梵
语是“阿缚卢多伊伐罗(Avalokitesvara)”,意为观照世间众生痛苦中称念观音名号的悲苦之声。“观”为观照之意,但它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而是以佛教的无漏(无烦恼)圆通大智来观照。“世音”是菩萨观照的对象、境界。这里的“世”并不单指人世,还包括六道,即:人、天、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音”是六道众生遇难时念诵观音名号的悲切之声音。一言以蔽之,“观世音”三字名号就是菩萨以无漏圆通大智观照六道众生因痛苦而念诵其名号的声音。如果菩萨听到有人念其名号,就会立即去寻声解救。观世音三字名号的含意在佛经里多处有解释。《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称:“观世音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正法华经・光世音普门品》也有记载:“若有众生遭百千亿困厄、患难,苦毒无量,适闻光世音菩萨名者,辄有解脱,无有众恼。”可见,观世音这个名号实际蕴含了菩萨大悲济世的思想和功德。 观音以寻声救苦为度化众生的法门,但是世间众生无量,众生痛苦又无限,观音何以去面对、接引这芸芸众生的悲苦之声呢?显然,这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做到的。依大乘佛教的说法,这是菩萨因地修得的慈悲和智慧两种功德的作用。?慈悲是一切菩萨的本怀,是佛教大乘思想的根本。菩萨为梵语音译,意为“觉有情”,就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之意。觉有情是菩萨的任务,也是菩萨慈悲精神的具体表现。当然,必须说明一点,佛教讲的慈悲并不是世俗理解的意义。《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解释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菩萨正因为具备了这种精神,所以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化度众生,利益众生;如果没有这种精神,纵有大智也难实践“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崇高伟业。 在佛教诸大菩萨中,观音菩萨更是以慈悲著称,他的慈悲心愿最伟大、突出。他以观照众生音声为方便,号召众生危难之时称念他的名号,他听到后,即时寻声解救。观音这一快速、方便的救苦方法完全体现了他慈悲济世的迫切心愿。正因为如此,观音成了佛教大慈大悲的象征,被佛教徒誉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大悲观音”、“救世观音”等种种美称。慈悲是观音济世的根本动力,而观音济世的功用则主要依赖于他宿世修得的渊深的智慧。据《楞严经》卷6说,观音在无量恒河沙数劫前即已修成“六根大圆通智”。六根大圆通智是佛教一个很深奥的名词。六根指众生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佛教认为,一个凡夫修行达到圆满的境地,他的六种感官功能便会大大增强,变为“六根互用”。也就是眼不仅能见色,还能闻声、嗅香、尝味、感触、知法。耳鼻舌身意亦然,都各具其它感官的作用。六根互摄互容、圆融无碍。《涅盘经》载说:“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知法。一根现尔,余根亦然。”《法华经》亦称:“六根清净者,于六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辨香、别味、觉触、知法等,诸根互用。”《楞严经》说得更具体、清楚,所谓“无目而见”、“无耳而听”、“非鼻而闻声”、“无身觉触”、“圆明了知不因心念”。观音正是具备了这种神通力量,所以能于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遍观十方之音,接应无边众生。 观音来历 观音是佛教里的大菩萨,可是在佛典里他也没有一个具体、真实的身世。关于他的来历,诸经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他在过去无量劫前就已成佛......>>

大师请进!!!我今天去寺里诚信拜佛,顺便求了灵签一幅,但是此乃下下签,我该怎么办? 万法皆为空,万事皆有心,静观自照,随心而做
就业时,个人愚见:宁为凤尾,不做鸡头

吕祖灵签 月已落,风又紧,舟无蓬,水底影;若要如心,三春一景。
月已落,(夜深了,深到凌晨都看不到月亮了,像是太阳要出来了,又像是凌晨一种可怕的寂静;比喻:眼前还是模糊的大雾还是忍耐第二天的光明才能看清周围的真实环境)
风又紧,(夜晚风起,大多能带来风雨,最少也能带来诸多寒意,比喻:现状不是很乐观)
舟无蓬,(在没有蓬舟车上,要是风雨来了,那风雨来了,可就要淋湿的不得了了,寓意:婚姻是人伦,是责任,就像舟和蓬的关系,感情总是脆弱的,只有慈悲才是永恒的)
水底影;(水影本是虚的,却还是得看看水底下的自己,寓意反思自己是怎样的人)
若要如心,(若要称心如意)
三春一景。(三春就是三年,三年一回头看看自己的的成果,任何感情没有两三年基本是不能相知相解的(寓意感情也是需要时间的磨合才有精华的),如果有三年之久那么是否该再次回首呢。想想自己要的是什么,该做的是什么,做完了会有什么样的景色,是优美。是仙境,是火山,是地狱,都是由自己创造的)
典故是:
《泥马渡康王》,在山东肥城一带,有一个神话传说:北宋末年,时为康王的赵构赴金营为人质,金兵押其北上,途中赵构脱逃,逃至磁州时,夜宿崔府君庙,梦神人告知金兵将至,赵构惊醒,见庙外已备有马匹,遂乘马狂奔。这匹马居然载着赵构渡过黄河的一条支流,过河后即化为泥塑之马。
金兀术追击康王到了夹江边,康王的马跳入江中,原是浮在水面上的,兀术为何看他不见?因有神圣护住,遮了兀术的眼,故此不能看见。康王骑在马上,好比雾里一般,那里敢开眼睛,耳朵内但听得呼呼水响。不一个时辰,那马早已过了夹江,跳上岸来。又行了一程,到一茂林之处,那马将康王耸下地来,望林中跑进去了。康王道:“马啊!你有心,再驮我几步便好,怎么抛我在这里就去了?”康王一面想,一面抬起头来,见日色坠下,天色已晚,只得慢慢的步入林中。原来有一座古庙在此。抬头一看,那庙门上有个旧匾额,虽然剥落,上面的字仍看得出,却是五个金字,写着“崔府君神庙”。康王走入庙门,却发现一马槽,槽内卧着一匹泥马,颜色却与骑来的一样。又见那马湿淋淋的,浑身是水,暗自想道: “难道渡我过江的,就是此马不成?”想了又想,忽然失声道:“那马乃是泥的,若沾了水,怎么不坏?”言未毕,只听得一声响,那马即化了。康王走上殿,向神举手言道:“我赵构得神力保佑!若果然复得宋室江山,那时与你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也。”说了,就走下来,将庙门关上,旁边寻块石头顶住了。然后走进来,向神厨里睡了。这便是“泥马渡康王”的故事,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此事,将这条河取名为“康王河.
个人典故见解:这个典故有点像三国演义的刘备在荆州被蔡瑁追杀的遭遇,陷马檀溪,他的的卢马却能一跃飞出溪中到达彼岸,我想他能跃出来靠的是自己的正直仁义的心,靠的是自己步步谨慎,靠的是自己严格的为人要求和自己的诚心等等(自己可以思考思考),才能感天动地,檀溪也是困不住他的。三春可以解释为两种:一种是三年,一种是三个好时光(指代有意义,真实的快乐时光,甚至可以说真实的眼泪或者说是真实的幸福)
又曰:莫说今年运已通,谁知作事不相同;(运是通了,可是困难总还是有的,寓意逃避不能解决问题
屋漏更兼逢夜雨,破船又遇打头风;(困难也是一种考验,也可以当做一种好事,被风雨打几下,自己就知道那里需要进步了)
几泥龙隐藏深处,一旦鹏飞直上天;(龙隐说的是积蓄,不断的勉励修为修身,改正过错,当自己修为到了金子的重量,任何困难是可以驾驭自如)
若得金口人借力,前途自你着先鞭。(说的是贵人相助,但我认为我们身边处处是贵人,关键是贵人也是需要钥匙打开的......>>

求解签庐山东林寺观音灵签第四十二签:一柱清香上天台,天官赐福报喜来,荣华富贵天注定,指日高升神增财 5分 求财得财,求官得官。好好经营吧

67签 观音灵签 求升学能否有望成功 升学有望成功
是文殊菩萨的签

归元寺第一百七十一德首尊者灵签解签 降龙大尊者。名李诚惠。州(一说蔚州灵丘山)人。 据说,他的父母己到壮年尚未生子,便到五台山向文殊菩萨祈请,果然怀孕生下尊者。尊者风骨爽秀,聪明超群,幼年即到五台山真容院,拜法顺为尊者,年二十正式受戒出家。拜法顺为师,尊师曾畜一龙在一干净瓶中,不幸而逃入东台之龙宫池巨石之中,大师见一白气从水中蒸腾而上,遂大喝一声,龙怯而去.因此得名,降龙尊者
罗汉,梵文译音,原称阿罗汉。500罗汉是从历史上的16罗汉演变而来。佛教认为,罗汉是一个人修行功夫的果位。在小乘佛教中,罗汉等级最高,而大乘佛教中,至高无上的是佛,然后是菩萨,再次是罗汉。罗汉在中国人心目中已家喻户晓,是一种吉祥与力量的象征,实际上也是几千年来儒家提倡的以慈善为本,讲究忠恕之道的一种体现。大乘佛教认为,阿罗汉的果位次于菩萨,为协助佛和菩萨普救世人,有500罗汉 之多,其中玄奘也是500罗汉之一。最重要的是18罗汉,各有其保佑的主要对象。
五百罗汉:
目录
1、阿若忄高陈如尊者
2、阿泥楼尊者
3、有贤无垢尊者
4、须跋陀罗尊者
5、迦留陀夷尊者
6、闻声得果尊者
7、檀藏王尊者
8、施幢无垢尊者
9、梵钵提尊者
10、因陀得慧尊者
11、迦那行那尊者
12、婆苏盘豆尊者
13、法界四乐尊者
14、优楼频螺尊者
15、佛陀密多尊者
16、那提迦叶尊者
17、那延罗目尊者
18、佛陀难提尊者
19、末田底迦尊者
20、难陀多化尊者
21、优波多尊者
22、僧迦耶金尊者
23、教说常住尊者
24、商那和修尊者
25、达摩波罗尊者
26、伽耶伽叶尊者
27、定果德叶尊者
28、庄严无忧尊者
29、忆持因缘尊者
30、迦那提婆尊者
31、破邪神通尊者
32、坚持三字尊者
33、阿{少免}楼驮尊者
34、鸠摩罗多尊者
35、毒龙皈依尊者
36、同声稽首尊者
37、毗罗胝子尊者
38、伐苏蜜多尊者
39、提首那尊者
40、僧法耶舍尊者
41、悲察世间尊者
42、献华提记尊者
43、眼光定力尊者
44、伽耶舍那尊者
45、莎底尊者
46、波提婆尊者
47、解空无垢尊者
48、伏蜜多尊者
49、富那夜舍尊者
50、伽耶天眼尊者
51、不著世间尊者
52、解空第一尊者
53、罗度无尽尊者
54、金刚破魔尊者
55、愿护世间尊者
56、无忧禅定尊者
57、无作慧善尊者
58、拾劫慧善尊者
59、旃檀德香尊者
60、金山觉意尊者
61、无业宿尽尊者
62、摩诃刹利尊者
63、无量本行尊者
64、一念解空尊者
65、观身无常尊者
66、千劫悲愿尊者
67、瞿罗冉阝含尊者
68、解空定空尊者
69、成就因缘尊者
70、坚通精进尊者
71、萨陀波仑尊者
72、乾陀诃利尊者
73、解空自在尊者
74、摩诃注冉阝尊者
75、见人飞腾尊者
76、不空不有尊者
77、周利盘特尊者
78、瞿 *** 丘尊者
79、师子比丘尊者
80、修行不著尊者
81、毕陵伽蹉尊者
82、摩利不动尊者
83、三昧甘露尊者
84、解空无名尊者
85、七佛难提尊者
86、金刚精进尊者
87、方便法藏尊者
88、观行月轮尊者
89、阿那分提尊者
90、拂尘三昧尊者
91、摩诃俱尊者
92、辟支转智尊者
93、山顶龙众尊者
94、罗网思惟尊者
95、劫宾覆藏尊者
96、神通亿具尊者
97、具寿具提尊者
98、法王菩提尊者
99、法藏永劫......>>

请您帮忙解签 “婚姻:许了缘何又不同,只为年命不相同。 莫教勉强心无...

似乎有些问题。。
左右摇摆不定。。从“只为年命不相同”看,似乎彼此经历和运途差距较大,都比较缺乏自信、不敢相信,或者彼此无法理解对方。。这个签文,我觉得是指,你们两个人,虽然彼此有意,但是,年命不合。所以,即使你们两个人,有很强烈的心愿,也是不能在一起的,勉强在一起,也是不能幸福,反而会痛苦。所以,我觉得,你们还是分开的好。这样对你们两个人,也都是一种好的结果。第一句:明明已经约定了的姻缘为何又反悔了呢?
第二句:原因就在于你们的命理运势大相径庭
第三句:不要因为自己心中感到不舍摇摆不定而勉强维持
第四句:导致最终感情破裂,只能做半路夫妻,或劳燕分飞,或人鬼殊途!
希望你将来找对象的时候,最好找高人算一下,别到时候因为已经有了感情而无法割舍,导致孤苦半生。

文殊圣帝灵签,戍宫功名。签文是:功名成就在眼前,须由苦学记心间,前途...

晕,说的很明白了:(如果高考在际,功成名就在眼前就是这个意思)要想功成名就,必须努力。你的前途很有发展,但要是想前途得意,还要看你祖上的德行了。

文殊菩萨灵签

文殊菩萨灵签下载安装 这位朋友,老实告诉你,如果你真的信佛教的话,就不要去信解签一类的东西啦!《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就明确要求不要信这类的东西。佛教里面没有求签解签一说,都是后人胡编乱搞附会的。

文殊菩萨每日一签 1、文殊菩萨大智慧度众生,十方世界了了分明,怎么改行算卦了?呵呵,罪过罪过!
2、命由已造,相由心生,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阿弥陀佛!

文殊菩萨的签智广才疏是多少签 解曰:正副争雄,不利小人,克家者,谓其得西川也,长者,正也,又君子也,二二三三者,争论迟疑也,男子吉,女子贞,和顺也。
卦象:乃平步青云之象,谋事和合必得,系大吉之兆也,
【古人刘备取西川】
朋情不可妒忌,亦不必致疑,先主西下在於雒城,画策想回荆州,然后进取,士元妒忌孔明立功,劝先主即发兵取西川,以致死於落凤坡之下,凡事心宽智广可也。
本签之数在四四九九,因从吉而贞乃相辅相示成於易理,且「如争如
战」以谐音乃「事事必较」,长子克家「久久」必兴.
经验解释:
所求(姻缘)当可如愿,不必太过担虑.

文殊抽签我去参加考试能通过吗? 不能,自己不自救。文殊菩萨想帮助助你也助不3

解签文 南岳文殊菩萨处求得一签,只有一个“未”,不知何意?当时是求的学业。 若是一木,则你对原配不太满意。
若是二小,你是不是又另结新欢。总知,现在未能如意。

观音灵签很吗 “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这句古今流传的俗语,就充分说明了中国民众崇敬供奉观世音菩萨的盛况,以及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民间的深远影响。传说中,观音菩萨有求必应,无比。
观音全称“观世音”,又称“观自在”、“观世自在”、“光世音”。梵
语是“阿缚卢多伊伐罗(Avalokitesvara)”,意为观照世间众生痛苦中称念观音名号的悲苦之声。“观”为观照之意,但它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而是以佛教的无漏(无烦恼)圆通大智来观照。“世音”是菩萨观照的对象、境界。这里的“世”并不单指人世,还包括六道,即:人、天、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音”是六道众生遇难时念诵观音名号的悲切之声音。一言以蔽之,“观世音”三字名号就是菩萨以无漏圆通大智观照六道众生因痛苦而念诵其名号的声音。如果菩萨听到有人念其名号,就会立即去寻声解救。观世音三字名号的含意在佛经里多处有解释。《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称:“观世音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正法华经・光世音普门品》也有记载:“若有众生遭百千亿困厄、患难,苦毒无量,适闻光世音菩萨名者,辄有解脱,无有众恼。”可见,观世音这个名号实际蕴含了菩萨大悲济世的思想和功德。 观音以寻声救苦为度化众生的法门,但是世间众生无量,众生痛苦又无限,观音何以去面对、接引这芸芸众生的悲苦之声呢?显然,这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做到的。依大乘佛教的说法,这是菩萨因地修得的慈悲和智慧两种功德的作用。?慈悲是一切菩萨的本怀,是佛教大乘思想的根本。菩萨为梵语音译,意为“觉有情”,就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之意。觉有情是菩萨的任务,也是菩萨慈悲精神的具体表现。当然,必须说明一点,佛教讲的慈悲并不是世俗理解的意义。《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解释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菩萨正因为具备了这种精神,所以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化度众生,利益众生;如果没有这种精神,纵有大智也难实践“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崇高伟业。 在佛教诸大菩萨中,观音菩萨更是以慈悲著称,他的慈悲心愿最伟大、突出。他以观照众生音声为方便,号召众生危难之时称念他的名号,他听到后,即时寻声解救。观音这一快速、方便的救苦方法完全体现了他慈悲济世的迫切心愿。正因为如此,观音成了佛教大慈大悲的象征,被佛教徒誉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大悲观音”、“救世观音”等种种美称。慈悲是观音济世的根本动力,而观音济世的功用则主要依赖于他宿世修得的渊深的智慧。据《楞严经》卷6说,观音在无量恒河沙数劫前即已修成“六根大圆通智”。六根大圆通智是佛教一个很深奥的名词。六根指众生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佛教认为,一个凡夫修行达到圆满的境地,他的六种感官功能便会大大增强,变为“六根互用”。也就是眼不仅能见色,还能闻声、嗅香、尝味、感触、知法。耳鼻舌身意亦然,都各具其它感官的作用。六根互摄互容、圆融无碍。《涅盘经》载说:“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知法。一根现尔,余根亦然。”《法华经》亦称:“六根清净者,于六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辨香、别味、觉触、知法等,诸根互用。”《楞严经》说得更具体、清楚,所谓“无目而见”、“无耳而听”、“非鼻而闻声”、“无身觉触”、“圆明了知不因心念”。观音正是具备了这种神通力量,所以能于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遍观十方之音,接应无边众生。 观音来历 观音是佛教里的大菩萨,可是在佛典里他也没有一个具体、真实的身世。关于他的来历,诸经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他在过去无量劫前就已成佛......>>

观音29签,能使已堕胎的婴灵成佛吗? 成佛哪是那么容易的事,你对佛教也太不了解了。
堕胎是非常恶的行为,应该要忏悔,真正悔过。
念经回向,是有助于堕胎的孩子,但是自己不生起悔过的心,婴灵的心如何能平静。
他还那么小,太不应该了,怎么忍心?????

我在南岳求签的时候许了愿,之后把求的签告诉别人了,请问我的愿望还能实现吗? 文殊菩萨的 “定许郎君去采芹,更要功夫刻刻勤,蛟龙终非池中物,才知方享在奇文” 第2支签财神菩萨求的第一签 “君子问卦去求财,守旧安然可免灾,勤俭持家惧有益,七分财喜自然来”这2支签含义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我不相信天上会馅饼掉下来,我就想求事情做成,让我付出的努力有所回报。

和尚来店里说捐款,送了个菩萨,叫我签,不给我说捐钱,签了说不能画掉,拿一个本子给我看,说最少 真和尚不会这么做,也不允许这么做。我认识很多僧人,他们是严于律己的,就算是身上没钱了,也只会跟身边的居士说,而不会出去化缘要捐款卖护身符什么的。所以这是假和尚。以后碰见这种人,你可以这样说:听说佛教的楞严咒消业障第一,请师父帮我念诵几遍消消业吧。真和尚都会背诵的,假和尚就立马露馅了。如果他说不会,那么就阿弥陀经也好,看他会不会。如果不会,就别理他了。

我离婚了,我该怎样向文殊菩萨祈求婚姻,该怎样说 就象对着自己的亲人那样说,在心里说,贵在真诚。建议您百度搜索“e时代观世音菩萨感应录”(新浪博客)来看,有很多念菩萨圣号得护佑的人写的实例文章。找姻缘,求观世音菩萨可能更。

文殊占卜吉门南门护法开城门此门既是吉祥门来占问者开智眼有人为汝献...

意思是,你会吉祥,你会拥有慧眼,会有贵人来帮助你为你出谋划策。

求解签“自小生在富贵家眼前事物总奢华,蒙君赐紫金玉带,四海声名定可...

要想的到幸福生活,要信佛哦。还要看佛经。

解签:第一百一十六敬首尊者佛祖释迦牟尼弟子,其名乃文殊之旧意译,谓其...

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一事无成只是贪图享乐啥都不干游手好闲等到觉醒的时候已经晚了意在劝人要勤劳不要游手好闲再好的条件也要孜孜不倦好好劳动做事情遇到苦难需要努力应对,做事之前未雨绸缪。
不要总是享受,要积极工作奋斗。

解签观音灵签,三十七签

观音签求财第八签:
沉沉秋夜少人游,
寂寞长江万里流。
有君问客何处去,
山山有路莫登舟。签语 此卦风摇灯烛之象 凡事守常则吉也 
解签 静处安身 待命守时 支惹非福 守旧相宜 
单看婚姻是:不合 
好像让你像是像平常一样去处理去守常守旧就会吉利,此签好像还有等待时机的意思。姑娘,一支签子怎么可以问两样东西?你和男朋友的相处于事业有关吗?他或他的家人朋友是你的上司?
我仅从事业上解释,就是不要放弃现在的工作。很多人做生意发财了,但更多人做生意亏本了。你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商海沉浮不适合你。专心工作,行行出状元。
至于姻缘,我倒是有另一种解释,和你的签子无关。那就是:全力爱,不勉强。爱就认真爱,不要掺杂其他想法,但是发现不适合时,也不要勉强。不要勉强他继续痴迷于你,也不要勉强自己最全的解签,结合自己情况参考:

第三十七首:管公明避隐辽东 平平
欲问身安运泰时,风中灯烛不相宜 
争如收拾深堂坐,庶免光摇静处期
(四句浅释:想解决身体健康与运势如意的疑惑,宛如风中灯烛不是好时机;莫不如安身守己静待养身,自然可以避免掉不必要的事端。)

静处安身,命待时泰,动心惹祸,静守急危。此签风中灯烛之象,凡事谨慎则吉。 

灵签之曰:本签也。风前灯烛之签也。不相宜者。惟凡事小心。谨慎则吉也。君必须收拾深堂坐。亦即是得静为宜吉。如动则凶至。只好暂时忍耐之。时到之时。必有吉祥之象。随君而来。易言之。静处安身命待时泰。动心惹祸。静守救危耶。

交易-难 婚姻-不合 求财-有 自身-平平 家宅-守旧 六畜-安 田蚕-秋吉 寻人-有 行人-有信 六甲-祈保 山坟-勿改 讼词-和 疾病-祭星 失物-难归 移徒-守旧

详解:此签有”漠不关心”之意。提醒当事人,勿太独善其身。有些人不喜欢涉入是非,也不贪图它物,更不愿与人高攀,因此本身信誉极佳。须知本身洁身自爱又能自律是一件好事,但遇到需要帮忙或协助的情况时,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凡事”不沾锅”的处世态度,虽然可以远离许多是非纠葛和省掉许多麻烦,但却会让人觉得过於自命清高、只顾自己不管别人,似乎有点太偏於自私。行事勿独来独往,应多与人结交相处,能帮得上忙的就尽力而为,如果有人需要忠肯的建议,也不要吝开金口。在顾好自己的同时,请别忘了兼善天下。
第三十七签 中签。申宫
签诗版本一
欲问身安运泰时
风中灯烛不相宜
争如收拾深堂坐
庶免光摇近处期
签诗版本二
欲待身安动泰时
风中灯烛不相宜
不如收拾深堂坐
庶免光摇静处明
动→运。摇→瑶。免→几。
诗 意 此卦风摇灯烛之象。凡事守常则吉也。
解 曰 静处安身。待命守时。支惹非福。守旧相宜。
圣 意
家宅 守旧。 自身 平平。 求财 有。 交易 难。 婚姻 不合。 六甲 祈保。 行人 有信。 田蚕 秋熟。 六畜 安。 寻人 见。 公讼 和。 移徙 守旧。 失物 x。疾病 禳星。 山坟 勿改。
诗文解译
签诗一
欲问身安运泰时
风中灯烛不相宜
争如收拾深堂坐
庶免光摇近处期
签诗二
欲待身安动泰时
风中灯烛不相宜
不如收拾深堂坐
庶免光摇静处明
整体解译
想要问身体何时能安康,运势何时能吉祥
目前自身难保,处在不利地位。
与其如此当安守
在静处发挥
本签精髓 当离风处,让烛放光。动不如静,攻不如守。
清凉月解
凡事做事
本签以「风中灯烛」来形容处境。风中之灯烛是很容易被风吹熄的,这意味著,本身状况不佳,容易被逆境所击倒,所以诸事不宜,只能保守经营。
爱情婚姻
你们两当前的爱情,几乎降到冰点,随时有分手疑虑,虽然你还是那麼爱他,但因为你不够了解他,不知他的感受与需求,以致各种爱的互动带来反效果。与其如此,不如静守,这反而能让爱情回温。
l 若问姻缘何时来
若盼姻缘者,追求不得意,安待闺房里,静享好假期。
l 若问心仪对象可否交往
想追心仪者,示爱对他好,反遭人抗议,还是守自己。
l 若问当前交往对象可否更进一步或结婚
若想入礼堂,劝君不用急,此情需历练,更须多观望。
l 若爱情、婚姻面临分手、困顿,问挽回或关系和好
若爱已分离,挽回显多馀,安心院子坐,冷静再研议。
工作求职
创业事业
此时去求职,实乃不相宜,安守在本位,静处求生机。
此刻欲创业,自身已难保,何如谋事业,退守受人雇。
已营事业者,当前甚虚弱,保守而经宜,日子淡淡过。
考试竞赛
升迁竞选
若求表现彰,实力不可少,尚且多充实,来日再谋求。
若想得升迁,劝君免奔波,安安家里坐,就地好经营。
投资理财 行情有起落,见之莫随舞,静静抱著他,久日有收成。
经商生意 当前处澹然,随时恐熄灯,劝君当保守,以免遭亏损。
房地交易 久卖无人问,欲买不适宜,买卖非时机,等待黎明光。
治病健康 身如风中烛,健康令人忧,安闲於家居,建议念弥陀。
转换变更 处境虽低迷,转变亦无机,劝君守原地,宽心而过活。
求孕求子 求孕与生子,健康很要紧,养好己身子,再求能怀孕。
官司诉讼 若问诉讼事,所立站不稳,若能求和解,双双都有利。
寻人寻物 失物虽远离,处境不安定,随时将消失,快快追寻去。
远行出国 若欲出远门,此刻非时机,安处己乡邦,就地求发展。
治国理民 政策若不当,将有反效果,既知会如此,何必又当初。
政局前途 当前之声望,就如风中烛,随时将熄灭,虚弱难做事。
签诗故事一 ◇李靖归山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後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李靖就是封神榜里,哪吒三太子的父亲,又叫「托塔天王」,李靖父子协助姜子牙(太公)打败纣王後,建立周朝,武王正式登基。姜子牙於是设封神榜,进行封神仪式,以安定在战斗中死亡将士的亡魂。从此四海升平,天下安宁。武王要封侯行赏,又要分封土地给开国功臣。李靖父子等七人要求归山修道,不要恋栈世间的功名利禄。後来七人都「肉身成圣」,位列仙班。
《封神榜》故事
签诗故事二 ◇管幼安避隐辽东
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东汉北海朱虚人,汉末高士。是春秋时齐国名相管仲的後人。
年少时与华歆、邴原一起四处游学,并且与当时名士陈纪相敬交好。东汉末经历黄巾之乱和州牧割据,天下大乱,管宁打算向北而非向南避乱,以示不离北方故土之意;於是与邴原及王烈等人一起到辽东避乱。他们到时都受辽东太守公孙度欢迎,专门腾出驿馆来请他们居住,但管宁见过公孙度後却在山谷结草庐居住。
他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并引来大量同是逃避战乱的贤士,於是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於接受管宁的教导,管宁於是颇受人们爱戴。

观音灵签解签37

佛说阿难分别经
“为佛弟子。不得卜问请祟符咒厌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择良时良日。”
一些民间的误解和一些假托,会让人把算命,风水,抽签,香谱,联系到佛教的身上,其实这并非佛教的本怀,更非佛教对正信佛弟子所开许的,佛教相信人们的生命是由自身的行为和思想所决定,优婆塞戒经说:一切众生皆由修善业因缘故。得受安乐。非年宿也。其实最简单的思维,同时出生的人中命运大多不尽相同,大多数知名人士的生辰,完全可以和世界另一端的贫苦大众相同,难道能说,这是八字的功效吗?至于观音灵签,其签文更多的则是中国人历史的典故,和正信的佛教大相径庭,相信一些寺院有他们的原因和迫不得已,这是高僧大德的慈悲,但当我们了解了事实真相,为什么还不舍离错误的观念呢?佛陀的本怀,就是告诉众生认识生命,改变命运,只有拥有佛陀的正见,才能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慧律大曾开示
未曾听闻佛法,生命就毫无意义可言。
得闻解脱之道,而未能依教奉行,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对佛教有兴趣,可看末学个人简介中我推荐的佛教资料。都是方便法。
所以你应该学佛陀,佛陀是人天导师。

ok

欲待身安运泰时:时运不济,需等待,否极泰来,需待知运泰时;
风中灯烛不相宜:婚姻就像风中灯柱一样,岌岌可息;
不如收拾深堂坐:与第一句和,适宜修身养性;
庶免光瑶静处明:凡事守常则吉也印光大师在序文中说:‘你在求观音签之前,应当一心至诚念观音菩萨圣号一千遍,然后再抽签,签才会灵。’为什么?诚则灵。何谓‘诚’?一心专注,没有妄念。一千声佛号念下去,将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念掉,这时是最真诚的心,无丝毫妄念,占卦就灵。大家都喜欢算命,我以前也是,不过当我知道除了算命,还可以改命、造命之后,我就不算命了。
《易经》云: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君子居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闻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故,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其实,运可改,命可造。 算命固然是高,但改命、造命却更高。
命由己作,福由己求,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当然了,我说了不算,您可以自己判断。
详情请参考:
重建美满人生《了凡四训》学习心得-国语(钟茂森博士主讲)
http://www.amtb.tw/rsd/jiangtang_ch.asp?web_choice=72&web_rel_index=1380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国语(钟茂森博士主讲)
http://www.amtb.tw/rsd/jiangtang_ch.asp?web_choice=72&web_rel_index=1389
+++++++++++++++++++++++++++++++++++++++++++++++++++++++++++++++++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是必须懂得方法,如理如法地去求。
佛说,万法由心,这个心的意思,甚深甚广,为了好描述,我们姑且用意识来粗略说一说吧(佛说的心其实不止意识这么肤浅,为了好讨论,勉强这样表述吧。)。
也就是你遇到的所有命运和任何人事环境、物理环境,都是你的意识,自己一手创造的,所以佛才说因缘果报定律,自己种善因,自己用善缘培养之,自己得善果。
然,意识,不是说你现在在看电脑的这个意识,你现在可以感知的这个意识,心理学上面称之为表面意识,只占你全部意识的3%~5%,也就是说,你有95%以上的意识是感知不到的,沟通不到的,一般心理学上面称之为潜意识。所以心理学上面有潜意识主宰一切的说法,当然了,95% VS 3%~5% ,那肯定是潜意识控制大局。
也就是说,你的命运,是你自己造成的,再具体一点说,是你的的潜意识造成的,好了,问题找到了,那接下来就要开始着手解决问题了。
佛法就是教人们,把心(姑且说是潜意识)修好,就是把潜意识从不好,改变成为好的。
然,一般人连感知潜意识都没办法,更不用说和潜意识沟通,甚至改变潜意识了。
所以佛教,不是,是佛的教育,这套教育,是通过种种方式(不同人根性不同,适用不同方式),来达到改变潜意识的效果,能够改变潜意识,人的问题就解决了。
所以佛法有无量法门,适用于无量根性的众生,你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合适的法门去修行,自己吸收得最好的,就是适合你的法门。
当然选择法门也不容易,一般人既然是遇到问题,智慧未开,其实那时候也没有选择正确法门的能力,所以佛为我们说,有个法门是通用的,就是净土法门。
《金刚经》云:法门平等,无有高下,然现代众生,根器比较多适合念佛法门,所以《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简单而言,就是持戒念佛。守五戒十善,心上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心上念念不忘,不是口上出声。
五戒十善:
五戒:不杀(不伤害众生)、不盗(不众生占便宜)、不邪淫(不乱搞男女关系)、不妄语(不骗人)、不饮酒(酒能乱性,不喝酒是为了保持理智,不犯上面那四条)。
十善不杀(不伤害众生),不盗(不众生占便宜),不淫(不乱搞男女关系)、不恶口(不会说话粗鲁令人不快)、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两舌(不挑拨是非)、不妄语(不骗人)、不贪(不贪婪)、不嗔(不生气)、不痴(不愚痴,能分是非、辨黑白)。
真能老实持戒念佛,大概三五年,人生就有明显的改变,现代人都喜欢短平快,如果有什么七天速成班,大概人群会蜂拥而至,说三五年,恐怕人都走光了,不过事实上,人生不是儿戏,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融冰,也要时间,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这个道理自己要明白。
能老实念就最好,然而现代人,一般都杂念纷飞,定不下来,所以通常都要配合听经,不断深化明白道理,才能把心定下了,老实持戒念佛。
附1:关于你的意识创造了你的世界的科学证据
这个量子物理的电影《我们懂个X》,这个电影用现代科学,解释一个人自己的思维,怎么影响这个人的周遭,所有的人事环境,和物理环境,乃至于影响自己的命运。这就是2500年前佛说的,万法由心。
量子物理电影《我们懂个X》2004(亦名:【我们到底知道多少】,英文原名:What bleep do we know)
上: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zFsQRylqJU/
下: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jhrfUAQ2qg/
《我们懂个X》续集 2006 上: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t6RkOq6giE/
《我们懂个X》续集 2006 中: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1Clap3CVOg/
《我们懂个X》续集 2006 下: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YUirvL6X6Y/
附2:听经的次序及资源
可以先看看《释迦牟尼佛传》 http://www.amtf.cn/other/shijiafo/ebook1-000.htm 了解佛的一生,然后开始系统学佛。
学佛次第及相关资源:
净空网站 http://www.amtb.tw/
儒释道网路电视台http://www.amtb.tw/tvchannel/live8_js1.htm
视频版「认识佛教」http://www.amtb.tw/baen/jiangtang.asp?web_choice=17&web_rel_index=207
视频版「三皈传授」http://www.amtb.tw/baen/jiangtang.asp?web_choice=17&web_rel_index=204
转自净空网站,(Q&A 讯问台)http://www.amtb.tw/section2/qa.htm?web_index=1&web_sub_index=1
给新进的同修-初学导引
问:我对佛教还不认识,如何著手?
答:请先於网站上收看净空讲的「认识佛教」及「三皈传授」的讲演,此能帮忙您先对佛教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明白学佛之目的与意义,以提高学佛之兴趣与信心,进而能深入学习。
问:初学要如何修学?
答:净宗修学是以「净业三福」为基础。
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如何落实?我们采取儒家的《弟子规》。《弟子规》的内容,就是在家做一个孝顺的儿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真正将这两句话落实在生活当中。「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则落实在《十善业道经》,一定要认真努力学习。
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在家同学至少要学习《五戒相经笺要》和三皈传授。三皈传授有录相带,也有文字教材。出家的同学一定要学《沙弥律仪要略》,最低的水平是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仪。「具足众戒」,就是十条戒圆圆满满。「不犯威仪」,是二十四门威仪落实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中。
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落实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地」是心地,「藏」是心地的宝藏。这一条就是《地藏经》的宗旨,我们要从学习《地藏经》来开发心地宝藏。这是前两年的基础课程。
佛言:「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说得多重!多麼重要!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从凡夫修行作菩萨,将来成佛,真正根本的因就是这三条。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皆以此三条为基础。若无此基础,就不能成就;犹如盖房打地基一样,无论盖什麼房子,地基一定要坚固,有了坚固的基础,才能学法门。
+++++++++++++++++++++++++++++++++++++++++++++++++++++++++++++++++++++
《佛藏经》云: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
而学小乘的教材很多,弟子规是其中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
《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蔡礼旭老师主讲)
http://www.amtb.tw/rsd/jiangtang_ch.asp?web_choice=68&web_rel_index=876
净空 简体站 http://www.amtb.cn/
净空 繁体站 http://www.amtb.tw/
净空讲演总目录 http://www.amtb.tw/tape/tape.htm
佛学分类问答 http://www.amtb.tw/section1/fl.asp
弥陀网路教育学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amtbcollege/index.asp
儒释道网路电视台 http://www.amtb.tw/tvchannel/play-1-revised.htm#ch01
附3:改命造命的公案
了凡四训
http://www.amtb.tw/section1/advance.asp?web_choice=32&web_amtb_index=80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http://www.amtb.tw/section1/advance.asp?web_choice=72&web_amtb_index=195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