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广州附近,
我住广州芳村,问周边有哪些公立小学就读?
祠周边最著名的小学,莫过于“合兴苑小学”和“康有为小学”。
广州是阴庙来的吗?
广州的祠,故址在珠江南岸的花地村,离河约20米处,地名大凼尾(今属芳村区)。据当地老者忆述,当年神庙颇宽敞庄严。正门当街有一座石牌坊,石柱、门楼顶雠有盘龙、祥云、飞禽、花卉等图案装饰。入门处两边方柱上刻有对联:“洞中别有乾坤,四围烟雨云山,尤增胜概;祠里自成天地,两岸杏花杨柳,仙留灵踪。”署名是:“光绪甲辰仲春三月番禺卢维庆敬书”。“光绪甲辰”即光绪三十年(1904)。庙内另有一副对联是,“叱石传晋代,骑鹤上南天。”此联作者不详。
庙三进。头进大殿所供神像颇为特别:中间是,左为吕洞宾,右为魏征。、吕洞宾是道家不奇怪,把唐太宗的大臣魏征也列人道教仙家而供奉,就有点奇了。第二进楼上却是佛家天地,一边供如来、弥勒、文殊,一边供观音大士——前有韦驮侍立。从这样的设置看,庙早就是道、佛合流的了。第三进住道士及香烛杂工。
庙建立之初便兼有慈善机构的性质。庙内常驻有中医生、配药人,还有解签人。对求签抓药的人,实行“随缘乐助”,病贫者可免费。
晚清时期,花地庙香火旺盛。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宝诞和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更为热闹。陈济棠主粤时,地段改作孤儿院,但庙仍保留,且常在庙前空地搭棚演戏,还有别的娱乐,摆卖,盛况不减。后来在长林公园(现松基直街)另建新庙,称为新庙,原庙称为旧庙。新庙较旧庙略小,
内有中医、配药及解签等人管理,广州一些乐善好施者常给该庙赠衣赠药。
抗日战争期间,广州沦陷,旧庙充作日军宪兵司令部。解放后还可见废碉堡和被害者遗骨。庙早毁,仅存一根方柱,三块石雕门饰,两截圆石柱。新庙在1949年后陆续改作民房。至于南海西樵的庙,那是在稔岗村,建庙年代可能比广州的庙还早。据说该届建于村前,有一座大门楼,高悬像。占地数亩,香火颇旺,远近村人常来参拜。何时坍废已不可考,原址后来改作工厂了。
广州和南海的庙毁弃之后,的庙却兴旺起来。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在番山(今禺山市附近)有深柳堂,就是供奉的,一些大商人在这里设普济坛扶乩,当时有七位有名望的大商家亦成为的善信。这七位商家就是梁仁庵、郭述亭、张殿臣、陈柱石、唐丽泉、李亦梅、谭杰生,他们均有商号在广州,后来就成为庙——啬色园的创始人,被称为“啬色园七老”,后在庙内“孟香亭纪念碑”刻石铭记。
1911年辛亥革命后,政局混乱,菩萨不保,深柳堂被占。上述七位商家便把像接到(一说是梁仁庵、梁钧转父子俩自西樵山普庆坛接黄太仙像到)。
1921年,在狮子山脚竹园古村择地建庙。当时扶乩得乩语云:“坛号普宜宜悟道,园名啬色色皆空。”于是依乩语命名乩坛为“普宜坛”,庙命名为“啬色园”。1968初具规模,1971年又筹款500万元增建。
20世纪70年代,地不景气,竹园古村尚无高楼大厦,颇见萧条冷落。但是后来拜的人日见增多,一些人就在这里开饭店、香烛店以至旅馆,解签、看相、占卜的摊档也多起来,于是带动了这里的繁荣,其中也有些人因此而“发达”的,因此人对多怀有好感。其实,祠是随着的经济起飞而兴旺起来的。而今日的“啬色园”,更寄寓着许多人的梦。
园名“啬色”,颇堪玩味。“啬”字源出于道家始祖老子的《道德经》:“治人事天奠若啬。”韩非子解释说:“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知识也。”引申开来,即“以德化礼教劝善”。说得通俗明白些,就是“普济劝善”之意。至于“色”字,按道家学说,“色”是“天玄地黄大自然之本色”。《太原经》说:“从玄立德。”玄为道藉,乃道家本色。啬色园寓道、释(佛)、儒三教于一家,其宗旨是:“以道家本色,兼奉儒家之仁礼、释家之慈悲,以笃行普济劝善之事功,而实现其本色焉。”(据余也先生解释)
的名气越来越大,关于他的身世传说也多起来。究是何人,仙乡何处,又是怎样成仙的,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乃是《史记·张良传》中的“赤松子”。张良晚年,“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所指赤松子,就是那个早年曾一再要张良抬鞋穿履而终于赞他“孺子可教”的黄石公。而《列仙传》则云:“赤松,神农时雨师。”“神农时”和张良所处的秦汉之交相距很远,这样就有两位“赤松子”了。张良所要从游的当是后一位赤松子。
一说是晋代术士黄初平,家乡在浙江金华。据《金华府志》卷二十二“仙释”条云:“晋,皇(黄)初平,兰溪人,牧羊遇道士,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兄初起寻之四十余年,一日逢道士,引入山相见。问羊安在?初平曰:在山之东。初起视之,但见白石。初平叱之,石皆成羊。初起遂绝粒,服松柏、茯苓,亦得仙。后还
乡,其族尽亡,乃复去。初平别号赤松子云。”
黄初平叱石成羊的故事,至今在金华地区流传。又,金华北山有地名二仙祠,那儿原建有一座“赤松观”,供奉初平、初起兄弟二仙。《金华县志》载:“赤松观,一名宝积观,在县东北二十里。西晋时皇(黄)初平、初起叱石成羊、白日飞升之地……”据说这座道观“宫殿、亭宇,廊庑、碑碣、诰敕,御墨及名公巨卿题跋为江南道流冠冕”。这大概是最早的庙,可惜早巳荡然无存了。
这个说法,和庙内有关碑记吻合。碑上绘着“威灵感应赤松宝像”——大仙盘坐于古松下,右边下端有五只小羊。碑文《赤松师自述》云:“予(余)初乃牧羊之孩,牧羊于浙江金华府城北之金华山。少时家贫,炊糠不继。八岁牧羊,至十五岁幸得仙翁指示,引至石室中,药炼回生,丹成九转……予本姓黄,名初平,晋丹溪人,因隐于赤松山,故号曰赤松仙子……”
还有,庙门口牌坊上赫然有“金华分迹”四个大字,庙内有“叱石成羊仙灵卓异传千古”的联语,这些都说明:这个就是金华那个牧羊人,他是在金华山成仙的,金华的庙该是“祖庙”,而此地的庙乃是从金华分支来的。
另有一说,谓即是东晋炼丹大师、著名化学家葛洪的弟子黄野人。有人说黄野人就是黄初平,“葛洪经金华赤松山,见初平在牧羊,虽饥困劳顿而不掩其聪敏,便收为徒弟,并称之为黄野人”。另有人说,黄野人是广东人,家乡就在东莞石龙附近的水南乡,得道成仙后被建庙祠奉,称为——这么说他就不是曾在金华牧羊的黄初平了。近读黄雨先生新作《神仙传》(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内有《黄野人》一篇,是据《罗浮山志》和《广东新语》有关记载敷衍成篇的,所记黄野人,自称姓江名夏,并非黄初平,也没有提到黄野人就是,当然也无提及“叱石成羊”及隐于赤松山的事了。
看来,“即黄野人”之说,一是由于二者都有个“黄”字而附会出来的。有些人因见名气大,就把他说成是本地人,把他地方化了。
广州的在什么位置啊```
在芳村区··
可以坐地铁就可以到达啦,下地铁后只需要走几分钟
广州位置
广州祠建于清朝已亥年(公元1899年)。祠在清末民初是广州著名的胜地,对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以至港澳各地有极大影响。
地点是在芳村花地湾站附近,可以坐地铁一号线过去
荔湾区的名胜古迹
区内有具有岭南特色的骑楼街、广州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上下九商业步行街;有岭南建筑之精华,集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铜铁铸等雕刻艺术于一体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陈氏书院;有充满欧洲风情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沙面建筑群,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还有亚洲最大的、被誉为“中国阿姆斯特丹”的广州花卉博览园、独具风情的白鹅潭风情酒吧街、荔枝湾、西关大屋等等。
荔湾区大力整治珠江沿岸白鹅潭风情酒吧街周边,还计划引资建设“珠江魅力项目”,其中高达150米的摩天观光轮“巨眼”将成为妩媚的珠江夜色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其高度超过“伦敦眼”,成为世界第一摩天轮。
荔湾景点
陈家祠、荔湾博物馆、荔湾湖公园、清代十三行遗址、八和会馆、华林寺、仁威祖庙、文化公园、步行街、沙面、著名西关大屋之三:梁资政第、广州传统民居代表作——西关大屋、著名西关大屋群——钟家花园、著名西关大屋之一:邓华熙故居(邓宫保第)、著名西关大屋之二:李文田探花第、著名西关大屋之四:小画舫斋、荔湾湖公园、广雅书院、清代十三行遗址、龙津西西关大屋区
芳村景点
芳村区有毓灵桥、车歪炮台、真光书院、聚龙村等8处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有小蓬仙馆、祠、听松园石额等4处已在广州市登记保护的文物单位;有广州市的第一批l6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的聚龙村民居,以及白鹅潭风情酒吧街、中市谢家祠(南便祠)、德国教堂、毓灵桥、五眼桥、醉观公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陈家祠堂 2 广州沙面建筑群 3 粤海关旧址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 广雅书院旧址 2 广东邮务管理局旧址 3 粤海关旧址 4 通福桥 5 锦纶会馆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 华林寺罗汉堂 2 沙基惨案纪念碑 3 仁威庙 4 旧当铺 5 泰华楼 6 西关大屋 7 黄氏宗祠 8 西门瓮城遗址 9 南方大厦 10 中山七路旧当铺 11 旧民居建筑 12 黄宝坚石屋 13 五眼井 14 毓灵桥 15 车歪炮台 16 聚龙村16—19号 17 惠爱颠(癫)医院旧址 18 真光书院 19 明心书院 20 广州市界碑 21 银行会馆 22 侨批局 23 广安钱庄 24 黄冠章别墅 25 广东饮料厂旧址 26 广州市郊一区农会旧址 27 大通烟雨井遗址 28 协同和机器厂旧址 29 同盛机器厂旧址 30 亚细亚龙唛仓旧址 31 亚细亚花地仓旧址 32 渣甸仓旧址 33 德士古油库旧址 34 日清仓旧址 35 美孚仓旧址
广州那里有```
华林寺:华林寺站、带河路站
六榕寺:六榕寺站
光寺寺:西门口站
海幢寺:海幢公园站、海珠区委站
另外还有大佛寺:大南路站、北京路口站
能仁寺:白云山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