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宫位系统最准确,宫位制哪个最准

占星学的宫位系统

宫位是以观测者为主,观察与天体的相对位置,经由地球公自转角度的修正,所产生的相对方位关系。一个婴儿诞生时地平线及子午线切黄道圆於四个点。决定了星图上四个黄道宇宙符号的角(Angles)
(1)升位〈ASC,Ascendant,上升星座〉是黄道在东方水平线上升的角度。表示自己与世界的接触,这是实际上存在的个体的身体及特徵。
(2)降位〈DES,Descendant,下降星座〉是西方水平线落下的角度。与升位相反,它表示与他人的关连,因此是伴侣与性的结合。
(3)过了上子午线最高的点是中天〈MC,MediumCoeli〉子午线连接天顶最高点,因此MC代表成就、职业及权力。
(4)MC的相反是天底〈ImumCoeli〉。它位於最低点,表示家及祖先和一个人的根。每一象限再分为三份就成了星图中表示生命中各个层面的十二宫〈House〉。象限一般在黄道上的大小不等,虽然占星学者对诠译星座的看很接近,但是区分宫位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式。这意味著完整的星座系统对中间的星宫产生不同的黄道位置。最流行的系统是十七世纪一位意大利僧侣拉西度斯(Placidus)的方法,近代与之类似的是地面点法〈Topocentric,或译锥心分宫制〉。另一种方法则放弃了三分象限的概念,而只用上升点计算十二个30度的黄道来划分星〈等宫分法,equal-house system〉。星宫图可以有好几种不同的画法。岁差现象
地轴有23°26′的倾斜,因此有了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不同,太阳在黄道上运动。每年太阳会跟赤道面在春、秋交会二次,这就是春分点与秋分点。相对於其他恒星,太阳每次交会到春分点时,位置是不同的。每年春分点平均向西退行50.2弧秒(一年相差20.396分钟),就是所谓的岁差。如此约需时两万六千年绕完一周。从一开始制定春分点为白羊座到二千多年後的今天,现在的春分点已退行将近30度,现在的春分点座落在双鱼座,正接近双鱼和宝瓶的交界处。这也就是所谓的宝瓶世纪将到的原因。因岁差的原因造成星座方位的变动所以世界上的星座图都每隔25年或50年更改1次,你可以买一个星座图回去看看,你会发现现在春分点是指向双鱼座。但是占星术仍沿用以白羊座作为春分点,随著时间,占星术与天文学的关系越来越远,现在占星术所用十二星座的命盘变成是一种虚拟的意象,这蛮富争议性的。
不同的系统
你可以说在大系统(天体12星座)下另一个属於地球的中系统(太阳12星座),在这系统下又依个人出生时产生小系统(12宫位)。大系统是整体性的,中系统是属於地球全体的(如果一个住在金星上的人,他的中系统就该以金星的春分点来订吧!),小系统则是个人的。因此如果说你是双鱼座,代表的是中系统的分类模式,它跟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四季)息息相关。
星座小知识
恒星年:地球公转360度所需时间,365.256354平太阳日
回归年:地球两次经过春分点所需时间,365.24219平太阳日(365.256354-365.24219)×24×60=20.396分(365.256354-365.24219)/365.256354×360×60×60≒50.25弧秒每年从制定黄道十二星座距今已移动: 50.25秒×2120年(大约)/60分/60度≒29.59度
回归时星座系统(中系统)
所谓回归时系统的十二星座.是西方占星学将传统占星术的星座象徵运用於回归时系统.回归时系统是以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关系来决定十二宫.和恒星时系统用地球和恒星群的位置来决定十二宫是不同的.地球绕行太阳(公转)的轨道面.称为黄道.而地球本身和南北极等距的这个圆.叫做赤道.将黄道面和赤道面扩张.这两个圆面会相割.而在相割的这个弧状中.会有一条线.它是黄道面的直径.也是赤道面的直径.这条线的两端.(既在黄道面上.也在赤道面上)就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这两个点相距一百八十度.然後就依著这两个点.在黄道上以三十度一分.总共十二分.如此就是十二星座.
恒星时星座系统(大系统)
占星学中十二星座的划分有两大系统:一是西方占星学所使用的回归时系统,另一个就是印度和清代以前的中国占星学所使用的恒星时系统十二星座。 中国的恒星时系统按战国时代齐国的甘德.魏国的石申所轶的“甘石星经”来推断,二十八宿可朔至西元前四百年战国时代。所谓二十八宿.每一宿都是天空中比较明显的恒星群正因为是恒星群.所以可以作为天文观测的指标,这只是分法的不同,西方人看到了12个星座,中国人则看到了28星宿。其实都只是将天上的星星们做位置上的分类罢了!中国古人先将星空区分为四大块.所谓黄道四象: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再将星空区依恒星分为二十八个小座标即所谓:
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 )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

宫位的介绍

2010年 农历9月份结婚的黄道吉日是:
(您二位避开生肖冲日可任选)
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九月初三 庚寅年 丙戌月 癸巳日 生肖冲猪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九月初四 庚寅年 丙戌月 甲午日 生肖冲鼠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九月初六 庚寅年 丙戌月 丙申日 生肖冲虎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九月初七 庚寅年 丙戌月 丁酉日 生肖冲兔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九月十三 庚寅年 丙戌月 癸卯日 生肖冲鸡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九月十六 庚寅年 丙戌月 丙午日 生肖冲鼠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九月二十 庚寅年 丙戌月 庚戌日 生肖冲龙
2010年11月03日 星期三 九月廿七 庚寅年 丙戌月 丁巳日 生肖冲猪
2010年11月04日 星期四 九月廿八 庚寅年 丙戌月 戊午日 生肖冲鼠
2010年11月05日 星期五 九月廿九 庚寅年 丙戌月 己未日 生肖冲牛

生命的神殿——星盘中的十二宫是什么

可能是12星座的宫殿

占星中宫位代表什么?有什么意义?和每个星体所落入的星座有什么区别...

後天12宫在占星学的专有名词称为House,它源自出生者或用事地点地平东出与黄道交接,定命宫後起12宫作为人生事项各生活领域的一种区分。
我们在分宫系统谈过,由於至今尚无一种分宫制度可以完美无瑕地划分出12宫位,所以後天12宫位就必须更谨慎以对,若以地区纬度分布约22°~26°之间,算是比较靠近赤道地区,在分宫制度选择,以普拉德西宫位系统,较为适当,因该制系以天球赤道圈作为划分大圈之基础,在黄道投射上较为均匀。
後天12宫在黄道秩序逆行,系因地球本身自转,逆行於黄道之故,这样会产生後天12宫与先天黄道12星座的结合,而有不同象徵,共计12×12=144组合即有些人的命宫始点在天蝎,有些命宫始点在天秤,如果在细较各星座30°,变化就更多,当然他们所衍申之敏感点就更不同。
後天12宫在12星座的始点,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如5宫代表男女,若始点在水象星座,巨蟹、天蝎、双鱼等肥沃星座,怀孕、生产就会比其他始点在荒地星座,双子、狮子、处女多,其象意并不祗有如此,若考虑与子女的关系对待,上述之肥沃星座,通常会较宠爱,呵护子女,荒地星座中除狮子外,双子为知识交流,寻求理性沟通而处女则会要求较高,唠叨放心不下,不似水象之心灵交通,後天12宫之始点在12星座的基本象徵是切入本命各生活领域分析的一项重要资讯。
地球本身自转产生昼夜24小时,若以天宫图而言,ASC上升始点就如日出东方,而MC天顶就如日正当中,而DSC就如太阳西沈之地,IC天底就是子夜凌晨零时,ASC、MC、DSC、IC,标示著一天最重要的4个阶段,而天宫图中的人生事项或生活领域,也以这四个点开始之1、10、7、4宫最为重要,自古以来,称为始宫,其象徵意义不能忽视。
为进一步瞭解後天12宫的内容,占星家亦比照先天黄道12宫的分类法:
(1)始宫、续宫、果宫
(2)半球与象限
(3)比照四大元素,而有个人、实际、社交、无意识之分类
(4)对宫特质比对,等这些分类法,都值得探索,而建立後天 12宫理则性的内容。
占星学发展超过2000年以上,虽在希腊化时代即已建构现代占星学的架构,先天黄道12宫因属天象,基本意义在古代和现代无甚大差异,但後天12宫因古代,中世纪,现代生活差异或各国风俗习惯不同,对後天12宫所管辖之人生事项的体认不同,故名词定义,主管事项内容不同,甚或矛盾,故有必要瞭解其古典意义,事实上,罗伯.舒密特就认为古典意义颇具合理性,我们强调古典与现代的融合,希腊的托勒密较为现代所认知,我们会以其名称作为讨论,以丰富後天12宫的核心意义。
後天12宫始点所在黄道星座,产生基本对待关系,就以始点星座管辖之主星作为後天12宫的宫主星,但因该宫主星会飞临到其他星座之其他後天宫,而产生另一种象意,占星学名称称为飞星,在占星学各领域,都占有重要徵象的意义。在古代或中世纪卜卦占星学一直是占星学的主流,这种飞星徵象是卜卦分析的重要线索,引申至本命、流年也同具重要角色。

古典占星用什么黄道系统

在公元1980年代之前,一般认为古典占星只使用几种我们现在熟悉的宫位系统:普拉西德斯制、雷格蒙坦纳斯制、等宫制等等。
实际上,古代与中世纪占星师还使用普菲力制以及阿拉-恰比提尔斯的半弧宫位制。除了等宫制以外,上述这些宫位系统现在被称为“象限”宫位制,因为它们都是以尖轴所在度数位置(上升点ASC、天顶MC、下降点DSC以及天底IC(或者ImumCoeli))所形成的四个象限,再切分成三等份而成为十二个宫位:因此从天顶至上升这个度数范围,包含了三个大小不等的区块,称为第十、十一、十二宫。

占星学的宫位系统

宫位是以观测者为主,观察与天体的相对位置,经由地球公自转角度的修正,所产生的相对方位关系。一个婴儿诞生时地平线及子午线切黄道圆於四个点。决定了星图上四个黄道宇宙符号的角(Angles)
(1)升位〈ASC,Ascendant,上升星座〉是黄道在东方水平线上升的角度。表示自己与世界的接触,这是实际上存在的个体的身体及特徵。
(2)降位〈DES,Descendant,下降星座〉是西方水平线落下的角度。与升位相反,它表示与他人的关连,因此是伴侣与性的结合。
(3)过了上子午线最高的点是中天〈MC,MediumCoeli〉子午线连接天顶最高点,因此MC代表成就、职业及权力。
(4)MC的相反是天底〈ImumCoeli〉。它位於最低点,表示家及祖先和一个人的根。每一象限再分为三份就成了星图中表示生命中各个层面的十二宫〈House〉。象限一般在黄道上的大小不等,虽然占星学者对诠译星座的看很接近,但是区分宫位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式。这意味著完整的星座系统对中间的星宫产生不同的黄道位置。最流行的系统是十七世纪一位意大利僧侣拉西度斯(Placidus)的方法,近代与之类似的是地面点法〈Topocentric,或译锥心分宫制〉。另一种方法则放弃了三分象限的概念,而只用上升点计算十二个30度的黄道来划分星〈等宫分法,equal-house system〉。星宫图可以有好几种不同的画法。岁差现象
地轴有23°26′的倾斜,因此有了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不同,太阳在黄道上运动。每年太阳会跟赤道面在春、秋交会二次,这就是春分点与秋分点。相对於其他恒星,太阳每次交会到春分点时,位置是不同的。每年春分点平均向西退行50.2弧秒(一年相差20.396分钟),就是所谓的岁差。如此约需时两万六千年绕完一周。从一开始制定春分点为白羊座到二千多年後的今天,现在的春分点已退行将近30度,现在的春分点座落在双鱼座,正接近双鱼和宝瓶的交界处。这也就是所谓的宝瓶世纪将到的原因。因岁差的原因造成星座方位的变动所以世界上的星座图都每隔25年或50年更改1次,你可以买一个星座图回去看看,你会发现现在春分点是指向双鱼座。但是占星术仍沿用以白羊座作为春分点,随著时间,占星术与天文学的关系越来越远,现在占星术所用十二星座的命盘变成是一种虚拟的意象,这蛮富争议性的。
不同的系统
你可以说在大系统(天体12星座)下另一个属於地球的中系统(太阳12星座),在这系统下又依个人出生时产生小系统(12宫位)。大系统是整体性的,中系统是属於地球全体的(如果一个住在金星上的人,他的中系统就该以金星的春分点来订吧!),小系统则是个人的。因此如果说你是双鱼座,代表的是中系统的分类模式,它跟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四季)息息相关。
星座小知识
恒星年:地球公转360度所需时间,365.256354平太阳日
回归年:地球两次经过春分点所需时间,365.24219平太阳日(365.256354-365.24219)×24×60=20.396分(365.256354-365.24219)/365.256354×360×60×60≒50.25弧秒每年从制定黄道十二星座距今已移动: 50.25秒×2120年(大约)/60分/60度≒29.59度
回归时星座系统(中系统)
所谓回归时系统的十二星座.是西方占星学将传统占星术的星座象徵运用於回归时系统.回归时系统是以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关系来决定十二宫.和恒星时系统用地球和恒星群的位置来决定十二宫是不同的.地球绕行太阳(公转)的轨道面.称为黄道.而地球本身和南北极等距的这个圆.叫做赤道.将黄道面和赤道面扩张.这两个圆面会相割.而在相割的这个弧状中.会有一条线.它是黄道面的直径.也是赤道面的直径.这条线的两端.(既在黄道面上.也在赤道面上)就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这两个点相距一百八十度.然後就依著这两个点.在黄道上以三十度一分.总共十二分.如此就是十二星座.
恒星时星座系统(大系统)
占星学中十二星座的划分有两大系统:一是西方占星学所使用的回归时系统,另一个就是印度和清代以前的中国占星学所使用的恒星时系统十二星座。 中国的恒星时系统按战国时代齐国的甘德.魏国的石申所轶的“甘石星经”来推断,二十八宿可朔至西元前四百年战国时代。所谓二十八宿.每一宿都是天空中比较明显的恒星群正因为是恒星群.所以可以作为天文观测的指标,这只是分法的不同,西方人看到了12个星座,中国人则看到了28星宿。其实都只是将天上的星星们做位置上的分类罢了!中国古人先将星空区分为四大块.所谓黄道四象: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再将星空区依恒星分为二十八个小座标即所谓:
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 )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