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第六十四卦,周易六爻六十四卦详解
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吉卦有哪些?
没有凶吉之分,难道对你好的就是吉吗,不好就是凶?只是相对某人某事而言。要说吉卦也只有一个,谦卦。没有绝对的凶吉。
周易六爻 六十四卦 上乾下坤 错卦
上乾下坤:天地否。否卦:阳气本向上,且处于上卦;阴气本下沉,又处于下卦。阴阳二气不相交融,万物不生,故曰否。
否卦的错卦即泰卦。地天泰。坤上乾下,阴气下沉时与上升的阳气相交融,万物得以生长,物阜民丰,故曰泰。
《易经》第六十四卦 未济 火水未济 离上坎下求高人解答
火水未济上九爻变,得之卦雷水解卦,
一爻动,以动爻之爻辞断之。就是说主要用未济卦的上九爻辞解卦。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万物是不可能穷尽的,所以接着是未济卦而《易经》六十四卦终止.象征着人类的文明,是永远在进步,永远未完成的。
鹏程万里 跬步始行
64、未济卦 火水未济《未济》(下坎上离坎) 第六十四
幼狐渡河游上岸,尾巴粘湿遇险陷;
大车拽轮寻常事,好大喜功虚假变。
征伐三年得封赏,君子厚德民力荐;
花天酒地弹冠庆,乐极生悲有哀怨。
【原文】未济:亨。小狐汔qì济,濡其尾。无攸利。【译文】未济卦象征事有未竟之意,即因事之未成,正可以促使其成,故亨。惟未济虽有可济之理,但若处事不够敬慎,则如小狐涉水将济而未济,却濡湿其尾,必将不能顺利渡水成济,则事必徒劳无益。
离地着人几丈深,是防偷营劫寨人,后封太岁为凶煞,时加谨慎祸不侵。
未济,《易经》六十四卦最后一卦,以未能渡过河为喻,阐明“物不可穷”的道理。未济卦是既济的综卦,下坎上离,离为火、坎为水,火向上炎,水往下润,两两不相交。卦中也是三阴三阳,两两相应,有同舟共济之象,故此卦“亨”。但六爻均位不正,阴差阳错,若“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小狐过河尾向上舒,可刚要到河边尾巴就被沾湿了,没有过去,以此喻事情尚未完结,还要向前发展。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译文】上九以阳刚居未济卦之极,物极而反,遂成既济,故其诸事皆宜,心无烦忧,诚信孚众,饮酒逸乐,无所咎害。而若其饮酒逸乐无度,荒废政事,则有涉水濡首之危,此乃其所任者失当,诚信之所行,失其正道。
《象辞》说:诚信孚于众人,相互饮酒逸乐,而至于诚信失其正道,有濡首之危者,此说明上九也是不知自我节制。
上九不当位不当中,有孚无咎,过之或颓废则不可取。
“饮酒”是自乐。上卦“离”是明,“上九”阳刚,所以贤明刚毅。“未济”正当不安定的时期,“上九”更到达不安定的极点,但否极泰来,不久,既济时期即将到来。不过,上位无位,“上九”本身并没有力量,使既济时期早日到来,也许在未济中就没没而终。然而,“上九”贤明刚毅,并不因此而怨天尤人,依然满怀信心,饮酒自乐,泰然自若,听天由命,所以无咎。可是,如果失去节制,饮酒过度,如有涉水濡首之危,纵然信心十足,也不正当了。
李简曰:未济之终,甫及既济,而复以濡首戒之。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道。
项安世曰:既济之终,有乱之理,故上六以濡首为时事之危;未既之终,有济之理,故上九以濡首为人事之失。济以孚为美,顾所以用此孚者,不可忽也。
李士鉁曰:至甘之中藏有至苦,厚味之中含有厚毒,若饮酒而不知节,而至于濡首,则为恃其有孚而失其是矣。
鲁共公择言篇云:大禹有戒,酒以合欢,酒以成礼,过三爵则为非礼。
这一爻,说明应尽人事,听天命,成功不必在我的胸襟。
对酒歌曹操自戒
正值严冬,月出东山,长江上如同铺上银白的绸缎。曹操坐在水军中央的大船上,帅字旗迎风招展。左右侍卫数百人,都是荷戈执戟,锦衣绣袄,文武众官,好不威武。
曹操四顾一片空阔,万顷茫然,不禁心潮澎湃,豪情满怀,他对众官说道:“我自起义兵以来,与大家除贼去凶,誓愿削平天下,今北方已定,所未得者江南也。今有百万雄师,更有诸公相助,何愁不成功呀!等收服江南之后,天下无事,河清海晏,当与诸公共享荣华富贵!”
文武众官起身拜谢道:“愿早奏凯歌,共乐太平,我等终身都仰赖丞相洪福庇荫。”
仰望明月,皎皎妩媚。曹操微笑着说:“我今年五十四岁了,如果收复江南,我个人还有个心愿:从前乔公与我是忘年好友,他有两个女儿都是天香国色的绝此美女,不料却被孙策、周瑜娶为妻室。我今在漳河上新建铜雀台,如果占了江南,我想娶大小二乔,和她们在铜雀台上一同度过我的余年,我就心满意足了。”曹操正在笑谈时,忽听得乌鸦声阵阵,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向南飘去。他惊问:“这乌鸦为何夜间鸣叫?”众官说:“想是乌鸦看见月光明亮,疑是天明了!”
曹操大笑,于是,他横舞手中槊,大声吟唱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对酒歌曹操自戒,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手失是。人生启示
曹操在统国的事业中,虽然雄心勃勃,扫荡群雄,但他也常常失利,因此,在睥睨天下之时,他也感到年华易老,壮志难酬,因此发出了“人生几何”、“去曰苦多”的慨叹。他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子衿》、《鹿鸣》)来表达对贤才的思慕和渴求。最后,他以周公自比,抒发了他想延揽贤才,使天下归心的愿望。人生有尽,学问无涯。人生永远是未完成(未济)的旅程。曹操有这样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巳。”人们要用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使自己的人生从未济达到既济的境界。
六爻64卦中求财子孙旺象,妻财不旺怎么断卦
这只能推断你这一卦的上卦是坎,应爻是第六爻。推断你所求之卦为水地比卦 腾蛇是六爻中的六兽,按每天的天干求出,多主虚惊怪异。妻财是六亲:用爻的五行与本宫五行相较得出。戊子是六爻的干支。六十四卦中分内外八卦是固定的。
我想请教下各位易经大师,易经64卦,每一卦为什么只有6爻而不是5爻或是...
易经它反映的是:人类的思维模式,6爻表示周而复始的循环。
万物的变化开始与结束像是一个连环,无法分辩先后,因而可以一往平等,人面对生命历程,若能体认变化的微妙,在适当的时候做合宜的事,顺着情理去接受它正当的部分,自然心安理得。
易经与六爻有关系吗
关于《易经》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伏羲创八卦,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十翼,所以说“易更三圣”,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甚至怀疑《易经》是上一冰河时期的文化,这种怀疑也未必不无道理。不管如何,对于我们后世研易之人,重在用,而不在于追溯根源,不如把追溯根源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考古界,毕竟他们是行家,也有说服力度。 《易经》明言四大内涵:象数理占,可见易中有占。孔子在《系辞传》中提到:“极数知来之谓占”,为了进一步阐述占的功效,又提到:“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由此可知,占的功用不容疏忽,且可以达到“与鬼神合其吉凶”的地步,乖乖,真是不得了!各位,大可不必相信我这一无名小卒的卖弄,总该相信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老先生吧,且在《系辞传》中有明确记载,我说这话可是有理有据噢。 那么易中的占与目下流行的六爻预测有关系吗?说到这里,就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易中之占的方法与六爻的方法乃至体系有何异同?《易经》中的占讲的是大衍筮法,具体方法请百度一下,恕不在此啰嗦了。而六爻的起卦方法通常是用三个的古铜钱,占者必有占题,且诚心摇晃若干下后,以出现反正面为一次,一共六次。而解卦者根据这六次摇卦的结果,装成卦,纳上六神,六爻中的日辰与月建尤其关键,刘基云:日辰乃六爻之主宰,月令乃万卦之提纲。各位,看至此,自然明了日辰与月建对六爻卦的影响之大。六爻推测吉凶的依据其根本在于五行生克制化。而《易经》中的占卜,在整本书中没有记载如何解卦,只记载了如何起卦。考虑到历史渊源,《左传》中的卦例大可以佐证,这也是本名书噢。但《左传》中记载的几个卦例以及解法与现存《周易》有些卦爻辞却不尽相同,加之,考古界近些年的发现,易学界大多数人认同:《易经》除了《周易》之外,还有《连山》易,《归藏》易,至于属于哪个朝代或年代,则又起了纷争,比如有些人认为,《连山》属于神农时代,《归藏》属于黄帝时代;也有些人认为《连山》属于夏朝,《归藏》属于商朝,孰是孰非,不是我等外行之人所能臆测的。据说《连山》以艮卦开始,《归藏》以坤卦开始,而《周易》以乾卦开始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在《易经》的占卜中,解法如果参考《左传》乃至日本高岛吞象先生的断法,应该是以卦意及卦爻辞为主,卦象为辅助的办法,这才是正宗的易占。而后来易学预测界采用的六爻预测除了采用易经八卦的架构之外,其预测依据和方法完全是另起炉灶,但亦有其准头,只不过已经脱离了《易经》的本意而已。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易经》中的占卜是预测之术,六爻也是预测之术,而二者间除了架构相似之外,其内涵则大相径庭。那么,我们就应该承认:六爻预测之术只属于预测学,而与《易经》却毫无瓜葛,若不信,请从《易经》中找寻出记载?有吗?没有!这也是此文的结论:易经与六爻是没有任何瓜葛的。所以,也不必为六爻穿上《易经》的外衣,虽然看起来很璀璨。其实,六爻预测的准确度还是蛮高的,那么又为何不堂堂正正的说六爻是预测术而不属于《易经》呢?既然准,何必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