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花鼓戏断臂姻缘简介,高安采茶戏断臂姻缘
湖北花鼓戏的介绍
湖北花鼓戏,是指流行于湖北省各地的花鼓戏、采茶戏、灯戏等剧种的统称。流行于湖北的花鼓戏剧种有荆州花鼓戏、襄阳花鼓戏、东路花鼓戏、随州花鼓戏等。尤以荆州花鼓戏最为著名,荆州花鼓戏起源于清朝中期,流行于湖北沔阳(今仙桃市)、天门一带,是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载歌载舞的乡土戏曲,充满浓郁的江汉平原地方情调,其唱腔悠扬、甜美、悦耳;表演既展现了丰富多的湖乡生活和湖乡风貌,又具有浓郁的汉族民间生活气息。湖北的花鼓戏多唱打锣腔,有的唱大筒腔。
夫妻不能见,分居两地忧,天遥地又远那,妻愁夫也愁,荆州花鼓戏戏名
哪的有一方放弃他的工作,去和他的心爱的人在一起的,其实人生是很短暂的,都要好好珍惜对方的,这样两地分居的日子是不好过的,各自都有相思的惆怅,所以必须有一方为了自己的爱情放弃工作,去和另一方团聚的,为了爱情努力吧!
荆州花鼓戏有哪些艺术特征?
荆州花鼓戏主要艺术特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民间锣鼓戏曲化;二是马锣的运用;三是当地民歌的戏剧化。
俗话说:“丑花鼓、锣鼓多。”这一方面说明花鼓戏击乐丰富;另一方面说明了“击乐”是荆州花鼓戏音乐唱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民间马锣在武场的使用,是民间锣鼓戏曲化的鲜明体现。通常京、汉等皮黄大剧种的武场只用板、边鼓、大锣、钹、小锣,而荆州花鼓戏的武场则直接采用了马锣。马锣是民间锣鼓中的标志性乐器。
武场采用马锣演奏的技巧纯熟者,右手小锤击中马锣有效部位后,左手将被击中的马锣抛向高于头顶的空中,发出粗犷的“浪浪”声响,独具特色。
荆州花鼓戏的音乐唱腔,直接来源于江汉平原流行的民歌小调及丰富的田歌、劳动号子,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逐步发展形成了节奏富于变化,能够表现多种思想感情的声腔体系。
荆州花鼓戏的声腔有高腔、圻水、打锣、四平调等四大主腔和丰富的小调。主腔中除高腔是在当地薅草歌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的外,而圻水、打锣腔则与鄂东花鼓戏声腔结构相近。
在诸多小调戏中,《补背裕》、《抠门闩》、《薅黄瓜》等多种曲调,是当地民歌的戏剧化。这些不同来源的声腔,在当地语言和音乐特点的基础上,演变融合,浑然一体,形成了荆州花鼓戏的独特风格。
荆州花鼓戏早期的角色行当主要有小生、小丑、小旦。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剧目的变化,行当角色有所发展,出现了小生、生角、正旦、花旦、丑角5个行当。
荆州花鼓戏的小生多扮演青年男子,唱念均用大嗓。其饰演的角色有以唱见长的剧目《白扇记》剧中的胡金元,文雅书生戏《访友》剧中的梁山伯,武功戏《戏蟾》中的刘海等。
荆州花鼓戏的正旦主要饰演端庄贤淑、性格刚强的中青年女子。如《三官堂》剧中的秦香莲、《秦雪梅》剧中的秦雪梅等。
荆州花鼓戏的花旦又称“铁扁担行当”,多扮演泼辣的中年妇女和活泼伶俐的小姑娘。其表演步法轻快灵活、动作细腻、道白清脆。所饰角色如《辞店》剧中的卖膳女、《乌龙院》剧中的阎惜姣等。
荆州花鼓戏的丑角此行当戏路较宽,多饰演雇工、书童、教书匠、店家、恶少等。其所饰人物或机智敏锐、诙谐风趣,或奸诈狡猾、刁钻圆滑。如《张先生讨学钱》剧中的张先生,《阴审》剧中的判官等。
荆州花鼓戏的生角多扮演正直、豪爽、刚毅、洒脱,以及爱打抱不平的人物。如《告经承》剧中的张朝宗、《乌龙院》剧中的宋江等。
荆州花鼓戏有四大主腔和200余种小调,唱起来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抒情叙事,饱含泥土的芳香。荆州花鼓戏击乐伴奏来自江汉平原的民间锣鼓,现存文献记载的传统击乐牌子有76个。
荆州花鼓戏的主腔属于板腔体,唱词多为七字、十字句。传统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唱腔高亢朴实,曲调音域宽阔,旋律进行中大跳较多;男女唱腔都用本音和假嗓相结合演唱,加上唱、帮、打三者紧密配合,形成了荆州花鼓戏独有的演唱风格。
荆州花鼓戏的主腔有高腔、悲腔、圻水腔、圻水败韵、四平腔、打锣腔、还魂腔等。高腔因其唱腔高亢粗犷,又俗称骷髅腔。该唱腔男腔粗犷、豪放,女腔婉转柔和,且字句安排和行腔处理均较为灵活,可塑性也很强。
演员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和剧中人物思想感情的需要灵活安排,因而是荆州花鼓戏最有代表性的唱腔之一,一般多用于本戏中唱腔的演唱。
由于高腔善于抒发悲怨深沉的感情,在许多剧目中被用于重点唱段。如《三官堂》中秦香莲的长段唱词就用高腔转接悲腔处理,其唱腔婉转凄切、如泣如诉,较好地表现出剧中人物的情感。
荆州花鼓戏有名的小调有“摘花调”、“十枝梅”、“采莲调”等。分单篇牌子、专用曲调、插曲3类,多来自民歌和各种民间说唱音乐。其乐曲短小,旋律优美,节奏轻快,色丰富。
新中国成立后,荆州花鼓戏得以新生。许多新中国成立前改唱楚剧的花鼓艺人,打出了“剧种回归”的旗帜,并得到了各地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扶持。先后建立了天门、潜江、沔阳等第一批县级花鼓剧团。
1955年,荆州花鼓戏在继承与改革的道路上迈开了步伐。其重要标志是将“一唱众和,锣鼓帮腔”的传统演出模式改成了弦乐伴奏,荆州花鼓戏的舞台上出现了发展和繁荣的局面。
《双撇笋》、《斩经堂》、《三官堂》、《春姑拾斧》、《借牛》、《拦花轿》等剧目,分别在湖北省和中南区文艺会演中获奖。这些成就奠定了荆州花鼓戏与湖北汉剧、楚剧齐名的基础地位。
改革开放后,荆州花鼓戏更是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1980年,荆州花鼓戏《花墙会》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色戏曲片;荆州花鼓的传统戏《王瞎子闹店》、《招郎》,由湖北电视台拍成电视戏曲艺术片;1984年,荆州花鼓现代戏《家庭公案》赴京汇报演出,轰动京城,被誉为“难得的好现代戏”。
随后,又有荆州花鼓戏《水乡情》、《向老三招婿》《海峡情》、《原野情仇》、《闹龙舟》等剧相继进京演出,是全国各剧种中,创作剧目上京演出较多的剧种之一。
荆州花鼓戏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可归纳分为3个阶段,即普及传播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创新阶段。
在这3个阶段中,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剧种发展的要求,在1954年定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名为“荆州花鼓戏”。
乡村剧团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甚至有的村都组成了剧团。这一时期,农村剧团为传播和普及花鼓戏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在这一阶段,由于剧种的发展和行政区划的调整,使得天沔花鼓戏也随之改名。1981年,荆州地区将天沔花鼓戏改为“荆州花鼓戏”。
荆门市将剧团经过调查研究,又考虑到荆门的市情团情,从1990年起,他们创作演出的重点调整到编演现代戏,特别是农村题材的现代戏上来。
荆门市花鼓戏剧团先后创作演出了现代戏《高玉莲》、《翁与媳》、《桃林深处》、《九二六壮歌》、《荷花洲头》、《闹龙周》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现代戏剧目。
这一时期,荆门市的花鼓戏在专业剧团的带领下,民间剧团迅速发展,形成了专业团体努力开拓花鼓戏发展的局面,使这一地方剧种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
在花鼓戏进入了全盛时期之后,花鼓戏艺人为了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荆门市一方面加大力度鼓励和扶持农村业余剧团,在创办剧团、聘请教练、演员签约、设备添置、信息提供等方面给予了优惠和方便,以利于花鼓戏的健康发展和广泛普及。
荆门市从2002年开始策划、创作大型现代花鼓戏《十二月等郎》。该剧创作的初衷就是想跳出传统曲目的模式,创作出一台全新式样的花鼓戏,一方面继承花鼓戏的传统,使其具有民族性;另一方面注入时尚的、现代的气息,使其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十二月等郎》也在声腔设计上大胆创新。在保留花鼓戏唱腔的悠扬、甜美、悦耳等音乐元素的前提下,融入民歌、山歌等民间音乐的素材,使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十二月等郎》的主题曲《等郎调》,就取材于江汉平原的“三棒鼓”,无伴奏合唱就沿用了原生态花鼓戏的无伴奏唱法等。正因为音乐注入了有特色的元素,所以当代观众感到亲切动听,能产生共鸣。
在舞台美术方面,《十二月等郎》既吸纳了话剧的写实手法,又保留了戏曲的写意手法,运用了大量的真实布景和道具,但又不是全实景,既有实又有虚。
另外,花鼓戏艺人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使舞台空间转换自如,增强了舞台的表现力。在《十二月等郎》剧中,活动台板、电脑灯光和环绕立体声都使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电脑设计投射的丰富图案及色变化,使江汉平原乡村景色跃然眼前。
《十二月等郎》为湖北花鼓戏这一地方剧种在全国争得了一席之地,使湖北花鼓戏在荆门具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步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荆州花鼓戏的表演艺术
行当
荆州花鼓戏主要行当有小生、小丑、小旦。到“六根竿”时期,随着剧目变化,行当角色有所发展,出现了小生、生脚、正旦(相当于青衣)、花旦(又称铁扁担)、丑脚五个行当,并有兼行代脚的传统。
各行当介绍
小生:多扮演青年男子。唱念均用大嗓。其饰演的角色如以唱见长的剧目《白扇记》中的胡金元、文雅书生戏《访友》中的梁山伯;《小辞店》的蔡鸣凤、《大辞店》的胡晏昌、《水漫蓝桥》的魏魁元;还有武功戏《戏蟾》中的刘海等。
生角:多扮演正直、豪爽、刚毅、洒脱,以及爱打抱不平的人物。如《告经承》中的张朝宗、《乌龙院》中的宋江,袍带戏如《永乐观灯》的永乐皇帝。生脚还有板头戏(相当汉剧的六外)如《乌龙院》的宋江、《大回窑》的薛仁贵。生脚还扮演一些老生戏,如《描容》的张广才、《清风亭》的张元秀、《讲宫》的王延龄,生脚还兼演净脚。
正旦:多扮演端庄娴淑、性格刚强的中青年女子。如《白扇记》的黄氏女、《三官堂》的秦香莲、《秦雪梅》的秦雪梅、《荷花池》的李氏。正旦还有穿撤手衣的戏(俗称“撒手衣戏”)如《何氏劝姑》中能说会道的何氏、《拷打红梅》中的姜大娘。
花旦:又称“铁扁担”行当、多扮演泼辣的中年妇女和活泼伶俐的小姑娘。如《辞店》中的卖膳女、《鸟龙院》中的阎惜妓、《醉洒》中的花魁、《吴汉杀妻》中的王兰英,《站花墙》中的春香、《思凡》的小尼姑。武戏如《反洞》中的张大姐。花旦步法轻快灵活,表演细腻,道白清脆。
丑:此行戏路宽,多扮演雇工、书童、店家、教书先生、恶少等,有的机智聪明、风趣诙谐,有的刁钻、奸猾。折子戏如《何业保写状》的何业保;长褂先生如《张老爷调情》的张老爷、《张先生讨学钱》的张先生;巾子丑如《雷打胡可仁》的胡可仁、《乌龙院》的张文远;官衣丑如《阴审》的判官;花子戏如《赶子放羊》中的刘花子。老旦、摇旦戏也由丑行兼代。
皮影戏的发源地
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区,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如陕西的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皮影戏、阿宫腔皮影戏、弦板腔皮影戏,甘肃的环县道情皮影戏,山西的孝义碗碗腔皮影戏,河北的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浙江的海宁皮影戏,湖北的江汉平原皮影戏,广东的陆丰皮影戏,辽宁的复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
皮影戏的形成时代尚无确考,但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它至晚在宋代已经成熟和盛行,东京汴梁瓦舍中的影戏艺人已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等9人。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金代壁画中有一幅《影戏图》,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山西皮影演出的实况。经过宋、金、元、明四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流行全国各地的皮影戏在清代呈现出繁荣局面。
皮影戏虽然种类繁多,但区别主要在声腔和剧目方面,至于影人制作和表演技术则大同小异。影人一般是先将牛皮或驴皮、羊皮刮去毛血,加工成半透明状后再刻制上,其雕绘工艺讲究刀工精致,造型逼真。影人一般分头、身、四肢等几部分,均为侧影,头部附有盔帽,身部、四肢皆着服饰,涂油后用火砖烘烤压平即成。演出时将影人的头插于身部,身与四肢相接,同时在身部和两手安上三根竹扦,即可操作演出。除了人物造型外,还要刻制一些砌末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
道具主要为影窗,俗称“亮子”,一般高3尺,宽5尺,最高不过4尺,宽不过6尺,以白纸作幕,以便单人操作。其次为油灯一盏,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动作。
皮影戏是我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艺术,近年来由于现代影视艺术的冲击,观众和演出市场日益减少,许多皮影戏面临消亡的危险,亟待抢救与保护。
皮影戏·孝义皮影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孝义市
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我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
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
孝义皮影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亦称“灯影儿”、“纸窗子”。一般纸窗面积为1.75m×1.21m。纸窗糊制有严格的裁纸、毛边、对口、粘贴、平整等5道工序,其窗平整无皱雪白无瑕。
孝义皮影在明代之前以羊皮为雕刻材料,体高58~60cm,俗称“二尺影”。到清代,皮影体高缩至42~48cm,俗称“五尺影”,三岁牛皮为雕刻上等材料。孝义皮影造型粗犷,简练夸张,线条遒劲有力,极富韵味。
明清时为孝义皮影的鼎盛期,孝义境内皮影班社多达60多家,随后逐渐衰落。1956年成立孝义市木偶皮影艺术团,“文革”时期撤消。1978年恢复皮影戏演出,曾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赴英国交流访问演出。1995年,孝义皮影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孝义皮影剧目丰富,现收藏有200余本,这些剧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极具学术价值。对孝义皮影戏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探讨中国戏曲发生和演变的内在规律,了解皮腔原生态的唱腔结构。
沔阳皮影戏的简介
沔阳皮影戏,俗称“皮影子”,它以沔阳渔鼓(湖北渔鼓之前身)行腔,沔阳方言道白,故命其名。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是指流行在江汉平原的沔阳(今仙桃市)、天门、潜江、监利、洪湖等县(市)具有相同艺术特征的皮影戏。皮影戏是江汉人自己的“土电影”,深受人们喜爱。虽然其源头尚无法考证,但早在明末清初这一带凡举办谢神会事,逢年过节都有唱皮影戏的习惯,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雕镂特色。唱腔以歌腔、渔鼓腔为主。歌腔皮影中的“鸡鸣腔”,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四面楚歌》,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活“化石”。渔鼓腔出自旧时艺人的乞讨唱曲,调式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