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日出日落方位查询,在线求签准不准确呢
日出日落方位规律
日出,指太阳初升出地平线或最初看到的太阳的出现。日落,指的是太阳从地平线下降。接下来给大家分享日出日落方位规律。
日出日落方位规律
(1)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升起,在西北落下。(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2)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南升起,在西南落下。(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3)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从正东升起,在正西落下(极点除外)
日出和日落的区别
(1)霞气的区别
日出的霞气比较淡雅,因为日出时大气层里的灰尘较少。
日落时则是漫天红霞,日落的颜色可以因地球的大气现象而增强,如云、烟及人为制造的废气等。
(2)温度的区别
日出时太阳刚刚升起,气温正在从最低点逐步上升,看过日出都知道会很冷,相对温度低。
日落时太阳照射大地一天的时间,地面温度相对较高。
(3)光线的区别
日出时光线还不强烈,不怎么刺眼,感觉很清澈透亮,通常可以直视。
日落时光线还带着一天的灼热,很浓郁,往往不敢直视。
正午太阳方位规律
(1)北回归线以北的点,正午时太阳总是位于正南。
(2)南回归线以南的点,正午时太阳总是位于正北。
(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点,正午太阳可能位于北方,也可能位于南方,也有可能位于正天顶。
日出日落方向怎么判断
北极点都正南,南极点都正北。极昼地区:北半球,日出日落都是正北;南半球,日出日落都是正南。北半球夏半年:南北半球均东北升,西北落;北半球冬半年:南北半球均东南升,西南落。春秋二分除了南北两极点外日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日出日落就偏向于哪个方向。而且纬度越高,偏转越明显。其中赤道偏转为当时的直射纬度,到极昼区偏转为90度。
受地球公转运动方向一”自西向东”运动的影响,太阳视运动表现为东升西落。严格说来,笼统地认为太阳东升西落是不准确的。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直射点位置的变化,使得同一地方不同日期日出日落方向不同,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日出、日落方向也不同,所以,我们在不同季节看到的日出日落的方位并不相同。
规律一: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
规律二: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北。
规律三: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南。
太阳日出日落方位
1.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时
除极点以外全球各地正东升,正西落,昼夜长短都是12个点,正午日影不长不短。
2.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从赤道逐渐往北回归线时,也就是直射北半球时
除极点以外全球各地太阳升的方向逐渐往北移,落的方向也往北移。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北半球白天开始变得比黑夜长(越来越长),南半球白天开始变得比黑夜短(越来越短)
北半球正午日影越来越短,南半球正午日影越来越长。
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
除极点以外全球各地太阳在此日日出日落方向都最偏北,北极圈正北升正北落昼长24小时(即0点太阳就露头),南极圈也如此但没有白天(中午刚升又下去了),北半球这一天白天最长,南半球反之,北半球这一天正午日影最短,南半球日影最长(极圈极点无日影)
4.夏至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从北回归线逐渐往赤道移,还是直射北半球时
除极点以外全球各地太阳升的方向逐渐往东移,落的方向逐渐往西移。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北半球白天逐渐变短,但还是昼长夜短,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但还是昼短夜长,北半球正午日影逐渐变长,南半球日影变短。
5.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时
除极点以外全球各地正东升,正西落,昼夜长短都是12个点,即跟1完全一样。
6.秋分到冬至,太阳直射从赤道逐渐往南回归线时,也就是直射南半球时
除极点以外全球各地太阳升的方向逐渐往南移,落的方向也往南移。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北半球白天开始变得比黑夜短(越来越短),南半球白天开始变得比黑夜长(越来越长)
北半球正午日影越来越长,南半球正午日影越来越短。
7.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
除极点以外全球各地太阳在此日日出日落方向都最偏南,北极圈正南升正南落但没有白天(中午刚升又下去了),南极圈也如此但昼长24小时(即0点太阳就露头),北半球之一天白天最短,南半球反之,北半球这一天正午日影最长,南半球日影最短(极圈极点无日影)
8.冬至日到春分日,太阳直射从南回归线逐渐往赤道移,还是直射南半球时
除极点以外全球各地太阳升的方向逐渐往东移,落的方向逐渐往西移。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但还是昼短夜长,南半球白天逐渐变短,但还是昼长夜短,北半球正午日影越来越短,南半球正午日影越来越长
由此可见,太阳升落方向规律是一个回归年
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升起,在西北落下(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南升起,在西南落下(极昼极夜区除外)。
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从正东升起,在正西落下(极点除外:北极点正南日出,正南日落。南极点正北日出,正南日落)。
日影长短日变化:一天中,正午日影最短,日出日落时(即晨昏线上)日影最长。
正午日影长短年变化规律:与正午太阳高度成反比。直射点纬度正午日影缩短为零3日影方位的变化规律:日影方向与太阳方位始终相反。
正午日影方向:直射点纬线以南——日影向南;直射点纬线以北——日影向北;有极夜的地区正午无日影。
扩展资料
日出的时间会随季节及各地方纬度的不同而改变。传统上认为在北半球,冬至时日出的时间最晚,然而事实上日出最晚的时间该是1月初。同一道理,日出最早的时间并非在夏至时,而是在6月初。
即使在赤道地区,日出及日落的时间在全年里亦会有少量的变更。而这些变化可以用日行迹表达。
日出及日落的时间可以借由跟踪太阳的轨迹而计算得到,但所计算出来的时间会比真实感觉的有些微不同,所计算出来的日照时间会比真实感觉到的长,而所计算出来的黑夜的时间则比真实感觉到的短。
因为太阳光会受到地球大气层的影响而产生折射,所以当太阳仍未升上地平线时,人们已看到日出的景色,这是每天日出时产生的错觉。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曾记录名为“天再旦”的罕见天文现象,意思是同一天接连出现两次日出的情况。通常是由于清晨五点到七点的日全食所引起的天文奇观,第一次日出时,天色又逐渐暗去,接着又迎接第二次日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出
在北半球,以北京为例,太阳升起的方向和落下的方向在一年中变化的情况是:春分日以后,太阳升起的方向逐渐向北偏,太阳落下的方向也逐渐向北偏,到了夏至日,太阳升起的方向与太阳落下的方向达到一年中向北偏的角度最大值。夏至日以后,太阳升起的方向与太阳落下的方向向北偏的角度逐渐变小,到了秋分日,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秋分日以后,太阳升起的方向和太阳落下的方向逐渐向南偏,到了冬至日,太阳升起的方向与太阳落下的方向达到一年中向南偏的角度最大值。冬至日以后,太阳升起的方向与太阳落下的方向向南偏的角度逐渐变小,到了春分日,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
在不同纬度地区,太阳升起方向与太阳落下方向向北偏(向南偏)的角度大小不同,纬度愈高,向北偏(向南偏)的角度愈大。
http://www.pkuschool.com/zadmin/manage/details.asp?TopicAbb=studymod&FileName=g003dl0349a02.htm
日出日落方位在哪里?
日出日落方位的判定,相关规律是:
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所有点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所有点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当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时,全球所有点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这个规律是怎么得到的呢?
要明白这个问题,首先们要明白两个问题,D晨昏线所代表的意义。晨昏线是昼夜的分界线,由夜进入昼需经过晨线,由昼进入夜需经过昏线,所以晨线代表日出,昏线代表日落。
地球上所有正在日出的点都位于晨线上,所有正在日落的点都位于昏线上,因此我们想要研究任何地的日出或者日落方位,就需要将其放在晨线上来观察。日落则需结合昏线研究。地球上方位的判定。经线代表正南正北,纬线代表正东正西。
下面两幅图图分别代表太阳直射北半球时,以晨线和昏线为中心的光照图,图中红色实线代表太阳光线,粉色短实线代表东西方向,蓝色短实线代表南北方向,绿色阴影代表黑夜。
如图1,各个正在日出的点,无论是北半球的A点还是南半球的B点,看到的太阳光线都来自东北方向,即日出东北。
如图2,各个正在日落的点,无论是北半球的C点还是南半球的D点,看到的太阳光线都来自于西北方向,即日落西北。
综上所述,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所有点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同样方法可得,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所有点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当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时,全球所有点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太阳从哪升起哪落下和季节有关吗?
和季节有关。
造成太阳升起方向随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轴和地球公转的黄道平面之间有66度34分的夹角。
夏天太阳升起都是在东方偏北一点的地方,而落下都是在西方偏北一点的地方;从夏季到冬季,这个位置会慢慢改变,到了冬天,太阳升起都是在东方偏南一点的地方,而落下也是在西方偏南一点的地方。
以北半球为例,除了春秋分是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春分到秋分之间太阳都从东偏北方向升起,西偏北落下;从9.22-3.22之间是从东偏南升起,西偏南落下。
扩展资料:
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这使得黄赤交角存在,从而使得在地球上看从正东方的地平线上射来的太阳光线时,视线与太阳光线已经形成了黄赤交角幅度之内的一个交角。
由于太阳光线是与黄道面平行的,而黄赤交角正好使水平测地线与黄道面相交,这样自然认为正东方的视线与真正从正东方射来的太阳光线偏差了。从而在夏半年看到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从西偏北方向落下,冬半年则对称之。
如地轴不倾斜,即地轴与黄道面垂直,黄赤交角为0°的话,那么太阳永远都是从正东方升起,从正西方落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落
有关系。关系如下:
1、夏季:太阳从东北方升起和落下。
2、冬季:太阳从东南方升起和落下。
当太阳直射点直射在北半球时,除极昼、夜地区外,太阳就会从正东偏北升起,即东北升起,从正西偏北落下,即西北落下。全球如此。
在春分和秋分日,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
在夏至,太阳在我国纬度地区在东偏北25度左右的方位升起,西偏北25度左右的方位落下。
在冬至,太阳在我国纬度地区在东偏南25度左右的方位升起,西偏南25度左右的方位落下。
扩展资料:
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这使得黄赤交角存在,从而使得在地球上看从正东方的地平线上射来的太阳光线时,视线与太阳光线已经形成了黄赤交角幅度之内的一个交角。
由于太阳光线是与黄道面平行的,而黄赤交角正好使水平测地线与黄道面相交,这样自然认为正东方的视线与真正从正东方射来的太阳光线偏差了。从而在夏半年看到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从西偏北方向落下,冬半年则对称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出时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阳直射点
各个季节太阳从哪个方位升起、落下??? 用北京这个地方做例子好了请偏转角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一致。到夏至日偏转达最大值23°26 。从夏至日至太阳升落方位的变化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1.随纬度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太阳赤纬不为零时,纬度越高(不管南北纬),太阳升落的方位角(以东点、西点为起点,在地平圈上度量,偏北为正,偏南为负,用符号A表示)越大,而且太阳赤纬为正(负)即太阳直射在北(南)半球时,方位角为正(负),亦即太阳升落方位偏北(南)。根据纬度的差异又可分为以下六种情况:
(1)在赤道上看:由于太阳周日圈与地平圈直交,故一年四季太阳都是垂直地升起而又垂直地落下,且太阳赤纬是多少度,太阳升落方位便是多少度,即δ=A。例如:每年11月7日,太阳赤纬约为-16°19′即太阳直射南纬16°19′,此日的太阳升落方位亦为-16°19′,即在赤道上看11月7日这天太阳是从正东偏南16°19′处升起,在正西偏南16°19′处下落。
(2)在开始出现极昼的纬度上看:由于太阳周日圈最低点与地平圈相切,故太阳升落方位最大为90°即与北点或南点重合。例如:6月22日北极圈上开始出现极昼,太阳周日圈全部在地平圈以上,其最低点恰与北点相切,故这天在北极圈上看太阳,是从正东偏北90°即正北方位开始升起,而在正西偏北90°即正北方位下落到最低点,换句话说就是6月22日在北极圈上看太阳升落方位为+90°。
(3)在开始出现极昼的纬度到极点之间看:由于太阳周日圈全部位于地平圈以上而且是倾斜的,故一天中太阳高度仍有变化,太阳开始升起和下落到的最低点方位角均为90°即太阳升落方位亦与北点或南点重合。例如:6月22日在70°N处看太阳,一天中太阳总在地平以上转圈,只在半夜时下落到最低点,此时太阳位于正北方天空,方位角为+90°。
(4)极昼期间在极点上看:由于太阳周日圈始终平行于地平圈,故一天中的太阳高度没有变化,始终等于该日太阳赤纬,太阳只有方位变化而无所谓升落,因而不存在升落方位问题。例如:12月22日在南极点上看,太阳周日圈始终高出地平23°26′,且只有方位变化(每日一周)而无所谓升落,故不存在升落方位问题。
(5)在开始出现极夜的纬度上看:由于太阳周日圈最高点与地平圈相切,故太阳只在正午时在方位为900的一点出现,但刚一露脸即已下落。如8月7日太阳赤纬为+16°19′即太阳直射北纬16°19′,该日南纬73°41′的地方出现极夜,这天太阳只在正午时在方位为90°的一点即正北方露一下脸。
(6)在赤道与极昼极夜出现的纬度之间看:由于太阳周日圈与地平圈斜交,且纬度越高,两者之间的夹角越小,故太阳升落的方位角也就越大,而且普遍地A>δ。方位角的大小可用球面三角正弦公式求得:sinA=sinδ/cosψ( 式中A为方位角,δ为太阳赤纬,ψ为当地纬度 )。例如:12月22日太阳赤纬为-23°26′,赤道上方位为-23°26′,南北回归线上为-25°41′,南北纬45°为-34°13′,极圈上为-90°。
2.随季节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太阳赤纬值越大(小),方位角越大(小),而且赤纬为正(负)方位为正(负)即太阳升落方位偏北(南)。 总之,太阳升落方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因纬度而不同,随季节而变化,它是太阳回归运动在地面上的反映。只要掌握了太阳回归运动或太阳直射点在地面上的移动规律,太阳升落方位的变化规律便可迎刃而解。只是要注意:除赤道外,太阳周日圈与地平圈并不垂直相交,因而只有在赤道上A=δ,而在其它纬度上都是A>δ;极夜期间不存在太阳升落亦无所谓太阳升落方位;极昼期间(除极点外)太阳升落方位均为90°,只有极点上太阳周日圈平行于地平圈,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赤纬,不存在太阳升落方位问题。太阳从哪升起哪落下和季节有很大的关系,夏天太阳升起都是在东方偏北一点的地方,而落下都是在西方偏北一点的地方,从夏季到冬季,这个位置会慢慢改变,到了冬天,太阳升起都是在东方偏南一点的地方,而落下也是在西方偏南一点的地方,只要你细心观察,会发现这个规律的。位置由地球对太阳的方向决定,而地球跟太阳的相对位置又决定了不同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