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数字绝学是什么,易经文字绝学
八极灵数中的303代表什么
八极灵数中的303代表天生具有治疗能力(负责任,爱因斯坦、卡耐基)。
八极灵数的理论来源于老祖宗的智慧,八就是八卦,极就是太极。八卦代表八个方位,太极代表阴阳。八极灵数包括:绝命、六煞、祸害、五鬼、天医、延年、生气、伏位。八极灵数的八极即为八方立极,八大神煞各守一方,司人间祸福。八极灵数是一门有关我们运程的终极学术,它是由易经中提到的:象、数、理、占、这四部分中的数的运用。即为八极灵数!它的理论体系非常扎实完整系统 ,八级灵数运用了传统阴阳五行辨正原理,能够清楚的知道何为祸害、何为五鬼、何为延年、天医、它们代表的什么意思,它们所代表的内涵,它们阴阳五行属性各是什么!八级灵数命运学是教给大家如何用数字能量来达到知命改运,转运的一门数字能量绝学!此学术主要是告诉大家如何分析手机号码中存在的有关本人命理中的一切信息,如:财运,挑花运,婚姻运,事业运,贵人运,身体健康方面,还有何时招小人迫害,何时破财,何时升官等等。
易经中数字1到9的含义
数字1代表坎水、数字2代表坤土、数字3代表震木、数字4代表巽木、数字5代表中土、数字6代表乾金、数字7代表兑金、数字8代表艮土、数字9代表离火。
易经中1—6为水,2一7为火,3一8为木,4一9为金,5—0为土。五行再分阴阳,1、3、5、7、9为阳,2、4、6、8、0为阴,数字1为阳木,可比喻为参天大树。大树挺拔充满力量,风雨无惧,寓意为顶天立地栋梁之材。数字2为阴木,阳木是大树,阴木就是小草花卉。
阴阳八卦
阴阳两仪,三寸三身,四梢四象,五行五脏,,七星,八卦,九宫。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总称为经卦。由八个经卦中的两个为一组的排列,则构成六十四卦。
这八组基本符号也与数字有对应,1乾、2兑、3离、4震、5巽、6坎、7艮、8坤。其中没有9这个数,在易学理论中,9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在《易经》中,与9相反,12代表阴,它在古代被认为是最吉利的数字。
易经数字1到9分别代表什么?
易经中1-6为水,2一7为火,3一8为木,4一9为金,5,0为土。《易》学中的数字奇偶是“阳奇阴偶”: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并且特以九、六为阴阳的代表,凡阳爻皆称为九,凡阴爻皆称为六。
《易经》指《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字代表了“日、月”。即是说“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
易经的核心
易经的核心就是著名的“三易说”,即:简易、变易、不易。
1、简易:是指世界上的事物再复杂再深奥,一旦人类的智慧达到,就可以把它们转换成人们容易理解和处理的问题。
2、变易:是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发展着,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如果离开这种变化,宇宙万物就难以形成。
易经里不可使用的魔鬼数字
根据周易五行与数字神秘关系,尾数4、 9 为金,1、6 为水、3、8 为木,2、7 为火,5、0 为土的原则。
五行之数字,按后天八卦数字排列,其五行性质如下:木为3、4,火为9,土为2、5、8,金为6、7,水为1。 1、2为木,1为阳木,2为阴木,3、4 为火,3为阳火,4为阴火,5、6 为土,5 为阳土,6为阴土,7、8为金,7为阳金,8为阴金,9、10为水,9为阳水,10为阴水
吉祥运暗示数(代表健全、幸福、名誉等): 1、3、5、7、8、11、13、15、16、18、21、23、24、25、31、32、33、35、 37、39、41、45、47、48、52、57、61、63、65、67、68、81
次吉祥运暗示数(代表多少有些障碍,但能获得吉运): 6、17、26、27、29、30、38、49、51、55、58、71、73、75
凶数运暗示数(代表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2、4、9、10、12、14、19、20、22、28、34、36、40、42、43、44、46、 50、53、54、56、59、60、62、64、66、69、70、72、74、76、77、78、79、 80
如果现在的你正在为自己的财运不顺,茫然无措;亦或是因感情不顺,心力憔悴;请写私信我,帮您解决。
易经的奥秘 何为易经
《易经》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为伏羲八卦为始那时并没有文字所以八卦。二为周文王父子承接伏羲八卦,八八重叠生六十四卦,周文王父子认为64卦以包含宇宙万物,每一卦都有卦辞。后有孔子做传又称《易传》《十翼》,《易经》的发展在夏朝时期产生了《连山易》,在商朝时期产生了《归藏易》,在周朝时期产生了《周易》。《易经》是中国最早的易经书,由伏羲氏所创。由于时间的原因,《连山易》和《归藏易》已失传,只剩下《周易》。所以周易是出自于《易经》的,它承载了过多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但不乏文采和哲理,是国学(内含儒道两家思想)重要经典之一。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易经》讲道。而对于道讲得最早、最系统的是道家鼻祖老子。辩证法思想萌芽于《易经》体系建立于《老子》。陈鼓应先生指出:“老子由万事万物的对反现象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发展规律,从而建立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性的辩证法——它发端于《易经》而体系的建立则完成于《老子》”;《易经》号称绝学。魏晋时道家的王弼用老庄解易,《易经》今传本就是王弼本。“王弼正崛起于汉代道家易以及重义理的古文经学派的流脉中。”
关于《易经》书籍性质研判,自古以来见仁见智:
(1)卜筮书。《周易·系辞上》具体介绍大衍之数的卜筮法,卦爻辞中有大量的吉凶占语,有明确讲:“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一般认为《易经》之所以免遭秦火,正因其为卜筮书。宋朱熹《周易本义》主此观点,近人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李镜池《周易探源》等亦持此说。
(2)哲学书。庄子认为“《易》以通阴阳。”阴阳问题是中国哲学基本问题。有学者认为《周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最系统的哲学著作。“易之为观,辩证唯物;易之为法,唯物辩证。”(钟致帅语),《易经》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易》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易》的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
(3)历史书。讲述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章太炎《易论》) “乾坤两卦是绪论。既济、未济是余论,自屯卦至离卦,为草昧时代至殷末之史,自咸卦至小过卦为周初文、武、成时代之史。”(胡朴安《周易古史观》),另有学者或以为《周易》为商周之史。或以为是奴婢起义史,或以为是用谐音隐文体和卜筮外形写成的一部特殊史书。
(4)预测学。《易经》运用三爻(自身本我、他人外因、天象趋势)和上下爻(事物发展)体系进行预测,用每一爻辞对某一阶段现状进行高度概括。称贞卜。孔子预测华夏文明起码可以传承三千年,结果果然应验,这一预测可见《论语·为政》篇。
(5)行为学。《易经》认为人的行为要合乎规律。提出君子“以顺动”,即按着客观规律办事,同时“动者尚其变”,也要随机应变,趋利避害。君子更要“复”观,随时总结经验教训。
(6)尚有其它,所据不一,现代还有人把它誉为“宇宙代数学”。
《易经》群经之首
《易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实际上,并非是大众误认为的算命风水之书,而是一本最顶尖的悟道书,它用具象而又精确的语言,描述了大道之本体和运行规律,指导着一代又一代人通往证悟的生命之巅。
真正的《易经》,包括了连山易、归藏易、乾坤易及周易,其中,连山、归藏、乾坤合称三坟,连同周易,共有四易,“三坟四易”方是《易经》之全体。其中“三坟”是主干,是描述大道全体大貌及运动规律之语言符号,内中蕴藏证道核心技术,是本体之学,是悟证合一之绝学,它有体无用,以周易为用。
三坟记载:天皇伏羲氏于上古洪荒之世,在“草生月,雨降日,河泛时”,因“龙马负图”,开心悟道,而画八卦,名曰连山;人皇神农氏“惟若古道”而制归藏;地皇轩辕氏正道一德而作乾坤。连山、归藏、乾坤正是《易》之源头,也是道学之始,体用兼赅,内藏最深奥也是最直截的悟道理法。其框架乃是“体象”合一之结构,将有形之世界、身体乃至无形之心性,皆视为“象”,通过观象、类象、破象,打破客观世界之“象”及“心”象束缚,从而透彻悟道。
是以汉朝名儒孔安国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一语中的;而伏羲,乃是人类历史有文字、文物考证的悟道第一人。伏羲第一次提出“无为”之义:“我惟老极无为,子惟扶我正道”。
用于指导证道悟道的《易》,称为“先天易”,易“三坟”为代表,其中口口相传部分,则是先天中的先天;而用于指导各种术数乃至科学技术的《易》,称为“后天易”。先天乃后天之源,乃后天之本,后天不得先天,则根本无存。缺失先天易的《易经》,是残缺不全的;缺失先天易之道学,是基址不固的。《易经》敢称“群经之首”和第一证悟书,底气在于先天易;先天易是《易经》之真义所在。
伏羲以降,《易》之真义有隐有显,有演有变,然代有传人,一缕圣脉,永不断绝,终成燎原,成为今天覆盖至少40亿人群的道学文明,度人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