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轮回的意思,人生真的有轮回转世吗
老公我你说这句话人生就是轮回是啥意思
2009年7月搬家吉日
2009年7月1日(润)五月初九 丁未日 星期三 (冲牛煞西)
2009年7月2日(润)五月初十 戊申日 星期四 (冲虎煞南)
2009年7月4日(润)五月十二 庚戌日 星期六 (冲龙煞北)
2009年7月5日(润)五月十三 辛亥日 星期日 (冲蛇煞西)
2009年7月8日(润)五月十六 甲寅日 星期三 (冲猴煞北)
2009年7月9日(润)五月十七 乙卯日 星期四 (冲鸡煞西)
2009年7月14日(润)五月廿二 庚申日星期二 (冲虎煞西)
2009年7月20日(润)五月廿八 丙寅日星期一 (冲猴煞北)
2009年7月21日(润)五月廿九 丁卯日星期二 (冲鸡煞西)
2009年7月23日 六月初二 己巳日星期四 (冲猪煞东)
2009年7月25日 六月初四 辛未日星期六 (冲牛煞西)
2009年7月29日 六月初八 乙亥日星期三 (冲蛇煞西)
吉时:避开13-15点的冲时后任选。
避开家人的生肖冲日,任选搬家吉日,恭喜你们,谢谢。
什么是人生轮回?
轮回是佛教的重要理论之一。佛法亦是教导众生永出轮回。
给你介绍一下我的认识,供你参考。
佛教最吸引我的就是那深广无边的智慧,以及他们的慈悲救度。佛法真实不虚。修证真实不虚。
佛教是教育,我跟随佛陀教诲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让自己有修养。
吃素以后得到身体健康 放生助人让我心情愉快。戒杀之后才真正体会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的慈悲,也学会爱护一切众生。
因果是佛教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以前总是觉得生活对自己的不公,学习佛法之后,了解因果,才知自作自受,于是改变自己的行为,做事以前能够想到果报,给自己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磨难。
最受益的是佛法。佛法是智慧之学。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让我眼界开阔,尤其是修心,更是受益无穷。
了解真心本性,从而不再执着虚幻的物象,给自己的一个快乐的人生。
佛教是佛陀至善圆满的教育。南无阿弥陀佛
网络上的佛教资源 四位讲经网站 供您学习 请看链接: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C4%BE%D2%EF/blog/item/0484fadd9ede98325882dd2c.html
人生轮回是怎么回事?
传统文化认为,人=肉体+灵魂。肉体是灵魂的房子或载体。人死就是灵魂离开肉体,但是灵魂要不断地投胎转生。
生命总共有10种形式,从低到高分别是:地狱、鬼、畜牲、人、阿修罗、天人;罗汉、缘觉、菩萨、佛。其中前六种属于“三界”中,是轮回的。也就是说,三界内的灵魂要在六道中不停地轮回投胎转生,俗称“六道轮回”。在六道中,前三道被称为“三恶道”,一旦落入三恶道,将痛苦无不边,很难超脱。
所以,前世来生肯定有的,但不一定在哪一道。
有智慧的聪明人应该有更高的志向,跳出三界,成为圣人,摆脱六道轮回。不生不死,生命永存。出家人修行的目的在于跳出六道轮回,当然,在家人通过修行,也能跳出六道轮回。生命的最高最完美的形式是成佛。
轮回是什么意思?
就是没有头
人生就是一个轮回
不要辜负此人身,学佛修行吧。
轮回真的存在吗?我们的人生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吗?几千万年前,后几千万...
佛家圣严对生命真相的开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佛教相信,除了已经解脱生死(如小乘的阿罗汉)或已经自主生死(如大乘的圣位菩萨)的圣者之外,一切的众生,都不能不受轮回的限制。 所谓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转,并不真的像轮子一般地回环。轮回的范围共有六大流类,佛教称为六道,那就是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罗(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狱道,这都是由于五戒十善及十恶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恶,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坏僧团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称为五逆)而有的类别,五戒十善分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修罗的三道,十恶五逆分为下中上三品,感生傍生、鬼、地狱的三道。作善业,生于上三道,作恶业,生于下三道。在每一类别中的福报享尽或罪报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终结,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开始,就这样在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便称为轮回生死。 不过佛教特别相信,众生的生死范围虽有六道,众生的善恶业因的造作,则以人道为主,所以,唯有人道是造业并兼受报的双重道,其余各道,都只是受报的单重道,天道神道只有享受福报,无暇另造新业,下三道只有感受苦报,没有分别善恶的能力,唯有人道,既能受苦受乐,也能分别何善何恶。佛教主张业力的造作薰习,在于心识的感受,如若无暇分辨或无能分辨,纵然造业,也不能成为业力的主因。所以,佛教特别重视人生善恶的行为责任。 正因为造作业力的主因是在人间,所以上升下堕之后的众生,都还有下堕上升的机会,不是一次上升永远上升,一次下堕永远下堕。 人间众生的造作业因,是有善有恶的,是有轻有重的,人在一生之中,造有种种的业,或善或恶,或少或多,或轻或重。因此受报的机会,也有先后的差别了。所以,人在一期生命的结束之后,朝向轮回的目标,有著三种可能的引力,第一是随重:一生之中,善业比恶业的分量重,便先生善道,善道的天业比人业重,便先生天道;如果恶业比善业重,便先生于恶道,恶道的地狱业比傍生业重,便先生于地狱道,受完重业的果报,依次再受轻业的果报。第二是随习:人在一生之中未作大善也未作大恶,但在生平有一种特殊强烈的习气,命终之后,便随著习气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处所,所以,修善学佛,主要是靠日常的努力。第三是随念:这是在临命终时的心念决定,临终之时,如果心念恶劣,比如恐怖、焦虑、贪恋、镇恼等等,那就很难不堕恶道的了,所以佛教主张人在临死或新死之时,家属不可哭,应该代他布施修福,并且使他知道,同时宣说他一生所作的善业功德,使他心得安慰,使他看破放下,并且大家朗诵佛号,使他一心向往佛的功德及佛的净土;若无重大的恶业,这种临死的心念倾向,便可使亡者不致下堕,乃至可因亡者的心力感应了诸佛菩萨的愿力,往生佛国的净土──这是佛教主张临终助念佛号的主要原因。 民间的信仰,以为人死之后即是鬼,这在佛教的轮回观中是不能成立的,因为鬼道只是六道轮回的一道,所以人死之后,也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生于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