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土化轮回出处,六道轮回出处
四大尸祖都有谁呢?
嬴勾、后卿、旱魃、将臣。
四大尸祖介绍:
1、将臣
传说兵祖蚩尤座下有一恐怖绝伦的凶兽犼,常以吞人为乐。后黄帝与蚩尤交战,双方手段尽出,兵将全上场。身为蚩尤座下第一先锋官的犼,自然也首当其冲攻击黄帝阵营。
黄帝见犼太过厉害,手下兵将都折于它手,便设计将其杀死。犼死后,心有不甘,魂魄一分为四,仅留一份与自己尸身相合,使其成就僵尸之身。
2、旱魃
天生掌控火行之力,青衣赤足,立身之初,赤地千里。传说乃是黄帝之女身死后,融合犼之残魂所化,虽为僵尸却术法惊天,可操控天气,形成旱灾,是行走的灾难之源。但凡埋葬于地火之处的尸体就,一旦成就僵尸,皆自动朝着旱魃进行。
与其他僵尸不同,旱魃虽也嗜血,却并不一定要以生灵血为生,它们更多是以地火之力进化。所以,大多数旱魃都沉眠于地下,吞噬地火之力,轻易不会在人间行走。
3、赢勾
本是黄帝座下大将,后因违背黄帝指令,导致无数兵将陨落。犯下如此大错,本因处死,但黄帝念其过往之功,便罚其镇守黄泉冥海,成为黄泉的镇守天神。
然冥界乃生灵死后归属之地,天生就与神明之躯相反,赢勾在此处过的是生不如死,心生怨恨之下,被犼之残魂所惑,化作僵尸,飞出冥界,霍乱四方。由于它于冥海之边容纳无尽怨气所化,故与旱魃一样,天生御水,一念见水汽聚散,挥手间江河倒转。
4、后卿
与旱魃、赢勾、将臣不用,他不是死后变成僵尸的,而是活着时主动于犼的残魂融合,成就僵尸之躯。传说,他本是后土的弟弟,后土化轮回,建立六道轮回,接引众生转生。这是莫大的功德,故后土虽化身六道轮回,却并未彻底死去,而是永生永世镇守于冥界。
洪荒流小说有哪些设定,和真实的神话故事有所出入?
1、帝俊与东皇太一是兄弟;传闻太一与其兄长帝俊为三足金乌,诞生于盘古左眼化成的太阳星中。
2、三大先天至宝:太极图、混沌钟、盘古幡;
3、帝俊、东皇太一、伏羲、女娲是妖皇;
4、多宝道人是释迦牟尼;
5、后土化轮回;
6、祖龙元凤始麒麟的存在;祖龙元凤可能改编自《西游记》,《西游记》里出现过“走兽之长麒麟,飞禽之长凤凰”。
7、混沌三千魔神的存在;
8、印度教众神和波旬是阿修罗一族;
9、关于十二祖巫以及巫族相关内容,巫妖大战;十二祖巫的形象大部分源自《山海经》。
10、混鲲祖师;《洪荒》中的虚构人物,正统神话没有任何相关记载。
11、创始元灵;《洪荒》中的虚构人物,是万物始祖,分别赐予鸿钧老祖“玄气”,混鲲祖师“玄灵气”,女娲娘娘“玄空气”,陆压道君“玄明气”,四位始祖各自开宗立派。关于创始元灵,正统神话没有任何相关记载,道教、佛教均不承认创始元灵、鸿钧等小说编撰人物。
12、龙凤初劫;“龙凤初劫”应该是源自于道教中的“龙汉初劫”。
13、金仙及其相关;《封神演义》中只有“混元大罗金仙”这一说,指的是阐教三友,从没有“阐教十二金仙”一说,而“混元大罗金仙”按照字面意思是指类似于先天至高神。
14、三清是盘古三魂所化;
15、大乘佛教是指接引道人阿弥陀佛的教派,小乘佛教是指多宝道人释迦牟尼的教派,大日如来是陆压;接引道人阿弥陀佛和多宝道人释迦牟尼创建西方教,之后老子化佛把西方教转变为佛教。
16、圣人是仅次于鸿钧的最高等级;
很多小说都说祖巫后土化身六道轮回,有什么证据么?
说明这个自创的世界体系被较多的人使用!
地府到底是谁建立的?有人说是后土娘娘身化六道轮回创立地府,也有说是...
因众生业力而建立的 十方世界都是 天界 人间 修罗 地狱 都是因为业力 如果所有众生都不造恶业 就不会有地狱了 如果持五戒 就不会有畜生 如果都修十善业就都会生天上 建议你看一下《起世经》 看完了会懂很多
六道是哪六道?六道轮回最早出自哪个典故?
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
典故出处
唐·张说《唐陈州龙兴寺碑》:“圣人有以见六趣轮回,是无明网,故决之以定力。”
请问六道轮回最早出自哪里?能具体描述一下六道的景象吗?
【六道】 佛教世界观用语。指凡俗众生因善恶业因而流转轮回的六种世界。又称六趣。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其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三恶道,或三涂。阿修罗、人、天称三善道。六道中若不含阿修罗,则为五道,或五趣。 (1)地狱道︰即地狱受苦之处。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众生若造上品十恶及五逆罪,则堕地狱。 (2)饿鬼道︰即孤贫潦倒受苦之鬼。经常处于饥饿中,到处游行,求食不得。相传有历千百年不闻浆水食物之声音,而常受饿渴痛苦者,故名饿鬼。众生若造中品十恶业,则堕饿鬼道。 (3)畜生道︰即牛、羊、猪、马及一切虫、鱼、禽、兽等动物。众生若造下品十恶业则堕畜生道。 (4)阿修罗︰属于非天道的一种大力鬼神。具有神通和威力而无德,性多嗔恚,统率夜叉、罗刹等,以阿修罗为首,故称阿修罗道。众生作下品十善即可生阿修罗道。 (5)人道︰即人类。因人道苦乐参半,善于分辨事物的前因后果,易于知苦断集,明理去惑,转凡成圣,故《大智度论》卷四说,佛之三十二相要在人道中培植。众生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即可生于人道。 (6)天道︰即天界。天道分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中。欲界因有男女情欲,故名欲界。色界,没有男女情欲,唯色相庄严,故名色界。无色界,无有形相,唯精神心识存在,故称无色界。众生行上品十善、修四禅定、四空定,即可生于天界。 此六道,若加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界,即天台宗所说之十界。十界之中,六道是迷界凡夫所住,故又称六凡。声闻等四界是圣者所住,故称四圣。 ◎附一︰〈五趣〉(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五趣,指迷界有情所趣之五处。即地狱(nirr!iti)、饿鬼(preta)、畜生(tilyagyoni)、人间(manusya)、天上(deva)。亦称五道,或五恶趣、五恶道、五有。三界、六道、二十五有等是其相异的分类。三界含摄极广,此处除去其中的善、染、外在器世间和中有,只限于有情数。 所谓地狱,是指在地狱受寒热大苦,乃嗔恚者或行上品五逆十恶者所趣。所谓饿鬼,是指为饥渴所苦者,乃贪欲者或行中品五逆十恶者所趣。所谓畜生,是指禽、兽、虫、鱼之类,乃愚痴者或造下品五逆十恶者所趣。所谓人间,乃持五戒或行中品十善者所趣。所谓天上,是指六欲天、四禅天、四无色天的总称,乃行上品十善及禅定者的果报。 此五者称为趣的原因,根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的解释,趣是‘往’的意思,另有一说是‘到’的意思,因为此五者是往到善恶业因所结的生处,故有此称。《大乘义章》卷八(末)解释五趣又名五道,是因(大正44·625a)︰‘所言趣者,盖乃对因以名果也。因能向果,果为因趣,故名为趣。所言道者,从因名也。善恶两业,通因至果,名之为道。’五趣之地狱、饿鬼、畜生为纯恶之所趣,人、天为善恶杂业之所趣,皆属有漏。与无漏之净土相对。故总名为恶道、恶趣。又名五有,乃取‘有’具因果不亡之义。 五趣再添阿修罗,称六趣或六道。所谓阿修罗,是指不断斗争并受此苦者;是怀有猜忌心、行下品十善者的果报。其中,地狱、饿鬼、畜生称为三恶趣,阿修罗和人、天称为三善趣。 关于设五趣,或设六趣这点,在大小乘中有不同的说法。《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云(大正27·868b)︰‘谓有余部立阿素洛为第六趣。彼不应作是说。契经唯说有五趣故。’《俱舍》、《正理》、《显宗》、《杂心》等诸论,都只设五趣,而大乘经中却大多说六道。若根据五趣的说法,则阿修罗包括在五趣之中。《俱舍论颂疏记》(唐·遁麟述)卷八谓(卍续86·313下)︰‘问︰阿素落何趣摄?(中略)瑜伽、佛地论说为天趣。杂心鬼趣摄。正法念经是鬼、畜趣。伽陀经鬼、畜、天三趣。(中略)慈恩师依瑜伽、佛地为正。婆沙评为鬼趣摄。杂心解亦同。’ 此外,《首楞严经》卷八有开仙趣以为七趣之说。该经卷九另据阿修罗出生的不同(即胎、卵、湿、化四生),而将之含摄在鬼、畜、人、天四趣中。 ◎附二︰《阿毗达摩集异门足论》卷十一(摘录) 五趣者︰(一)地狱趣,(二)傍生趣,(三)鬼趣,(四)人趣,(五)天趣。 云何地狱趣?答︰与诸地狱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地狱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地狱趣。复次由上品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往于地狱,生地狱中,结地狱生。是名地狱趣。复次地狱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地狱趣。 云何傍生趣?答︰与诸傍生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傍生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傍生趣。复次由愚钝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往于傍生,生傍生中,结傍生生。是名傍生趣。复次傍生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傍生趣。 云何鬼趣?答︰与诸鬼众,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鬼界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鬼趣。复次由悭吝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往于鬼界,生鬼界中,结鬼界生。是名鬼趣。复次鬼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鬼趣。 云何人趣?答︰于诸人众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人中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人趣。复次由下品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往于人中,生于人中,结人中生。是名人趣。复次人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人趣。 云何天趣?答︰与诸天众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天上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天趣。复次由上品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往于上天,生于天上,结天上生。是名天趣。复次天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天趣。 [参考资料] 《法华经》卷一;《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五;《俱舍论光记》卷八;《往生要集》卷上(本);《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一(上);《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大智度论》卷十、卷三十;《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木村泰贤《小乘佛教思想论》。 【德】 由行正道而得之意,引申为利益、幸福等意。功德、福德、道德等则为一般之成语。德指已得正道而无失,道指已得(德)而及于他人。佛果之功德分为智德(菩提,即完成智)与断德(涅槃,即完全绝灭烦恼)二种,或智、断、恩(依愿力救度众生)三德。佛菩萨之德性分为悲德(利他)与智德(自利)。又与生俱有之真实本性,称为性德;反之,依后天修行而得之德,称为修德。性德与修德,即合称二德。大涅槃则具有法身、般若、解脱等三德。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之一的胜论学派,立十句义之第二为德句义(存在的属性之范畴),亦为二十四德之一。数论学派亦作三德之说。(参阅‘三德’668) 参考文献:《佛学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