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到令月吉日是什么意思,令月吉日卦象什么意义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

《仪礼·士冠礼》:“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郑玄 注:“令、吉,皆善也。”《后汉书·明帝纪》:“二年春正月辛未……使尚书令持节诏骠骑将军、三公曰:‘今令月吉日,宗祀 光武皇帝 於明堂,以配五帝。

黄道吉日到底是什么意思??

“黄道吉日”一词在中华民俗文化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在民间生活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结婚、殡葬、祭祀、入伙、商务合作、建房动土、出差旅游等等,都要查找“黄道吉日”来使自己办事顺利,特别是在现今中华传统文化复苏的时期,这个“黄道吉日”的成语又热起来了,身体力行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但是因为历史原因,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出现了断层,以致很多现代人并不明白“黄道吉日”的由来,因此出现了盲目追求者,将其奉若经典:片面批评者视其为洪水猛兽。等社会怪象。
那么,究竟什么是“黄道吉日”呢?“黄道”本是古代天文学的一个名词,黄道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行轨道。其天文理论起源于古巴比伦,后传入古希腊,公历纪元左右从希腊传入印度,在隋唐时期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了中国。而当时中国天文历法已经有了发展成熟的二十八宿星象体系,因此黄道十二宫传入之后,对中国传统天文学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直到明朝末,基督教传教士把大量西方天文学介绍进中国,黄道十二宫才逐渐被广泛应用。
正好黄道十二宫星座分部的位置,和中国的太阳历,(夏历,也是民间所说的阴历,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的分布是一样,也正是这个相同,黄道十二宫才融入了中国的天文学之中。而中国天文星象学体系的形成,本身就是建立在古代占星术理论上的,所以黄道十二宫的概念也就顺理成章的为占星术所用了。他不单只为占星术所用,同时也为农耕,气象预测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其实“黄道吉日”在很大的意义上是从气象预测上来解释的,试想一下,当结婚、殡葬、商务合作、建房动土、出差旅游等活动进行时,风雨雷电,甚至自然灾害的发生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我想没有任何人愿意发生这样的事情吧。
“吉日”一词,也并非带有迷信的含义,他是代表了对一切美好事物的一种愿景,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至于《老皇历》上所指导的看病、做衣服,甚至连洗澡、理发都要找好日子,那就大可不必遵循了。因为那已是过去式了, 在传统文化中也确实有一些糟粕,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时候, 应该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毛主席语录)。而“黄道吉日”正是中西合璧的范例。
所以“黄道吉日”也并不是某种意识形态下的坏事, 例如: 九运会什么时候开幕?什么时候闭幕?广东的九运会筹备委员会就为这事颇费了一番心思。经精心研究,征求多方意见,终于选定了两个“黄道吉日”; 开幕式为2001年11月11日,闭幕式为2001年11月25日; 什么?堂堂的全国运动会居然也这样,未免太儿戏了吧?先别忙下定论,请先看下面的例子:
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也曾由于台风登陆而临时把开幕式往后推迟了两天。
无独有偶,1987年11月20日,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欢庆的会场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原本欢庆祥和热烈的气氛或多或少被这场不识时务的大雨破坏了。
2000年2月20上午,国际马拉松比赛在低温和潮湿的天气下开赛。运动员均感力不从心,有10名运动员在途中向临时救护站求助。有5人冲过终点后出现半昏迷状态,其中一人出现全身抽搐症状。想想看,如果九运会是在雨中进行,无疑是个相当的大遗憾。有鉴于此,气象专家们为九运会黄道吉日的选取提供了科学的意见。经了解,气象专家分析了1951-1999年49年间的气象变化,从而定下九运会的具体时间。
中国古代的人们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方能成其大事。用现代科学的观点解释,也有一定道理。其中“天时”一说,很大程度上包括气象条件在内。
在此也希望某些文化学者, 在面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碰撞时,要多一点博学睿智者的包容, 少一点尖酸文人的刻薄。请不要忘记, 消灭一个种族, 最恶毒的办法就是, 抹杀掉他的历史文化传统。

关于加冠礼

对于当今中国人,成人礼的概念其实很模糊,当然,行过成人礼的也不少,相信大家不少都有在广场上国旗下集体宣誓的经历。有人说过:我们是悄悄长大的一代。未成年人和成年人间那条分水岭好像就在懵懂中被跨过,也许某一天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长大;相信不少人都有在广场上国旗下集体宣誓的经历,但是,大多数人对它的意义是很模糊的。
网上流传着一组图片,是韩国和日本年轻人的成年礼。鲜明美丽的民族服饰、稚气未脱但庄重认真的脸让人震撼和深思——原来成人礼可以是这样的,那我们中国的成人礼哪去了?
日韩都曾是中国的学生,熟悉历史的人会从日韩的传统礼仪中看到华夏——真正的中国——的影子,然而那些美丽的礼仪在中国本土早就无处可寻。当年清朝统治者一纸令下,终结了汉族绵延了几千年的成人礼,以致后来人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成年。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丢失了很多可以承载民族人文品格和精神气度的传统——比如我们飘逸美丽的民族服装,比如我们远超日韩的优雅礼仪。
华夏民族当然有传统的成人仪礼,男孩子的叫作“冠礼”,女孩子的叫作“笄礼”。先民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他们: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成人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
虽然,冠笄礼如今被称为人文遗产,但它们并没有作古,沉睡三百年后,正在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重见天日,带回一份感人的美丽和亲切。还有,便是华夏礼仪之邦重建的开始。
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其实它对我们生命过程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当今流行的所谓“成人仪式”。华夏先祖对于冠礼非常重视,所谓“冠者礼之始也”,《仪礼》将其列为开篇第一礼,绝非偶然。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学者彭林先生指出,先民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笄)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女儿)、合格的弟弟(妹妹)、合格的公民(对于过去,即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惟其如此,才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社会成员人。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由于各种原因,丢失了很多可以承载民族人文品格和精神气度的传统。“仪礼”就是其中之一。“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一种寓教于“美”的文明教化方式,是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传统。礼乐文化强调秩序与和谐,这一民族文化传统的回归,无疑会给我们庞大的民族带来屹立风雨的底气,给庸俗文化有泛滥趋势的当今,带来一股雅正的新风。
自然,古人追求的“礼义”我们并不需要完全照搬,而且,按照“礼”的内涵,讲的是“恰如其分”,而不是一味恭敬。作为文明的传承者,我们需要在尊重文明传统、汲取既有文明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为传统冠礼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我们现在学习、创新和实践新的冠礼,就是为了继承这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让民族传统礼仪对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明、激励青年人的成长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继承传统冠礼对青年人负责、仁义、孝廉等正面激励价值的基础上,我们更应积极寻求通过适当方式,在冠(笄)之礼中启发青年人爱国、进步、理性、奋进等应有的精神品格。

好兆头四字成语

好兆头四字成语
1.寓意好的四字成语1、吉星高照
吉星高照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jíxīnggāozhào,吉星:指福、禄、寿三星。意思是吉祥之星高高照临的意思。
出处:陈残云《热带惊涛录》:“那是他在当学徒时刺上的,带有‘吉星高照’之意。”
白话译文:那刺青是他在当学徒当时候刺的,有吉祥之星高高照临当意思。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例句:你所办之事没有一样不是顺顺当当的,可真是吉星高照。
2、龟龙鳞凤
龟龙麟凤,读音guīlónglínfèng,汉语成语,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麟凤之应。”
白话译文:太皇太后亲理政务,就好像龟龙麟凤降临一样。
用法:作主语、宾语;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3、紫气东来
紫气东来是一个成语,读音是zǐqìdōnglái,比喻吉祥的征兆。
出处: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白话译文: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
用法: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例句:上海临东海,是紫气东来生成的地方。
4、绝处逢生
绝处逢生是汉语成语,拼音:juéchùféngshēng,释义:形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希望。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喜得绝处逢生,遇着一个老者携杖而来。”
白话译文:幸好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希望,遇到一个拄着拐杖走来当老者。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生死攸关。
例句:不要过多考虑前进路上的障碍,有时“无知”也会产生绝处逢生的壮景。
5、才高八斗
才高八斗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áigāobādǒu,才,指文才、才华;斗,器具名,意思是形容人文才高超,知识丰富。
出处:南朝·宋·无名氏《释常谈·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
白话译文:写当文章很多,可以算得上是人文才高超,知识丰富了。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
例句:李白才高八斗,人称“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吉星高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龟龙鳞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气东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处逢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才高八斗
2.以“佳”字开头表示是“好”的兆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1、开头的搜索“佳”,找到4个成语成语(点击查看详解)解释佳兵不祥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佳人薄命指年轻美女命不好佳儿佳妇指好儿子,好媳妇。
佳人才子年轻貌美的女子和才华横溢的男子。泛指年貌相当,有婚姻或爱情关系的青年男女。
2、搜索“佳”,找到18个成语成语(点击查看详解)解释佳兵不祥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佳人薄命指年轻美女命不好锦囊佳句指优美的文句薄命佳人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才子佳人泛指有才貌的男女。乘龙佳婿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
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
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二八佳人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
十五六岁的美女。佳儿佳妇指好儿子,好媳妇。
佳人才子年轻貌美的女子和才华横溢的男子。泛指年貌相当,有婚姻或爱情关系的青年男女。
渐入佳境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绝代佳人绝代:当代独一无二;佳人:美人。当代最美的女人。
且住为佳且:暂且;佳:好。还是暂且住在这里好。
多用以劝留客人住下。传为佳话指传扬开去,成为人们赞美、称颂的事情。
东床佳婿同“东床娇婿”。渐至佳境见“渐入佳境”。
锦囊佳制犹言锦囊佳句。绝色佳人绝色:绝顶美丽;佳人:美人。
当代最美的女人。绝世佳人绝世:当世独一无二;佳人:美人。
当代最美的女人。
3.寓意好的四字成语大全【吉星高照】:吉星:指福、禄、寿三星。吉祥之星高高照临。
【三阳开泰】:《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长乐永康】:吉祥的颂词。欢乐无穷,永远健康。
【五子登科】: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
【紫气东来】: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
【大吉大利】:非常吉祥、顺利。旧时用于占卜和祝福。
【溜之大吉】:溜:趁人看不见走开;吉:吉祥。偷偷地跑掉为妙。
【和气致祥】: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吉隆之喜】:吉祥盛大的喜事。
【作善降祥】:旧指平日行善,可获吉祥。
【泣麟悲凤】:麟:麒麟;凤: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谓哀伤国家衰败。
【化枭为鸠】:比喻变凶险为平安。枭即猫头鹰,旧时认为是凶鸟,鸠是吉祥之鸟。
【吉凶祸福】:吉祥、不幸、灾祸、幸福。
【凤鸟不至】:凤鸟:指凤凰,吉祥的象征。凤凰不来。比喻天下不太平,不清明,无希望。
【东来紫气】: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同“紫气东来”。
【瑞祥云】:瑞:吉祥。天上的云气呈现吉祥的征兆。
【遇难呈祥】:碰到灾难也能化为吉祥。
【不祥之木】:祥:吉祥;木:树。不吉祥的树。即被雷电所毁的树。指不会带来吉利的庇护者。
【黑牛生白犊】:黑色的母牛产下白色的牛犊。旧时迷信,指吉祥的预兆。
【瑞兽珍禽】:瑞:吉祥;珍:珍奇。吉祥的兽类,珍贵的飞禽。
【牛眠吉地】:吉:吉祥。指有助于后代升官发财的坟地。
【趋吉逃凶】:趋:趋向。趋向吉祥避开灾难。
【龟龙麟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凤凰来仪】:仪:容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和气:温和的气象;致:招致;祥:吉祥;乖气:不和谐的气氛;戾:罪过。和睦融洽的气氛可致吉祥,不和谐的气氛则招致灾祸。
【三阳交泰】: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同“三阳开泰”。
【逢凶化吉】:逢:遭遇;凶:不幸;吉:吉利、吉祥。遇到凶险转化为吉祥、顺利。这是带有迷信的说法。
【五日一风,十日一雨】:指每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旧时作为太平盛世的吉祥征兆。
【连理之木】:不同根的树木而枝干连生在一起。古时认为是吉祥的征兆。
【令月吉日】:令:好,吉祥。吉月吉日。指吉利的好日子。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和气:和睦;乖气:不和顺;戾:罪过。和睦招致吉祥,不和招致灾祸。
【祥云瑞气】:旧时认为天上色的云气为吉祥的征兆,故称祥云瑞气。亦作“祥云瑞”。
【遇难成祥】:碰到灾难也能化为吉祥。
【景星庆云】:比喻吉祥的征兆。庆云,五色云,祥瑞之云。
【乖气致戾,和气致祥】:乖:不和谐;戾:罪。指不和招致祸患,和睦带来吉祥。
【有凤来仪】: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仪:仪容。古时吉祥的征兆。
【凤皇来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同“凤凰来仪”。
【瑞应灾异】:瑞应:吉祥的征兆;灾异:自然灾祸和奇特的自然现象。指吉祥和灾祸的征兆。
【避凶趋吉】:避开凶险,趋向吉祥。
4.寓意好的四字成语大全【吉星高照】:吉星:指福、禄、寿三星。
吉祥之星高高照临。【三阳开泰】:《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
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
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长乐永康】:吉祥的颂词。
欢乐无穷,永远健康。【五子登科】: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
【紫气东来】: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
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大吉大利】:非常吉祥、顺利。
旧时用于占卜和祝福。【溜之大吉】:溜:趁人看不见走开;吉:吉祥。
偷偷地跑掉为妙。【和气致祥】:致:招致。
和睦融洽,可致吉祥。【吉隆之喜】:吉祥盛大的喜事。
【作善降祥】:旧指平日行善,可获吉祥。【泣麟悲凤】:麟:麒麟;凤:凤凰。
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谓哀伤国家衰败。
【化枭为鸠】:比喻变凶险为平安。枭即猫头鹰,旧时认为是凶鸟,鸠是吉祥之鸟。
【吉凶祸福】:吉祥、不幸、灾祸、幸福。【凤鸟不至】:凤鸟:指凤凰,吉祥的象征。
凤凰不来。比喻天下不太平,不清明,无希望。
【东来紫气】: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
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同“紫气东来”。
【瑞祥云】:瑞:吉祥。天上的云气呈现吉祥的征兆。
【遇难呈祥】:碰到灾难也能化为吉祥。【不祥之木】:祥:吉祥;木:树。
不吉祥的树。即被雷电所毁的树。
指不会带来吉利的庇护者。【黑牛生白犊】:黑色的母牛产下白色的牛犊。
旧时迷信,指吉祥的预兆。【瑞兽珍禽】:瑞:吉祥;珍:珍奇。
吉祥的兽类,珍贵的飞禽。【牛眠吉地】:吉:吉祥。
指有助于后代升官发财的坟地。【趋吉逃凶】:趋:趋向。
趋向吉祥避开灾难。【龟龙麟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
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凤凰来仪】:仪:容仪。
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和气:温和的气象;致:招致;祥:吉祥;乖气:不和谐的气氛;戾:罪过。和睦融洽的气氛可致吉祥,不和谐的气氛则招致灾祸。
【三阳交泰】: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同“三阳开泰”。
【逢凶化吉】:逢:遭遇;凶:不幸;吉:吉利、吉祥。遇到凶险转化为吉祥、顺利。
这是带有迷信的说法。【五日一风,十日一雨】:指每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
形容风调雨顺。旧时作为太平盛世的吉祥征兆。
【连理之木】:不同根的树木而枝干连生在一起。古时认为是吉祥的征兆。
【令月吉日】:令:好,吉祥。吉月吉日。
指吉利的好日子。【和气致祥,乖气致戾】:和气:和睦;乖气:不和顺;戾:罪过。
和睦招致吉祥,不和招致灾祸。【祥云瑞气】:旧时认为天上色的云气为吉祥的征兆,故称祥云瑞气。
亦作“祥云瑞”。【遇难成祥】:碰到灾难也能化为吉祥。
【景星庆云】:比喻吉祥的征兆。庆云,五色云,祥瑞之云。
【乖气致戾,和气致祥】:乖:不和谐;戾:罪。指不和招致祸患,和睦带来吉祥。
【有凤来仪】: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仪:仪容。古时吉祥的征兆。
【凤皇来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
同“凤凰来仪”。【瑞应灾异】:瑞应:吉祥的征兆;灾异:自然灾祸和奇特的自然现象。
指吉祥和灾祸的征兆。【避凶趋吉】:避开凶险,趋向吉祥。
5.四字成语寓意好的吉星高照[jíxīnggāozhào]
【解释】:吉星:指福、禄、寿三星。吉祥之星高高照临。
【出自】:陈残云《热带惊涛录》:“那是他在当学徒时刺上的,带有'吉星高照'之意。”
【示例】:此后,~,他在上将有飞黄腾达的日子。
◎徐迟《牡丹》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例句
陈残云《热带惊涛录》:“突然发现他右臂上刺着一个淡蓝色的八角星,那是他在当学徒时刺上的,带有‘~’之意,可是那家伙认为是‘不良分子’的标志,立刻被扣住。”
近义词
红鸾照命吉祥如意大吉大利洪福齐天吉人天相三生有幸

什么是女子的岌岌之礼

你应该是要问女子的及笄之礼吧
古代的时候,人们都会用很优美、贴切的词来形容一件事情,比如女子到了十五岁,差不多成年了,就可以把头发用簪子盘起来,人们就把十五岁称为“之年”。及笄的时候,会有特别的及笄之礼,可能大家都没有见过,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及笄之礼的过程吧。
及笄
笄礼,古代嘉礼的一种。为汉族女子的成年礼。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的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育,授以“妇德、妇容、妇功、妇言”等,作为媳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及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红劳作等技巧本颂。后世改为由少女之母申以戒辞,教之以礼,称为“教茶”。女子年十五岁,则称为“及笄”。《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
一、行礼年龄
《周礼》及古代习惯,都是十五岁左右行笄礼,最迟二十岁。
二、行礼日期
农历三月三——女儿节(上巳节)。
三、注意问题
(1)宾、有司、赞者等参礼者由女性担任。行礼地点宜于堂室。
(2)加笄:古礼女子笄礼同男子冠礼一样,也有三加、二加等。冠笄盛于盘中,上面蒙以帕,由有司执之。男子三加分别是巾、帽、幞头,女子也有纷繁的钗冠。
四、笄礼的简明操作仪程
【准备活动】
1、筮日:即确定日期。
2、筮宾、戒宾:即确定参礼人员,并以请帖或各种通讯方法邀请。对于正宾,由父母提前三日(最迟一日)登门邀请。
参礼人员:
笄者;
主人——一般为笄者的双亲;
正宾——有德才的女性长辈;
有司1人——为笄者托盘的人;
赞者1人——协助正宾行礼,一般为笄者的好友、姊妹;观礼者若干。
3、器物陈设:场地、服制、礼器、音乐等。
场地:古时笄礼在“家庙”之中进行,并且在正堂东边还需搭建设施,称为“东房”。
【服制】
(1)采衣:采衣即未行礼之前穿的童子服。根据冠礼的资料:样式是短褂裤,缁(黑)布为衣,朱红色的锦边。
(2)初加:发笄和罗帕、素色的襦裙,似中衣。衣缘没有文饰,腰带用普通的细布带。
(3)再加:发簪、曲裾深衣。
(4)三加:钗冠。正式的大袖长裙礼服,上衣下裳制。佩绶等饰物。衣服的摆放:按顺序分别叠好、衣领朝东,由北向南依次置于席上,席置于场地东侧;要加的发饰,由有司捧在盘里,立于场地西册,面朝南,从东到西排开,依次是:发笄、发簪、钗笄。
说明:三次加笄的服饰,分别有不同的蕴义,象征着女孩子成长的过程——采衣色泽纯丽,象征着女童的天真烂漫;色浅而素雅的襦裙,象征着豆蔻少女的纯真;端庄的深衣(尤其是曲裾的),是公认的最能体现汉民族女子之美的服饰,象征着花季少女的明丽;最后隆重的大袖礼衣则反映了汉族女子的审美取向——雍容大气,典雅端丽。
【礼器】
醴酒1杯
饭1份
小几一个
席子3张:1张置于场地东侧,用来放置要穿的三套服装。另2张并列置于场地中央偏西侧,放座垫(是用来跪坐的)。
盥1个
香炉,香
挂图1张
观礼者座垫若干。
【音乐】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华夏的礼乐文明是一个整体,礼乐不可分。
【笄礼仪程】
(1)迎宾:主人立于东面台阶位等候宾客;有司托盘站在西面台阶下;客人立于场地外等候;笄者(沐浴后),换好采衣采履,安坐在东房(更衣间)内等候;音乐演奏开始。
(2)就位:有严格的顺序。正宾来到,父母亲上前迎接,相互行正规揖礼后入场,主宾落坐于主宾位;客人就座于观礼位;宾客都落坐后主人才就座于主人位。
(3)开礼:主人(父亲)起身,简单致辞。
(4)笄者就位:赞者先走出来,以盥洗手,于西阶就位;笄者走出来,至场地中,面向南,向观礼宾客行揖礼。然后面向西正坐(就是跪坐)在笄者席上。赞者为其梳头,然后把梳子放到席子南边。
(5)宾盥:就是正宾洗手做准备。正宾先起身,主人随后起身相陪。正宾于东阶下盥洗手,拭干。相互揖让后主宾与主人各自归位就坐。
(6)初加:笄者转向东正坐;有司奉上罗帕和发笄,正宾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然后跪坐下(膝盖着席)为笄者梳头加笄,然后起身,回到原位。赞者为笄者象征性地正笄。笄者起身,宾向笄者作揖祝贺。笄者回到东房,赞者从有司手中取过衣服,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幅尽相配套的素衣襦裙。
(7)一拜:笄者着襦裙出房后,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父母亲,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一次拜。这次是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8)二加:笄者面向东正坐;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发钗,正宾接过,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赞着为笄者去发笄。正宾跪下,为笄者簪上发钗,然后起身复位。赞者帮笄者象征性地正发钗。宾向笄者作揖。笄者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发钗相配套的曲裾深衣。
(9)二拜:笄者着深衣出来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正宾,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二次拜。这次是表示对师长和前辈的尊敬。
(10)三加:笄者面向东正坐;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钗冠,正宾接过,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赞者为笄者去发钗。正宾跪下,为笄者加钗冠,然后起身复位。赞者帮笄者正冠。宾向笄者作揖。笄者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幞头相配套的大袖长裙礼服。
(11)三拜:笄者着大袖礼服、钗冠出房后,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挂图,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三次拜。这次是表示传承文明报效祖国的决心。
(12)置醴:有司撤去笄礼的陈设,在西阶位置摆好醴酒席。正宾揖礼请笄者入席。笄者于是站到席的西侧,面向南。
(13)醮子:正宾向着西边,赞者奉上酒,笄者转向北,正宾接过醴酒,走到笄者席前,面向笄者,念祝辞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笄者行拜礼,接过醴酒。正宾回拜。笄者入席,跪着把酒撒些在地上作祭酒。然后持酒象征性地沾嘴唇,再将酒置于几上,有司奉上饭,笄者接过,象征性地吃一点。笄者拜,正宾答拜。笄者起身离席,站到西阶东面,面朝南。
(14)字笄者:就是给笄者取“字”。正宾起身下来面向东。主人起身下来面向西。宾为笄者取字,念祝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甫。”笄者答:“某虽不敏,敢不夙夜祗来。”笄者向宾行揖礼,正宾回礼。正宾复位。
(15)聆训:笄者跪在父母面前,由父母对其进行教诲。具体内容父母酌定。笄者静心聆听,在父母说完后答:“儿虽不敏,敢不祗承!”。对父母行拜礼。
(16)笄者揖谢:就是笄者分别向在场的所有参礼者行揖礼以示感谢。笄者立于场地中央,先后行揖礼于:正宾、客人、乐者、有司、赞者、旁观群众、父母。受礼者微微点头示意即可。
(17)礼成:笄者与父母并列,全体起立。父亲面向全体参礼者宣布:小女某某笄礼已成,感谢各位宾朋嘉客盛情参与!并与笄者向全场再行揖礼表示感谢……赞者有司朋友等人可先留下整理打扫笄礼场地。至此,笄礼结束。
小结:“及笄”意味着女孩子长大成人了,可以嫁了,所以及笄之礼过程如此复杂,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对于女孩子甚至一个家庭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

古代男子20岁生日成年时举行什么仪式

冠礼,是古代嘉礼的一种。为汉族男子的成年礼。成年礼起源于原始社会,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华夏族的成年礼,为男子冠礼,女子笄礼。经书记载,实行于周代。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传说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古代冠礼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祝辞大意谓:在这美好吉祥的日子,给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饰;请放弃你少年儿童的志超,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仪,培养美德;祝你万寿无疆,大福大禄。然后,受礼者拜见其母。再由大宾为他取字,周代通常取字称为“伯某甫”(伯、仲、叔、季,视排行而定)。然后主人送大宾至庙门外,敬酒,同时以束帛俪皮(帛五匹、鹿皮两张)作报酬,另外再馈赠牲肉。受冠者则改服礼帽礼服去拜见君,又执礼贽(野雉等)拜见乡大夫等。若父亲已殁,受冠者则需向父亲神主祭祀,表示在父亲前完成冠礼。祭后拜见伯、叔,然后飨食。此加冠、取字、拜见君长之礼,后世因时因地而有变化,民间自十五岁至二十岁举行,各地不一。清中期以后,多移至娶妇前数日或前一日举行。某些地区自宋代以来,仪式简易,不宴请宾客,仅在本家或自家范围内进行。《仪礼.士冠礼》贾公彦疏:“诸侯十二而冠也。若天子,亦与诸侯同,十二而冠......《大戴礼》云:‘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左传》云:‘冠而生子,礼也。’”又《仪礼.士冠礼》:“始加(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八九:“[冠礼]是自家屋里事,有甚难行?关了门,将巾冠与子弟戴,有甚难?”
一、冠礼的年龄和时间
《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先民以男子20岁、女子16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冠礼基本上在此时举行;同时也考虑到现实情况——由于我们现在大多数高中生毕业的年龄在18岁,这基本是一个人生的分界点,“18岁成人”不仅符合时代特点和法律要求,也结合了当代青年人身体发育成长的规律,因此我们建议:举行冠礼的时间,最好在行礼者18岁生日前后。当然,一些已过18岁的年轻同胞,出于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对冠礼的实践愿望,虽然已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成人仪式”,但也可以参加冠礼活动。不过,宜在20岁之前而不宜过晚。
冠礼的日期,古人是通过“筮日”即用占筮的方式加以确定。此当弃之不用。我们建议,具体日期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单独举礼时,定在成人者生日(公历农历皆可)或对其有重要意义的日子。(各家庭根据具体情况酌定)考虑到成人者基本为有上学时间安排的中学生,我们建议,举礼日可向学校请假一天(或半天),而学校也应该给假一日以方便孩子们在家举行冠礼。(期待这能成为一种传统)
2、集体举行冠礼时,宜定在有文化内涵及纪念性意义的日子。比如国庆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女儿节(特别适合女孩子行笄礼)、黄帝诞辰日、孔子诞辰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等等。
二、冠礼的地点
古时冠礼在“家庙”之中进行,并且在正堂东边还需搭建设施,称为“东房”。考虑到现实情况,我们建议,单独举礼时,可在家庭及附近的开阔地带。集体举礼时,可在学校广场、学校大厅、公共文化场所(尤以文庙等处为佳)等地。尤其是单独举礼时,因为现实居住条件的制约,应该灵活处理。如果有单独的庭院的,可在家里的庭院中进行。如果是住高层楼房的,在家居面积很大的条件下,可以把客厅专门腾空,做适当的布置后举行。否则,居住面积不大的话,还是最好到小区广场、草坪等比较开阔的地点举行。当然,也可以暂借一些公共文化场所的厅堂等进行。为了其神圣性,必须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场合.
古时行冠礼有所谓“阶”的讲究,有司(捧冠的人,也称执事)依次排开,正宾在为冠者“三加”时需要依次走下不同的“阶”。曾有实践者,在院落地面上划出房子及阶型,我们认为其实可以不必过于拘泥。只要掌握大致的方位讲究,有司依次托盘捧冠站好就可以了。
三、冠礼的参加人员
参照古礼要求,结合时代实际,我们建议组织以下人员参加冠礼(当然,也未必需要过于拘泥,可根据实际情况酌定)。这是单独举礼时的人员,若是集体冠礼,可酌情增加规模。
①冠者1人(就是举行成人仪式的成年者本人)
②主人2人(按照古代的宗族制度,必须由宗子等男性宗亲长辈担任,一方面严格的宗族制度在今天并没有普遍流传;另外,主人只限定于男性宗亲,本身具有一定历史观念的局限,所以,当今作为主人的,冠者的父母双亲比较合适。)
③正宾1人 (就是为冠者担任加冠的德高望重的那个人)
对即将成年的男孩子,必须强调其作为男性的社会角色,正宾必须符合德高望重的要求,才可作为及冠者的人生向导和社会楷模。其威严的祖父、父亲等男性长辈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儒家文化里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所以,请德高望重的师长担此责任也是不贰之选。)
④赞者1人(就是协助正宾加冠的助手,也协助冠者梳发、更衣等,可选择师长、兄姊、好友等适当人选)
⑤有司3人(即为冠者托盘准备所加之冠的人,可选择好友、兄弟姐妹等适当人选)
⑥客人若干(可邀请师长亲友等若干人观礼)
四、冠礼所需的服饰及摆放方法
宜遵循古制,以周制、汉制、唐制、明制为宜,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我们建议以明制为标准范本。建议准备以下汉服以行冠礼:
(具体名词无法详细解释,请参考天汉网有关汉服知识帖)
童子服:即未行礼之前换上的汉服。叫做采衣。这种衣服以缁布为衣,而饰以锦边,锦一般用朱红色。穿采履。可以暂穿普通的布鞋。正式举礼之前,孩子脱去平常的衣服沐浴后换上童子服。
“初加”所用:幅巾、深衣、大带、纳履。考虑到汉式鞋子复兴的实际,在整个冠礼过程中,可以一直穿布鞋而不必更换。准备一件直裾深衣,一条普通大带。
“再加”所用:帽子、襕衫、革带、系鞋。
“三加”所用:幞头、公服、革带、纳靴。
考虑到现实情况和同胞的各种实际困难,我们可以暂时不必拘泥于那么多,我们设计了最简化版本的冠礼所需服饰清单(简化版冠笄之礼的具体操作详见第五部分)
中衣1件(代替童子服),比较好的深衣1件(举礼过程中可不更换),自制软裹幞头1个或可系带的小巾1个(因为没有那么多冠可加了,所以奉冠的有司可撤减为一人),布鞋1双。
衣服的摆放方位:公服、襕衫、深衣,分别叠好、衣领朝东,由北向南依次置于席上,席置于场地东侧。
将要加的冠,由三位有司捧在盘里,立于场地西册,面朝南,从东到西排开,依次是:幞头、帽、巾。
除冠者外,其它包括主人在内的参礼人员,有汉服最好,没有也可以着日常服装,但应注意庄重和整洁。忌披头散发、穿脱鞋、短裤等装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应穿APEC会议装、中山装、旗袍等衣服。
五、冠礼所需的其它物品准备
基本同笄礼,故略。
六、冠礼中所用到的常用行礼动作
①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②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七、冠礼仪程中的取“字”问题
先民姓氏文化中的表“字”风俗,这也是冠礼中很重要的仪式程序之一。
姓、名、字、号,是汉民族文化中完整的姓名结构,先民中许多历史名人都有神采飞扬的“字”与“号”。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呼吁,恢复国人取字的风俗,并从历史、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论述了其积极价值。我们建议,举行冠礼的家庭,不妨尝试给孩子取一个意韵隽永、有励志作用的格调高雅的“字”,至少,它会给孩子们的一生带来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有百益而无一害。
具体的起法,研究传统姓名文化的人士皆指出,表“字”重在激励人生,重在鞭策与鼓励之情。取字者,在传统冠礼的设计中,多被赋予了德高望重的主宾,我们建议,冠者父母亲若有意给孩子取字,不妨先行和正宾商议,倾听其意见后加以确定,然后在正式举礼时由主宾亲自授予冠者,此程序古礼称为“字冠者”。
八、关于举礼前的沐浴
古时行冠礼及其它仪礼,提前沐浴斋戒大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清爽和卫生固然是讲究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借此表达对文化传统的敬意、塑造仪式的神圣性和庄重感。试想,形容邋遢蓬头垢面的孩子,即使穿上美丽的成人礼服,也没有多少庄重和神圣可言。冠礼前的沐浴,原则上,每个参礼及观礼者都应做好,尤其是冠者、主人、正宾、赞者、有司等主礼人员,重点是冠者和正宾。冠者沐浴更衣,可表达对成长的期待、对神圣仪礼的敬畏,正宾神清气爽举止得当,可体现对主人盛情邀请的尊敬和感谢、对冠者成年庄严时刻的尊重。尤其是作为冠者的孩子,都是青春活泼的少年,常喜运动,爱出汗,更要悉心沐浴更衣,做到干净、得体。依据传统,举礼时冠者需要着袜正坐于席上,预先搞好卫生,也可以避免可能产生的不雅及尴尬。
九、冠礼的仪程
基本同笄礼,惟有所加元服不同,分别为:幞头、帽、巾。程序略。
十、仪式中礼辞的撰写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冠礼赞辞,一种是冠者誓词。可以参考海内外公祭黄帝孔子等所写礼辞,结合举礼学校特点,由教师和学生自行撰写。格式上宜采用诗经式的四言诗文。 古代嘉礼的一种。为汉族男子的成年礼。成年礼起源于原始社会,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成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
华夏族的成年礼,为男子冠礼,女子笄礼。经书记载,实行于周代。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传说周文五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古代冠礼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祝辞大意谓:在这美好吉祥的日子,给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饰;请放弃你少年儿童的志超,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仪,培养美德;祝你万寿无疆,大福大禄。然后,受礼者拜见其母。再由大宾为他取字,周代通常取字称为“伯某甫”(伯、仲、叔、季,视排行而定)。然后主人送大宾至庙门外,敬酒,同时以束帛俪皮(帛五匹、鹿皮两张)作报酬,另外再馈赠牲肉。受冠者则改服礼帽礼服去拜见君,又执礼贽(野雉等)拜见乡大夫等。若父亲已殁,受冠者则需向父亲神主祭祀,表示在父亲前完成冠礼。祭后拜见伯、叔,然后飨食。此加冠、取字、拜见君长之礼,后世因时因地而有变化,民间自十五岁至二十岁举行,各地不一。清中期以后,多移至娶妇前数日或前一日举行。某些地区自宋代以来,仪式简易,不宴请宾客,仅在本家或自家范围内进行。
《仪礼.士冠礼》贾公彦疏:“诸侯十二而冠也。若天子,亦与诸侯同,十二而冠......《大戴礼》云:‘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左传》云:‘冠而生子,礼也。’”又《仪礼.士冠礼》:“始加(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八九:“[冠礼]是自家屋里事,有甚难行?关了门,将巾冠与子弟戴,有甚难?”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