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宫灵签42,文昌阁文昌帝君灵签
文昌宫到沿滩有多少公里路成
驾车路线:全程约2036.6公里
起点:文昌宫
1.天津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40米,左转
2) 行驶970米,过丰台汽车站桥,右转进入丰李线
3) 沿丰李线行驶570米,直行进入滨玉线
4) 沿滨玉线行驶820米,右转进入S307
5) 沿S307行驶4.2公里,过江洼口大桥,右前方转弯进入梅丰线
6) 沿梅丰线行驶4.4公里,稍向左转
7) 行驶840米,左转
8) 行驶1.7公里,进入X507
9) 沿X507行驶7.7公里,直行进入马江路
10) 沿马江路行驶140米,右转进入卫星路
11) 沿卫星路行驶350米,右前方转弯上匝道
12) 沿匝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塘承高速
13) 沿塘承高速行驶10.4公里,朝秦皇岛/北京/保定/滨保高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滨保高速互通立交
2.沿滨保高速互通立交行驶920米,过滨保高速互通立交约700米后,直行进入滨保高速
3.沿滨保高速行驶64.5公里,朝保定/济南/北京/首都机场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石各庄互通立交
4.沿石各庄互通立交行驶1.8公里,直行进入京沪高速
5.沿京沪高速行驶9.6公里,朝天津中心城区/霸州/丁宁沽三号路/保定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王庆坨互通
6.沿王庆坨互通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荣乌高速
7.沿荣乌高速行驶108.1公里,朝北京/石家庄/G4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徐水高架桥
8.沿徐水高架桥行驶1.9公里,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
9.沿京港澳高速行驶116.1公里,朝机场西/太原/石家庄市区/S9902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0.沿匝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新元高速
11.沿新元高速行驶19.4公里,朝绕城/中华北大街/太原/G5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2.沿匝道行驶2.1公里,稍向左转进入石家庄绕城高速
13.沿石家庄绕城高速行驶13.2公里,稍向右转进入京昆高速
14.沿京昆高速行驶112.3公里,朝盂县南/旧街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盂县南枢纽立交桥
15.沿盂县南枢纽立交桥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阳泉绕城高速
16.沿阳泉绕城高速行驶23.0公里,朝寿阳/太原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7.沿匝道行驶370米,直行进入京昆高速
18.沿京昆高速行驶59.6公里,朝晋中/祁县/临汾/运城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9.沿匝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榆祁高速
20.沿榆祁高速行驶70.8公里,朝临汾/运城/祁县/平遥古城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21.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京昆高速
22.沿京昆高速行驶226.7公里,朝河津/西安/G5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3.沿匝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京昆高速
24.沿京昆高速行驶283.7公里,朝西安绕城(南)/东三环/灞桥/渭南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谢王立交桥
25.沿谢王立交桥行驶1.5公里,过谢王立交,右前方转弯进入西安绕城高速
26.沿西安绕城高速行驶37.3公里,朝户县/汉中/成都/西三环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河池寨立交
27.沿河池寨立交行驶1.3公里,过河池寨立交,右前方转弯进入京昆高速
28.沿京昆高速行驶403.7公里,朝广元东坝/G5/G5012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9.沿匝道行驶920米,直行进入广元绕城高速
30.沿广元绕城高速行驶16.0公里,朝广元龙潭/G75/南充/重庆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31.沿匝道行驶890米,直行进入万广高速
32.沿万广高速行驶13.1公里,朝南充/重庆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33.沿匝道行驶1.4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兰海高速
34.沿兰海高速行驶145.4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35.沿匝道行驶520米,直行进入遂西高速
36.沿遂西高速行驶63.4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37.沿匝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成渝环线高速
38.沿成渝环线高速行驶34.4公里,直行进入遂内高速
39.沿遂内高速行驶118.3公里,直行上匝道
40.沿匝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渝昆高速
41.沿渝昆高速行驶21.9公里,在大山铺/S206出口,稍向右转进入大山铺立交桥
42.沿大山铺立交桥行驶25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大山铺立交桥
43.自贡市内驾车方案
1) 沿大山铺立交桥行驶40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S206
2) 沿S206行驶1.2公里,左转进入东环路
3) 沿东环路行驶9.2公里,左转进入隆雅线
4) 沿隆雅线行驶5.7公里,稍向左转进入S206
5) 沿S206行驶470米,直行进入开元北路
6) 沿开元北路行驶200米,直行进入开元中路
7) 沿开元中路行驶170米,右转
8) 行驶40米,到达终点
终点:沿滩区
太平寨的史料记载
太平寨:川东白莲教民血浸的悲壮
据《白莲教起义始末.清中期川东北》史料记载:震慑清朝“白莲教义军”的八大主力,其中五支主力都产生在巴山南麓。而达州为“青号义军”,爆发地又在达县的亭子镇。太平寨,与达县的亭子镇唇齿相依,一条明月江缓缓流淌而去。在两百多年前,此寨便是寨下周围数十之地乡民们信奉有神灵出没的大山。
享誉清朝的川东白莲教领袖——徐天德,出生于寨下的现亭子镇官田坝村,少时随父亲徐文上山打猎,练得一身功夫,仗义素蔬财,待人和气的性格传遍百里,被达州知府戴如煌招为一名捕快头目,目的借他武功“缉拿教案”,早已秘密加入白莲教的徐天德趁机爆发起义。在嘉庆元年(1796年)九月十五日,他首举义旗,组织教徒在太平寨山下的亭子铺爆发了白莲教起义。(总坛设在太平寨)
沿东门一坡陡峭的石梯而上,离寨门10米左右的一面光滑的石壁上,留有一行墨色很浓的字迹:徐天德乃叛逆应诛之。虽未留下书写时间,以此想象嘉庆派重兵剿杀白莲教民于太平寨的血腥场面,也由此溯源到太平寨与川东白莲教起义是一脉相承的,当徐率领教民起义的第二天(1796年9月17日),东乡县(今宣汉)东林河白莲教首刘学书也发动起义,20日该县教首冷天碌与弟子王三槐、刘朝选等号众数千人在桃花坪(今桃花乡)的连花沟起义,24日,太平县(今万源市)教首殷成富、冯升等在石坝溪起义。三县义军相距很近,听候徐天德指挥,起义迅猛燃遍巴山南麓。朝廷十分惊慌,派兵剿杀,徐天德等各路义军依靠太平寨,官兵的数次围剿未果。于是他率义军下山,转战数十地区,与清军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反抗斗争。据《达县志》民国版记载:达州于嘉庆(1803年)6年11月16日升州为府,嘉庆皇帝亲赐府名“绥定”,并御笔亲书刻于城头。其意思是达州白莲教领袖徐天德部被全部歼灭,达州已经绥清安定。
太平寨:历史遗迹中的风物风采
寨上北面的顶端,曾是文昌宫,现为太平寨小学旧址。一堵高约7米,宽约22米的墙面,斑驳的石灰颜色,以坚固神态屹立。打开破败的木门,幽静的小院中,芳草凄凄,一棵苍翠的桂花树,枝叶繁茂,清香隐隐弥漫;两边是青砖和木料修建的教室,低矮而灰暗的门窗下,一根根石条上布满清晰可见的文字。而正面高约6.5米的木架房,柱头与排扇之间皆涂上赫黄色颜料,古朴典雅。木板壁正中的神龛痕迹,依稀可辩;而排扇之间相互构建的穿木上,模糊的字迹是正房在修建落成、抛粮挂红的日期。
徘徊在夷为平地的操场上,细看四周用石料垒成的这块香火袅袅的庙宇,石头上的錾子纹路,线条精细流畅,镌刻的各种图案,以及在石条之间夹有青砖(推测为清末时期浇制)。据当地人讲: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曾有一位远游于此的李姓先生,被当地发财人冉家挽留于此,教了近十年的私塾,下山之后,据说去了。解放初期开始修建了这所学校,目的是为了寨上两个队的孩子就近上学读书,到了七十年代未,寨上一些人渐渐下山择地而居,孩子也就到村小读书,学校只好奉令停办。
离文昌宫遗迹不远的一套三合院,除堂屋和两边正房的面壁是木料构成之外,其它几面全是石条堆码,用围石条砌成的拱形石门,制作精细,整洁光亮。屋脊梁上用黑瓦砌成的龙凤呈祥的图形,残留的痕迹中,不难看出当年的房主的身份和地位;从地坝上堂屋的十一步长约3米的石梯,全是完整,并未粘接,精巧的石工手艺,十分讲究的做工,尤其是方形方孔凸形图案,可以上溯到宋代的文化背景。从目前寨上的一些院落来看,三十余套房屋,全都是一种古朴形态,既无一间现代楼房横插期间,也未有铝合金玻窗夹在面壁之中。大都保存着原始的模样,木柱木壁木窗的破败痕迹十分的浓厚,乃至于凸凹不平的地坝,也未用过一张石板进行替补,裸露着斑驳的裂痕。
顺着一条小路,拔开丛生杂草掩盖的一块块石头,站在一个山凹处,一个圆形的坑状痕迹隐约可见,此地就是嘉庆*****白莲教起义教民的万人坑。带路的老人,用力翻出几块屠杀人头形状的石头,虽然痕迹苍凉,大刀的声响,血腥斩杀的悲壮情景,在心头翻滚。与之相隔约200米远,赫然在眼前的一块约200平方的石板,平整洁净。自上个世纪初到八十年代末的30多年间,大石板是寨上举办一些活动的重要场所,据说当年红军上山驻扎时,经常在此练兵、开大会或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太平寨:世外纷乱中的喧闹与繁华
太平寨地势险要,位置独特,避乱藏身,衣食充沛,寨上和寨下的当地人都这样说。
七十五岁的冉姓老人,说起从祖辈们口中传出的趣闻轶事:这山上的冉姓是整个山寨的旺族,长居于此,以耕田种地为生,渐渐成为寨上的发财人,后来又有人在外做官,代代世袭为这个山寨的“寨主”,把持着这个山寨,直到清末民初,太平寨的名气响遍川东。此地成了“躲匪”、“躲富”、“躲债”、“躲灾”的安全之地。不少外地的富豪恶绅们,携着家眷或财物纷纷投奔而来。远有湖南、湖北、贵州、万县、广安,近有开江、宣汉、万源、通江等人。说到高兴处,冉姓老人迅即背诵出刻在南门石崖上,一位名叫岚德泐遗游人留下的一副对联:太平崮砦川东有双同天地共存;卧佛罗汉蜀中天二与山河并载。随后,他又说出另一首诗:太平孤垒天陶砦,环市关奥地隘开,胜迹轶事和萧史,平添笑谈传如来。
光绪九年(1883年),寨上寨下商旅往来繁华,卖盐、卖米、卖肉、卖煤、卖杂货等,山寨上热闹非凡。离南门约200米的一套较为完好的老院子的左面,原是一套修得很漂亮的房子,三间一楼一底,被称为“公房”(设有茶馆、饭馆、烟馆、旅馆),虽然早被撤掉,从残留的遗址两侧,依旧可以看到当年造房的屋基。走过一条窄窄的原是小街的青石板,踏在现是一条宽宽的土路上,是当年直通三庙的必经之路。当年的打情骂俏、杯盏交错的热闹情景,渐渐清晰起来。自那时起,山寨也越来越开放了,山寨上的一切活动不亚于山下的场镇。周围几十里远的人做起了山上人的生意,往来留宿或暂住的客人也很多,寨上冉家的族长为了大捞钱财,大开山门,凡是三流九教、各色人等,来着不拒,狂敛安全保护费和地皮费,把山寨弄得个热闹喧天。听说那时每天在公房的小街上杀一头猪,把肉都要买得干干净净。到了1934年初冬,红军上太平寨打垮了寨上富豪劣绅组成的武装一批藏在寨上的恶霸乡绅,此后,寨上才渐渐恢复平静。
太平寨:绚丽多姿的十湾、九梁、八大景
隐埋于太平寨上的风物风采中,鲜为人知的风光景色,既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像一块块多的珠宝镶嵌在寨上。在一位老人的指点下,细细察看了十湾:底(方言读dia)湾、斗地湾、魏家湾、上篼(头)湾、梓桐湾、大湾、门口湾、曲家湾、棕树湾;九梁:灰篼梁、瓦子梁、阴大梁、字库梁、黄泥梁、古锣包梁、寨子梁、屋架梁。八大景:太平寨好像一条船,玄主殿内出灵签;洗马池里水不平,燕子口内出青烟;望龙嘴上观星斗,大堰能照半边月,石人对看冒火山,卧佛静坐悬崖边。
太平寨:川东第一大卧佛亮相深山
由两层悬崖峭壁环绕而捧起的太平寨,在北门、东门(得胜门)紧依的二岩之间,约400米处的两尊巨大的佛像鲜亮开来,右边的卧佛长约25米,高约8米;左边的弥勒高约8米,宽约8米,一笑一乐,各具光。卧佛形神高贵、睡姿安详;弥勒笑容可掬、气质华贵。两尊佛像在数十里远方能清晰可见。
两尊佛像依据石壁取材,精雕细刻而成。据说:这两尊佛像早年就有,长与高不足3米,于何年雕刻,无人知晓。在川东白莲教教民起义期间,此地香火旺盛,住在山下不远的徐天德,以及徐之父已秘密加入白莲教,号众教民,悄悄化缘集资有过修缮,也不过是进行一次重新“穿衣”,目的在于宣传白莲教,聚集教民于佛前,讲授传诵白莲教经书,坚定白莲教民的信念。后被当地乡绅发现告发,官府派兵前来进行过破坏,直到川东白莲教被宣告*****后,卧佛越来越破败不堪,以后便无人提及修缮之事。
庄重静坐在太平寨二岩东、北面悬崖上的巨大卧佛和弥勒佛,覆盖了远古传说和沉淀的烟云轶事,作为斥资33万元扩大建造的李德华老人,就是当年在寨子上教过私塾,现居。他为何如此热心投资呢?笔者从周姓老人口中得知:他也是受已故父亲的嘱托,要了却他父亲的一位好友李德华的一个心愿,要帮李姓老人完成有生之年,重塑两尊佛像的愿望,2003年初,周姓老人接到台胞李德华老人的信函后,才动手修塑。经过四年时间的细心构思和打磨,近期才竣工告成。在卧佛之侧留有台胞李德华老人亲笔书写的手迹。沿悬崖陡坡间的荆棘向前穿行,约550米的石壁上刻有来自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十余省市游者的墨迹达80件,有的笔力遒劲,有的刚柔相济,诗、词、歌、赋等形式多样,体裁十分丰富。另有“勇者乐山,智者乐水”八个大字(高约3米),镌刻在悬崖陡壁上,尤为鲜艳而显眼。
素有“华山一条路”的得(方言达)胜门——东门,约800余步石阶直插山门,在半山腰的400余米屹立着一尊古坟牌坊。气势浩大,庄严肃穆。查看墓碑,修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679年)。不知坟主姓名,老家就是太平寨。据说:此人在外地为官,因病去世后,后人不远千里要运回老家安葬,当众人抬着灵柩走到半山腰时,木杠突然断裂,落地的灵柩被黄蚂蚁层层包围,无奈之下,只好就地埋葬。从记述的文字和建造工艺分析,可以旁证出山寨上的香火繁衍是顺利的,整个家族也是兴旺发达的,曾经有过的辉煌不少于1000年,与现在山寨上仍是冉姓最多的人口连在一起,虽不能证明“宋元靖康年间,迁州治于城东五十里捍城山。”但这块远离城市而以独特的地貌地形环境,久居于山寨上的一代代人,过着 “太平”生活,是可以肯定的。
拂去历史烟云,有关达州迁治太平寨的史籍,从东汉起,达州地域的复杂和宽广,现在境内的不少乡镇都曾有过建官衙门的记载,此地曾作为远古官府选作“陪官衙门”的推测是有几分道理的。
太平寨:达州迁治痕迹迷雾甚多
据《直隶达州志》载:太平寨(捍城山)在州东西五十里,石岩峻岭,环绕为城,周回九里十八步,前宋兵革迁治于此山。《民国达县志》中找到痕迹:旧志云,达县旧为土城。在宋和靖康年间,迁州治于城东五十里捍城山的吗?。
但在进一步查阅推算年代中,疑点在于,一是宋和靖康年间,金兵尚未入川,蜀川有十几个州迁治,大都是蒙古兵南下入川时,何其达州先于其他各州而迁治于太平寨筑城置衙门呢?二是在公元 1243年,以合川迁筑钓鱼城时间推测,志书上所谓宣和靖康年间乃公元1126年。另据《达县志》记载,宋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军扫荡达州。其间相隔100年左右,在蒙古兵南下一个世纪前,达州已迁治太平寨(捍城山)吗?
寨上有三处较高的平地,当年建造的文昌宫、关帝庙和玄祖庙荡然无存,但三座庙堂威严庄重的踪影和残留的痕迹,依稀可见,从夷为平地上的石头瓦块可以看出一点线索,尚存于原址的玄祖爷塑像,头部曾遭到破坏而重新进行焊接,而文昌宫现为太平寨小学校校址,关帝庙遗址上的两尊石狮完好无损,静坐于此。现摆在关帝庙前的一个大石碾遗迹,直径约5米,可以认定当年山寨上养活众多人口。三处庙宇紧紧相依,为何又是独立的?按封建理论,三位神灵不能携手并列,个中缘由是玄爷代表统治阶级,而地处正中位置的玄祖庙堂,可以证明当年此地曾是官衙建置之地。
初冬的山寨,时过中午,迷雾才被阳光捅破,洒满整个山寨,笔者来到一个地名叫衙司的地块间,据冉姓老人讲,此地可能是州署所在地,细看周围环境,一片田畴层层叠叠,不像官司衙之地,也许年代久远,相传有误,离传说州署之地约130余米远,一口长约50米,宽约30米,深约10米左右的水塘,有地下水溢出,碧水清清、终年不枯,现名为洗马池。
目前寨上的七口老井,从未被旱干过。要说那口最大的水塘——洗马池,已利用为水力站。充沛的水源,养活3000人左右是没问题的,从堆垒在这口水塘里面的石料,外四周垒筑的石头来看,不惜成本的加固保护,或许只有官府才会斥资修建。由此推测当年的州官在迁州治的选址,应当是非常谨慎的,考虑要容纳众多官兵的地方,水是主要的,再是有丰沃的良田作后盾,囤积粮草,供养官吏和兵丁饮用,还为军马洗澡等相应问题,由此应证古代官僚忌讳:不患缺粮,只患缺水。上世纪60年代初,在“破四旧”那段时期,一位冉姓农民在刨地时,从玄祖庙基石下挖出许多散埋的方孔铜钱,铜钱的直径约两公分,上面铸有“崇宁通宝”四字(崇宁是宋微宗赵佶的年号),字痕清晰可见。发现这些出土并记载有年代的钱币,虽不能作为揭开造治于此寨的依据,也足以说明“悍城寨”之名,与此无关。比较原读音叫“汉城寨”而言,从代代相传的口误中,若追溯到汉朝的话,更无依据可考。若把时间推向唐朝,历史时期的长蛇县(今开江回龙)大窦山李靖垭有李靖坟与太平寨相距40里左右,在查阅中也无说法。
此寨偏远,独具特色,安静于深山,无战火伤害,当地百姓自给自足,无忧无虑地繁衍生活。而寨上的老人据传说,给予的解释是,许是千年以来,寨上均为当地汉族人世居之地,先祖们凭此富饶险要之地,完全能抵御少数民族的侵略,湖广填川也未祸及到此寨的百姓。站在山顶,环顾左右山川,一座雄壮突兀的太平寨,透过历史风烟,谛听千年的盛世歌谣,揭开弥漫的层层面纱,让太平寨显露原形,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俯瞰远山,夕阳洋洋洒洒铺满山寨,沿一条机耕小道下山,山寨远古的影像渐渐皈依在平静的心绪里。(作者:杨建华)
吕祖灵签解签50
第五十签 古人崔莺小姐
一声莺报上林春,恐是虚声,未必峥嵘;若要争荣,还候丙丁。
解:崔莺之父告老反乡,未至中途病亡,停柩于相国寺守孝。不料被贼人所见,围相国寺以求莺莺。后得张君瑞派人上书于白马将军,出兵退贼。张君瑞遂与崔莺结成夫妇。求得此签者,万事当以守为贵,临危有救,为先凶后吉之象。又丙丁在五行中属火,火旺于夏,故在夏天有利。
诗曰:出门莫问路东西,一步高来一步低;宽处有缘窄处险,行人去向是鼯鼷。
解:人的命运犹如人行在道路上,如是平坦大道,当然是一帆风顺,平步青云。稍为崎岖则是一步高一步低的摸索向前进。但只要坚忍守成,不焦躁,不急进,看清楚才行,仍可在崎岖的路上选择到较平坦的路来行走,完全视乎个人心性而定。
谋望:虽迟,可成。
钱财:盛夏时有大利润。
婚姻:有条件可成。
自身:守成当可致福。
家宅:和气可以生财。
开业:如在夏季开业则吉。
迁居:近宜,远有阻碍。
出行:顺利到达目的地。
疾病:恐有丧服之灾。
六甲:顺产,生女孩。
行人:一、两日内至。
诉讼:性急反而损害。
求解签!吕祖灵签第99签
签文
可以转移。可以了结。
只恨运命 。故此一得一失。
解曰
凡事莫躁急。息心下气。自然有益无损。
凡事先凶后吉。
卦象
凡遇失机。不可退志。
灾晦奇祸。自可无碍。
小心进取。尚有可为。
又曰
虎在路途边。行人莫乱呼。
路旁须仔细。灾祸自然无。
你可以去这里看,所有的签的解释都有:http://hi.baidu.com/%BF%F1%B1%A9%B2%A9%CA%BF/blog/item/38b80f38718ed6f3b311c7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