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老的占卜,古代趣味占卜
为什么中国古代发明了最早的用于占卜的磁罗盘?
是什么促使他们创造了一个占卜指南针?
磁罗盘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维基百科。但是,根据你问的是谁,最早的磁罗盘可以追溯到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和宋朝(公元960年- 1279年)。
我们从多个记录中得知,人们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知道了磁铁矿的存在。人们知道有一种特殊的岩石能吸铁。磁铁矿的中国在这段时间里是“慈石”,慈如慈母(慈爱的母亲),因为人们相信磁铁矿是铁矿石的“母亲石”。
有很多很多古老的记录,跨越时代的描述一个设备,人们用来告诉方向。基本上,就是一块板,上面放一个磁石勺。
然而,问题是没有任何考古证据证明这种装置。我们看到的都是基于古代描述的现代娱乐。几位学者试图利用汉朝的技术重现这个装置,但没有成功。简单地说,勺子不可能是磁铁矿,因为我们没有技术使它准确地指向南北;而且它也不可能是铁的,因为我们没有技术来正确地用磁铁矿石磁化铁勺。
直到宋朝(公元960 - 1279年),我们才有了明确的“一步一步”制作指南针的记录,我们也有一些考古遗迹可以证明这一点。
虽然宋代记载的器具与汤匙之类的东西有很大不同。根据这些记录,指南针是一片又薄又平的鱼或针形状的铁叶子,放在一个装满水的碗里,铁叶子会浮起来,并指向南北方向
1959年的一项考古发现发现了2只中国元朝的碗。
这个球有两个圆和一条有3个点的线。
这个想法是,你把鱼线和你的船对齐,放水进去,然后把指南针放进去,让它浮起来。你还能分辨出你的船相对于北方的方向。
古代指南针的用途似乎始于军事用途。关于“告诉方向的装置”的最早传说似乎是一种手推车。战争期间,当人们由于天气状况(多云、多雾)无法从星星上辨别方向时,军事将领用它来辨别方向。
后来,指南针似乎被用来占卜和占卜风水(你知道,用来找到建坟墓或房子的最佳位置,诸如此类的东西)。
中国人传统上不是航海民族,所以指南针直到元明时期才被用于远洋航行。
传说由伏羲氏和周文王编写的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是什么书?_百度知 ...
《文王八卦》 伏羲氏创造先天易(先天八卦),周文王发明了《文王八卦》传说伏羲因为制造八卦,人奉之为神,尊其为八卦祖师。远古时代,人对大自然一无所知。天气会变化,日月会运转,人会生老病死,所有这些现象,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人们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都问伏羲,伏羲解答不了时,感到很茫然,人们为此每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我国最早的占卜用书
1《周易》又称《易经》是我国最古的占卜用书也是中国传下来最早的哲学类书籍
2《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3《神农本草经》中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医药学著作.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
4最早的兵书是春秋孙武的《孙子兵法》.
5《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6 有着2200年历史的都江堰是世界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7《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8 第一次是公元前221年修筑灵渠时期.灵渠的修筑,从秦始皇28年即公元前219年.
请问中国古代占卦方法有哪些?
多种多样
最早应该是用龟甲占卜,方法也很多:1、找一只活的乌龟,在龟背上刻图案和文字,根据天气看龟背上图案和文字的湿润情况;2、找个完整的龟壳(乌龟已经死了),封住一头,往里面放些铜钱,类似于求签。
铜钱占卜,找一定数目的铜钱,一般是3个,随便一丢,看正反面各占的比例对事情进行推测。
摇竹签,就是庙里最常用的。
丢竹板,找特定的一种竹子(什么竹忘记了)。挖出根,找半球形的最佳,从中间平分成两半,一端用红绳连起(有的也不连,主要是为防止占卜的时候丢散了),占卜的时候往地上丢,看跌落后形成的形状和静止的方位看
观星象
测八字
等等……
中国占卜术有哪些
中国占卜术有:
有“易经”和“术数”两大流脉。其下又产生有若干的“占卜术”。这两大流脉实际具有共通的性质,因为她们所遵循的基础都是相同的。因此,很多时候,“易经”或“术数”被分别单独用来代表中国的所有占卜术。我们把她们区分开来,有利于更好的研究中国的各类占卜。易经以八卦为运算单位,产生于上古时代的龟甲占卜。据《周礼》记载,有《周易》、《连山》、《归藏》三种,但后二种已经失传。现代所发掘出的甲骨文,即是占卜后对预测和结果的记录。其下“占卜术”的代表有:象数易、梅花易数、外应等。
术数以天干地支为运算单位,产生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她的内容有意无意的符合和模仿了易经的思想观。据史载和考古,术数的产生年代晚于“易经”。其下“占卜术”的代表有:大六壬、四柱八字、紫薇斗数、铁板神数、七政四余、演禽、择日等。
更多的“占卜术”则横跨了这两大流脉,如六爻、太乙、奇门遁甲、风水等。
中国占卜术远远不止上述种类。并且上述占卜术中,有的其内又分有多种流派,像中国武术门派一样。林林总总,不胜繁举。至今也只有《四库全书》中《子部》的《术数类》,对其中的一些进行过归纳。
中国古代的占卜术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到底是夜观星象还是看甲骨?_百度...
由甲骨文的记事大多是生活小事和近事,可知商代时的人,从君王到平民,他们对几个小时后的未来都充满了恐惧,所以问长问短,巴巴地问个不停。
而后人则不如此,说明他们对未来的信心时段更长了。假若你今天在街头打一卦,问的可能就是五年十年之后的事如何呢。多数人甚至问都不问,“不问前程”,说明今天的世界,不可测的东西越来越少,走好自己的路就好,何必多问鬼神?而商贷则不然,商人对“未来”的信心,就像鱼儿的记忆,非常短暂,可能只有半天时间。因此,商代人特别需要占卜之术。
在商周时期人们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占卜术得到迅速发展(其萌芽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占卜的方法很多,刚才我讲的“甲骨”在商代是重要的一种,即通过炙烧龟甲和兽骨(牛羊的肩胛骨)形成的裂纹,以判断吉凶。
那裂纹很像一个“兆”字,征兆、预兆之兆,就是这么来的。
在殷墟发展的甲骨文数量非常大,可见此种预卜的方法在宫廷十分流行,是占卜的主流和大宗,是商王和他的贵族们与“帝”交流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