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前世日,黄历上的前世什么意思

佛学问题:欲知前世因,今是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日作者是。是什么意思...

要知道前世是什么,看看今世的遭遇.要知道后世的遭遇,看看今世的善恶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佛说:五百年前结缘来,前生注定非今日,我叩首,若非今日是何日。 是...

这句话很不像佛说的,查了一下,没查到出处。查到这些:
1、佛说: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方能包容万物。
2、佛说:五百年前结缘来,前生注定非今日。我叩首:若非今日是何日?
3、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4、自你在佛前求与我相遇的那一刻起,我整整失眠了五百年。
5、佛说: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6、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同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的擦肩。
7、于是我求佛祖,来世把我变成一只填海的燕,历尽千辛直到把大海填满,换你我的今生缘佛语人生感悟佛语人生感悟。
这些有可能都是自认高明的人,借佛口所说。这些话语所讲道理范围很窄,而且立意不高,不能以此揣测佛法。
我也解释一下吧,不一定对。请作为参考。“缘”是两者之间的关联度。比如人和人的“缘”,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联度,人和事件和物品也是如此。“缘”的取决因素是“因”,“因”全部展现于“果”,所以“缘”属于“果”的一部分。我们的“缘”不够就是“因”不够,就是以往行为不够。有些“因果”可见甚至可控,比如吃饭会饱,学习得知识,思维生智慧。有些因果不可见不可控,比如我们是人,狗却是狗,过马路被车祸,天生失明,我没生在富人家等。佛家说这个“缘”就是这个“因果”,要追溯到以前的多生多世。就是前世的行为,得了宿命通的人可以见到这些因果关系,但普通人很难相信。而且这个不相信是从难以认识轮回开始。认识轮回这个问题难度大操作性低,就不谈了。
但是“缘”既然是“因果”所成,那我们对“缘”就有把握性。方法就是努力。前世“因”不够那就这世造。有智慧、够努力、够坚韧,成功肯定属于这样的人。
就像这句话“我叩首,若非今日是何日”。佛前面刚说现在你没这个缘,咱立即用磕头和反问的方法继续谋求,这也是一种努力。

今日种种果,皆是昨日因。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杨东辉
东--中国是东方,东方强人.
辉--辉煌,交相辉映.

今天为什么叫前世?

今天是今天,不是什么前世。
前世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ián shì,指今生之前的世界或之前一个场景。

中国的日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国历法
在世界上中国是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它的出现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农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殷历"、"古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农历属于阴阳历并用,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平均月长度等于"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所以也叫"阴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同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因此农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也被称为"阴阳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旧使用农历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智慧的中国人在经年的劳作中发明了历法和节气。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字叫万年的青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的时候,因为太阳晒得太热,坐在树荫下休息。突然,地上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回家之后,他就用了几天几夜设计出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可是,当天阴有雨或有雾的时候,就会因为没有太阳,而影响了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气的不测,也使他很苦恼。万年听说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国君,对祖乙讲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人类根据太阳,月球及地球运转的周期制定了年、月、日,和顺应大自然与四季的春夏秋冬的法则,从而形成了历法。中国古代的历法有三种,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阳历也叫太阳历;阴历也叫太阴历,月亮历;阴阳合历,也就是俗称的农历。其中的阴阳合历一直沿到今天。为甚么农历可以沿用到今天呢?
在今天看来,当时历法的产生,是中国古人为了掌握农务的时候(简称农时),长期观察天文运行的结果。中国的农历之所以被称为阴阳合历,是因为它不仅有阳历的成份,又有阴历的成份。它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则合为一体,作出了两者对农业影响的终结,所以中国的农历比纯粹的阴历或西方普遍利用的阳历实用方便。农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准确巧妙,常常被中国人视为骄傲。
介绍
汉族地区使用的农历又称夏历,是一种阴阳合历,以月相定月份,以太阳定年周期。以太阳和月亮同时升起,因而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朔日为每月的开始,每月长短根据月相不同,可能为30日或29日,12个月为一年。将太阳年划分为24个节气,第1、3、……23等奇数为"节",第2、4、……24为"气",或"中气"。由于太阳年周期和以月相为周期的12个月不一致,约隔每四年增加一个月,增加到没有中气的月后面,如2004年2月只有一个节"惊蛰",没有气,将闰月增加到2月后为闰2月。每年的闰月位置都不太一致。
农历一年一般为12个月,一个月天数依照月亮围绕地球运行周期而定,为29或30天,闰年为13月,中国农历年平年为353或354天,闰年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约为365.2422天(即太阳环绕地球一周的时间)。
农历可按如下方式推断:当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成一直线的那天,为每个月的开始,称为(朔日)初一。一年中日最长的一天为夏至,日最短为冬至,根据这两点将一年24等分,得到24节气。通常,离立春最近的那个朔日(春节)所在的月,为正月。春节在公历1月20日至2月20日之间。
从古代起,每个朝代都要"立正朔",夏朝时,以冬至月为正月,按干支记年法是第一个月,即"子"月;商朝改正朔,推后一月,周朝又改正朔,又推后一月,汉朝定立太初历,以后每朝虽然仍然立正朔,但民间不再改变,始终以正月为新年,但"子"月仍然维持在11月。
每位皇帝即位时,要改年号纪年,有时兴之所至随时改年号,但从明朝开始,皇帝在位时不再改年号,但新皇帝即位时仍然要改,这种纪年法的缺陷是上一位皇帝的末年和下一位皇帝的元年吻合,如"同治14年"就是"光绪元年",因为这一年是上一位皇帝去世,下一位皇帝即位的同一年。可是干支纪年始终维持,除了清代的康熙,没有一位皇帝在位超过60年,所以只要说某皇帝年号和干支,年代就相当清楚,如"光绪乙亥"就是同治14年或光绪元年或1875年,同治在位期间没有过乙亥年。
中国其他民族有自己的节日,如苗族四月八,壮族三月三,白族三月街等,都是以中国农历为依据。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新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盂兰盆节、中秋节等都是以农历为依据。
早期历法
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上古时期,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多有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从黄帝历法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公历)始,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中有的曾经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唐大衍历和皇极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起到过重大作用,如西汉末期的三统历和唐朝的皇极历法等。汉朝以前的古代中国历法以366天为一岁,用"闰月"确定四时和确定岁的终始;已经有日、月、旬和时的时间单位,具备了阴阳历的技术;观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运动规律,用"闰月""减差法"来调整时差;历法实施成为重要大事,主要内容之一是"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和"正闰余",即确定闰月位置和如何减去多余出来的天数(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数),由此来确定年岁的终结和开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朝王室衰落,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现多轨制历法,亦即各诸侯和各地部落还有自己的地方历法;秦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
汉朝初期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责成司马迁等人编写了《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之前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用不着"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至此,阴阳五行基本上退出了历法。之后中国历朝颁布的历法,均与太初历大同小异;中华民国成立后,纪年采用西历或民国纪年并用。

据说在历史上有丢失的一段时间(意思是在人类的日历上并不存在这几天...

由于历法的误差,到十六世纪80年代,当时的历法已经不能准确显示太阳的轨迹。公元1582年3曰1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布诏修改儒略历。
将1582年10月4日之后的一天定为10月15日。
即1582年10月5日-10月14日这十天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相关资料:
公历,即格里历或格列高利历,是现行国际通行的历法,属于阳历的一种,通称阳历,其前身是奥古斯都历,而奥古斯都历的前身是儒略历。教皇格里高利13世(也译格雷果里)在公元1582年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当时儒略历和地球实际位置的误差已达14天,格里历将误差纠正,确定所有整数世纪年除了可被400整除的外一律不设闰年(儒略历的规定是每个整数世纪年都为一个闰年,例如公元1900,如果按儒略历,它是闰年,但按照现在的历法即格里高利历,它不是闰年),同时规定1582年10月4日之后的那天为1582年10月15日,但原有星期不变。新颁布的历法理论上可以达到两万年内误差不超过一天,但由于地球自转的变化,实际到公元4909年误差就可达一天。
但是格里高利13世的新历法颁布以后,只有当时的天主教国家意大利、波兰、西班牙、葡萄牙开始用新历,1582年10月4日之后跳过10日。由于新历法是教皇颁布的,新教国家予以抵制。直到儒略历1752年9月2日,大英帝国,包括英格兰、苏格兰、以及现在美国的一部份才采纳格里历,于是那天之后就直接从9月2日跳到9月14日,日期跳过11日。
瑞典在1699年计划从儒略历改成公历,预定的办法是取消自1700年至1740年间所有的闰年,即在此期间2月都只有28天,相当于瑞典人打算用四十年的时间来完成别人用两天就可达到的效果。
此制度明显足以使得瑞典人在时间纪事上遭受无限的困扰,因为在这四十年里,瑞典历与儒略历以及公历日期将完全不同。更坏的是,此制度施行不佳,在1704年与1708年本来说好取消的2月29日,居然仍被使用。此时瑞典历日期应比公历慢8日,但事实上是慢10日。
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承认渐进改历没有见效而抛弃之,但不是直接改用公历,而是决定改回儒略历,方法是1712年2月29日的次日加上2月30日,日期再度比公历慢11日。瑞典最后在1753年采用公历,就是当年儒略历2月17日的次日是公历3月1日。
还有,苏联十月革命其实并不是开始于公历的十月,而是开始於儒略历的10月25日,合公历11月7日,革命后苏共1918年1月24日颁布命令开始使用公历,也就是儒略历1918年1月31日的次日是公历1918年2月14日。
最后采用公历的东欧国家是希腊,1923年。但全是民间采用——国家教堂都没有接受。
在普通文档中,1582年10月15日之前发生的事件日期仍以当时采用的儒略历日期表示,而不是将之按现行历法逆推。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