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是哪几个字,天干共几个字

天干有哪几个字?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根据《五行大义》中记载,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来源】
它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是为“河图”。
河图和洛书,乃由天象观察中产生的,在三代时期就成为帝王的宝贵之物。河图和洛书构造简明,它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经学家廖平,曾将诗经,易经,内经三者反复印证,证实了内经的理论本于易经,而易经之数理又取则于河洛。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乃据五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舍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天象而绘制,这也是五行的来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天干共有几个字

天干共有十个字,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就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个天干,它与十二地支一起按照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我国也有的干支纪年法。天干的文字来源于古人对于万物的规律总结。

天干共有几个字

天干地支中的“天干”一共有十个字,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原始的天干是“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后来将其简化成如今的十字。

天干中的文字来源于古人对于万物的规律总结,甲代代表万物出生,乙代表万物生长,丙代表万物光耀,丁代表万物强壮,戊代表万物茂盛,已代表万物弯曲,更代表万物更替,辛代表万物艰辛,壬代表万物任重,癸代表万物死亡。

天干地支纪年法

在我国历法中,天干地支纪年法就是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即组成干支纪法。

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天干一共有10个字: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地支一共十二个字: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又称“干枝”。前人有云:“天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可见称为干支的原始用意。天干的数目有十位,它们的依次顺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目有十二位,它们的依次顺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一共有10个字: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天干,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个天干。原始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简化后的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扩展资料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的总称。又称十二支。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23~1时,丑时为1~3时,等等,称为十二时辰。

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等等。地支与十天干顺序相配,组成甲子、乙丑……癸亥,以六十为周期用以纪日、纪年。

十二地支:干支历将一年划分为十二辰,“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古代天文学称北斗星斗柄所指为“建”,一年之中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是阳历月,不同于阴历月(朔望,分为初一十五等),配十二地支,如建子、建丑、建寅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干

天干一共有几个字

天干一共有10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共有多少个字

孙思邈(581~682),唐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他天资聪敏,治学精勤,善言老庄,喜好释典,通经史,知百家,是集佛、道、儒三教于一身的饱学之士。他自幼多病,为筹汤药之资几乎罄尽家产,生活显得极为困难,但他从不为此而放松经史、医药知识的学习。20岁时,他开始行医于乡邻亲友之间,每得良效。自己多病的身体,也靠自行调治变得强壮起来。从此他更加勤奋地钻研古代名医的著作,寻求民间的治病经验,往往因为一个单方、一味药物、一种炮炙方法等,不远千里虚心向人请教。因此,他的医疗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医名鹊起。唐太宗、唐高宗都曾征召并授以高官厚禄,他都一一固辞。但当群众求以疗疾时,他却从未予以拒绝。他强调:“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他还告诫医生到了病家,举止要检点,仪态要端庄,“纵绮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不论是在患者病家面前,还是在医界同道背后,孙思邈的态度都反映了他高尚的思想品德,这一直为后世历代医家所称道,时至今日,仍是我们进行医德教育时所不得不提出的楷模。

先记得面向北方时,“面北背南(地图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很多方法。
你如果是位于高纬度地区:
1、看树叶的长势——叶子茂密、枝条旺盛的一边就是南方;
2、看房子大门朝向——在农村,通常大门都是朝南建筑的;在城市,由于城市规划和道路布局,无法这样设置,但很多阳台也喜欢向南建造的。
3、看高空云朵飘向——根据季节,如现在早春季节,往往是自北往南、或自东北往西南飘移。在生活里,我们千万不要小觑一个人的韧劲,或者说不要低估了一个人的意志力,而通常来说,我们只有具备了足够的韧劲和拥有涅槃重生的胆魄,才会促使我们在奋斗的日子里有了意义,也才有了实现理想的可能。当然,具备强大韧劲的人,他们也会为了心中的目标而在背后不断地做准备,做努力,经过一番的未雨绸缪,再加上不断地自我进取,势必可以拥有更多的机会,成长为更出色的一类人。而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聊聊能够做到这样的 星座 都有哪些。

天蝎座

在天蝎这类人身上,我们似乎从来就会无比坚信他们早晚能够取得成功,或者说,在他们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太多的可能性,说到韧劲,这些人从来不惧怕人生旅程里的种种难关,并且始终呈现出一种摧枯拉朽的魅力。的确,这些人性格隐忍,为人坚定,并且也甘愿为了实现理想而在背后默默地付出。

事实上,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藏着无数令人感到心酸的故事,而通常而言,天蝎正是那种不管受了多少的苦和委屈,也始终懂得坚定地做好自己,并且始终不懂得什么叫放弃。甚至可以说,这些人的身上从来就不缺一份所谓的狼性,在江湖厮杀的过程里,他们秉承道义,更是注重学习和提升自己,能够从各种创伤里快速地恢复过来,让自己逐渐变得所向无敌。

可以说,天蝎的强大和成功,都是一步步从磨难里爬出来的,而他们所向披靡的背后,却也尝尽了人生辛酸苦辣,使得他们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坚韧和不屈,在他们的人生格局里,则时时刻刻彰显着一种博大的智慧,和不被屈服的意志和对人生理想的向往。所以,天蝎的人生,在经过了一番打磨和奋斗下,也势必将变得势不可挡。

水瓶座

或许水瓶的存在,从来都能够给到我们对生活不少的思考,以及对生命不少的反思,甚至他们的言行举止,乃至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信念,都值得我们深思。传统意义上的水瓶,这些人具备着强大的创新能力,可以在扛得住任何压力的情况下,逐步地打磨自己的灵魂,提升自我格局。

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推陈出新的壮丽,在他们敢于打破常规的旅程里,他们对于大多数的经验以及通过智慧创造出来的美好,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深思。的确,在某些时候,水瓶的所作所为在某些人看来会觉得有些极端,但有朝一日,功成名就之后,就势必会觉得水瓶势必可以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所向披靡,所向无敌。

这类人喜欢自由思考,也习惯了自由地表达自我,能够在经过一番思考,或是做好了未雨绸缪的准备之下,大胆且无悔地往前奋进,并且不管遭受到了多少的困难和挫折,内心里始终都充斥着一种力量,那就是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让他们在奋斗的人生旅程里,高傲不群,并且也能够做到清醒且冷静地活着,张扬自我个性。

狮子座

或许我们从来就没有看到狮子座强大的背后,内心里究竟隐藏着一颗怎样柔和的心,也或许我们早就习惯了,狮子座在现实里从来都是一个王者的存在,这些人气场十足,不管走到哪儿都是非常耀眼得如同一个焦点。当然,单凭他们震人心魄的气场,就足以在他们的人生路程里,如同一个将军一般,在战场里所向无敌。

诚然,在跟狮子座有了一番的接触之后,就会明白此类人的骨子里有着一股很浓厚的侠义情怀,对于任何困难和打击,这些人非但从不不会害怕,更会大方且勇敢地迎接挑战,并且从来不会允许自己向任何事物妥协示软。这样的好强以及顽强的胆力,就足以让狮子座甘愿为了心中的信念或是理想而奋不顾身。

纵使有人会觉得生活里的狮子座显得有些武断,可从另一方面来说,恰恰是因为这类人是具备豪情壮志,并且也真的可以做到活得潇洒,爱得大度且果断的,以至于在人生之中,他们也势必如同太阳一般,迸发出了自己的正能量,也在江湖里过得潇潇洒洒,轰轰烈烈,甚至是风风火火。

而一旦熬过了困难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我们也就更加确定,狮子座也势必能够在人生道路上,真正能够做到涅槃重生,并且在经过了一番磨练之后,更具人生智慧,未雨绸缪过后,迎来的势必是势不可挡,且令人望尘莫及的人生灿烂。

总之,上面我们所聊到的这三个 星座 ,我们从他们身上可以发现这么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人在人生奋斗过程里,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斗志,以及不服输的韧劲。而单凭这两点,就足以让他们在追求目标,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里,熬过无数的难关,并且始终坚定既然敢于涅槃重生,就注定着自己往后余生,定能所向披靡,所向无敌地走向势不可挡的人生画卷里。一天,孙思邈正在峨眉县街上行走,突然碰上了曾经患了肾病的教书先生在散步闲逛。见他身体已然康复,孙思邈真有些疑惑不解。因知此人有肾病浑身浮肿,已到了晚期。孙思邈和其他医生都想不出什么药可以治愈,并劝其家人:“无法医治,准备后事吧!”那么他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呢?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峨眉山上有个破庙里,住着逃荒的母女二人,母亲有病,女儿年十六岁,名叫灵芝。这姑娘长得心灵手巧,勤劳善良,为了维持生活,姑娘天天到山上采蘑菇,再拿到山下城里去卖,赖以活命。时间长了,姑娘有了采蘑菇的经验,不但知道山上哪儿的蘑菇多,而且知道怎样的蘑菇好吃,还学会了养殖蘑菇。她把一些朽木搬到背阴的庙后面,浇上水,过些时候就长出了鲜嫩的蘑菇。这样即使天阴下雨有啥事耽误,她也能采到蘑菇。她的蘑菇卖得很便宜,买的人也不少,慢慢同买的人就熟悉起来。有时候卖不完,就把蘑菇晒干放起来,以便冬天再卖。

有一天姑娘在山林深处的一棵枯树下,发现了三棵像蘑菇似的异样东西。那东西样子像小伞,伞盖有碗口大,伞把有半尺长,颜色又红又紫,有油漆一样的光亮。姑娘喜出望外,用手一摸,有一种不像是蘑菇的感觉,立即采了下来,可是这能不能吃?会不会有人买?姑娘犹豫不决,最后还是将它扔到了地上。过了几天,她又到了那棵树旁,发现那三个异样的蘑菇仍在地上,就又捡了回来。到城里去卖蘑菇时也顺便把那三个东西带去,人们一见,这个摸摸,那个捏捏,又都放下,没有人买。姑娘拿去城里几回都没卖掉。
冬天,大雪纷飞的一天,姑娘提着半篮子干蘑菇到城里去卖,又把那三个异样东西带去。严寒天冻,姑娘大半天才算卖完了蘑菇,正准备回家时,一个小伙子气喘吁吁地跑来买蘑菇。他父亲病了好几年,目前病危。忽然想吃蘑菇,为了尽孝道,以满足即将离世老人的心愿,才急急忙忙跑来买蘑菇。不料姑娘已将蘑菇卖光了,就只剩下那三个像蘑菇的异样东西,小伙子便买了下来,又急忙赶回家。家人立即熬好蘑菇汤,可是老人已经叫不醒了,昏昏迷迷,气息奄奄。为了让老人临终前吃到想吃的东西,家人就用小勺顺着老人的牙缝一点一点地缓缓灌下去。说来也奇怪,老先生昏迷了一夜,第二天居然醒过来了。家人又继续喂他“蘑菇”汤,一连喂了三天,老人的病奇迹般地好起来,后来又经精心照顾能够下床,还能到街上转悠了。

孙思邈听了这件奇异的事情, 决心寻找这神奇的异物。他找到买蘑菇的小伙子,一起上山探访了灵芝姑娘,把她采到异物的情况和那异物的样子全都详细记了下来。天气转暖后,孙思邈就同徒弟们上山去寻找那异样的蘑菇。从春到夏,从夏到秋,工夫不负有心人,这东西终于找到了。孙思邈就用此物发现者— —那位姑娘的名字取名为“灵芝”,又称“灵芝草”。
孙思邈从此认识了“灵芝”,知道了它的药性:味甘、性平,有滋补、养心、镇静和强身健的效用,对治疗肾衰竭、心绞痛、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奇效。(经现代医学研究灵芝产品如灵芝孢子粉、灵芝破壁孢子粉、灵芝孢子油等均有这种功效)

孙思邈,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灵芝在中国有上千年的药用历史,药王孙思邈从35岁开始一生长服灵芝,101岁无疾而终,用自己的一生见证了灵芝的长寿之道。是灵芝 ,这种东西非常的有营养,而且非常的稀少,所以才会被称为仙草。朋友你好!耳提
:
1.谓恳切教导。面命
:
1.当面告语。
2.当面任命。应指贴着或附着耳朵叮嘱他,表示教诲的殷勤恳切。多形容长辈的教导热心恳切。

【解释】: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出自】:《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译文】:非但当面教导你,还拎你耳要你听。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长辈对晚辈

【近义词】诲人不倦、谆谆教诲、苦口婆心、谆谆告诫

扩展资料

耳提面命反义词:含沙射影

拼音为hán shā shè yǐng

释义:传说一种叫蜮的动物,在水中含沙喷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

译文:名叫蜮,是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的人就全身抽筋,头痛、发热,严重的甚至死亡。

《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意思是不但当面教导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后来用“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

天干地支指的是什么

万年历里面的天干,地支指的是什么意思?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分别指的是什么?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天干地支指什么 古代一种排序方法,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指的是什么?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是指?分别是指什么时辰?十二天干与地支有什么关联? “天干地支”又称“干枝”。前人有云:“天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可见称为干支的原始用意。天干的数目有十位,它们的依次顺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目有十二位,它们的依次顺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是指什么,地支分别对应的十二生肖是什么 鼠-子,牛-丑,虎-寅,兔-卯,龙-辰,蛇-巳,马-午,羊-未,猴-申,鸡-酉,狗-戌,猪-亥。

天干地支一样是什么意思? 10分 天干地支一样是指农历记时的年月日时辰完全一致,比方说,某一年的纪年为甲申年,那一月也为甲申月,那一日也为甲申日,那个时辰也刚好为申时,

天干地支分别指的是什么?

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扩展资料

古人曾以干支记录生日,为一次生日可能不止等4年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记忆自己的出生日期,不过最初是以干支纪日的形式记录的。公元前4世纪,著名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意思是说自己出生于寅年正月的庚寅日。这里的“庚寅”就是中国古人用来纪日的方式。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有甲乙丙丁等十天干,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这两者可以组合搭配成60对,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

两汉以前,历史记录中的日期都是以干支纪日的方式出现的,这直接决定了出生日期的记录方式。例如,鲁庄公出生于公元前706年9月丁卯,与其父鲁桓公同月同日,因此取名为姬同。如果按照数字纪日,这父子两人的出生日期并不相同。

《左传》中还记载了一位老者给官员出的算术应用题。

公元前543年,晋悼公的夫人向国人发放救济粮,绛县有一个老人前来领取。负责的小吏询问他的年纪,他回答道:“我只是一个地位卑下的小民,不知道如何计算年岁。只记得我出生在正月甲子日,那是一个朔日,到现在第445个甲子已经过去1/3了。”

小吏不知道如何计算,就去请教当朝的高官。大夫师旷说:“我知道了,那是73年前,那一年狄国侵犯了鲁国。 ”文伯说:“到今天26660天了。 ”即444乘以60,再加上60的1/3,得26660天。

这个故事反映出,当时的普通人对于自己的出生日期也是有记忆的,同样是以干支的形式。

也许等6年才能过上一个生日。

干支记录的出生日期不利于产生生日的概念。

首先,中国的传统历法以月亮的盈亏周期作为一月,并与阳历的节气相结合,是典型的阴阳合历。战国以前,虽然天文历法可以预先排定历谱,但由于天文学不发达,往往还需要根据实际天象进行调整。

例如某日在预先排定的历谱中是月末的晦日,但当日发生了日食,实际上是下月的朔日(月亮与太阳同时出没的日子,在天文学中严格的定义是日月同黄经的时刻为朔)。

在农历中,朔被定为一个月的起始,那么就可能修改历谱,重新确定其所属月份,下月的日期若以数字表示,就会全部改变。此外,闰月的安插在战国以前也显得没有固定规律。这种情况下,以数字形式排定日期并不实用。

其次,在传统历法中,一个历月只有29天或30天,而一甲子却有60天。这就可能出现连续多年某月没有某个干支日期的情形,如果连续5年的9月没有甲子日,那么,这个人也许6年才能过上一个生日。

这样,以出生日期来确定自己的年岁就显得很不方便。所以中国人最初是以农历的新年作为自己年岁加增的生命周期刻度,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汉代以后,历法有了很大的进步,人们根据天象可以较为准确地推算出今后多年的历谱,这就为数字纪日的产生准备了前提条件。在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中,就出现了“七月四日”这样的数字日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字纪日逐渐流行,而生日概念的产生,恰恰也在此时。随着历法的不断完善,每天的日期也能够可靠地提前确定下来,以年为循环周期的生日概念也就在齐梁时期产生了。

逢19整数倍岁数农历和公历是同一天。

与农历对应的是公历。公历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外来事物。到目前为止,中国使用公历也仅仅有100多年的历史。

虽然公历现在使用得相当广泛,但由于农历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当人们提到生日时,往往会同时记起自己的农历和公历的生日。

公历生日和农历生日的关系,有一个有趣的19年周期。例如,公元1984年1月1日是农历11月29日,19年后的2003年1月1日的农历日期又是11月29日。这主要是两种历法的置闰规则产生的结果。

农历的朔望月周期是29.5306日,一般“十九年七闰”,即19年有235个月。如此算来,19个农历年平均有6939.691日。而现行公历的年长为365.2422日,19个公历年平均有6939.6075日。

可见,19个公历年的日数和19个农历年的日数几乎相等。因此,每逢19的整数倍岁数时,公历生日和农历生日很可能与19年前一模一样地重合在一起。

但也不一定都这样,因为农历和公历置闰并不同步,也可能会使两者在19年后相差一天。特别是在出生前不久恰巧遇上农历闰月时,可能就差得更多了。例如,1984年有闰十月,1985年1月1日的农历日期是11月11日,而19年后,2004年1月1日的农历日期则变成了12月10日,与19年前几乎相差一个月。

生日几何和命运没直接关系。

十二生肖是由动物纪年法演变而来。以动物纪年的方法,最初曾流行于我国北部从事游牧的少数民族中,后来又和干支纪年法相融合,于是就产生了“十二生肖”之说。由于我国早期采用干支纪日、纪年,所以一个人出生的时刻也就对应着一定的干支,进而又演化出了“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和人的生肖,原是我国古代人民一种记忆出生日期的方法,但在古代宿命论思想的影响下,后来这 “生辰八字”和“十二生肖”都被涂上了一层浓浓的神秘色,甚至掺进了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干地支

一.十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丑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己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四、由公元推干支记年
为了便于运算和使检索更加直观,借用六十干支表并按顺序加以编号成表一如下:
六十干支表
甲子0 乙丑1 丙寅2 丁卯3 戊辰4 己巳5 庚午6 辛未7 壬申8 癸酉9
甲戌10 乙亥11 丙子12 丁丑13 戊寅14 己卯15 庚辰16 辛巳17 壬午18 癸未19
甲申20 乙酉21 丙戌22 丁亥23 戊子24 己丑25 庚寅26 辛卯27 壬辰28 癸巳29
甲午30 乙未31 丙申32 丁酉33 戊戌34 己亥35 庚子36 辛丑37 壬寅38 癸卯39
甲辰40 乙巳41 丙午42 丁未43 戊申44 己酉45 庚戌46 辛亥47 壬子48 癸丑49
甲寅50 乙卯51 丙辰52 丁巳53 戊午54 己未55 庚申56 辛酉57 壬戌58 癸亥59
该表于公元前后的推算均适用,具体的方法如下:
1,求公元后某年(设为Y)的干支。方法是:先以Y除以60得出余数,然后再减去4,最后根据所得结果查表相应序数所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1911年的干支:1911÷60余数为51,减4后得47,查表一47对应的干支是辛亥,即1911年为辛亥年。由于干支纪年60年一循环,当Y÷60的余数小于4时,需借干支纪年的一个周期60之数,例如1981年除以60余数为1,直接减4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4等于57,查表一便知1981年为辛酉年。余可类推。
2,求公元前某年(设为X)的干支。方法是:先以X除以60求其余数,再用57减去所得余数,根据所得结果再查表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前221年的干支:221÷60,余数是41,以57-41=16,查表一16对应的是庚辰,即公元前221年对应的干支应为庚辰。同样由于干支纪年的循环周期为60年,当余数大于57时,也需再借60。例如求公元前479年(孔子卒年)的干支:479除以60余59,用57减59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59等于58,查表一知该年对应的干支为壬戌。其余可以类推。
上述方法简便易行,只要记住表一,就完全可以不用纸笔,直接由心算推出结果。
五、速查干支农历纪月法
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 ,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遇上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即可。
例如:2006年为丙戌年,其正月为庚寅,二月为辛卯,三月为壬辰,余类推。
六、速查干支纪日法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 C 是世纪数减一,y 是年份后两位,M 是月份,d 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奇数月i=0,偶数月i=6。G 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 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计算时带[ ]的数表示取整。
例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 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
G =4*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3 =197
除以10 余数为 7 ,天干的第7位是‘庚’。
Z =8*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7 + 6 =213
除以12 余数为 9 ,地支的第9位是‘申’。
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是庚申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天干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十干是指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_、昭阳。
十二支是指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_、协洽、_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1.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2.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3. 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

  4.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