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中的天干是什么,奇门遁甲的天干学

奇门遁甲九宫天干地支年代怎么推算

-----来源中国易经研究学会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 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 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 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任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 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己55.戊午56.己未 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
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补充典故: 相传黄帝时代,因有蚩尤神扰乱,黄帝忧民之若,遂与蚩尤大战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黄帝於是斋戒沐浴、筑坛祀天、方丘礼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将十干圆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然后乃能治之。后有大挠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并以黄来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此为天干地支之由来。 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是古代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用的二十二个汉字,其中天干十个,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者搭配使用,形成六十甲子,在年月日时里循环使用,周而复始。 对于其计算 第一种:是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教的,先将天干进行编码: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 4、 5、 6、 7、 8、 9、 0、 1 、 2、 3 凡是公元后某年的最后一位数字(个位数)是“4”,那么该年的天干就是“甲”;“5”就是“乙”;余类推。如2003年的天干就是“癸”。记住这一编码很实用,虽然不能用干支纪年来直接推算公元纪年,但可以给我们
一点提示,凡是天干为“甲”的公元纪年数最后一位数必为“4”;“辛”为“1”;余类推。如辛酉政变(1861)、辛丑条约(1901)、辛亥革命(1911)发生年代的最后一位数字都是“1”,而“1”刚好对应天干中的辛。 再将地支进行编码: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10、11、 0、 1、 2、3 把公元某年的数字除以12,余数为“4”,那么该年的地支就是“子”;余数为“5”就是“丑”;其余类推。心算地支可将年份数减去12的倍数,如1800、1860、1920、1980等,再算就容易得多了。 最后将天干、地支合在一起,就是公元某年的干支纪年。如1861年,最后一位数字是“1”,天干为“辛”,将1861除以12(或1861减去1860),余数为“1”,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就是辛酉年 根据六十甲子可以推算出具体的年月日时。而在计时使用里,由于一天为二十四小时,古代正好是十二时辰,因此形成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的换算关系,具体为深夜23点到子夜1点为子时,1-3点为丑时,3-5点为寅时,5-7点为卯时,7-9点为辰时,9-11点为巳时,11-13点为午时,13-15点为未时,15-17点为申时,17-19点为酉时,19-21点为戌时,21-23点亥时。除了以此计时外,另外地支计时法还与干支计日联系在一起形成六十干支计时法,即甲己日子时以甲开头,成为甲子时,
然后丑时成为乙丑时,寅时成为丙寅时,依次类推。乙庚日子时以丙开头,成为丙子时;丙辛日子时以戊开头成为戊子时。丁壬日子时以庚开头,成为庚子时;戊癸日开头以壬开头成为壬子时。这样六十天干形成完整的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每人出生的时辰也就有了确定的四组天干八个字组成的生辰,简称“八字”。如此时正是2005年11月15日19:07(农历十月十四日),此时出生者的八字就是乙酉年丁亥月癸卯日壬戌时(因为计日天干为癸开头,故本日子时为壬子时,推算至19点至21点即为壬戌时)。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什么是奇门遁甲?

确实很难学。

奇门,术数的一种,盛行于南北朝。最早源于黄帝战蚩尤的《奇门遁甲》,是古人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比较完整的时、空、象、数、理模型。

奇门来源于军事,涵盖了天时、地利、人和、神助等关乎事物成败的四大要素,以到达出奇制胜的目的。奇,为三奇,即用天干的乙、丙、丁代表三奇;门,为八门,即为开门、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

太乙、奇门、六壬,并称“三式”,是古代中国术数三大绝学。奇门测集体事,声名远播。太乙以天元为主,测国事;奇门以地元为主,测集体事;六壬以人元为主,测人事。太乙测国事,为帝王所忌,声名不显。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奇门的影响力非常深远。

历史发展

要说《奇门遁甲》的起源,先从一个神话开始讲起吧!这是一个涉及五千多年前的神话传说。传说在上古时期,在古代的东方有一个黎族首领叫“蚩尤”的人为祸作乱,由于他有兄弟八十一人,且个个铜头铁骨,并具有呼风唤雨的本领,无人能敌。

黄帝看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心中很是痛苦,于是起兵征讨蚩尤,两军对垒于河北涿鹿,但是由于蚩尤太厉害了,黄帝久战僵持不下,流血千里,不能获胜。黄帝心中郁闷,正烦着时,忽然天上云拨开,两个神童出现,称是奉“九天玄女”之命传于黄帝。

奇门遁甲是什么东西?奇门遁甲是怎么来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奇门遁甲是什么?接下来跟着我一起欣赏。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奇门遁甲,但对于奇门遁甲的真正含义却不是很了解。其实奇门遁甲是古代层次最高的一门预测学,号称“帝王之学”。利用术数来揭秘天文物理,后来经过无数人的发展,又将奇门遁甲推至各个方面,在古代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战争都可以见到奇门遁甲的身影。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下奇门遁甲的起源,以及其中的代表人物,想了解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自国家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来看,目前中华文明已经有了5800年的历史痕迹。早在6000年前的华夏大地上,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遵循天地法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劳的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繁衍。

千百年来,道门五术——山医命相卜流传于皇廷宫观,云烟凡尘,对我华夏子孙研究人文、自然与天道产生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也间接衍生了许多道文化、神学文化以及神话传说。

今天,我们将五术拆分,一一为大家介绍道门里的占卜术,以供各位品鉴赏析。(顺序依本号“哪家术数最精准?你最中意哪种?”结果而论)

奇门遁甲

第一名,卜术:奇门遁甲。

创始人:九天玄女

联合创始人:轩辕黄帝、风后

代表人物:

姜子牙

姜尚,字子牙,周朝家、军事家、战略家、预言家,推演《奇门》72局,创立《太公兵法》,演兵布阵,辅佐周武王推翻夏王朝,统国。

孙武

春秋时期军事家、战略家,以《奇门》著《孙子兵法》,辅佐吴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孙膑

孙膑,战国时期军事家、战略家,著〈孙膑兵法〉,辅佐齐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张良

张良,字子房,汉朝家、军事家、战略家,推演《奇门》18局,定计奇谋,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辅佐刘邦,取得楚汉胜利,建立了汉朝天下。师从黄石老人,后于大彭氏国修道,鉴黄石公造墓种生基,至于死地而后生,采集日月精华。后人为纪念道祖,以张良字命名此地——子房山,并修建子房祠。(今江苏徐州)

诸葛亮

字孔明,三国时期家、军事家、战略家、预言家,推演〈奇门〉得〈八阵图〉,辅佐刘备取西蜀而建立蜀国。

刘文静

刘文静,唐朝战略家,得〈奇门〉助李渊太原起兵;李靖,唐朝军事家,得〈奇门〉助李家得天下;郭子仪,唐朝家、军事家,平定安史之乱。

赵晋

宋朝家、军事家,以〈奇门〉辅佐赵匡胤统国。岳飞,军事家,得〈奇门〉统兵而拒胡人黄河以北。

刘秉忠

刘秉忠,元朝家、军事家,得〈奇门〉助忽必烈统国,定大都(北京)。

明朝家、军事家、战略家、预言家,修〈奇门〉,辅佐朱元璋统国。

名称及由来

卜下有:天乙、奇门、六壬三式。(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大六壬)分别对应天、地、人三才。古时奇门遁甲只流传于皇宫之内,民间百姓无从习得,窥学更是断首之罪。被尊为:“卜下三式之首,最有理法。”因起断事精准细腻,理法分明,千年来如锁深宫,世人只问其名,少见其用。遂也被称为“帝王之学”。

奇门遁甲发展史奇门遁甲在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名称。周秦时期叫作阴符;汉魏时叫作六甲;唐宋时叫作遁甲;只有在明清时才真正被叫作奇门遁甲。

关于奇门遁甲的起源,在古籍《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轩辕本纪》、《神机制敌太白阴经》、《烟波钓叟歌》等多有记载,大致为当年蚩尤作乱,黄帝频战不克,九天玄女授奇门遁甲术于轩辕黄帝,助黄帝以灭蚩尤,以此来推,奇门遁甲至今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

轩辕黄帝战蚩尤,涿鹿经年苦未休,

偶梦天神授符诀,登坛致祭谨虔修。

神龙负图出洛水,凤衔书碧云里,

因命风后演成文,遁甲奇门从此始。

——《烟波钓叟赋》

注解:传说古代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双方相持不下,若干年战事也无法停止。于是黄帝向天神祈祷,梦见九天玄女授以符诀,即河图、洛书之诀。凤衔书,即指太乙、六壬、奇门三式之书。

在古代,奇门遁甲往往被用来演兵作战。奇为天干“乙丙丁”,门为八门“休生伤杜景死惊开”,而遁甲,则是甲木隐藏于六仪之下的六员大将。即“甲子(遁于)戊,甲寅癸,甲辰壬,甲午辛,甲申庚,甲戌己。”

三奇、六仪与八门、九星、八神、八卦九宫等用神相互作用,以现时四柱(即事发时间)起卦,揭示了太阳系内八大行星与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天地合一,人神通气,一卦可知周天万物的“时空数理模型”。

仿古奇门盘式模型

奇门遁甲流传几千年,初创时四千三百二十局,被后世姜子牙、张良等人不断改良优化,至今流传阴遁九局,阳遁九局,共一十八局。由于奇门遁甲断事精准细腻,卦理清晰明确,不似其他术数模棱两可,是是而非。又可身在家中,断环境于千里之外。被称为黄老道家最高层次的预测学。

坊间流传:

学好奇门遁,来人不用问。

学好麻衣相,敢把生死量。

其准确度之高千百年来被不断验证,被高师易友冠以一个又一个美名。又与卜下分支的兄弟术数——梅花心易齐名

“透地奇门,刀骨梅花。”

奇门起局穿山透地,梅花一卦如刀剔骨。

其中,奇门又分阳盘阴盘,年家、月家、日家、时家、刻家,拆补、置闰、茅山排盘,转盘、飞盘、小奇门等等流派,近年来,遁甲穿壬(奇门遁甲穿插大六壬,飞布十二神将)也逐渐兴起,更有甚者创十三宫奇门。

    为什么奇门遁甲中说甲乙丙丁戊是五养肝

    十个天干分别叫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也是有数字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分别对应在奇门遁甲里,每一个天干都有定义,甲叫“遁甲”,乙、丙、丁叫“三奇”,我们可以简称为乙奇、丙奇、丁奇,也分别可以叫日奇、月奇、星奇。本质上的含义,甲是统帅,这三奇就是协助统帅的三个主要大将,比如一个管参谋、一个管保卫、一个管后勤。下面戊、己、庚、辛、壬、癸,这六个天干被称之为“六仪”。它 们好比六支军队,领头的军队是“戊”军。“遁甲”的“甲”在我们六十甲子表里面有六个,前三甲和后三甲,所以总共统帅有六个。第一个是大统帅,剩下的是副统帅。戊就有甲子这个统帅躲在里面,剩下 5 个“甲”躲在后面五支军队里。关于这个学问,下面我们会继续介绍,这里只是给同学们有一个概念。

    奇门遁甲日干是丙时干是辛

    您好,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占卜术,它是根据天干地支的六十甲子来确定时间的。丙时是指子时,也就是子时的天干是丙,辛时是指丑时,也就是丑时的天干是辛。奇门遁甲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运势,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未来。奇门遁甲日干是丙时干是辛
    奇门遁甲在排盘中应用了六十甲子的原理。在时家奇门中,主要讲究时辰,比如庚申日丙戌时,根据当前时辰,丙戌时属于甲申旬,奇门中甲申为庚,因此甲申庚就是值符,按照奇门规定,地盘甲申庚所在宫的九星就是值符(大值符,相对于八神的小值符的),甲申庚所在宫的八门就是值使。
    排盘的第一步是把公历转化成中国的干支历,确定节气和三元。通过万年历是最快的,但是时辰干支没有。今天就重点讲一讲。
    时辰干确定方法是首先确定当日子时相配的天干,然后,推导出预测时的干支组合,地支在24小时是固定的。确定子时相配天干的方法有两种,五属遁法和表格推导法。
    一,根据日干确定时干方法:
    方法(1)五鼠遁法:就是死背歌诀,直接定子时天干。因为,地支每日是固定的。
    歌诀: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直途。
    这个口诀,是以日干来确定当日子时的天干。例如:乙丑日,则以“乙丑”日中的天干“乙”来确定,今天与子时相配的天干是:“丙”。所谓“乙庚丙作初” 所以乙丑日的子时为:“丙子”
    方法(2)表格推导法:这种方法是先记住表格,非常有规律,然后,直接确定与子时相配的天干。
    表格规律:画十五宫格,左边第一列从上到下按顺序布:“甲乙丙丁戊”让后反回上面,从左边第二列起继续按顺序布:“己庚辛壬癸”完成后,返回到上面最右边一列,从上面开始向下填写,这次上面第一格填“甲”第二格不要“乙”,就是跳过一个天干填“丙”。依次类推,第三个格跳过“丁”填“戊”。第四格跳过“己”填“庚”。第五格跳过“辛”填“壬”。此时整个表格完成。表格如下:

    奇门遁甲盘九星左边天干是什么意思

    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的一门术数,可以用来求取吉凶祸福、指导天时地利人和的决策。其盘中九星依据天干地支组合而成。
    在奇门遁甲盘中,九星左边的天干是用来表示该星的属性和特征的。具体来说,每个星有自己的属性和特征,如吉凶、方位、五行属性、宫位等等。而九星左边的天干则是用来进一步说明该星的属性和特征,其中天干的五行属性尤为重要,因为它与奇门遁甲中“五行生克”相对应。
    例如,奇门遁甲盘中的九紫星,左边的天干是甲。甲是木的天干,代表着生命力旺盛、向上向外扩展等属性,同时又代表着东方,因此九紫星在东方方位的影响力最大。而其他星的左边天干也各有不同的含义和作用。
    总之,奇门遁甲盘中的九星左边天干是用来进一步说明星的属性和特征的,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奇门遁甲术数。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