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命立命与立志立品,算命的立命是什么意思

知命的详细解释

“知命”就是“知天命”
孔子所说的“知命”就是他所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的“知天命”,包含十分复杂的意蕴。其中主要有这样几层意思:1、天命是客观存在。2、天命不可预知不可认识。3、人生起点不同,基础不同,要求也不能相同。4、在现有基础上尽力去做即可以,能够努力尽力竭力,“内省不疚”便问心无愧。下面分别解释这几个方面。
1.天命是客观存在
天命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存在实际就是指生命状态的个别性、特殊性。每个人下生命运就不同,生在贫寒之家与生在富贵之家不同,生在乞丐之家与生在帝王之家不同。这种情况没有选择性,而完全是偶然,这便是命。人生的时间与空间也是命,生在利比亚、伊拉克、阿富汗这样的动乱国家与生在发达国家的儿童生活质量岂止天壤,也是命。生在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的百姓普遍幸福,而生在鸦片战争后的人普遍受苦受难,也是命,而人们是无法选择的。我讲课时曾经说过,当官、经商、做学问都不是一代人的事,基础很重要。起点高低很关键。“长袖善舞”,“多财善贾”,这便是基础,也是命运。
2.天命不可预知不可认识
天命是肯定存在的,但天命是不可预知的。正是这种不可预知性,才使人生有滋有味,才充满期望。如果什么事先都知道了,那么人生便索然寡味了。俗语说:“人不知死,车不知翻”,就是命运不可知的一种认识。人的死亡是不可躲过的,是可以预期的,即一百多年,最长不过一百四五十年而已。确知活这么长寿命者,全世界恐怕只有孙思邈一人而已。当今社会生活水平高了,人的平均寿命在增长,但也难以突出这个数字。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写到:“七十八十算正常,九十以上算高寿,一百以上是寿星,二百以上是妖精”,妖精不是人类。这样,人们就不必企求长生不老,但也要珍惜生命。而其他如官运、财运、桃花运也都难以预知。只能顺应天意而已。古人的“守份”,安身立命是对的。
3.人生起点不同,基础不同
人生起点不同,基础不同,要求当然就不能相同。有人看别人条件好就眼热,便属于“不知命”,看别人有个好爸爸,便可以安逸得到很多,小小年纪,便有房有车,而自己出身贫寒,则一无所有。这时候,最关键的是要凭借自己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打拼去改变生活处境。不要看别人的爸爸如何,而你自己应当努力做个好爸爸。这样,才算是“知命”。
4.在现有基础上尽力去做即可以
知命之后,很多事情便都心安理得,自己努力去做就可以了,不必规定一个具体目标。比如几年要挣一百万之类,这样会活的很累很烦。只是不断上升的趋势就好。这样容易做到,也容易满足。温饱以上的“内省不疚”便是幸福。幸福并不遥远,幸福与钱有关系,但钱不起很大作用。能够做到这样,便是“知命”。 “知命”还应该含有知道生命只有一次,而且很短暂,故更应该抓紧时间学习与工作,使生命更有意义。

而立,不惑,知命,耳顺到底什么意思

人活一世需懂得: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悦读品尚]读懂世界,读懂自己,欢迎关注悦读品尚,和我们一起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不妨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感谢您的支持。

而立是立命,命运,不惑是不忧郁,知命是知道命运不可抗争,耳顺是人老了什么话都能听进去(刺耳的不刺耳都不会听到就火冒三丈了),这些都是旧时的,现在而立,不惑,知命已不适应潮流,耳顺是正确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一种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岁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了.
六十而耳顺,-------并非常言说的年纪大了,耳朵顺了,听什么都能接受.

知命是指多少岁?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中寿八十 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028023.html 知命也作知天命、半百、知非, 认识天命或命运, 五十岁的代称.《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不满周岁的儿童――襁褓 2-3岁――孩提 10岁以下――黄口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蓓年华 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 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頣

为什么立身为什么立命

论“立家、立业、立命、立身”

这几个字眼的顺序到底怎么排列,我始终不知道,任何一个都是人生必须的阶段,而彼此联系。立家、立业、立命、立身,似乎这样的感觉更为合理,暂且就这样的排列,也就暂且这样写出自己的观点。
在我们的前辈孔圣人早就有提出了人生的几个阶段,“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一种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岁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了。
六十花甲——六十在阴历来算,已经天支地干一个轮回了,要认老了。
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经是糟老头了,人生快到头了。”
立家,应该是三十岁之前的事情,有了家事业,命运,身份都有了。这是我的理解,存在不同的思考,那就是人生境遇不同,出生在好的生活环境,事业也需不要自己思考,命运也就成为定局。

了凡四训中提到的一句话是啥?

这句话是袁了凡说的,出自他的《了凡四训》 。

意思:以前的事就像昨天一样全都已经过去了,以后的事就当作从今天刚刚重新开始.忘记过去,重新开始新生活。

《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所著训子善书,阐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并现身说法,结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自身经历体会阐明此理,鼓励向善立身,慎独立品,自求多福,远避祸殃。该书自明末以来流行甚广,影响较大,此白话绘图本的出版当有助于阅读了解,于个人品德修养与世道人心改善或许不无小补。

扩展资料:

《了凡四训》的创作背景:

《了凡四训》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家训。他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知道人们可以掌握自己的未来,改造自己的命运。就在他的下半生中,又验证了人们完全可以自我“立命”,自求多福的准确性。不过,光是知命安命是消极的无益的;而自强不息改造命运的“立命之学”则是积极的和有益的。了凡先生以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

该书是一本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是书成于公元1602年,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其以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其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

由知命到知天命,儒墨道法四大家对“命”是什么态度?

第一个出场理所当然是春秋时代的孔子,他对「命」有深切的感受。他的弟子德行的代表人物冉伯牛身染重症,孔子前去慰问,就站在窗外,伸手拉住伯牛的手,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心痛像伯牛这样的好人,竟也罹患这样的重症,这是不合理,也不该发生的,这就是所谓的「命」吧!他的大弟子颜回,不幸短命死矣,「夫子哭之恸」,伤痛之极连说两句「天丧予,天丧予」,说老天要毁了有待传承下去的「道」。

所以他会说出近乎绝望的一句话:「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大道能否行之于世,此中自有时代气运的限制。不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人文教养就能扭转。我们看孔子一生,虽「知其不可而为之」,最后直道而行的子路,在追随老师的路上,仍不免要对着隐者人物说出了一段很悲壮的话,说我们师徒行道人间,讲学不辍,「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虽时势不可为,我们还是要坚持理想,做身为儒者所应该承担的事。

总说一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是子夏引述孔子的一句话,人的死生,跟家族血统的遗传基因直接关连,像心血管、血糖,甚至癌症,医师诊治时都会问家族病史,像我们家就有地中海型贫血的遗传,从父系这边有血糖的问题,母系那边有心血管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天生而有的气命。而人间行走的福报问题,这里所说的「富贵」,跟人与人之间的缘会遇合,大有关连,这就有幸有不幸的分别了,缘会遇合涉及人间发生的偶然,不是我们自身所能主导与决定的,也不是我们所能预知的,所以人才会去求神问卜,而归之于不可知的天意了。

面对人物死生之天生有命的限制,与人间穷达之缘会遇合的限制,孔子教导我们,「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人物活在人间,要真切体认到人物有命的有限性,与人间有缘的复杂性,前者天生命定,后者缘会不定,果真是不想定的已定,想定的却偏偏不定的无奈,人所能做的就在修养自己,去做一个成德的君子,以人格的高度,来取代人物死生与人间穷达的缺憾,倘若不知人物天生命定与人间缘起不定的限制,就会在追求权势名利的路上,既怨叹老天,又责怪别人,且不择手段,也不在乎社会的观感,那就失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品格与荣耀了。

墨子主「非命」

第二个要出场的是战国时代的墨子,墨子站在平民的立场,而以反儒的姿态出现,因为儒家的士为贵族做事,仁者爱人有亲疏远近,那是有差等的爱;墨家讲的是兼爱,那是一视同仁,没有差等的爱;这样的爱,天下平民才有机会,才会被在位者看到。儒家亲亲、仁民、爱物的理序,墨家要打破,因为亲亲无异是贵族爱贵族,那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公平的对待天下人民!

再进一步说,光讲爱太抽象了,兼相爱要在交相利表现,爱要落实,才会有实质的感受。所以墨家以「利」来界定「义」,不再是儒者所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之分,而是打破君子与小人二分的价值分判。所谓的公平正义,一定要落在利上,这样的思考是很庶民的,站在为天下平民争平等的基本立场,所以墨子高喊「非命」的口号,拒绝接受命运的安排。

在孔子「知命」的观点之后,墨家积极的号召天下平民,要挺身出来反抗命定的论调。就因为跟天下平民站在一起,一时蔚为风潮,使得墨家集团声势浩大,像一支平民的救世队伍,纵横在列国之间。墨侠与儒士成为时代的显学,后世的侠义道与侠客行,就在官府之外,扶持人间正义,管尽天下不平事,就是「非命」这一价值论点的志业延伸。

孟子要「立命」

第三个紧接在后出场的是儒学的弘扬者孟子,孟子说他自己内心最大的愿望,就在师承孔子。他周游列国,当面批判两大最有权势的君王,梁惠王与齐宣王,一点也不退让的直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又毫无保留的责求齐宣王说:「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的阳刚性格完全展露无遗。功利离不开现实的拉引,价值层次不高,而仁义显发人性的高贵,才能成就光明正大的外王志业。而「王道」在「以德行仁」;「以力假仁」,已堕为「霸道」,王之所以不王,不是自己不能,而是自己不为。

对于天下君王的期许与责求,如此之高,对人世间每一个人的「命」,孟子也给出了「正命」与「立命」的价值论定。所谓「正命」,就在「尽其道而死者」,若是「桎梏死者」,就是「非正命也」。有生就有死,本是实然的现象,孟子将死生有命,提升到应然的价值,做更深一层的分判,尽其道则得其正,桎梏而死则不得其正。

此外,面对生死,说「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不在实然层次去讨论如何避开死亡的问题,转而在应然层次做一存在的抉择,要修养自身,尽其为人之道,让此生做一翻转,不是死亡来终结我的一生,而是我自身来挺立人活一生的尊严与荣耀。

从人间有缘而缘起不定来说,孟子教导我们要以「心」知言,知天下的大是大非,坚守理之所当然的本分,就可以在缘起不定中,去定住老是不定的缘;再从人物有命而天生命定来说,孟子指引我们要以「心」养气,以理之所当然的义做为养分,养成沛然莫之能御的浩然正气,直下承担人间的道义,就可以在天生命定中,去运转看似已定的命。

孟子以「知言」与「养气」的修养工夫,一者「命」要得其「正」,二者「命」要有以「立」,而「正命」与「立命」的人文奋斗,就以理义为价值内涵,将「命」从实然的层次,升越至应然的层次,再从有限中活出无限。从孔子到孟子,从「知命」到「立命」,已由消极转向积极,充分反映出由春秋走向战国的重大变局。在天下理序已完全崩溃,亟需建构一套新的价值体系,让天下人可以在安身中立命。

庄子可「安命」

第四个是与孟子年代接近,将道家思想推向另一高峰的庄子出场。道家思想的开创者是老子,他不说天生命定,而说天生本真,命定在此反而可以保有天真;他也不说缘起不定,而说缘起总在自然中,不定反而可以给出天生自然的自在空间。

庄子承老子之后,老子看重,讲无为而治;庄子回归人生,讲无用之用。而在人生问题的体会上,庄子反而贴近了孔子。孔子说:「死生有命」,庄子也说:「死生,命也。」孔子说:「斯人而斯疾,命矣夫!」庄子也在一段寓言说:「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大宗师〉)在饥寒交迫与病苦中问人生到了活不下去的困境,是谁逼出来的?不会是父母,也不可能是天地,那这一困境之所从来,只剩下一个没有理由的理由,那就是「命」吧!

此外,他在〈人间世〉有一段重大的宣告:「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人物活在人间,有两大难关等着我们,一是「子之爱亲」的「命」关,一是「臣之事君」的「义」关。自我的「命」关,难在「不可解于心」;天下的「义」关,难在「无适而非君,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爱亲之命,是与生俱来的,且从天下儿女的「心」生发认定的,当然不可解,认了自家心中的爱,等同认了身为人子的命。此既解不开,又何需解!事君之义,是在人间发生的,不论身在何处,国家权力总是无所不在,若未尽臣下当尽之义,天地再宽广,也无自家立身之地,当然无所逃。此既逃不了,又何必逃!直下承担就是了。

最后,庄子加上一句:「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不论身为人子的命,还是为人臣下的义,都没有选择的空间,你不能让它不发生,又对它无可奈何,也就把事君之义当亲之命一起认了吧,把人间缘起不定的义视同人物天生命定般,打从心坎里一起认了吧!说「德之至」,意谓这是修养工夫的极致!庄子说是在心上做斋戒工夫(心斋),心知不起执着,人物的命与人间的义,都得到了释放,吾心就在爱亲与事君中「安」,那是不求安的安,放下了「不得已」的命,也解消「无奈何」的义,不求解也不用逃,那不安也安了!

这就是一代大哲庄子面对「命」与「义」之不安也可以安的大智慧。

荀子论「制天命」

第五位该请消化老庄又走离老庄,而另开新路的大儒荀子出场了。荀子「天行有常」的自然义,与心虚静以知道的认知义,都承自老庄,只是「天」失去其形上性格,落在阴阳气化中;而「心」之虚静,也不再是超越的观照,而落在平对的认知。故「天行有常」的现象自然,成了被治的对象,而「心」之虚静认知,成了能治的主体。此开展出诸子百家间仅见之以认知心建构礼义法度,而将天地万物与天下人民纳入体制中运作的客观思考。

老子「道法自然」,道不离它自己永远如此的理则,也就是它是它自己存在的理由,如同孔子的「仁者安仁」,「仁」就是它自己存在的理由。「然」是生命的美好,说「自然」意谓「然」从自己来,这样的「然」才有必然性,「然」从外在来称之为「他然」,「然」落在外在的因缘条件中,终究落空,佛门就说是「缘起性空」。「缘起」依外缘而起现,就是「他然」。此所以老子认定天生自然就是真实而美好,后天人为在执着造作之下,本真失落而美好不再。

荀子说:「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圣人以后起人为的「伪」,来化成天生本有的「性」,此起伪以化性,正与「天地生之,圣人成之」的「天生人成」两相唿应。且天生在「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成在「人有其治」,天时地财的现象自然,是被治的对象;人为的虚静知道,才是能治的主体。能治在「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故所谓「人治」,就是通过「伪起」之人为制作的礼法制度,来治理天下。

佛门说缘起,又从缘起说性空,仅是负面的消极观点;荀子说伪起,伪起正所以化性,已走向正面的积极观点。就「缘命之间」来看,人间有缘的后起人为,若通过人为制作,建构客观的体制规范,也可以安顿人物有命的天生命定,这或许是「有善缘的人可以扭转命」的当代新解。

荀子最后说:「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人物有命是天生而有,靠天职天功来生养;而家国天下的人间有缘,不能老在缘起不定中,而要伪起而制作礼义法度,来定住缘起不定的人间。故「人之命」在「天生」,「国之命」在「人成」。

他的弟子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韩非子有云:「智,性也;寿,命也。性命者,非所学于人也。」从非所学于人来看,智的心性与寿的气命,都是天生命定;不过韩非师从荀子,以心的虚静认知去建构法制,以治理万民,并将心的虚静转向术用,用以统御群臣。

所以,韩非子又说:「法术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二者皆由后起人为的「起伪」,制作法度,并运用治术,以富国强兵。其后通过秦皇李斯之手,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从事功来看,他似乎越过了他的老师,不过整个治国平天下的大方向,是他的老师开创出来的,不走孔孟老庄之主体修养以开发智慧的老路,而走出荀韩之客观体制以治理天下的新路。

知命,知礼,知言

这是《论语》最后一章的内容。

原文: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意思是,不懂天命,不能成为君子;不懂得礼,不能安身立命;不懂分辨别人的言语,就不了解他人。

知命 是懂得天命,也就是天道的安排。这是要我们只把自己眼前的事做好就行,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嫉妒别人。别人有别人的天命,自己有自己的天命。天命不可违。

知礼 是懂得人情事礼。礼是人与人和平共处的前提,来而不往非礼也,只来不往,只进不出,只受不予,就不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所以要懂得为人处事之礼,才能在人与人之间做到游刃有余。

知言 是会分辨别人的言语。人与人最初是通过语言交流的,因此,要学会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这样才能了解他是什么样的人。言多必失。一个人说的越多,越能被看穿。学会知言才能了解他人。

知命,知礼,知言,也是生存之道。

...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什么意思?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说解:
孔子说:“不知道命运有穷通,无法做一个合格的君子。不知道礼义的规范,无法立身。不知道辨别言语的是非,无法了解他人。”
注释:
知命:知道命运有顺有逆。无以:无法。为:音“围”,做。立:立身。知言:通过言语辨别是非。知命、知礼、知言,三者非常重要,孔子告诉学者不可不知。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安国注:“命,谓穷达之分也。”皇疏:“命,谓穷通夭寿也。人生而有命,受之由天,故不可不知也。若不知而强求,则不成为君子之德。”皇疏之意,命就是天命。各人的命虽然同受于天,但有穷通夭寿之异。何谓其然,必须了解前因。各人前因不同,所以受天之命不同。了解前因,便能知命。如此知命,始肯修德以立命。不但立一己之命,更为生民立命。这才能成君子之德。
“不知礼无以立也。”人不知礼,无从立身。皇疏:“礼主恭俭庄敬,为立身之本。人若不知礼者,无以得立身于世也。”皇疏又引证礼记礼运篇孔子的话:“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由此可见礼是如何的重要。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刘氏恭冕说:“言者心声,言有是非,故听而别之,则人之是非亦知也。”知言乃能知人。如何知言,刘氏引孔子与孟子各一段话以为示范。周易系辞传孔子说:“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孟子公孙丑篇:“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此为圣贤知言知人之学,学者闻一可以反三。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