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取名取字有什么讲究,取名字讲究哪几点
古人取字有什么讲究?
古人起名取字,方式多种多样,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种。
扣合式:名与字扣合严密,共同表示一个深刻内容。例如屈原,其名平,字原,扣合而为“平原”。北宋散文家曾巩,字子固,扣合为“巩固”。
并列式:名与字是等同事物或同一属性的两个方面。孟子,名轲,字子舆,
“轲”与“舆”都同车有关系。东汉文学家王充,字仲任,“充”与“任”属性相同。
注释式:名与字有互相注释的作用,使道理讲得透切。东晋葛洪,字雅川,
有“大川洪涛”之意,寓有履行常规惯例,遵循和师法先贤道德规范之意,表达了远大的志向。
同用式:名与字用相同的字表示。明冯梦龙,字犹龙,同用一个“龙”字。
明末清初戏曲家李玉,字玄玉,同用一个“玉”字。
相对式:名与字对立相匹,对照强烈。南宋哲学家朱熹,字无晦,“熹”同“晦”明暗相对。现代戏剧家洪深,字浅哉,“深”同“浅”相对。
因果式:名与字互为因果,揭示出事物的规律。南宋辛弃疾,字幼安,从小根除病疾,自然得获安康。元朝马致远,字千里,骏马奔驰可致千里之意。
推导式:以其名而推其字,反之亦然。如唐张九龄,字子寿,“九龄”正属“童子之寿”也。唐李贺,字长吉,吉宿长临,正应庆贺。
呼应式:名与字互相呼应,揭示出意义。如东晋郭璞,字景纯,正是“璞玉”同“纯良”呼应。清孔尚任,字举重,“任”同“重”呼应,寓有“任重道远”之意。
仿照式:名字仿效前人,互为使用。南宋陆游,字务观,其名字仿效了北宋
词人秦观,字少游。西汉司马相如因慕战国蔺相如,把小名“尤子”改为“相如”。
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为什么有了名,还要取字呢?《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孔颖达为《礼记·檀弓》的“幼名,冠字”作注说:“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冠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就是说,这是出于尊重的需要,出于“为长者讳”的需要。
古人先名而后字,因此取字往往遵循“名字相应”的原则,即字与名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白虎通义·姓名》:“旁(傍)其名为之字者,闻其名即知其字,闻其字即知其名,若名赐字子贡,名鲤字伯鱼。”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可以是语义方面的,也可以是字形方面的,这就是汉语汉字对名字的影响。
名与字在语义方面的联系有很多类型。有的字和名是同义词,如宰予,字子我,“予”、“我”同义;许慎,字叔重,“慎”与“重”同义;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同义;褚遂良,字登善,“良”与“善”同义。有的字和名是反义词,如韩愈,字退之,“愈”与“退”反义;赵孟頫,字子昂,“頫”与“昂”反义。有的字与名具有联想关系,如冉有,字子求,须“求”才“有”;赵云,字子龙,“龙”由“云”生。有的字与是同类关系,如孔鲤,字伯鱼,“鲤”是“鱼”类,郑樵,字渔仲,“樵”夫与“渔”翁为侣。
字与名在字形方面也有联系,古时有所谓“由名省形制字”的方法,就是离析“名”的字形而得“字”。如秦桧,字会之,“会”为“桧”的一个组成部分;姚椿,字“春木”,“春木”是对“椿”的离析;毛奇龄的字很多,有两生、大可、齐于、于、初晴、晚晴、老晴等,其中“大可”是对“奇”的离析。
因为姓名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人们取名时,往往又据姓而取。有的是取语义方面的联系,《唐书·魏征传》有“云朝霞”,《五代史·伶官传》有“镜新磨”,《辽史·伶官传》有“罗衣轻”,现在有“成龙”、“牛得草”、“马识途”、“马伯乐”等叫法,都是名因姓取。有的是取字形方面的联系,如老舍,姓舒,名舍予;聂耳,原名聂守信,他的听觉特别敏锐,又姓“聂”,人们依据“聂”的字形亲切地称他“耳多”,他就以“聂耳”为笔名,最终以笔名行世。除了姓名有字形、字义的联系以外,古人还有改姓的做法,也往往利用汉字的形体联系,如汉代淮阴侯韩信之后改姓“韦”,“韦”是“韩”的一部分;明代方孝孺族人为避祸而改姓“施”,用的是民间把“施”拆为“方人也”的习惯,暗含“方家后代”的意思。
古代人取字有什么规则?
一是要与名相关,二是字数限制,一般可以是单字或者双字,不超过两个字,其它没有特殊要求。
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20岁女子十五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称字为表字。
表字起源于商朝,盛行于周朝,后来形成了一种制度。直到近代仍然被许多知识界和文化界的人使用,如胡适字适之,孙文字载之,毛泽东字润之。
扩展资料:
字可以理解为是名的一种延伸,所以后世古人根据名的含义来取字的情况很多。
而更深层次的内涵则是“字”首先代表了成年的意义。古代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时要举行成人礼,这标志着从孩童到成人的转变。行礼之后就可以开始享受成年人的权利但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字则是这一成年的印记。
古人既已成年,就意味着会得到一定的社会地位与尊重。以前的乳名、小名等也不能再让人随意称呼,否则就显得太过轻慢无礼。因此就需要再取一个用于成人社交的尊称,这就是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表字
古人在起名字的时候有什么讲究?名和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中国古代文人雅韵其多,因此取字的办法也十分有意思而多种多样,并不是简易的归纳能够进行的。但如果我们了解了古人名和字的关联,还可以帮大家处理一些问题。例如;北宋词人“秦观”中“观”的发音是读guān,或是guàn时,大家可以根据他的字去推论。秦观,字少游,从他的字我们可以判断是读guān。一般来说,名是存着自称为的,对人叫自身的名,是一种谦逊与文明礼貌。例如,据《论语》记述,孟子为表明自身“圣贤”的礼让彬彬有礼,在学员眼前常自称为“丘”。
一般地说,自称名的场所,常是下属应对上级领导,大臣应对君主,小辈应对老人。一样地,称呼另一方时,便以称字为之文明礼貌。尤其是下属谈起上级领导、大臣谈起君主、小辈谈起老人,决不能直呼其名而得称字。对于同辈中间,为表述对他的尊重,也以称字的多。如汉朝李陵《答苏武书》:“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子卿自然苏武的字。大家再举一个背面的事例。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市时,曾作严武智囊。
一次醉酒后,杜甫竟当严武的面说:“不谓严挺云乃有此儿!”由于失言,他竟大呼严武爸爸的名字。这下可把严武弄爆火,他瞬间勃然大怒“杜审言之孙敢捋虎须乎?”杜审言是杜甫爷爷的名字。严武“回骂”又升一级,由此可见那时候称呼规定之严苛!中华民族古姓的最开始由来,是根据“三千大道”的初始信仰钦佩、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所说“三千大道”,即一切事情皆有的标准。初始图腾崇拜是中华民族古姓的根本原因。很多古时候参考文献证明了这一见解。
同一个先祖繁殖的子孙后代称之为家族。姓式最开始始于部族的命名或部族头领的名称。它的功能主要是有利于分辨部族中不一样宗族的子孙后代,有利于不一样宗族中间的联姻。因而姓式的造成,意味着从群婚制到以亲属关系的婚姻生活制的变化,是人类发展史发展的一个关键里程碑式。姓造成后,代代相传,一般不容易变更,相对稳定,而氏则伴随着封邑、官衔的变化而更改,因而会有一个人的子孙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俩几代不一样氏。姓式与人名字一起组成了一个人的名字。“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后代之所自分。”姓排一人种号,氏是姓的支系。西汉至今,姓式合为一体。
中国古人名字里的字是如何取得的?有什么讲究?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远相近
给孩子起名字有什么讲究和说法?
你好!
主要是要符合社会潮流,否则以后可能会因为名字而被孤立。
家长在给孩子取名字时要注意哪几点,才能避免长大闹笑话?
新生儿从妈妈肚子里诞生之后,就要有属于自己的名字,这个名字会伴随着他的一生,所以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爸妈们千万不要太过于随意。
时代发展到如今,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宝爸宝妈也都是绞尽脑汁,起的名字不能太俗气,也不能和太多人重复,还要跟自己的姓氏结合起来非常的默契。所以从怀孕的那一天开始,家里的长辈还有宝爸宝妈,每天就搂着字典在那不停地找。
不过说到底,给孩子起名字除了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寓意之外,家长们还要多读几次,千万不要因为名字的谐音而引起笑话,让孩子长大后到了上学的年纪被同学们嘲笑,真到那时,孩子会记恨你的。
名字的谐音会给孩子带来很大麻烦,那些还没有宝宝的准爸妈们,在给孩子取名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一,取名字不要使用不常见的字
父母给孩子起名字,都想有一个吉祥的征兆和美好的寓意,另外也想让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所以在起名字的时候,就别出心裁地在名字上加了一些平时很难见到的字,比如像嬲、喾等。
这样的字不但笔画特别繁琐,而且也让人很难认出来,难道你觉得自己名字里有别人不认识的字是很酷的一件事情吗?到孩子上学的时候就知道那种烦恼了,老师因为怕念错字上课都会少提问,这样无形中也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二,起名字的时候,要避免那种模糊性别的字眼
之前听同事说起一件事:他们老家有一户人是贫困户,扶贫队长到他们村找这个人的时候怎么都找不到,原因就是因为名字起得太像女人名(叫王春娥),所以他一直在找家里的女主人。但是在喊到王春娥这个名字时,却总有个男人上来跟他搭话,到后来他都不耐烦了,说到“请让你老婆出来跟我说吧。”
里的男人有些吃惊,说“我没老婆呀,我就是王春娥。”顿时让扶贫队长有些大跌眼镜,这样性别模糊的姓名真是让人非常尴尬。
三,不要跟名人起同样的名字
给孩子起名人名字的那些父母,不外乎是自己特别崇拜这个明星了,因此爱屋及乌,就把这个明星的名字赋予给自己的孩子,又或者是想让自己的孩子特别受人关注,一个名字就能够让大家给记住。
比如像刘德华,张曼玉,张国荣,李连杰等等,虽然这些名字朗朗上口,但是把它用在孩子身上,自然就失去了原来的那种特色。
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如果父母偏爱某个字的话,也不妨把它用来给孩子做名字。但是在这里一定要提醒大家,孩子的名字会伴随他的一生,所以爸爸妈妈在起名字的时候,必须要用一个严肃的态度去认真地对待,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