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是怎么来的,黄道的来源

【二人双口谈天说地】绕不开的黄道 – 浅谈黄道

谈天说地离不开太阳和地球。说到太阳和地球就绕不开黄道。所以在这里先对黄道做个简单的交代。
说到黄道,不少人会想到“黄道吉日”,觉得似乎有点。其实,黄道只不过是我们的祖先给太阳在天上“行走”的路径起的名字。通俗地说,黄道是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太阳所看到的太阳一年中在天球上的视运动所走过的路径。而用现代的话说,黄道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平面在天球上的投影。
所谓天球是类似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天穹那样的一个假想的大球。天球上白天可以看到太阳(有时还有月亮),晚上可以看到星星和月亮。大部分的星星在天球上的位置在一个人的有生之年基本观察不到变化,称为恒星。有些星星的位置像太阳和月亮那样变化比较明显,称为行星。据说天球上肉眼可见的恒星将近七千颗。为了便于辨认,人们将这些星星分成组,叫做星座。各个古文明对星座的划分和命名不尽相同却常常有些共同之处。由星座产生的种种传说也成为各个文明的一部分。192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了涵盖整个天球的88个星座的命名。这些恒星和星座在天球上的固定位置为太阳月亮和行星的位置变化提供了参照物。
太阳晨升暮降,我们看到的天球也随着太阳每天“绕着我们旋转”。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太阳在天球中的位置,因为太阳光掩盖了所有星星的光亮。但是有一些办法可以用来估计太阳在天球中的位置。比如,可以根据天球在白天被太阳挡住的位置来推算。再比如,可以在晚上某个时刻记下你正对的天球中的位置,这个位置的对面,即加180°就是12小时以后太阳在天球中的位置。
如果你每天仔细观测太阳在天球上的位置并记录下来,就会发现太阳在天球上的位置每天会向西移动一点。这种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因为太阳在天球上的这种移动实际是我们在运动的地球上观察太阳的结果。地球绕太阳一周,太阳的视运动就在天球上画出一个圈。我们的祖先认为这就是太阳在天上一年所走的路径,并称之为黄道。用现代的观点看,黄道实际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在天球上的投影。
下面的示意图显示了天球,地球,太阳,天球赤道,地球公转轨道和黄道之间的关系:

(抱歉,没找到中文标记的这种图,所以要啰嗦几句。)
图中的大圆代表天球(celestial sphere),绿圈是天球赤道(celestial equator),它是地球(中心的蓝球)赤道面的延伸。蓝色的地球绕黄色的太阳公转,其公转轨道(带箭头的小黑圈)的平面延伸至天球就是黄道平面(ecliptic plane),黄道平面周围的大黑圈就是黄道(ecliptic)。
图中还显示了天球的南北极(south celestial pole,north celestial pole,绿色)和黄道的南北极(south ecliptic pole, north ecliptic pole,灰色)。天球的南北极(天极)是地球自转轴线在天球的投影,黄道的南北极(黄极)则是垂直于黄道平面穿过黄道中心的垂线在天球的投影。图中显示,天球南北极的连线与黄道南北极的连线有一个23.4°的夹角。这个夹角就是地球自转(轴)倾角。天球的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也因此呈现23.4°的夹角。这个夹角叫做黄赤交角。两面相交的直线在天球上投射出两个点 (红色)叫二分点(equinox),前面的红点(vernal equinox)就是我们熟悉的春分点,后面的红点(autumnal equinox)就是我们熟悉的秋分点。
就像我们在地球上可以用纬度经度来描述一个地点的位置那样,天上的星星可以用天球上的纬度经度来描述它们的位置。如果以地球为中心,黄道为零度纬线,通过春分点连接两个黄极的经线为零度经线,这样构成的球坐标系就叫黄道坐标系。纬线的度数在黄道以北为正(0 °– 90 °),黄道以南为负(0° – -90°),经线的度数从春分点开始向东(逆时针)从0°到360°变化。下面的图2显示了天球上的那颗星星在黄道坐标系中的位置。它的经度是粉色角的度数,它的纬度是黄色角的度数。

巴比伦的占星术家还观察到黄道附近正好有12个星座。如果将黄道分成12段,每段30°,那么每个段里差不多正好有一个星座。他们把这12个星座所在的天球上的区域叫做黄道带(Zodiac),把黄道上的这12段叫做黄道12宫,每个宫又以相应的星座来命名。黄道12宫是古占星术的核心概念。关于它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聊。
有人说黄道的概念在隋朝传入中国。虽然隋朝距公元前5世纪有差不多一千年的时间跨度,传入不是不可能,但是黄道和ecliptic两个名词似乎没有任何联系,中国古代对黄道的叙述似乎也没有提到与日月蚀的关联。所以,除非有明显的证据,我还是愿意相信中国的黄道和巴比伦的ecliptic应该是相互独立地产生的。

黄道,赤道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谢谢!

古代主浑天说者认为,天体是个浑圆形的球体,赤道即指天球表面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圆周线。现代天文学家称为天球赤道。汉唐间以赤道为观测星宿的坐标,至唐始改用黄道。《汉书.天文志》:“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后汉书.律历志下》:“黄道去极”刘昭注引汉张衡《浑仪》:“赤道横带浑天之腹,去极九十一度十六分之五。”《书.洪范》:“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唐孔颖达疏:“正当天之中央、南北二极中等之处谓之赤道,去南北极各九十一度。”
现代一般指地球赤道,即环绕地球表面、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圆周线。清徐继畲《地球志略》:“地球从东西直剖之,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横绕地球之中,日驭之所正照也。”清黄遵宪法《以莲菊桃作歌》:“地球南北倘倒转,赤道逼人寒暑变。”这是人为命名的

黄道一词古来有之,我们有什么方式可以看到?

“黄道吉日”中的“黄道”是什么意思!它是我国古代传统历法“黄历”(万年历)中的特有词汇,指的是诸事皆宜的日子。其实,黄道本来是一个天文学术语,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体星座相交的大圆。黄历融汇了公历、农历和干支历等多套历法为一体的历书,又称老黄历、皇历、通胜等。其二十四节气划分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演绎出了黄道吉日等择吉文化的传承和说法。

我国古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二十八宿为日月舍”的认识了。这就是说,早在形成二十八宿体系的时候就已经有黄道的概念了。西汉的《甘石星经》中明确提出了“黄道规”,也就是天球上的“黄道圈”。但“黄道”最初只是古人观察到的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运行的轨道,用以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化。后来,古人把黄道附近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等分,即为“十二次”。并且,还将这十二等分用二十八宿中某些星宿作标志。

黄道本来并没有吉凶祸福的含义。但是,我国古人非常敬天,以天为乾、为君、为父,认为它“主御群灵,司万物生死”,具有无上的威力,所以称之为“司命”。这样一来,古人不断地将其神化,甚至说它代表着某一个星宿,也开始对万物的滋长或是人们的出行产生着影响。而太阳以其具体可察的形体,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并哺育大地万物使之发育、长养、成熟,给人类的繁衍提供源源不断的衣食之源。后来,又不知何时,太阳运动的轨道竟变成了天上皇帝居九重之内出入所履之道,并美其名曰“天黄道”。

所谓黄道吉日!古人把“十二神煞”中的“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日,又把“十二值日”中的“除、危、定、执、成、开”称为小黄道日。这黄道六神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即为“黄道吉日”。依据天体星象运行变化对人类影响的规律,古人又制定了黄黑道日,为人们用事择日趋吉避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选择,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择吉文化。它具有相当广泛的文化蕴含,对寻找、确定用事活动与天时、地利、人和其彼此之间的和谐关系,从中把握最适宜的时空点,从而达到趋吉避凶、吉祥如意的结果。

万事皆有其规律,但人为地假设或者设定,就会误入歧途,或者说缺乏科学依据。比如黄黑道日,“黄”即“黄道”,意为吉日,“黑”即“黑道”,意即凶日。十二星的吉凶只是参考,没有绝对的吉与凶之分,于是就玄虚了起来。因此,择吉文化虽然有着相当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但并不科学。现在的一些日历,每一天都印有吉凶宜忌,其实都是按照古人对天体星象运行变化对人类影响的规律推算出来的黄黑道日,与否!作为预测,现今的科学也是无奈的。所以说,用事时作为一种习俗,拿来参考或者选择,也是期待和享受吧!

黄道吉日怎么来的

“黄道吉日”一词在中华民俗文化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在民间生活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结婚、殡葬、祭祀、入伙、商务合作、建房动土、出差旅游等等,都要查找“黄道吉日”来使自己办事顺利,特别是在现今中华传统文化复苏的时期,这个“黄道吉日”的成语又热起来了,身体力行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但是因为历史原因,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出现了断层,以致很多现代人并不明白“黄道吉日”的由来,因此出现了盲目追求者,将其奉若经典:片面批评者视其为洪水猛兽。等社会怪象。
那么,究竟什么是“黄道吉日”呢?“黄道”本是古代天文学的一个名词,黄道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行轨道。其天文理论起源于古巴比伦,后传入古希腊,公历纪元左右从希腊传入印度,在隋唐时期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了中国。而当时中国天文历法已经有了发展成熟的二十八宿星象体系,因此黄道十二宫传入之后,对中国传统天文学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直到明朝末,基督教传教士把大量西方天文学介绍进中国,黄道十二宫才逐渐被广泛应用。
正好黄道十二宫星座分部的位置,和中国的太阳历,(夏历,也是民间所说的阴历,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的分布是一样,也正是这个相同,黄道十二宫才融入了中国的天文学之中。而中国天文星象学体系的形成,本身就是建立在古代占星术理论上的,所以黄道十二宫的概念也就顺理成章的为占星术所用了。他不单只为占星术所用,同时也为农耕,气象预测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其实“黄道吉日”在很大的意义上是从气象预测上来解释的,试想一下,当结婚、殡葬、商务合作、建房动土、出差旅游等活动进行时,风雨雷电,甚至自然灾害的发生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我想没有任何人愿意发生这样的事情吧。
“吉日”一词,也并非带有的含义,他是代表了对一切美好事物的一种愿景,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至于《老皇历》上所指导的看病、做衣服,甚至连洗澡、理发都要找好日子,那就大可不必遵循了。因为那已是过去式了, 在传统文化中也确实有一些糟粕,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时候, 应该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毛主席语录)。而“黄道吉日”正是中西合璧的范例。
所以“黄道吉日”也并不是某种意识形态下的坏事, 例如: 九运会什么时候开幕?什么时候闭幕?广东的九运会筹备委员会就为这事颇费了一番心思。经精心研究,征求多方意见,终于选定了两个“黄道吉日”; 开幕式为2001年11月11日,闭幕式为2001年11月25日; 什么?堂堂的全国运动会居然也这样,未免太儿戏了吧?先别忙下定论,请先看下面的例子:
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也曾由于台风登陆而临时把开幕式往后推迟了两天。
无独有偶,1987年11月20日,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欢庆的会场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原本欢庆祥和热烈的气氛或多或少被这场不识时务的大雨破坏了。
2000年2月20上午,国际马拉松比赛在低温和潮湿的天气下开赛。运动员均感力不从心,有10名运动员在途中向临时救护站求助。有5人冲过终点后出现半昏迷状态,其中一人出现全身抽搐症状。
想想看,如果九运会是在雨中进行,无疑是个相当的大遗憾。有鉴于此,气象专家们为九运会黄道吉日的选取提供了科学的意见。经了解,气象专家分析了1951-1999年49年间的气象变化,从而定下九运会的具体时间。
中国古代的人们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方能成其大事。用现代科学的观点解释,也有一定道理。其中“天时”一说,很大程度上包括气象条件在内。
在此也希望某些文化学者, 在面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碰撞时,要多一点博学睿智者的包容, 少一点尖酸文人的刻薄。请不要忘记, 消灭一个种族, 最恶毒的办法就是, 抹杀掉他的历史文化传统。

什么是黄道?

“黄道”和“黑道”是封建者宣扬的所谓“吉日”和“凶日”。所谓吉日就是“黄道日”,所谓凶日就是“黑道日”。据说,逢吉日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大吉、大昌,即使大祸降临,也会化险为夷。而凶日则恰恰相反,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

为了蛊惑人心,旧时“黄历”的编制者还故弄玄虚,将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12个字,随心所欲地注在黄历中每个日期的下方。凡与除、危、定、执、成、开6个字对应的日子,就是黄道吉日;与建、满、平、破、收、闭6个字对应的日子,就是黑道凶日。

除了黄道、黑道,在“黄历”中还有“宜忌”一项,也应拿来示众。“宜忌”,“宜”即适合、适宜的意思。“忌”当然是忌讳了。两个字连起来的意思就是指哪些日子适宜做某事,哪些日子必须忌讳做某事,在“黄历”中还特别标着当日适合做什么和不适合做什么。你想想看,这编历人多么神通广大呀!我们听书、听戏,或者平时开玩笑听到的“今天不宜出行”、“今天不宜动土”之类,就是来自于“黄历”。如果你翻开黄历,就会发现“宜忌”事项可谓五花八门,无所不包。按照黄历,连洗衣、理发这些琐碎事情,也需要选择良辰吉日,这真是荒谬之至!

这些说教,在古代虽然大有市场,但也屡遭批驳和揭露。例如汉代王充在他的名著《论衡》中,针对“宜忌”之类,专门写了“讥日篇”。文章有力地揭露了“宜忌”的欺骗性。他明确地指出:“凡人在世,不能不做事,做事之后,不能不有吉凶。”假如“见吉则指以为前时择日之福,见凶则刺以为往者触忌之祸”,那只不过是十足地自欺欺人罢了。

太平天国的英雄好汉们,以天不怕地不怕的大无畏精神宣告,“随时行事皆大吉大昌”。

古人对封建的批驳虽然是难能可贵的,但终究由于缺乏科学根据而收效不大。现在我们立足科学驳斥封建,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从本书前面介绍的制订历法、的原则,可以准确地知道,年月日的计算和安排,完全是依据地球、太阳和月亮的天然运动规律,没有丝毫神秘。根据现代天文学原理,天文工作者可以预先编出几年、几十年、几百年,乃至几万年的历法。当我们懂得了年月日的来龙去脉,认识了制订历法的科学道理之后,那么,“黄道黑道”、“宜忌”之类,就不攻自破了。

黄道的解释及造句

黄道拼音

【注音】: huang dao

黄道解释

【意思】:地球一年绕太阳转一周,我们从地球上看成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移动一圈,太阳这样移动的路线叫做黄道。它是天球上假设的一个大圆圈,即地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黄道和赤道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

黄道造句

黄道造句:

1、天秤座是黄道十二宫的第七宫。

2、而沿着黄道平面朝更远的东方,土星仍在夜空中闪亮。

3、黄道平面是一个假想的平面,理论上它包含了地球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

4、当然,可由此从行星地球的天空中辨认太阳的运行轨迹,黄道平面在北半球夏季七月的天空中的位置很低。

5、二十四节气在天文学上是以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

6、但根据占星家的说法,黄道上有12星座。

7、四个明亮的天体和一个模糊的三角形光带沿着黄道平面弧形伸展在这南半球的夜空。

8、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沿着同一方向在被叫作黄道面(这一平面与太阳赤道面形成微小的夹角)运行。

9、一套无比巨大的联动齿轮,它最初的动力量小蝇,最末的轮子是黄道。

10、黄道上的符号就是这条轨迹带上的星座。

11、这是因为,位属于特定黄道十二宫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

12、他说,诗人可以凭借智慧随意在黄道十二宫中漫游。

13、我们主要关注地平线和黄道附近的星辰。

14、这个想法是沿着所谓的黄道面拍摄夜空,这个地带是空中的这个范围中大部分其他的行星轨道,观察是否有东西移动。

15、我们把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称为黄道,把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称为白道。

16、举例来说,地球2可以在接近北极星的天空中被看到,就是说它的轨道垂直于太阳系黄道,早就准备着被发现了。

17、如果我们将太阳在天空中的一年内运转轨迹描出,这将是另一个循环,这平面就是整个太阳系的黄道。

18、黄道是天穹中太阳、月亮和行星运行的轨迹带。

19、和通常认为的从随机点划过天空的看法不同,马泰塞得出了这些点聚集的范围偏向于黄道的结论。

20、双鱼是黄道十二宫的第12个星座,那意味着太阳在2月21日那天或2月21左右进入该区域。

21、对于一些不重要的决定,我们可以通过抛掷硬币或者其他的,比如说咨询占星家,参考算命牌,黄道十二宫图等来决定。

22、所以黄道带中的孩子——白羊座,在一个关系圈中往往是活跃分子,并想成为其中的主导者。

23、狮子座,是黄道十二宫中第十五个星座,由狮子为其象征,守护星是太阳。

24、因为双子座人是在整个黄道带里最富好奇心的星座。

25、中国的黄道十二宫12生肖一轮回。

26、你或许是黄道带中最具品味的星座。

27、巨蟹座在黄道第十二宫图上的第四道宫上,蟹是它的象征物,巨蟹女有她的特点。

28、首先,在最左边是被称为黄道光的斜角光带,这些是阳光在环绕着内太阳系的尘埃上反射所致。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