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乾坤卦辞,周易卦辞详解
谁能帮帮忙解释下易经的乾坤两卦
乾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表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坤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
为什么说“乾坤”两卦是《周易》的大门?
《易传》中的《系辞传》引用孔子的论述,提出《乾坤》是“易之门”的观点:“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这提示了乾坤两卦在周易中不同平常的地位。
从形式和意义上,乾坤两卦是生成其他各卦的“父母”。在通行本里,乾卦和坤卦,列在各卦之前。乾坤本身就像进入《周易》的大门。但说它是《易之门》,又不仅仅因为它们位置靠前这么简单。一个卦,是由上下两个经卦组成。一个经卦三个爻,两个经卦就是六个爻。这六个爻无非阳阴两个符号。所以,乾坤之后的六十二卦,都可以看做是乾卦的一个或几个阳爻,和坤卦的几个或几个阴爻,互相交换而形成的。这是从形式上看。
从意义上看,乾坤阴阳互变,生成其它的卦,这是易道的基本原理,而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变化。《易传》各篇对这两卦给予了比其它卦更多的阐发,并且有一篇《文言传》专门解释乾坤及其卦辞爻辞的意义。在《易传》的《系辞传》中,论述了乾卦和坤卦的成因、性质、在易中的地位与应用。“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这是乾坤的成因,乾坤分别效法天和地,乾在上,为尊,坤在下,为卑。原来,乾坤就是天和地的卦象。
“乾坤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以上是乾坤卦的各自性质,乾是主和动,坤是从和静,一主一从,一动一静,从而能够合起来化生万物。
《易经》八卦中“乾、坤、离、坎、震、巽、艮、兑”各代表什么意思_百 ...
五行八卦中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木,坎代表水雨,离代表火日,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属性中乾兑为金,震巽为木,艮坤为土,离为火,坎为水。动物中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猪,离为雉,艮为犬,兑为羊
解释得够清楚吧
易经中六十四卦分别代表什么
64卦代表这宇宙只有64种情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易经》中的卦画卦名,卦辞,爻辞有什么区别,什么意思
易经中的卦名是上下二个单卦组合在一起的名称,如上巽下坤叫风地观卦。而卦辞是指这个组合在一起卦的意思,如观卦有观察,观望,等待。。。。而爻辞是指这个观卦每个爻动变之后所代表的信息提示。
如何理性看待《周易》中的卦辞与爻辞隐藏着的吉凶祸福信息?
当人们心中有疑惑时总希望提时知道吉凶,从而让自己心里得到安定或是以此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在《周易》的卦辞与爻辞中就隐藏着关于吉凶祸福的信息。
六十四卦中,第一卦为乾卦,其卦辞为元亨利贞,其中亨利就有吉的意思。六十四卦众卦辞和爻辞中对吉凶所下的断语可分为九个等级,按从吉到凶的排列依次是:吉、亨、利、无咎、悔、吝、厉、咎、凶。
卦辞与爻辞吉凶图解
吉凶详解
“吉”是吉利、祥和;“亨”是畅通、顺利;“利”是合适、有益;“无咎”是无功也无过;“悔”是指小过错,但是犯错的人能及时反省;“吝”也有过错的意思,但是犯错的人因为不知反省与羞愧,“厉”是危险,但吉凶未定,要深思熟虑,方能逃过劫难;“咎”是指出了不小的闪失,要承担责任;“凶”是凶险,极度危险的意思。
在这些对于吉凶的断语中,有不少是可以靠人为来改变的。比如说“悔”、“吝”,两个是介于吉与凶之间的,都偏向于“凶”,然而两者之间因为犯错后的意识不同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悔”为办错事后后悔了,但及时地反思了自己,从而使凶向吉转变;而“吝”是办错事后还不知道后悔,没有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变得更凶。所以,当一个人-旦陷入“悔,或“吝”这种介于吉与凶之间的状态时,要及时地悬崖勒马,从而明哲保身或化险为夷。
没有绝对的吉凶
从阴阳学说的角度来看,《周易》每卦分阴爻和阳爻,即柔爻和刚爻,当刚盛柔弱时则吉,当柔盛阴弱时则凶。然而吉与凶是不可避免的,就如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安逸或居大忧患中,有得必会有失,有吉必会凶。既然吉凶难料,那么一个人在遇到烦心事时想超脱世外,就要练就自己处变不惊的心态。
吉凶不是绝对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一件事情对于甲来说可能是很好的一件事,而对乙来说可能就是很棘手的一件事。孔子在研究《周易》时说:世界上的事物从来就不是绝对的,没有绝对的吉凶、善恶、是非和好坏。对于同种事物,吉凶也同时存在,就如一盘食物,因人和人之间的口味不同,对甲来说是美味佳肴,对乙来说却难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