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100条风水宝地,袁天罡的100条风水口诀
袁天罡的墓地,为何1000多年来不仅无人敢盗,而且还有专人看护?_百度知 ...
在中国历史上有个强盛的王朝——唐朝,它最强盛的时期当属“贞观之治”和
“开元盛世”了,而这一切的奠基者,便是著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然而,虽然李世民的文韬武略不可小看,但是此人选了一个懦弱的后代——李治继承了皇位,最终导致唐朝落入了武则天的手中。但是其实这一切的事情,有一个人在很早之前便预言了,此人便是袁天罡。
袁天罡何许人也?此人虽然家中贫寒,但是自幼便喜好读书,并且对相术深有研究。而唐太宗便是听说了他这方面的能力了得,便将其封为国师,为自己提供军事、、占卜等方面的帮助。因此,此时袁天罡在朝中的地位十分之高,是很多文官武将都不能与之媲美的。
袁天罡曾经向李世民举荐了一位名为温不劫之人,此人轻功上佳,但是让人很难放心,因此李世民便令人将谯国公柴绍的弟弟柴壁龙找来,命他除掉温不劫。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尽管多人围剿温不劫,却还是被他逃走了。
此时,袁天罡才说出自己举荐此人的原因——温不劫的后代中有人会盗劫唐陵,他希望李世民与之为善,那么此人的后代在未来便会手下留情。但是天命不可违,最终,袁天罡还是没有为李世民避免这个祸端。两百多年后,温不劫的后代温韬成为军阀,此人带着大军,挖遍了把唐朝帝王坟墓(当然,武则天、李治的乾陵除外),十分残忍。
虽然袁天罡的相术了得,但是他也是个凡人,终究逃不过一死。有一天,袁天罡去看李淳风之时,发现他正在为自己推算陵墓是否会被盗之事,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难逃浩劫。这让袁天罡心中生出了一丝担忧,于是便决定回去之后也为自己算上一卦。但是李淳风却告诉袁天罡:“我已经为你算过了,你的千年之内没有任何被盗的迹象。”袁天罡刚想问问其中的缘由,但是李淳风却就此离世了。因此,袁天罡便做了一个决定,回去之后必定要为自己算上一卦。
不过算卦之人最难算的便是自己的命了,因此袁天罡直到去世都没有算出来,并且因为此时而劳心劳力,最终积劳成疾,一命呜呼。
唐朝灭亡后,李淳风的陵墓果然在乱世之中被盗了,但是袁天罡的陵墓却保存完好。并且在宋朝建立后,袁天罡陵墓的周边刚好有一个军事重地,因此有着重兵把守,一般之人很难过来盗墓。即使到了后代,很多朝代都将此处当作自己的驻军重地,因此袁天罡的陵墓一直保存良好。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此处不驻军了,但是当地十分注重文物保护工作,因此袁天罡的陵墓至今都无人敢盗。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
袁天罡一生曾做过许多旷世预言,哪几个最为厉害呢?
最有名的就是袁天罡对一代女皇武则天做过的预言;另一次就是女皇选陵墓的时候;袁天罡做的第三次预言,就是在洛阳城中曾为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看相。
袁天罡墓有多牛,为何摆在那历经千年却无一人敢盗?
从古到今,摸金校尉层出不穷,不论是皇陵还是高官的陵墓,几乎都惨遭破坏。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大人物死后也没能得到安宁,真是让人唏嘘。
话说回来,毕竟我中华民族能人辈出,总有少数人的墓穴历经千年却纹丝未动,得以长眠于地下。一代神算袁天罡无疑就是其中一位。袁天罡是唐代最著名的易学大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精通风水。当时和他齐名的还有一位大人物叫做李淳风,两人都拥有神奇的预测推算之术。
相传武则天曾命袁天罡和李淳风分头去寻找风水宝地,作为自己死后下葬之所。李淳风遍寻群山,看中了乾县北部的一座小山。他把一枚铜钱放于山上一处作为标记,并用土掩盖。随后,袁天罡也在山中选一佳处,插上金钗作为记号。巧合的是金钗恰好插进了铜钱的小孔。武则天极为惊奇,对二人大加封赏。这就是后来的乾陵了。
乾陵历经上千年,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40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走了一半。然而乾陵至今完好无损,乾陵也是目前我国已知保存最完整、文物储藏最丰富、而且没有被盗的帝王陵墓,被称为埋在地下的“世界第九大奇迹”。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来他们的风水之术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可是他们也得为自己百年之后选一处好的风水宝地,毕竟作为风水大师,首先得给自己安排一个绝佳的埋葬之地才说得过去。
二人再次约定,分头寻找。和上次如出一辙,两人不约而同来到了长安县,在城东南发现了一处不错的地方,两人分别作了标记。与第一次不同的是,两个标记并没有重合,而是相距几百米。但就这一点距离,却决定了两个墓穴未来截然不同的命运。唐朝灭亡之后,战乱四起,李淳风的墓穴很不幸的被盗了,然而袁天罡的却安然无恙。这是为何?
原来唐亡宋立之后,朝廷在长安县设有军营。而袁天罡之墓就在军营范围内,李淳风之墓虽相隔不远,却被划在外边。由于军营乃禁地,盗墓贼无法进入,因而袁墓得以保全。更巧合的是,之后的历代朝廷都选择在此驻扎军营,因而千百年来,袁天罡之墓可以平安无事。新中国成立后,袁天罡之墓周边依然驻有军队,盗墓贼始终无机可乘。后来,随着国家对古代文物的重视,袁天罡墓成了重点文物被保护起来。
袁天罡的墓地能够历经千年依然保存完好。
为什么袁天罡的墓无人能盗呢?
中国的风水术堪称一绝,几千年时间里出了许许多多的风水大师,如郭璞、袁天罡、李淳风等人。
在这些人当中,野史小说里常把袁天罡视作神仙级别的人物,说他是风水圈子里的大神,传说袁天罡善“风鉴”,精面相,六壬及五行无一不通!他与李淳风合著的《推背图》被誉为东方千古预言奇书,至今仍然令世人震惊不已!
那么,作为风水大神,袁天罡给自己选了一个什么样的风水宝地做坟墓呢?
在说袁天罡墓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袁天罡给武则天找的那块风水宝地建成的墓,即乾陵。
乾陵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墓,相传,唐高宗病逝以后,武则天在全国挑选风水大师,只为给高宗选择吉地建造帝陵。最后,朝廷千挑万选只选出了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于是武则天便派他们去寻找风水宝地。
袁天罡接旨以后踏遍了黄河两岸,但是一块中意的风水宝地也没找到,后来他又来到了关中,半夜子时的时候,他出来夜观天象,于是就看到了一座紫气冲天的山峦,那束紫气恰好与北斗相交,袁天罡知道紫光之地必是宝地,急急忙忙地就奔上山,找准了方位以后又找不到东西来做记号,最后摸出一枚铜钱放在上面,并用土盖住。
说来也神奇,李淳风没有与袁天罡一路寻宝地,但是他最后找到的宝地竟与袁天罡所找的宝地是一样的,他的发针就插在袁天罡埋在地下的铜钱正中的位置。
武则天派人去复查,最后决定在这块极为难得的风水宝地上建造乾陵,将唐高宗安葬于此,她死以后也放弃了皇帝身份,作为皇后下葬乾陵。
一千多年前过去了,乾隆成为了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或许正是因为此地是袁天罡勘探的风水,所以才完完整整的保存到了现在吧!
袁天罡为唐高宗和武则天选的风水这样好,那他最后到底给自己选了个什么地方呢?肯定不能亏待了自己呀!
唐太宗时期,贞观八年,袁天罡预感自己继续待在皇帝身边会遇到祸事,便主动请辞归乡。太宗虽然舍不得,但也答应了他,派他回到老家邛崃的火井县担任县令一职。
高士廉还颇为好奇袁天罡这样的大神级别人物的结局,他问袁天罡:“你最终能做到什么官职呢?”
袁天罡回答道:“我的寿命将止于今年四月。”
到了四月份的时候,袁天罡果然去世,他死后被葬在邛崃白鹤山。由于火井县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紧邻古称汉嘉的芦山蛮夷獠人之地仅几十里,所以此地自古以来就是临邛西之军事要塞重地,也是成都西外与蛮夷獠人的前哨重镇。不管哪个朝代,火井县都属于军事要地,布置有军营岗哨。
试想一下,从盗墓贼的角度出发,谁还敢去盗袁天罡的墓,重兵把守之地,活得不耐烦了才去盗他的墓吧!
袁天罡一生曾做过许多旷世预言,哪几个最为厉害呢?
最有名的就是袁天罡对一代女皇武则天做过的预言;另一次就是女皇选陵墓的时候;袁天罡做的第三次预言,就是在洛阳城中曾为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看相。
袁天罡在历史上都有什么精确的预言?
唐朝的袁天罡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风水大师,相传他能知过去晓未来,相术能力冠绝天下。精通面相、听风声就可以辨吉凶,一身相术本领登峰造极,他一生中曾做过许多旷世预言,至今都无人能破。
袁天罡是官二代出生,当时正值隋朝,他父亲袁玑担任过梁州司仓,他的叔父袁守城一位著名的术士。近水楼台先得月,袁天罡不爱学习爱术学,从小便跟随叔父袁守城学习术士,尤其擅于长于相面。
袁天罡赴入仕途后,担任洛阳任资管令。袁天纲初到洛阳时,在清化坊安顿下来,此时他的相术预测早已小有名气了,来找他的人络绎不绝。当时,杜淹、王珪、韦挺三位才子也来请袁天罡看相。袁天罡预言三人都会出人头地,具体来说就是:杜淹将以文章显贵而名扬天下;王珪不出十年将官至五品;韦挺面相如虎,将出任武官。但同进三人又会晚节不保——为官后都要遭贬谴,日后定当在此“再聚首”。
后来袁天罡的预言果然应验,在唐高祖武德年间,杜淹以侍御史入选天策学士;由太子李建成举荐王珪当上五品太子中允,韦挺出任武官左卫率。三人正当仕途一帆风顺时,没想到受宫廷政变牵连一起被贬隽州,果然在这里又在这里相聚了。
当然,这个不算什么,袁天罡“预言”的成名之作就是对武则天的预言,据《旧唐书》中记载,袁天罡年轻时周游天下,曾偶然遇到过武则天的母亲杨夫人,而当时的武则天还是一个在襁褓中的小孩子,当袁天罡看到女扮男装武则天的时候,大惊失色地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是8个字:龙瞳凤颈,贵不可言!第二句话也是8个字:若为女子,必为天子。
袁天罡“预言”的经典之作是通过夜观星宿,成功作出了这样的预言,还是8个字:帝传三代,武代李唐。意思就是说李氏王朝在第三代之后就会出现“武氏代唐”的祸乱。结果他的预言无意中被传出去了,并且还传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耳朵里。
一石激起千层浪,唐太宗为了李氏万代江山着想,下令彻查此事,结果毫无头绪,于是唐太宗把袁天罡的真传弟子李淳风请来了。
据说袁天罡比李淳风大十九岁,李淳风拜其为师后,袁天罡倾囊相授,而李淳风也不负师父的教导,很快修炼成一个精通风水、预言的大师。师傅两人后来还共同写了一本千古奇书《推背图》。
唐太宗找李淳风询问情况。李淳风推演了一番后,这个“武氏”就在后宫之中。唐太宗听了惊呆了,随后又问把“武氏”杀掉是否可以“避灾”。李淳风却摇了摇头说了8个字:天之所命,人不能违。意思就是说上天注定会发生的事,人也无法改变唐太宗急问他该怎么办?李淳风笑着说了11个字:此人可保大唐三百年基业。意思就是说,如果强行把武氏杀掉,那么唐朝在第三代的时候就会亡国。要知道“武氏”虽然会篡位,但是她死后唐朝依然可以存活300百年。
事实证明,这个预言说的没错,“武氏”就是武则天。她虽然唐太宗打压到感业寺,但她攀上了唐太宗的儿子唐高宗,后逆袭为皇后,最终坐上了皇位。一举登得帝位后,此时袁天罡也面临杀头之灾祸。
武则天把当年“泄露天机”、差点致她于死地袁天罡找来,要砍了他的头以示“惩罚”。袁天罡却只说了一句就保住了性命,10个字:陛下盛也洛水,衰也洛水!唐朝的新旧唐书都曾记载,武则天登基之时,天降大石于洛阳,巨石之上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大字,所以后来武则天才会迁都洛阳,袁天罡道出了武则天登基的真理,于是逃过一劫。
武则天不但放过了袁天罡,而且从此对他更加刮目相看。相传,武则天晚年召集天下奇人为自己选陵,最后选来选去,还是选到了袁天罡和李淳风师徒两人。
两人接旨后,都开始遍寻天下名山,寻龙点穴。袁天罡经过了七七四十九天,选中一块风水宝地,并埋下了一枚铜钱,而李淳风则经过了九九八十一天,也选中了一块宝地,插了一根发簪当记号。但是很巧的是,两人找到的风水宝地恰恰是同一块地方,也就是如今的咸阳市乾县的梁山上,而且李淳风的簪子也正好插在袁天罡埋下的铜钱孔正中央。最后,武则天就把自己葬到了这里——乾陵。
再后来,袁天罡和李淳风师徒也各自为自己的选了墓地,更巧合的是两人的墓地都选在了长安县,并且相隔数百米左右。
不过,令后人感到奇怪的是,袁天罡的墓地历经过一千多年仍然还好好的在那里,从没被盗过。而李淳风的墓地早就被洗劫一空了。师徒两个的墓地相隔不远,为什么徒弟的墓地被洗劫一空了,而师傅的墓地却完好无缺呢?
后人通过分析认为袁天罡的墓地正好在军营里,更巧合的是每次发生战争,军队都会驻扎在他的墓地上,有了“”的保护,所以一直都没有被盗过。
然而,这只是表义的理解,而事实的真相并非完全如此,李淳风临终前一语道破玄机。据传,李淳风死前曾对子孙说:我死后数百年墓地将会被人盗,而我师傅袁天罡的墓将会一直保存完好。子孙问原因,李淳风答道:我师傅一生淡泊名利,一直积累功德。而我重功名,虽然贵为宰相,但却招惹了太多的怨气,我死后,一些仇人因怨恨我,肯定会挖了我的墓泄愤。而盗墓贼因为“仰慕”袁天罡不敢乱动他的墓。
传说也好,传奇也罢,不管怎样,新中国成立以后,袁天罡和李淳风的墓都被当成文物保护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