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相乘相侮,五行相侮的次序

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解法

五行:金,木,水,火,土,为五行运动中的五种物质,五行讲的是这五种物质以及其运动变化。五行的各自特性:金曰从革,木曰曲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土曰稼穑。从而引申为凡是沉降,萧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物质,都归属于金,凡是条达,升发,舒畅等性质或物质归属于木,水的特性是下行,滋润,所以凡是下行,滋润,寒凉闭藏的物质都归属于水,火有宣发,宣通的特点,凡是具有温热,向上特性的物质都归于火。 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相克,为制约,抑制克制之意,五行相克,有“所胜”与“所不胜”两方。比如:金克木,木克土,在这里金为木的所不胜一方,而土为木的所胜一方。五行相克,本是在正常情况下的相克,以制约各行保持五行运运的平衡,但也会出现制约太过或不及的现象产生,这就是五行运动有偏差,出现病理现像了,这种情况下就叫相乘。乘为欺凌的意思。比如金克木,正常情况下,金克木,金制约着木,可是如果金太过强大,木本来无不足,金克制太过,超出正常的情况,不但克制着木,而且会导致木的不足。这就叫金乘木(也就是金太欺负木了)。如果克制不及呢,还是以金克木来说,正常情况下金克制木,如果木气不足,虽然金处在正常克制的水平,但木仍然受不了金的克制,这叫木虚金乘。五行相乘与相克在次序上是一样的,但还是有区别的。相克是在五行运动处于正常情况下的相互制约,相乘是一种不正常的制约现象。 五行相侮:侮为欺侮之意。五行相侮指的某一行对所不胜一行的反方向克制,又叫反克,或侮。还是以金克木,木克土来说明。本来金克木是正常的制约,可是如果金太弱,而木太强盛,金不但不能克制木,反而受到木的反方向克制,这是因为太过所致的相侮。这里叫木侮金。如果是不及所致的相侮,如果木太弱,这时不仅金来相乘(也就是来借机欺侮,这时金在正常情况下的克制),而木所胜的一方土也借机来反欺木(这叫人善被人欺,木太弱,土平时是被木克制着的,这时也反克之)。这土侮木。 以上这么多费话,说的就是下面的道理: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相互克制与制约。相乘是一行过于强大,对所胜一行的超过正常限度的克制,以及一行过于虚弱,难以抵抗所不胜一行的正常限度的正常克制。相侮是一行的过于强大,导致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克制它反而被所胜一行反克,或者一行的过于虚弱,不但不能正常克制平时所胜一行,反而被所胜一行反克。如金克木,木克土。如果木气过于强大,不但金气不能克制木气,反被木气所伤,或木过于虚弱,不但不能正常克制土,反被土克。 一句话: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我们仍以金克木,木克土为例,指的是木气有余,除了克制了平时所克制的土,还反向克制了金),其不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木气不及太虚弱,木还受到金的变相折磨),已所胜轻而侮之(平时所克制的土会轻而易举反过来克木)。 五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关系就是母子相及,这里及叫连累的意思。举个例子,用木生火来说明子病累及母的道理,这里木为母,火为子。如果火病了,火太旺,肯定会过多地损耗木,会导致木的不足,而木不足,不足以来生火,就会木火两败。用水生木来说明母病累及子的道理,如果水不足,不足以生木,木势必要枯竭而渴死,如果就是两败俱伤,水竭木枯了。以上是我所理解的五行运动及及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有没这样的例子呢?以我女儿为例,我女儿脾气很大,这在医学上应该是肝木之气太旺,按照五行的道理,金克木,木克土,她木气太旺,一方面会木乘土,所以她脾胃一直一来都不好,另一方面木气过于强盛,金气根本克制不了木气,反被木气所伤,所以我女儿经常会咳嗽。金气不能很好地收敛下沉,所以肾水封藏不及,肾水之中相火不能很好地被滋润,会导致相火上炎,在上则为舌头尖上常年有小红点,火气太旺所致。火又是生土的,但火气过于旺盛,则会借机乘土,又会伤到脾与胃。土本虚弱了,那里生得了金?所以我这个孩子一身的病,不是今天这个病就是那个病。

五行中的相生相克

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行学说认为,五行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元素,宇宙间各种物质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基本物质的属性来归类,五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祖国医学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以补充阴阳学说。
五行相生相克
相生,有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有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母)和“我生”(子)两方面的关系,把它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又都具有“我克”(所胜)和“克我”(所不胜)两方面的关系,称之为“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相克之中也寓有相生。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平衡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五行生克制化是正常现象。五行中任何一“行”太过或不及,出现异常现象,都可引起相乘或相侮的变化。乘是乘虚侵袭的意思;侮是欺侮的意思。相乘是过度的相克,超过了正常制约的程度,其规律同相克,但被克者更加虚弱。相侮即“反克”,又叫反侮,即本来是自己所能克胜的,却反而被它克胜,其规律与相克正好相反。例如,正常时土克水,若土气虚弱,或水邪泛滥,水就反过来侮土。

五行是怎么相生相克的?

天地万物都存在着金、木、土、水、火五种属性,称之为五行。而五行之间又有相生相克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循环不断,生生不息。

中医五行中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怎么理解,可否举例说明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个很好理解吧。相克即五行相互制约、排斥的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依次

五行之间的相乘相侮

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的制约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如土气不足,则木乘土(虚)。二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制之行。如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则木(亢)乘土,从而使土气受损。
应当说明,“相克”与“相乘”是有区别的。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同样也有两种情况:
一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本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来侮金,即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本身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衰)。

中医五行乘侮是么意思啊?求老师详细解释。

五行的相乘、相侮
相乘与相侮,是五行关系在某种因素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现象。乘,即乘虚侵袭。侮,即恃强凌弱。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
中医五行
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二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克之行。
应当说明,"相克"与"相乘"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以后的过度克伐,是反常现象。在人体,则前者是生理状态,后者则为病理状态。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同样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应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衰)。
所以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即是说,五行若某一行之气太过,则对其所胜(我克)之行过度制约,而发生相乘。而对其所不胜(克我)之行发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气不足,则克我之行必过度制约而乘之。而己所胜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例如临床所见的支气管扩张病证,病位在肺,每因肝气郁结,气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见咳血,则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郁气滞,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则为木郁乘土。湿热型高血压,多因湿热困脾,引发肝失疏泄,肝阳亢逆,则为土侮木。至于金乘木(虚)证候,临床则为少见。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