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轮回是一种什么状态,如何脱离六道轮回
“涅槃”、“解脱”是什么意思?
“涅槃”是印度梵文Nirvana的音译,又译为“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意译为槃“灭”、“圆寂”、“灭度”、“寂灭”、“安乐”、“解脱”、“不生”、“无为”等。所谓“灭”,意为灭除生死因果。“灭度”,意为灭除生死因果,度脱生死瀑流。“寂灭”,意为灭生死之患,寂静安稳。“安乐”,意为安稳快乐。“解脱”,意为远离一切业果。“不生”,意为生死苦果不再续生。“无为”,意为不再造作因缘惑业,是自道家中借用的概念。涅槃,原意是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后为印度古代一些的通用术语,用以指称修行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佛教建立后,将其吸收进自身教义中加以阐述,成为其至为重要的中心内容。佛教认为,众生既受烦恼、欲望等诸苦的折磨,也受生死业力的束缚,涅槃就是对烦恼、欲望、生死诸苦的最后的断灭。众生通过修行实践,可以获得涅槃的境界。 由于佛教宗派众多,理论多样,故对涅槃的理解也有多种。佛经记载的解释就有60多种,互相之间略有差异。原始佛教时,佛陀非常强调“灭”的作用,将“涅槃”放在灭谛中进行表达,认为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世俗世界、超越一切苦乐的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实在。犹如打铁时四处飞溅的火花,瞬时即逝,不可捉摸。小乘佛教把“涅槃”解释为“灰身灭智,捐形绝虑”,意为身心俱灭,一切无有,就是与生死轮回相对的一种不再轮回的死亡状态。对此,小乘的不同派别也有不同的解释。如说一切有部认为涅槃为本来实有,是灭除生死之外的实有法。讲空之成实宗则认为涅槃不是实法,生死因果灭除,即是涅槃。小乘佛教把涅盘分成两种,即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有余涅槃是指众生烦恼已断,欲望都无,精神已经进入涅槃的境界之中,但仍有形体存在,肉体尚未死亡;无余涅盘则指众生的精神与肉体皆已死亡,彻底跳出了生死轮回的世俗世界。 大乘佛教中的某些部派接受了这种观点,但为了适应自己的思想学说,对两种涅槃和解释,则与小乘不尽相同。另一些大乘部系根本反对小乘的这种说法,比如中观行派,由于其主张“诸法性空”,“一切皆空”,甚至认为涅槃本身也是一种假名,不过是幻象,不是真实的存在。而大乘佛教如来藏学说则认为,“涅槃”应该是常住不变的,它就是永恒的佛法真理,是一种绝对真实的存在。由于佛性学说将般若性空与佛性妙有相结合,主张中道不二的原则,反对一切偏执,所以他们又认为,涅槃就存在于世间,不在出世间,因为根本就没有一个超出世间的出世间,故涅槃只能在世间得到。佛性常住,只要摆脱了世俗的认识,悟证了佛法常住不变的真理,就是涅槃。大乘佛教中的佛性学说认为,涅槃有四种品德,即是“常乐我净”,意为涅槃是恒常、快乐、自在、清净的存在,称为“涅槃四德”。又将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称为涅槃八德。故与小乘佛教乃至大乘佛教空宗竭然不同。大乘佛教的许多派别还对涅槃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如法相宗综合大小二乘各家学说,将涅槃分为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无住处涅槃等。不同的分类方法,反映了佛教内部不同派别的思想主张。 然而,尽管佛教内部对涅槃的具体解释多种多样,涅槃作为一种修行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则是大家所公认的。 解脱的梵文原词是Moksa,离系而得自在之义,一般意为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即是指众生摆脱了烦恼、贪欲、业障等的束缚,不为尘世所累的是一种精神自由的境界。佛教对解脱的用法很复杂,有多种分类,多种解说。如二解脱、三解脱、八解脱等。对于二解脱,佛教也有多种说法,如《俱舍论》卷25,以有为解脱、无为解脱为二解脱,有为解脱指罗汉无漏之真智,无为解脱即指涅槃。《宝性论》卷五,以性净解脱与障尽解脱为二解脱,性净解脱,谓一切众生本性清净,没的系缚,没有染污;障尽解脱,谓众生本性虽然清净,然由无始时来惑业烦恼所障,不能显露,今断尽业惑,显露出清净自性,故名障尽解脱。《俱舍论》又以慧解脱、俱解脱为二解脱,又以时解脱、不时解脱为二解脱。《大乘义章》则将心解脱、慧解脱为二解脱。这些不同的分法,表明了佛教对待解脱的不同的看法,同时又说明,解脱也是一个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的佛教概念。从广义说,泛是在精神上不受束缚,脱离障碍,自由自在,都可以说是获得了解脱。从狭义上讲,解脱有时又指灭障烦恼的某些禅定,比如说“三解脱”(又名三空、三解脱门等,谓即空解脱、无相解脱、无愿解脱)就是三种具体的禅定方法;所说的“八解脱”,也是具体的禅定方法。不仅如此,甚至于对佛教教理的认识理解,也可以看作是解脱的一种。 解脱与涅槃之间有区别,也有相通之处。绝断生死永不轮回的状态,一般只称为涅槃,是一种最高意义上的解脱。而解脱的用法则比涅槃更宽泛一些,主要是指去除烦恼,灭去迷障。故世人一般皆可自说已经“超脱”(解脱),而不会自说已经“涅槃”。因为一般意义上的“涅槃”实际上包含了肉体不复存在的意思。故佛陀去世称为涅槃,诸僧大德去世也常称涅槃,涅槃实际已成为佛教僧侣死亡的代名词。
怎么解脱轮回
学习佛法就能解脱轮回。当年佛祖告诉了我们8万4千种解脱的法门,
佛教关于轮回的理解?
佛教的轮回:“六道轮回”,他们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就永远在“六道” (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
我个人认为,他的意思是世间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在死去的那一刻,只要还留有一丝一毫的执念,都是会堕入轮回的,兴许是要在下一世解开上一世的执念吧~
想要摆脱轮回,想要不生不灭,想要去西方极乐世界,并为此修行,这不是也...
讲个佛家故事吧,佛弟子阿难以登山为比喻,来回答别人的疑问。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天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阿难,正在传播佛教中的佛法。这时有一个人,提出了一个他自认为一定可以难倒阿难的问题。他问:修得正果,得到解脱后,是不是能够达到消除烦恼,无欲无求的境界呢?阿难答道:的确如此。
那人紧接着又问道:既然解脱者是无欲求的圣人,那么你们这些佛弟子每天都这么刻苦的持戒,打坐,时刻把出三界得正果当作是自己的最终目地,那么你们这些修炼人是不是都是有欲求呢?只不过,常人的欲求是世间的名利,而你们的欲求是消除烦恼,不再痛苦。那么,你们这些有欲有求的修炼人又如何能做到最终的无欲无求呢?那么,你们的所作所为与你们要达到的无欲无求的境界且非自相矛盾?
阿难听后一笑,然后以登山为例,做了如下回答:人在艰难的登上高山过程中,是不是会时刻想着,时刻勉励自己一定不要懈怠放弃,一定要坚持不懈最终登上山顶呢?那人说:是呀。
阿难然后又接着说道:那么你在最终登上大山之顶,看到了无限美好的风光后,是不是还会依然有求的想着:我一定要登上山顶呢?那人回答说:不会啊,那时我不会再想着我一定要登上山顶了,因为此时我已经达到了目标,登上了山顶。
这时阿难说道:佛法修炼就如我刚才讲的登山一般,真正的修炼人唯一的欲求就是圆满,当修炼人达到圆满的修炼目地时,他就如已登上山顶的登山者,绝不会再想着我一定要登上山顶一般,此时他唯一的欲求也因为达到了目地而息止,这样他也就自然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
那人听了阿难的回答后,佩服的五体投地,说道:感谢您解开了我的心结,从现在起,我发誓皈依佛法,成为释迦牟尼佛弟子,修炼佛法,绝不动摇。
如何脱离六道轮回?
学佛就能脱离六道轮回,所谓六道轮回就是天人道,阿修罗道,人道,饿鬼道,畜生道跟地狱道。其三道为三善道,后三道为三恶道。。贪心重的人堕饿鬼道,嗔心重的人堕地狱道,愚痴的人堕畜生道。。人若想超越六道轮回,就得受五戒十善。。所谓五戒,为戒杀,戒淫邪,戒盗,戒妄语,戒酒,而十善则为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或称十善业道。若想超越六道轮回就遵守五戒十善,以日常修行来断掉自己的贪嗔痴,断掉烦恼根。。佛家有言,一切众生皆为未来佛,皆能成佛。。只要自己多听经,多念佛,精进修持,便能成佛,自然能超越六道轮回。。有兴趣的话,平常可多看看净空讲的无量寿经细讲。。
怎么样才能脱离六道轮回之苦?
要想真正的脱离六道轮回,只是进入佛门还不够,还必须要做到真正的深入法藏、断恶、修善。建议你从百度搜索“赵老师讲现世因果”教育视频,耐心的看完每一集。看完后你就全明白了。相信一定会让你感到受益终身的。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