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有点玄,周易玄是什么来头
《周易》充满了玄妙,其中“厚德载物”一词中,到底指的是哪几德?_百度...
“厚德载物”四字也常常被人贯之于口,尤其在很多办公室里,常常作为警示语别挂于墙上。古人之见,包含二十五种德行。指的是二十多种德行,要像大地一样厚重,能够承载大部分的事物。“厚德载物”,意为君子的品德应如大地般那样厚实承载万物,其中的德包括口德,掌德等25德。
厚德载物,这个成语是出自于《周易·坤》里面的:“君子以厚德载物。”,《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厚德载物,雅量容人。他实际上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品德可以像大地一样宽阔,能够容纳百川。在古文里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能够承担重大任务。
现在“厚德载物”四字也常常被人拿来做警示语,那么 “厚德载物”一词中,到底指的是哪几德?排在首位的就是口德,所谓口德就是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咄咄逼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其次就是掌德,掌是手掌的掌,意思就是要懂得鼓励别人,适当的鼓掌也是对别人的一种肯定。
第三就是面德,中国人很爱面子,在处理事情上要懂得给对方一个台阶,不要太过计较,而且不要把以前的事情总是提出来讲,不能讲伤害人面子的事情。
第四就是信任德,人都不喜欢被怀疑,而且交往中,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第五是方便德,第六是礼节德,第七是谦让德,第八是理解德,第九是尊重德,第十是帮助德,十一是诚信德,十二是实惠德,十三是虚心德,十四是欣赏德,十五是感恩德,十六是援助德,十七是激情德,十八是形象德,十九是爱心德,二十是笑脸德,二十一是宽容德二十二是合作德,二十三是善良德,二十四是倾听德,二十五是宽恕德。
厚德载物不仅是修为,还是一个人生哲理,看似简单的字,却充满了含义。
厚德载物,明德至善,其实就是说做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有原则有道德厚德载物,指的是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易经是科学?还是玄学
可以说有科学有玄学。
据说易经有三本,周易是传世的一本。 比较文雅,后来我们中国人所讲的“江湖”中这一套东西,如医药、堪舆,还有道家这一方面的东西,都是《连山》、《归藏》另外两种易学的结合。
按照南怀瑾的说法:
《周易》,是周文王在kui里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一切中国的文化,都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易经》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这本书,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
事实上还有两种《易经》,一种叫《连山易》,一种叫《归藏易》,加上《周易》,总称为“三易”。《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所画八卦的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是不一样的。黄帝时代的《易》为《归藏易》。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周易是呢?
因为周易是古时候的东西,古人很相信这一套。因为周易在现在看来比较空洞,语言也比较虚无缥缈,似是非是,难以用科学语言来描述和论证。因为有一部分人利用易经来进行占卜和从事封建活动,让大家对该艺术有了很大的误解。主要是很多人都觉得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再加上现在的人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所以觉得这种就是一种思想,不管怎么说还是应该相信科学。这是现代人的认知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周易就是占卜的,而占卜就是!加上周易是非常玄幻的东西。现代人多不懂,因此认为是。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这是现代人的认知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周易就是占卜的,而占卜就是!加上现代很多“大师”也是说自己是用周易去给大家占卜的,当然有高人,但更多的是江湖术士,而且还是那些不学无术招摇撞骗的人,因为他们的“言传身教”使得周易被贴上的标签!
其实如你所说,这群认为周易是的人大多是没有好好读过周易的,或者认为周易是而不屑于去读的,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不了解一个事物就去否定它,而且否定它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这样真的可取吗?我想当然不是,但现在很多人就这样做了,自以为“我就不认同你,但我说不出为什么”,那么,我简要谈谈他们是什么心理。
首先, 急功近利,想一蹴而就。就比如如果有什么周易速成班、周易高级班之类的,或许很人多愿意去学,因为速成嘛!用最少的时间去得到最好的东西,谁都愿意。但是事与愿违,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事都是需要努力的,需要一个过程,拔苗助长是不行的。周易产生的年代久远,加上历朝历代沿革和战乱等诸多原因,很多内容经过了删改或者散遗,又或者被剪切保留在其他书籍里,支离破碎,只留下难懂的原文,没有参照,无从入手,难免让人生厌,不像现在学一门什么语言,还有字典可查,周易是没有字典的,只有上千年来的古籍,需要深耕其中找出真谛,还原真相。这是一件艰苦的事情。
其次,太过于期待周易的占卜,认为什么事都可以通过占卜解决。不如说,有人和我说,你不是懂周易吗?那你给我占卜一卦,看看今天吃了什么菜,我吃的心情如何如何?说实在的这是纯粹找茬的吧!凡事有为又不为,不一定懂了全都要为才算懂,总不能说,你会写字就一定能够写成惊天动地的文章吧?所以你要是拒绝这些人这样的要求,他们立马就变脸了,说你看都说周易是骗人的吧,这么简单的东西都测不出来,就是装神弄鬼忽悠人。说实在的,这也是一种心态,我遇到过,但我笑而不语。
最后,这与近代历来的历史和国情有关,晚清以来,政局动荡,深受外国侵辱,加上西方的科学技术,坚船利炮确实比我们的文化要更能开拓疆土,加上学风守旧、学人沦丧,导致有学识之人纷纷效仿西方,不学无术之人纷纷以周易行走江湖,混口饭吃也就顾不得读书的真谛了,导致近百年来,周易与江湖骗术紧密相连,最后百姓不仅假的不信,真的也不信了,再说近三百年来再也没有李淳风、那样的人,甚至连蒋大鸿那样的都没有了,根本没有一个能够力挽狂澜,改变世人看法的人,也没有人再愿意做这样的事,所以周易之理不显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那么,周易到底是不是呢?我认为不是,虽然后世假托周易之名编了很多与相关的事和书籍,但是这都是冰山一角,掩盖不了周易的本质,我们追根溯源就可以看到,周易与上古天文学、历法、国家政事、农事生产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是类天画地用于人,也就是说它既是人们生活的总结,又是知道生活的准则。在现在看来,尽管周易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在数千年前其无疑是十分受用的。
欢迎关注朴易堂国学易学文化,留言交流周易文化。
古代圣人写出的《易经》玄妙在哪里?为何科技发达的今天还是看不懂...
我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不代表大众的。我觉得易经现在人依旧看不懂,是因为每一个人生活的时代不一样了,评价标准也不一样了。而且易经大多是一本以哲学为主的书。想破解也费劲。
再者就是古代人写易经他不把每一卦的精华直接写出来,而是写在暗中,能悟出来了就悟出来。同时易经还是三本书,分为《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这三本合在一块才叫易经。而且这三本谱写的时代也不同,那么评价的标准也发生变化。接着前两本连山和归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只剩周易了。所以就难解析易经的精华所在了。
同时易经的玄妙就在“三易”之中:不易,简易,变易。三易里面。不易是在世间在客观条件下都一直进行着不变化。而简易说明了世间万物的规律简单化,不要把问题看待很难。而变易则说明当第三方或是主观介入的时候,世间万物就发生了无穷无尽的变化,最后又重新归到“三易”之中。
他玄妙就玄妙在这,能指明世间万物运转的一个规律。这是当今时代惊讶易经的一个点。同时按照科学解释易经是一个三阶幻方。难刨析。而且易经分析简单,但是过一段时间再看易经就会有新的解释。这也成难看懂的一个点
创立易经的人文初祖,叫伏羲,即先天八卦创造者。演绎后天八卦的是中圣姬昌。所谓文王演绎后天八卦,即《周易》。在《周易》形成之先,还有两个版本演绎八卦。一个是炎帝的《连山易》,一个是黄帝演绎的《归藏易》,可惜都失传了。迄今为止,《归藏易》的踪迹,我们可以从《黄帝内经》,《黄帝外经》,《道德经》中追根溯源。而《连山易》只能从千古民间口传心授中,去发掘整理了。
伏羲之后的三个易经版本,都对中国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连山易》从艮卦入手,讲上止正的人文精神,这才有了女娲补天,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神话。《归藏易》从坤卦入手,讲持中守正,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包容,谦和,忍让,恩养,和谐,和而不同,和而共生,和而共荣。无为,不争。夫无为,而无所不能为。非不争,不争是争。《周易》从乾卦入手,讲风起于青萍之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讲天道的公正,公平,公道。
这本书当中所写的内容已经是人类在千百万年前甚至是一年前之前智慧高度结晶当中形成的一种科学决策水平的体现,以至于如今人都看不懂,我想这个评判标准还是不一样的,看不懂的人肯定是占绝大多数的,但是我们真正将精力放在读懂易经上面,又有多少呢?
这本书当中所包含的内容都是我们老祖宗苦苦求索的内容,它的核心是复杂事物的本质来源,以至于有些人认为它,其中所包含的一些思想是探究不了的,但你为什么不将这种所谓的思想想象是之前的一些科学道理呢?我们生命当中自然是有运动变化的规律,而易经书中所包含的这种运动变化的规律,也是这样体现的。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经过第三次信息革命的洗礼,我们如今虽然步入了科技发达的社会,但是科技确实发达,但是易经这种古老典籍,和科技是否发达并没有关系,大家应该试着想一下:在先秦文明之前,人类社会真的发达吗?当时真的有科技存在吗?但是这本书却诞生了,所以在我个人看来,《易经》是中华原始文明的一种思维,是中华文明的一种符号,更是一种向现代文明思维发展的一个起点,人类如果在易经的研究上花大功夫,那我想迟早有一天是能够理解并突破一经这本书当中所包含的内容的。
为什么周易准起来有点可怕?
因为他确实是比较准的,所以看的很多东西都是对的,所以很多人也确实有一点点害怕他。不过我觉得他可能还是了解的东西比较多而已。《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1]。《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2]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3]
《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分为“两派六宗”。两派,就是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六宗,一为占卜宗,二为禨祥宗,三为造化宗,四为老庄宗,五为儒理宗,六为史事宗。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被称为群经之首的易经,越来越深受现代人的推崇和重视。其蕴藏的天人合一的智慧和窥探万物的先机,着实令人咋舌可怕。那么你知道易经为什么阅读越可怕吗?今天我们就来浅谈一下。
易经为什么阅读越可怕
《周易》是一部算卦书、封建、糟粕、应该摒弃,可到了今天还有更多的人去学习它,并且是越来越多的人去深入的了解研读《周易》,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至少有两方面的因素值得我们学习,一是学习《周易》的大智慧、提升主观能动性,二是满足预测和好奇,帮你预测未来,毕竟我们都想过得好一点。
《周易》是大道之源、群经之首。
“首”是源头表示重要,中国的文化现象几乎都和《周易》有关,用《四库全书总目》的话来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周易》产生的年代比较早,以至于后来产生的文化都千方百计的想和它联系起来,有的是真传、有的是为了抬高自己而和《周易》相结合,这也就导致了现在人学习《周易》比较困难的原因,以至于给《周易打上玄学的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文史哲,“文学、历史、哲学”,而文史哲的核心是哲学,哲学的核心是“儒家,道家”,儒道互补,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架构,但其又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积极入世、一个是消极出世。但奇怪的是“儒家、道家”都要注释《周易》,都要通过注释《周易》来发挥和宣扬各自的学说,从这一点来看也就能说明《周易》的重要性,就连秦始皇在“焚书坑儒”的时候都没有烧毁《周易》。
儒家更多的继承了《周易》当中阳刚的一面,道家继承了阴柔的一面。《周易》本身有阴有阳,又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用这样的观点来看待社会乃至世界的一切现象。儒家继承并放大了阳刚的一面,比如说人生观,经文中本身的意思“君子终日乾乾”,乾乾就是渐渐的意思,就是拼搏。到了《易传》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了孔子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就让我们非常感动,明明知道我们的愿望、理想最终很难实现,但也不改变我们的拼搏、永不言弃,在拼搏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左转》中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可以永垂不朽、流向永恒,意识到了生命的短暂、历史的永恒,希望让短暂的生命创造的事业、思想、道德修养流向永恒。古人非常注重历史都自己的评价,把历史对自己的评价看得比生命的存在更重要,这样的人生观在哪都是闪光的
道家更多的继承了《周易》阴柔的一面,古人说老子偷得周易半部,而老子和庄子观点又有所不同,老子主张贵柔守雌、退隐不争,归根到底是为了统治者出谋划策,古人也称“君子南面之术”说统治者要想政权稳固长存,不能凌驾于百姓之上,你得像水一样往低处流,去滋润庄稼、造福百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君主最高的修养是往低处走,滋润百姓、造福百姓,而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请问:《周易》是否属于玄学?
玄学,其实是研究整个世界衍变发展规律的学问。《周易》是玄学的理论根基。在《周易》之前,将玄学理论归集成书的还有《连山》《归藏》,《周易》属于集大成者。
通俗的讲什么是玄学 通俗地说什么是玄学
1、玄学是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此处的“玄”字,起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儒家哲学思潮。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
2、鉴于自汉至晋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制度和社会价值观念基本上都无变化的情况下,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不可能凭空冒出一个与儒学对立并引导当时观念形态的玄学。事实上,被后世认为的玄学家,彼时都自认为在致力于经学,并做出很多成绩,玄学之名是在魏晋之后出现的。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一直有谈论形而上学的传统,并以伦理纲常为自然之道。后来佛学也属两晋谈玄的内容,因此把玄学简单地称作新道家,是一种误会。
玄学与易经有何联系
玄学包括老、庄、易三部分。玄学起於晋代,易经只是玄学的一部分···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