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双龙洞很灵,广州庙求签灵吗

金华祖宫灵不灵,从上海出发怎么走?端午想去求平安。拜托了各位...

原名黄初平,东晋时在金华山中放养,被赤松子发现收为徒,后在山中得到修练成仙。现信徒遍布海内外,金华的祖宫是信徒资助的,属于金华山双龙景区,从上海过去的话,先到金华。 金华市内驾车方案 1) 行驶6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迎宾大道 2) 沿迎宾大道行驶2.9公里,直行 3) 行驶470米,稍向右转 4) 行驶820米,左前方转弯 5) 行驶250米,右前方转弯 6) 行驶270米,右后方转弯进入罗电线 7) 沿罗电线行驶6.4公里,过右侧的双龙洞景区,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双龙洞景区

金华的双龙洞的传说

有个关于双龙、冰壶两洞的爱情传说,知者不多,说与列位听听,或可增加游玩雅兴。 在北山脚下,有一个小山村名叫鹿田。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大龙和小龙,就出生在这里。他俩自幼父母双亡,相依为命,幸得乡邻们帮助,才得以长大成人。 要说这青山绿水确实养人,这大龙与小龙一对苦命兄弟,虽说从小吃的是野果野菜,却长的腰圆臂壮,煞是结实,怎见得兄弟俩好处,有诗为证: 一个浓眉大眼,炯炯双目亮如电,一个神清气爽,凝眸不怒自生威;一个虎背熊腰、力拨泰山,敢上高山搏猛虎,一个气宇轩昂、势夺千均,可下深海擒蛟龙;一个勤劳朴实,日作夕歇善耕种,一个吃苦耐劳,晨猎暮归能持家。真个是:一对龙虎兄弟,两个性情中人。 在这鹿田村中,还有一个姑娘名叫冰壶。与哥俩一样也是自小失去双亲,无依无靠,他们仨青梅竹马,一起长大。 也许是从小喝这北山清泉的缘故,这冰壶姑娘年方十八,却出落得一朵花似的,甚是招人喜爱,有诗为证: 秋水盈盈两眼,春色淡淡双蛾,唇若樱桃红绽,发如乌云巧盘,莫道浅窝盛酒少,多少英雄皆醉倒,众疑月殿降嫦娥,恰是人间美西施! 这冰壶姑娘不仅人长的出众,而且心灵手巧,心地善良。 俗话说,日久生情。这大龙、小龙与冰壶姑娘从小玩到大,耳厮鬓磨,难免就擦出了爱的火花,产生出了深厚的感情。 这大龙与小龙一样,都深深地爱上了冰壶姑娘。而在冰壶姑娘眼中,大龙与小龙又是同样的出色,一样地令她爱慕,实在让她难以取舍。 痛苦深深地缠绕在三个人的心头! 一年又一年,他们就这样痛苦地生活着,谁都没有勇气说破,谁都不想放弃爱情。 终于有一天,小龙无法忍受这无尽的情感折磨,要求与大龙七月七日到北山顶比武决出胜负,胜者娶冰壶姑娘为妻,败者从北山顶跳崖殉情。 大龙答应了小龙的条件。 善良的冰壶姑娘知道了这件事,百般劝解,无功而返。于是,她就悄悄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北山得道高人,请他帮助化解大龙小龙兄弟俩的情感恩怨。 经过大仙的点化,兄弟俩终于番然醒悟,决心走出感情的旋涡,跟随大仙学艺,造福与后人。 从这以后,兄弟俩谁也没有再见到过冰壶姑娘。直到双双化作巨龙,终身守在洞口。 因为他们内心都还深深地爱着冰壶姑娘,所以忧伤的神情一直写在脸上。 而冰壶姑娘呢,自从听到兄弟俩决斗的消息后,一直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总认为是自己害得他们兄弟反目。所以从那以后,就觉得无脸再见他们。但她又实在割舍不掉对兄弟俩的情感,于是就在离他们不远处的一个洞中隐居起来。直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再走出过山洞一步、、、。 许多年过去了,多少人想一见冰壶姑娘的芳容,但终不能如愿。只知道她在冰壶洞中,但谁都不知道她究竟藏身何处? 据说有一个痴情的汉子,听说这个故事后,不相信人间竟会有如此清纯、善良而又绝色的女子,就在冰壶洞口没日没夜地整整守了七七四十九天。 后来,他整个人便疯了。 下山后时时口中念念有词:冰壶姑娘,天仙下凡!冰壶姑娘!天仙下凡! 有人说她真的看见了冰壶姑娘,所以才变傻了。 有人说她根本就没有见过冰壶姑娘,只是想傻了。 没有人真正知道他究竟见过没见过冰壶姑娘。也许,冰壶姑娘就在大龙与小龙兄弟俩的心中!谁也见不着。 自然是神话了

浙江金华双龙洞的资料有哪些

孤悬敌后 绝境苦战
彭真同志在谈到东北抗联的艰苦斗争时曾这样说:“我们20多年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第一件: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件:东北抗日联军的十四年苦斗。”
东北地处亚温带,夏季时间短,冬季时间长,山林险峻,冬季奇寒,冰雪连天,自然环境极为恶劣。抗联部队经常冒着零下30~40℃的低温行军作战,身无棉衣,脚着单鞋,露宿山林荒野,爬冰卧雪,铺地盖天,常常被冻得指断肤裂。“七七”事变后,东北抗战进入了更加艰难的时期,敌人为了配合对抗联的“大讨伐”,采取“集家并屯”的政策,使抗联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解决日常的军需供给以及重新建立被敌人破坏的基地,抗联将营地选在不易被敌人发现的深山老林、悬崖绝壁等无人出入的地方,建立后方营地——抗联密营。
所谓密营,多半是地窨子,在地下挖个半人高或一人高能藏人的坑,再用树枝、草盖上。密营的生活是异常艰苦的,白天日伪军和“密探”轮番搜山,有时日本飞机还低空侦察,因此,白天不能出密营活动。特别是冬天,一旦在雪地留下脚印,就有被围歼的危险,只有夜间才能出来活动。冬天,大雪封山,为了安全起见,无论多少人上山,必须踩一个脚窝,以免引起日军注意。密营的面积很小,容纳不了太多的人,多数人是抱着抢坐着睡觉。缺衣少粮,是东北抗联在密营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带的粮食吃光了,大家就一起吃干蘑菇、皮带和发霉的烂马皮。抗联战士就是依托这种赖以生存的后方基地,冒着零下40多度的奇寒,在高山密林间与日本关东军浴血苦战。
1939年冬天,广袤的东北大地一片冰天雪地,到处弥漫着恐怖的气氛。日伪军在针对抗联部队的“三省大讨伐”中,集中2.5万兵力,围剿杨靖宇将军仅3000人的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由于有人告密,杨靖宇将军被敌人包围在小树林中。1940年2月23日,他被日伪军包围在树下。日伪军先是劝他投降,他毫不理会,连续射击,射中了5个敌人。最后,他的胸膛被一颗子弹击中,壮烈殉国。杀害杨靖宇的凶手、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充满困惑:杨靖宇究竟是靠什么在断粮半个多月且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下坚持战斗这么长时间?他怀着敬畏的心情,用军刀划开了杨靖宇的胃,里面只见到树皮和棉絮。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默默无语,一天之内,苍老了许多”。岸谷隆一郎的残生一直受着良知的折磨,他最后毒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剖腹。在遗嘱中,岸谷隆一郎写道:“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姓马名尚德,乳名顺清,号骥生。190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驻马店市驿城区(原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
生平简介:
杨靖宇幼时在村私塾读书,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即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之中。
1923年9月,杨靖宇考入河南省第一工业(开封织染)学校,由于他深知旧社会的黑暗,所以积极追求真理。不久,他加入了北京李大钊创办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5年,在声援、支持上海“五卅”运动斗争中有着积极表现,1926年被吸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迎接北伐军入豫作战,同年冬,杨靖宇和在外地上学的党团员,奉中共豫区执委的指示,回家乡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春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4月4日,在党的指挥下,杨靖宇参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暴动,组织了数万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执事王少渠,建立了中国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担任主席(代行县长职权)。6月,杨靖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国民大革命,新生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地方反动的进攻,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杨靖宇和张家铎、张耀昶、李鸣岐等同志率领农民自卫军,转移到县东刘店一带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在中共豫南特委领导下,杨靖宇和李鸣歧、张家铎、张耀昶等,响应党的“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号召,于1927年11月1日,发动了著名的刘店秋收起义,重新组建中共确山县委,并成立了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杨靖宇任总指挥。这一时期他们曾与强大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武装和地方反动的进攻。这支部队当时控制了东至汝南县马乡、南至信阳明港、西至确山县城、北至驿城区水屯纵横一百多里的大片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确山县革命委员会。为了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杨靖宇和战友们开始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后来这支部队成为信阳四望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力量。
1928年底,杨靖宇以中共河南省委特派员的身份,使用张贯一的化名,先后到信阳、洛阳、开封等地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在此期间曾三次被捕入狱,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从不畏惧,对党的事业坚贞不屈,多次被党营救出狱。1929年7月,杨靖宇被党中央由上海调往东北从事党的工作。
他在东北期间,先后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反日总同盟会会长、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中共满州省委代理军委书记。1932年11月,他开始使用杨靖宇的化名,被中共满洲省委派往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先后担任磐石游击队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和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在这里,杨靖宇领导军民对日寇坚持了长达九个年头的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使得数十万日军不能入关,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斗争业绩,有力配合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充分表现了他忠贞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精神。1934年,杨靖宇被选为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执行委员,1937年12月,他又被党中央确定为中共七大筹备委员会中25个委员之一。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蒙江县(即现在的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只身同数百名日伪军战斗到最后一息,以身殉国,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五岁。

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

最佳答案金华双龙洞
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15公里,坐落在海拔100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朝真洞。双龙洞分内、外两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
双龙洞最奇趣的是外洞与内洞之间,有一块巨大的岩石覆盖在一流清泉之上,水道宽丈余,岩底仅离水面一尺左右,进出里洞,只得用小船,人直躺在船底,小船从岩底的水面穿引而入,当穿到岩底中间时眼前一片漆黑,似乎周围的岩石一齐朝身上挤压过来,岩石几乎擦着鼻子。进约二三丈,又豁然开朗,被誉为奇观。内洞约有2000多平方米,岩洞深邃。在小船上岸处,抬头仰望,有一条青色钟乳岩纹自东北洞顶蜿蜒而来,另有一条黄色钟乳石自西北俯冲而至,人们称为“双龙”,龙状清晰可辨,形象逼真。洞内钟乳、石笋奇形怪状,纵横交错。
冰壶洞的洞口朝天,深达40多米。俯首下视,寒气袭来,洞不见底,故称“冰壶”。游人可踏着石阶,盘曲通达洞底。冰壶洞内的瀑布从15米左右高的洞顶倾泻,瀑声轰隆,震耳欲聋。朝真洞的洞口向西,前临深壑,背依青峰。洞前眺望,四周群峰挺立,宛若百僧朝圣求真,洞名即由此来。洞中钟乳高悬,石笋遍地,其中一根大石笋形似“观音”,称“观音大士像”。洞的上方有一“天窗”,透进一束阳光,宛如半月,也称“一线天”。
双龙洞现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以林海莽原、奇洞异景、道教名山著称于世。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的中心,是整个景区的核心与象征。双龙洞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它海拔520米,由外洞、内洞及耳洞组成。外洞宽敞,面积达1200平方米。常年洞温为15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内外洞有巨大的石屏相隔,仅通水路,水路长十余米、宽三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要从外洞进内洞,须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有惊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内洞略大于外洞,如果说外洞是“龙厅”的话,那么内洞就是“龙宫”。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颜色各异,有“黄龙吐水”“倒挂蝙蝠”“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寿星与仙桃”“青蛙盗仙草”等四十余种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
双龙洞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文化遗产博大丰厚。东晋以来就为世人所钟情,唐宋明清几度辉煌,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李白、王安石、孟浩然、苏轼、李清照等历史名人都曾有佳作。旅行家徐霞客写下了4000多字的游记。现代文学家郁达夫、叶圣陶、郭沫若、艾青等都为双龙洞写过脍炙人口的名作。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彭德怀、陶铸、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在此留下了足迹。洞内留有多处古今名人的墨宝。
石钟乳和石笋的形成
石钟乳、石笋都是由石灰质聚集而成的。岩洞中的石灰质溶解在水里,水中的石灰质一点一点地聚集起来,在洞顶逐渐形成冰锥状物体,这就叫石钟乳,也叫钟乳石(类似北方冬季屋檐下的冰柱)。洞顶的水滴

石头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只有哥俩儿。老大娶妻后不久,二位老人就先后去世。剩下一个十六七岁的兄弟,依附哥嫂过活。
每天,老大只拣些轻巧的活做,所有的累活脏活都留给老二,春夏秋三季下田,冬天打柴。吃的是残羹剩饭,穿的是破旧衣裳。另外还得挑水打担,一天到晚不得歇闲。
有一年冬天,老二上山打柴。下山时,发现山脚下有一个石头人,回来后就对村里人说了。村中老人说:“这个石头人在那里有年限了。谁也说不清他的来历。可从来也没见它有什么。”
以后老二每次上山打柴,都将带的预备中午歇气时打打尖的玉米饼子放在石头人的头上。可每次歇气时到山下去取,都找不到饼子。老二以为是过路人饿了吃的,并不介意。每日打柴时,照旧把带的玉米饼子放在石头人头上。善良的老二认为吃这种饼子的一定是穷苦人,而穷人都是好人,自己少吃一点饿不死。若是一个饼子能救活一个快要饿死的受苦人,岂不是一大善事。
就这样一连打了一个多月的柴,每日带的饼子都放在石头人的头上,自己一个也没吃着。老二不禁有些奇怪:难道每天都有穷人来吃饼子吗?为什么自己连一个人影也没看见呢?于是老二也起了疑心,决定第二天偷偷瞧瞧。
第二天,老二上山打柴,依旧带着个饼子,还放在石头人的头上。打柴时,老二不时地偷眼观瞧。快到中午时,老二发现石头人抬手取下饼子,一口吃了。老二心里明白:原来这些天饼子都给石头人吃了。可石头人怎么也会吃东西呢?老二觉得非常奇怪,决定向石头人问个究竟。
老二来到山下,问石头人:“石头人,你为什么天天偷吃我的饼子?”“别说得那么难听好不好?”石头人回答,“我是吃了你的饼子。可饼子一进了我的肚子,就变成了金银。老二,我知道你是个好心人。我吃了你这么多的饼子,得报答你一下。我张开嘴,你把手伸进去掏银子。我一眨巴眼睛,你就把手拿出来。”说完,石头人就张开了嘴。老二伸手进去摸了两块银子,就拿了出来。石头人说:“老二,我还没眨巴眼睛呢,你再掏一次。”老二说:“我长这么大也没见过银子。这两块够我活一辈子了。”石头人笑了:“老二,你真是个好人,一点都不贪,一定会有好报的。可是这件事一定要保密。”
老二拿了银子,高高兴兴地回到家。嫂子见老二有了银子,以为是拣来的。就一个劲地追问银子的来历。老二不肯说,老大便要见官。老二无奈,只好告诉了哥哥,并对他说:“石头人不让告诉人。”
第二天早上,老大叫媳妇给做了白面饼,自己吃饱了,带上一个,也拿把镰刀上了山,让老二呆在家里。等来到山脚下一瞧,果然有个石头人立在那里。老大把白面饼放在石头人的头上,拿着镰刀来到半山腰坐到中午,看着石头人把饼子吃了,就拎着镰刀走回家,连一捆柴禾都没打。一连十几天都是这样。这一天回家,老婆对老大说:“一连给了石头人不少白面饼子了。该跟他要银子了。再给多少白面饼,也是让你掏一回银子。不如留着自己吃。”
老大也觉得差不多了。第二天带了个布口袋,藏到腰里,照旧把白面饼放到石头人的头上,来到半山腰坐下。看到石头人吃完了饼,便急忙来到跟前说:“石头人,你吃了我这么多的白面饼,这回该报答我一下了。”石头人说:“我知道你是个贪得无厌,心术不正之人。本不该给你银子。可都怪我嘴馋,吃了你的饼,也得给你些好处。好吧,我张开嘴,你把手伸进去拿银子。我一眨巴眼睛,你马上把手拿出来。”说完,便张开了嘴。老大把手伸进去望外掏银子,一把一把地装进布口袋。石头人开始眨巴眼睛了,老大还不肯罢手。石头人生气了,一下子合上口,把老大的胳膊咬住,疼得他直叫唤,可怎么也拿不出来。只好低声下气地求石头人把嘴张开。石头人冷着脸毫无表情。老大连痛带急,裤子都尿了。
日头快要落山了,老大媳妇见丈夫还不回来,心里也有些着急,便叫老二领着自己去山下看看。叔嫂二人来到山脚下一瞧,全都傻了眼。嫂子说:“好兄弟,你心肠好,求求石头人,放了你哥哥吧。”老二想,虽然哥哥平时对自己不好,可毕竟是亲哥哥呀。于是就对石头人说:“好石头人,你把嘴张开,放了我哥哥吧。以后我天天给你送饺子吃。”只见石头人冷着脸含着老大的胳膊把头摇上两摇,把老大带得左右摇摆,手臂都给咬出了血。疼得老大告饶不迭。嫂子看老二求不动石头人,反而害得丈夫更痛了,自己只好硬着头皮跪下来求石头人,一个劲地检讨自己的过错,求石头人开恩,饶了自己的丈夫,以后保证天天给送白面饼吃。石头人硬了铁石心肠,冷着脸无动于衷。老二看着想着,突然想到自己以前看见兄嫂亲嘴时自己张嘴大笑的事。就将嫂子拉过一边,悄悄地说:“嫂子,你过去和哥亲个嘴,石头人看见了就会笑。它一笑嘴就张开了,哥的手不就拿出来了吗。”嫂子一开始有些生气,以为老二在逗她。可仔细一想,觉得也是个办法。就过去对丈夫说:“别叫了,让我来亲你一下,就不疼了。”说完就亲了下丈夫的嘴。石头人见了,果然大笑起来。老大赶紧把手拿出,手里还攥着一块银子。
这时石头人的笑声变得冷酷起来。这冷酷的笑声令人不寒而栗,毛发直竖,浑身打颤。突然,笑声停了下来。只听石头人冷冷地说:“贪心不足蛇吞象,银子也会变石头。”话音刚落,只见老大手里的银子眨眼之间就变成了石头。老大两口子一下傻了眼。急忙打开布口袋一看,里面的银子也全都变成了石头。老大两口子将石头倒在地上,垂头丧气地回了家,只好老老实实地种田过日子,再也不敢想什么歪门邪道了。
老二正要回家,发现哥哥刚才倒出来的石头又重新变成了银子。就对石头人说:“石头人,请你张开嘴,让我把银子再放回到你的肚子里去。”石头人说:“老二,你心肠好,这些银子都给你了。我肚里的银子有的是,永远也掏不完。但是只给好心人。坏人拿去了,也只能变成石头。”
老二将银子拿回家,拿出大部分用来救济穷苦的乡亲。用剩下的银子置办了田地,房屋,娶了房漂亮的媳妇,生了一群儿女,过上了幸福生活。

究竟是何方神仙?

黄皮子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