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易经国学,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想去五行堂学习易经国学大智慧,有人了解这个地方吗怎么样?

针对这个问题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易经在国学中为何被尊为群经之首?

《易经》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同时也是一部能够充分反映出中国文化和东方智慧的巨著,凝聚了上下5000年来历代先贤们的智慧结晶。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中,从来没有哪本书会如《易经》这样长期被无数的智者们关注;也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如《易经》这样,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产生如此重大的深远影响。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易经就已经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文化,从两汉到魏晋,易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隋唐到宋元,易经的发展进入最鼎盛的时期,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中,易经的文化思想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成为各种学术思想的先驱。

易经的定义也被后世的学者们广泛争议:有人认为《周易》是一部占卜书,里面有指导如何去预测吉凶祸福,有人认为是一本哲学书,记载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有人是历史书,见证了从上古到中古和近古以来的历史变迁,还有人认为是科学书,包含了天文天象,地理山川和人事变化等自然宇宙的神奇奥妙??

这些足以证明易经是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易学是一门无边无际的学问,可以从各种角度、各种层面对《易经》进行阐释、理解和分析。

故《四库全书》云:易道广大,旁及天文、地理、兵法、历法、算学、医学??????无所不包。可惜的是易经中的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之中,《连山》和《归藏》均已失传,唯《周易》尚传于世。

易学始终离不开《易》的思想模式,离不开《易》的精髓――那就是道。易经之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在科学家的眼里,易经是宇宙代数学,是打开宇宙自然和生命奥妙的金钥匙。

在哲学家和家的眼里,可以从易经中汲取具有东方特色哲学理论和思维模式,学习顺乎天应乎人的思想,从而用于定国安邦,治理社会、发展经济的方法。

在历代的道家、武术家、堪舆家和命理学家,周易预测家乃至于中医学家的眼里,则将《易经》视之为一切数术的理论基础,可以指导人们去探索未知的宇宙力量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所谓术数,历经之数谓之数,精于操作谓之术。但凡各种数术都是以阴阳五行之气、生克制化之理来预测宇宙之间的万事万物。

这就是易学中的相术派理论。其中包括了道术,武术,中药药理保健,八字命理,紫微斗数,天文天象,面相手相,堪舆风水,奇门遁甲,大六壬,周易预测,梅花预测等玄学五术。

例如八字命理学是专门论及人生命运,知其人生穷夭寿通、富贵贫贱的一门学问。孔子云:达人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这句经典的论语便来自易经。

除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以外,历史上的很多知名人物其实都是对易经研究学有所成的历代先贤宗师,例如数术学医学家孙思邈、张介宾,养生学家陈抟、张伯端,天文学家僧一行,数学家秦九鼎;

命理学家李虚中、徐子平,堪舆学家郭璞,杨筠松,还有与军事家张良、曹操、诸葛亮、刘伯温等等??????所以易经被儒家尊之为群经之首,被道家奉之为三玄之冠。

虽然易学文化进入明清进入近代和当代后,易经文化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冲击而进入到衰落时期。但到了20世纪的末期,易经和易学的文化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也成立了易经文化研究机构,科学们也在开始探讨易经文化在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将易经文化的东方智慧结合现代科技文明,以此打破科学研究的瓶颈,提高易经的应用价值,从而造福于世界全人类。

寻求国学《易经》原文

《易经》 原文就是64卦的卦文,和每一爻的爻辞。一般没有注解是看不懂的。
01.乾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02.坤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03.屯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04.蒙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05.需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06.讼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九五:讼元吉。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07.师
师:贞丈人吉,无咎。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六三:师或舆尸。凶。
六四:师左次。无咎。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08.比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六三:比之匪人。
六四:外比之。贞吉。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上六:比之无首。凶。
09.小畜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九二:牵复。吉。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10.履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初九:素履。往无咎。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九五:夬履。贞厉。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11.泰
泰:小往大来,吉,亨。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12.否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六三:包羞。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13.同人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六二:同人于宗。吝。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14.大有
大有:元亨。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九四:匪其彭。无咎。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15.谦
谦:亨。君子有终。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六二:鸣谦。贞吉。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六四:无不利。撝谦。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16.豫
豫:利建侯行师。
初六:鸣豫。凶。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六五:贞疾,恒不死。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17.随
随:元亨,利贞。无咎。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九五:孚于嘉。吉。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18.蛊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19.临
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初九:咸临。贞吉。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六四:至临。无咎。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上六:敦临。吉,无咎。
20.观
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六二:闚观。利女贞。
六三:观我生进退。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21.噬嗑
噬嗑:亨。利用狱。
初九:屦校灭趾。无咎。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艰贞,吉。
六五: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上九:何校灭耳。凶。
22.贲
贲:亨,小利有攸往。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六二:贲其须。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上九:白贲,无咎。
23.剥
剥:不利有攸往。
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
六三:剥之,无咎。
六四:剥床以肤。凶。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24.复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六二:休复。吉。
六三:频复。厉无咎。
六四:中行独复。
六五:敦复。无悔。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25.无妄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初九:无妄,往吉。
六二:不耕获,不菑畲。则利用攸往。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九四:可贞,无咎。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26.大畜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初九:有厉。利巳。
九二:舆说輹。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六五:豶豕之牙。吉。
上九:何天之衢。亨。
27.颐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28.大过
大过:栋挠。利有攸往。亨。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九三:栋桡。凶。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29.坎
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
上六: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30.离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六二:黄离。元吉。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五行堂以易经国学智慧服务用户的范围大概包括哪些方面,懂的朋友介绍...

我认为我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翻译一下什么意思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对应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的干支

方法一:
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
十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
地支在后,
比如今年
2005
就为-乙酉年。
天干算法:

4

5

6

7

8

9

0

1

2

3
对应的十天干就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
2005
年,最后一位是
5
,对应的天干就是
乙;
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
12
,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

余数分别为:
4

5

6

7

8

9

10

11

0
(能整除)、
1

2

3


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

未、

申、酉、戌、亥,
比如
2005
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
5
,对应的天干为乙,
2005
除以
12
,余数

1
,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
2005
年为乙酉年。

方法二:

对应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0
相应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对应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相应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

酉、

戌、



公元年份
-3,
除以
10
得余数可得天干
,

1984

,(1984-3)|10=1
所以天干为甲
;
公元年份
-3,
除以
12
得余数可得地支
,

1984

,(1984-3)|12=1
所以地支为子
;
所以公元
1984
年为甲子年。

方法三:
用一个你知道的年份的天干地支来推算,
比如用
2006
年算
1955
年的天干
地支,先要知道
2006
年是丙戌年,用
2006-1955=51
,再用
51
除以
10
,余数为
1
,表明天干是丙往前推一位,答案是乙,接着用
51
除以
12
,余数为
3
,表明地
支是戌往前推三位,答案是未,那么
1955
年就是乙未年。

方法四:

查表法,前提是你要有个六十甲子表
六十甲子表

1
甲子
13
丙子
25
戊子
37
庚子
49
壬子

2
乙丑
14
丁丑
26
己丑
38
辛丑
50
癸丑

3
丙寅
15
戊寅
27
庚寅
39
壬寅
51
甲寅
4
丁卯
16
已卯
28
辛卯
40
癸卯
52
乙卯

5
戊辰
17
庚辰
29
壬辰
41
甲辰
53
丙辰

6
已巳
18
辛巳
30
癸巳
42
乙巳
54
丁巳

7
庚午
19
壬午
31
甲午
43
丙午
55
戊午

8
辛未
20
癸未
32
乙未
44
丁未
56
已未

9
壬申
21
甲申
33
丙申
45
戊申
57
庚申

10
癸酉
22
乙酉
34
丁酉
46
已酉
58
辛酉

11
甲戌
23
丙戌
35
戊戌
47
庚戌
59
壬戌

12
乙亥
24
丁亥
36
已亥
48
辛亥
60
癸亥

1
,比如,记住几个特殊的年份如
1984
年为甲子年
,
类推
1924,1864,1804,„„均为甲子年。
提到的壬戌是第
59
顺位,
那么用甲子年份加

59

1
得到的
1982

1922

1862
,1802„„都是壬戌年!

2
,比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
1911
年(
48
号干支),《戊戌变法》
的戊戌年为
35
号干支,比辛亥年早
13
年,则“1911
-
13=1898”故《戊戌变法》

1898
年。

3
,比如,
2008
年:
2008-
3=2005,2005÷60,余数为
25
,查六十年甲子(干
支表)
25
号干支,得知是戊子年。

4
,比如,求
1991
年干支:1991÷60=33

11
,年干支序号数
=11

3=8
。查
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

(如能诀六十甲子表就太好了)
(注意:年干支的是以立春为分界的,正月立春以后出生的,用本年干支;
在立春前出生的,用上一年的干支)

月的干支
月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正月是寅,二月是卯,三月是子,依次类推
.....

月的天干记忆比较简单,只要在你年干的基础上记住几句歌诀就可以了:

甲己之年丙做首;乙庚之年卯为头;

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流行;

还有戊癸何方觅,甲定之上好追求。
意思就是说,
若遇甲或己的年份,
正月是丙寅;
遇上乙或庚之年,
正月为戊
寅;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遇上戊或癸
之年,正月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即可。有表如下:



份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甲、巳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乙、庚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丙、辛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丁、壬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戊、癸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注意:农历的闰月是不记干支的)

日的干支
我们都知道,
日的干支,
甲子为第一日,
乙丑为第二日,
丙寅为第三日„„60
日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
周而复始,
循环下去。
例如农历己巳年

1989
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
60
天,因此三月
初二又是丁酉日。
找日干支的方法最多,但都是比较有挑战性的。有机会我会同大家分享下!
当然最简单的就是查万年历了!
时的干支
时的地支是固定的,这个就不多说了。
时的天干由日天干也可轻易得到: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
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
该日是乙或庚的,
在子时上
配上丙为丙子;
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
丁壬日为庚子;
戊癸日为壬子。
知道
了子时的天支,便可推知其余。

东方甲乙木
,
南方丙丁火
,
西方庚辛金
,
北方壬癸水
,
中央戊己土
.


青龙







朱雀











西

白虎







玄武





天干:


-
木、乙
-
木、丙
-
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
-水、癸-水

地支:子
-
水、丑
-
土、寅
-
木、卯-木、辰-土、巳-火、午-火、未-土、申
-金、酉-金、戌-土、亥-水

时间时辰

五行纪日干支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23

01

/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01

03

/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03

05

/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05

07

/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07

09

/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09

11

/


己巳

辛巳

癸巳

己巳

丁巳

11

13

/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13

15

/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15

17

/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17

19

/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19

21

/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21

23

/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易经六十四卦白话讲解

易经六十四卦是《未济卦》,原文和白话讲解如下:

原文: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白话:《未济卦》象征事未完成:经过努力可以得到亨通;小狐狸渡河快到对岸了,却浸湿了尾巴,则没有什么吉利。

原文:《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白话:《象辞》说:《未济卦》的卦象是坎(水)下离(火)上,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烧,水波浩浩,水火相对相克,象征着未完成;君子此时要明辨各种事物,看到事物的本质,努力使事物的变化趋向好的方面,这样做则万事可成。

原文:初六,濡其尾,吝。

白话:初六,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会有麻烦。

原文:《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白话:《象辞》说:“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说明其自不量力,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使多大的气力,急躁冒进,结果招致麻烦。

原文:九二,曳其轮,贞吉。

白话:九二,向后拖拉车轮,使车不快进,坚守正道可以得到吉祥。

原文:《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白话:《象辞》说:九二爻之所以可获吉祥,是因其恃中不移,端正不偏倚,有所节制,这样行事必获吉祥。

原文: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白话:六三,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但有利于渡过大河急流。

原文:《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白话:《象辞》说:“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说明此时所处的位置不当。

原文: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白话:九四,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以雷霆万钧之势征讨鬼方国,经过三年的激烈战斗终于得到了胜利,被封为一个大国的诸侯。

原文:《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白话:《象辞》说:“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说明实现了建功立业的志向。

原文: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白话:六五,坚守正道或获吉祥,没有什么悔恨;这是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有诚实守信的德行可以获得吉祥。

原文:《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白话:《象辞》说:“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说明此时正在事情即将成功的关键时刻,应该具有诚实守信、光明正大的美德,才能获得成功,光焕发,得到吉祥。

原文: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白话:上九,满怀信心,充分信任众人,这时可以安闲自得地饮酒作乐,没有什么灾祸;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则说明过分信任他人,将会损害君子的正道。

原文:《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白话:《象辞》说:“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这样喝得醉醺醺的,就会误了大事,就有灭顶之灾,这是放纵自己没有节制的结果。

扩展资料:

《易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