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聪明人的面相,聪明人的面相特征
是不是每个工作里都能遇到个讨厌的同事?
是,不管哪一份工作,遇到气场不合的人都有很大概率,我们尽量不要将不和谐的关系公开化,即便你觉得你十分在理,但从公司或者领导的角度看,一个人就算业务水平再高,连人际关系都处理不好,也是无法指望他创造价值的。
每一次和其他人的不和睦,其实都是你自己的不成功,所以能不将你们不和谐的关系公开化,不要让其他人知道你对谁心怀不满。
要学会放弃试图能够喜欢每一个同事的想法,职场本身也不是用来交朋友的。很多人都想在职场收获好人缘,但每个人都无法做到像RMB一样让每个人满意。
君子和而不同,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秉持着和我们一样的价值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懂得理解和包容。他的成长环境和所处位置导致了他的最终想法与你不同,既然做不成朋友,那就争取别成为敌人。要知道"不是朋友"和"是敌人"之间还有很深的一段距离呢!
已经过去的事情不必一直念念不忘,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当下,如果双方还需要进行合作,那么就合作项目本身进行交流和探讨,就算对项目内容本身产生新的分歧,这都是正常的。
什么是压力?
一般认为惶恐是对极端压力和焦虑的反应,发生在那些长期处于巨大压力之下 的人群身上。这对于你的身心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它意味着你一直生活在 巨大
有人说鲁智深还是个哲学家,真的是这样吗?
花和尚鲁智深给人的感觉一直是耿直、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硬汉形象,他做人有底线,做事凭直觉,不管是在通往梁山的路上,还是在为梁山打拼的日子,他身上没有半点小人意识,所思所想皆为众生。他不是被逼上梁山,而是自己走上去的,然后自己又走出梁山。一个人一辈子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不多,鲁智深算一个。
小说从他入场起,便种下一个善因,之后他一路杀将过去,再杀将出来,在钱塘江听潮而悟,圆寂前还写了一首鲁氏之诗。一个没有读过书不识字的粗汉,居然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和我们说再见,我是有几分意外的。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他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对于自己的判断毫不犹豫,最终得以践行,感叹之余恍然大悟,原来作者一直在把鲁智深当哲学家培养。
- 哲学家的特质之一:坚持真理
周国平说,大多数哲学家认为,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因此,运用理性能力去认识真理乃是人的优秀和尊严所在。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柏拉图的理论作了重大修正和批判,是因为他热爱真理超过了热爱老师。将真理进行到底并不容易,但这却是成为哲学家的必备品质,往往还意味着要有非凡的勇气和牺牲精神。
对于鲁达来说,他的真理很纯粹,就是坚持正义。正义是人的一种德行,是心灵的德行,是智慧与善良。一行三人在酒楼上喝酒,听到隔壁有人哭,拉来一问,原来是被郑屠坑了的一对父女为生活所迫而哭。鲁达一听,马上就坐不住了,同行的史进和李忠怎么都能坐得住,就鲁达坐不住呢?
有人把这种过激的反应称为急躁,归为性格,实际上这正是他对正义对真理崇拜的表现,崇拜到极端的程度,因而成为维护真理的积极分子。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活在真与假之间,正是应了曹雪芹的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但鲁达不是,他只活在真理的一端,没有中间路线,因此,当正义被践踏时,他耐不住性子,第一个要冲上去把“邪恶”一把抓下来。
事实上,他并不想打死郑屠,只是想去教训郑屠一下,不想三拳便把郑屠送到了九泉。可见内心对邪恶的憎恨程度有多深,这一出手,便开启了通往梁山的大义之道。
在鲁智深的心里,没什么阶级观念,不管哪个阶层,只是要违背了正义之道,便要出手相援,正所谓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金翠莲父女是社会底层人物,他救得;桃花庄刘太公算是地主阶层了吧,其女遭遇强娶,他也救得。对于婚姻,鲁智深认为,人伦大事,五常之礼,但必须建立在两相情愿的基础上,时任桃花山二当家的周通倚强凌弱,强娶刘太公之女,这种做法既不仁又不义,鲁达怎能袖手旁观。他出手帮助解决了刘太公的难题。
再说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称得上是官僚阶级,他也救得。林冲被高衙内逼得走投无路,叫冤无门,负罪离乡还要遭遇半路劫杀,真是不忍直视。林冲是个英雄,但也有“狗熊”的一面。作为官职人员,顾虑重重,虽一身正气,但在正义面前表现得畏首畏尾。老婆被人调戏了,跑上去要抡拳头,一看是高衙内,手便缩了回来,思想上的顾虑重重成为了他维护正义的绊脚石。但鲁智深不一样,且看他说:
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在鲁智深的心中,人不分贵贱,没有身份之别。从社会底层到地主阶级,再到官僚阶层,但有不平事,便是出手时。而且在他的心中,秉持着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的理念。救金翠莲父女时,要等他们二人走远了,才去找郑屠麻烦。解救刘太公之女时,先打一顿然后再谈正事。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之后,他说: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可见,鲁智深是一个视真理如生命的人,正义之血已深入骨髓。
- 哲学家的特质之二:智慧
能成为哲学家,首先是一个智者,这个“智”并非是一般意义的小聪明,而是一种大智慧。小聪明者是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表现得能说会道,机灵敏捷,有着随风而动的轻巧,有着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都是属于表面上的。
而大智慧者是以环境为中心看问题,他们表现得山水不露,拙中藏巧,大智若愚,高屋建瓴,有着水滴石穿的坚韧,有种任你千变万化,我已将你看穿的沉稳。大智者遇到比自己聪明的人心里会产生钦佩感 ,可谓找到了知己,而小聪明者在细而不在全,时常会翻船。
金圣叹把水浒中的人物分成三类,上上,中中,下下。上上者,是他觉得写得好的,其中鲁智深就算一个。鲁智深的确写得好,写出了一个大智者的风范。
鲁智深在教训恶心之前常好戏弄人,这一番“戏弄”大有深意。在打郑屠之前,他先叫郑屠剁肉,剁了半天之后,郑屠才知道他是来寻仇的。要救刘庄公之女,自己脱光了膀子钻被窝里,等着周通摸着他的肚皮时,还憋着不笑场,之后再来一顿狠揍。再说到了桃花山,他看李忠、周通二人坑吝,明明有钱不给当盘缠,非要拿官路当人情。他不干了,卷了些银器,绑了小啰啰们便自便下山了。相送林冲的路上,若依林冲,肯定是一路陪小心,好酒好菜低声下气的伺候着二位官爷。到了鲁智深正好反了过来,二位官爷成了陪侍,林冲倒坐上了车。
他的“戏弄”展现出他的智慧,郑屠、周通、李忠、林冲等,这些人自认是聪明人,都有着一套自己的社交哲学。郑屠欺凌弱小,周李二人打家劫舍,林冲谨守官场潜规则,以为自己的退让会换来一份安宁,但在鲁智深面前都破了功。
郑屠担着一个“镇西关”的名声,出事儿是早晚的,没有鲁达,也会有其他人找麻烦。周李二人常年抢劫财物,是非不分,不走正道,被收拾也是早晚的。林冲一忍再忍,受尽屈辱,也未得一份清静。
对于尘世,他们都没有鲁智深认识的透彻,人生不过就是一场戏,在意太多,反而活得不自在。他用自己戏耍的方式消解了人生不能承受之重。而他对人生对社会更高层次认知则体现在,他与宋江的对话上。
宋江提出招安,鲁智深强烈反对道:
只今满朝文武,多大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他“遇(方)腊而执”,立了不少大功。宋江真切地劝他“还俗为官,封妻荫子,光耀祖宗”,鲁智深说:“只愿寻一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宋江又让他“京师去主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鲁智深听了直摇头叫道:“都不要,要多也无用……”
通过鲁智深与宋江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鲁智深做人的睿智,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知。世俗的险境重生,让他淡泊名利,不想再涉足世事。他的人生境界经过一番洗礼之后,更加显得通透。“只愿寻一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这是他的心声。
一个真正睿智的人,敢于真实的解读内心深处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活出真实的自我。
- 哲学家的特质之三:孤独与顿悟
作者写鲁智深是下了功夫的,对于他的人生,早已做足了铺垫。入了五台山,来了个醉打山门,把文殊院闹了个天翻地覆。看了这一幕,不禁想到孙悟空大闹天宫。鲁智深和孙悟空一样,都是眼中没有规矩的人,但他们之所以来一场大闹,却是受了不公待遇,自尊受伤的结果。
鲁智深是个粗人,不懂规矩,但他并不是不接受规矩。那些懂规矩的人总爱拿出他不懂的规矩来约束他,而事先却不会告诉他,为什么要守这样的规矩。
话说,鲁达到了文殊院,他直接一屁股坐到了首座的禅椅上,赵员外告知后,他说洒家不知道,便起身立在赵员外肩下。寺院内诸僧均反对给他剃度,其理由是面相不和善,说他长了一双贼眼,明显的以貌取人。智真长老强行收下他做徒弟,其他僧侣说长老护短。他在寺内的种种自我行径,两次酒后闹事,实质上折射出他内心的孤独。
智真长老只说其一,读了受戒需知,并未解读其中之深意。而鲁智深原本是个不识字的粗人,哪里解得那深奥的禅宗。寺内僧侣只顾嫌弃他,一味的告黑状,却未有人给予他行为上的教化,引导他去守规矩。这就好比,拿了一份说明书给一个不认字的人说,好好读,里面大有乾坤,丝毫没有考虑接过说明书这个人的社会角色。
鲁智深是蛮,但他并不横。到了大相国寺,他开口要做监寺,了解了寺院的晋升制度后,他乖乖的去菜园种菜了。你看,只要他明白其中一二,他是不会乱发脾气的。
生活中很多时候,因为对社会规则的不理解,他都显得很孤独,很多时候,他都弄不明白为什么世界是这样的。他的一生都在成长,在顿悟,直到体面的坐化。
他离开文殊院时,智真长老送给他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暗示了鲁智深的一生。第99回,写到他的禅悟:
上至非非想,下至无间地。三千大千,世界广远,人莫能知。’又道:‘凡人皆有心,有心必有念。地狱天堂,皆念不生,则六道俱销,轮回斯绝。
再到119回,便写到他听潮信而得人生大悟。“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他问人家什么是“圆寂”,得知圆寂便是死,于是有条不紊地沐浴更衣,穿上御赐的僧衣,一面分封手下去叫宋江等来看他,一面还取纸笔写下一篇颂子,之后去法堂上,手持禅杖,当中坐了,燃起香炉,将写好的颂子放在禅床上,自然坐化。待宋江来看时,只见颂子写着: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钱塘江听潮信是水浒的点睛之笔,也是鲁智深的升华之笔。从一个粗人到一个禅悟的僧人,从容的面对人生中的大小困境,喜笑怒骂,低潮与高峰,最终都会归于平静。再辉煌的人生,百年之后也不过是一抔黄土,无声的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给鲁智深打造的形象,从其名到其行为,再到其思想的变化,都不愧为一个朴素的哲学家。
找生活中聪明人做聪明事的事例
241.允许别人开自己的玩笑,但是不要开别人的玩笑
前者是一种雅量,后者会让你陷入困境。在聚会时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人要比他的外貌更令人生厌。绝妙的玩笑令人心情开朗,而知道怎样接受玩笑则是才能的标记。若你表现出正在生气,那只会让其他人更多地挑剔你。有的时候开玩笑应适可而止。在玩笑中往往会产生最严肃的问题。没有比开玩笑需要更多的警觉和技巧的了。在开玩笑之前,要弄清楚其他人在多大程度上经得起你的玩笑。
242.贯彻始终
有些人千方百计开始一件事情,但却不能善终。反复无常的人,他们能开始却不能持之以恒。他们永远不能赢得赞誉,因为他们的行动不能贯彻到底。对他们而言,所有的事情在到达终点之前就已经结束了。西班牙人以不耐烦出名,而比利时人却以有耐心而著称。后者使事情完满,而前者使事情了草收场:他费了好大力气去克服困难,但只满足于克服一些困难,不懂如何将自己的胜利坚持到底。他证明自己能做,只是不愿做而已。这是一个不足之处,显示出反复元常的性格,或者表明他是草率地尝试不可为之的事情。凡值得着手去做的就值得做完。若不值得完成,为什么要开始做呢?聪明的猎人不仅跟踪猎物,重要的是他们会最终抓获猎物。
243.不要过于驯良
应该让毒蛇的狡诈与鸽子的纯真调和一下。没有人比一个善良人更容易愚弄。从来不说谎的人很容易相信他人,从来不骗人的人总是信任别人。被别人愚弄并不总是愚蠢的标志;有时这是好事。有两种人善于预见危险:一种是自己付出代价而吸取教训,另一类更聪明的人通过观察别人而学到许多。你应该能谨慎地预见困难并同样精明地走出困境。不要心地太好以至于给别人机会来显示其心地太坏。你应该一半是蛇,一半如鸽,这不是魔鬼,而是天才。
244.让别人欠你的人情债
有些人将自己的利益假饰成其他人的利益:当他们真正接受恩惠时他们使之看起来好像在施予恩惠。有些人精明得很,明明是在求人,而给人的感觉却是他们在给人以荣幸。他们用使自己获利的办法来使别人产生荣誉感。他们安排事情的方式使其他人觉得当其他人给他们东西的时候是在偿付债务。他们绝顶聪明,打乱主客的次序,让人迷惑不解,不知道谁是施惠者,谁是受惠者。他们用廉价的称赞赚取最好的东西;通过表示他们喜欢某件东西来给予别人荣誉和奉承。他们以别人的谦卑来获得对某物的所有权。本来该他们自己应觉得感激的东西,他们却让别人感到受了他们的恩。他们在Oblige(感谢、承蒙——译者注)这个词上玩弄主动态或是被动态花招,他们更擅长的是而不是语法。这真是妙不可言。但如果你能当场破其狡诈,阻止他反客为主,让名誉归于当归之人,让利益归于当得之主,那就证明你才是更精明的人。
245.有时一个人必须用不合常理的东西推理
能如此方证明你才识过人。对从来不反对你的不要评价过高。这表明他并不爱你。这表明他只爱自己。不要被阿谀奉承所蒙蔽:不要报答它,而应摒弃它。将受到批评当成一种荣誉,尤其是被那些对好人评价不高的人批评时。当你的言行取悦于所有人时,你应该感到痛苦:这是你的那些言行不好的标志,要知道完美只属于极少数人。
246.不要给那些没有向你寻求解释的人解释
即使有人要求解答,过于急切地给出解答也是愚蠢的。在被要求之前给出解答是连累你自己,恰如在你健康时却启己使自己流血以造成疾病。事先就为自己找藉口容易唤醒本来沉睡的怀疑。严谨的人在他人的怀疑面前眼睛都不眨一下,否则是自己找苦头吃。他应该用坚定、有理的仪态与人相处。
247.求知方面无妨多一点,生活方面无妨省一点
有些人则把这话反着说。得当的闲逸胜于不称心的工作。我们除了时间——无助者和无家可归者的惟一归宿——外没有任何可称其为是自己的东西。生命是宝贵的,把生命花在枯燥的事上,或将其用在玄虚的事上,一样愚蠢。不要为工作,或妒忌心所累。否则你就会糟蹋生命、窒息精神。有些人将此理延伸到求知上。但话又说回来,人若一无所知,就无法生活下去。
248.不要热衷于最新事物
不恰当的做法总是易走极端。有些人只相信他们所听到的最新消息。他们的理智和欲望是蜡制的:不论什么样的最新消息,都在他们的心上留下烙印,而把以前的一切都一笔抹掉。这样的人容易被争取过来,也容易失去。每个人对他们的看法都不一样。他们是不可靠的密友,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们的判断和情感多变不专,他们的意志和判断力像跛着脚一样,一会儿倾斜到这边,一会儿倾斜到那边。
249.不要在生命即将终止时才开始人生
有些人在最初什么也不干,然后再努力,直弄得筋疲力尽。应先做最重要的事,以后如果有时间,再照料那些附带的事。有些人只想成功却不想奋斗。有些人先学会做最尤关紧要的事,而把那些能带来名誉和益处的事推迟到晚年才做。有些人刚刚有了点财富就变得自负起来。无论求知与生活,重要的在于方法。
250.何时应该反向推理
何时应该反向推理?当别人怀着恶意与我们说话的时候。有些人把一切都颠倒过来:"是"说成"不是","不是"说成"是"。如果他们批评某事,就表明他们心里对此事评价很高。他们由于妒忌此事并非出于己手,就试图贬低它在别人眼中的价值。井非所有的赞扬都是实事求是的。有的人因不想称赞好的就赞扬坏的。如果有人觉得谁都不坏,那他实际上就是觉得谁都不好。
251.善于运用人的手段
要善于用人道宛如神道不存在,善于体察神道宛若人道不存在。一位大师①曾如是劝告人们,对此当意会,然无需评论。
①指耶稣会创始人罗耀拉(saintlgnatiusofLoyola,1491一1556)。
252.别完全为他人而活,也别完全为自己而活
这是有点庸俗的专横。如果你想完全为了自己,就会想把一切都据为己有。这种人不知道如何付出哪怕是一点点东西,或是放弃哪怕是一点点舒适的生活。他们从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他们信任自己的财富,并由此而有一种虚妄的安全感。有时不妨为别人考虑,其好处在于别人也会为你考虑。若担任公职,你一定要做一名公仆。正如一位老妇人对哈德良①所说的:要么承担起这个重担,要么让位不干。然而有些人完全为别人活着,因为事情做过了头总是导致愚蠢,他们甚至没有一个小时是属于自己的,完完全全把自己奉献给了别人。在理解问题上也是这样。有些人对别人的事无所不知,而对自己却一无所知。如果你很明智。就会明白人们向你请教时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他们自己。他们所感兴趣的是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①哈德良(Hadrian,76一138):罗马皇帝,117一138在位。
253.不要把你的想法表达得太清楚
大多数的人看不起他们能够理解的东西,而对不理解的东西却常常十分推崇。要使什么东西得到珍重,就得使它们难于得到。如果人们无法理解你的意思,就会对你有较高的评价。要想受人尊重,你就须显得比与你打交道的人所期望的更智慧、更谨慎。但是要适度。有智慧的人重视智力,但大多数人看重身份与地位。让他们揣度你的意思,别给他们指责你的机会。很多人说不清出于何故而赞扬别人。他们崇尚所有隐蔽的或神秘的东西,他们之所以称赞是因为他们听到别人在称赞。
254.不要对小恶抱无所谓的态度
不要对小恶抱无所谓的态度,因为它们从不单行,而是接踵而来。幸福也是如此。幸运和不幸通常是聚集到福多或祸多的地方。人们大都试图逃避不幸,而去靠近幸福。甚至无知的鸽子,也明白要朝最白的鸽笼飞。不幸的人一无所有:他没有自己,没有理智,也没有任何慰藉。别在不幸沉睡的时候唤醒它。不幸运的事一开时起的作用不大,但随后致命的不幸就会发生。
255.懂得如何施恩
一次一点儿,但要经常。不要施恩太多,使人无法回报。给予太多等于不给,而是出售。不要使别人的感激耗尽。感恩而无法报答,他们便不再跟你来往。想失去他们,你只需让他们欠你很多便可以达到目的。若他们不想偿还,便走得远远的,甚至与你为敌。雕像不想见雕塑他的雕刻师,受恩的人宁愿再也不见施恩于他的人。切记施恩的微妙所在:只有迫切想得到而又不贵的礼物才是接受者喜欢的。
256.有备方无患
要时时准备好对付粗鲁的人、顽固的人、虚荣的人及各种各样的蠢人。这种人很多,谨慎的作法是一概避开他们,你便不会受到他们的攻击。预先多想想,不要让自己的名誉受到一些庸俗事件的威胁。用谨慎武装起来的人是不会受到愚行伤害的。人际关系的道路上充满尖利的暗礁,你的名声会因之扫地。最好的办法是走其他航线,想一想聪明的尤利西斯是怎么做的,这时巧妙的躲避便很有效。最重要的是要慷慨有礼貌,这是摆脱困境的最佳捷径。
257.慎于断交
慎于断交,否则你的名誉受损。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致命的敌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一个益友。很少有人能做善事,但几乎人人都能做恶。与甲虫决裂后,鹰即使在朱庇特怀里筑巢都感到危机四伏①。说话太直率会激怒一些虚伪的人,他们会等待时机报复你。你冒犯的朋友会成为你最棘手的敌人:他们喜爱自己的过失,却对你的过失耿耿于怀。当别人看到我们和朋友分道扬镳时,他们会随心所欲地乱加评论,他们会批评说这段友谊一开始就不对头(说我们没有远见),结局也不怎么样(说不应该将就了这么久才分手)。当你觉得必须和某人断交时,要做到好聚好散,合情合理,不要突然断交,而应该渐渐地减少情分,这时有关如何明智地退出的箴言②便很有帮助。
①参见《伊索寓言》。
②参见弟38则格言。
258.找人帮着分担自己的不幸
找人帮着分担自己的不幸,这样,你才不会孤独。即使在很危险的情况下,也不必被迫承受其他人的全部憎恶。有人想对一切负责,结果只能是所有的批评都指向他。所以应该找个可以原谅你且愿意帮你分担困难的人。两人并肩,恶运和暴民都不太敢冒然来攻。医生也许会有诊断错误,他明智的作法是征询其他医生,问是否能帮他抬棺材。他们一起分担棺材的重量及哀伤。独自承担不幸,不幸会变得加倍难挨。
259.预见侮辱,并将其转为有利条件
避开侮辱要比报复明智。将潜在的敌人转化为密友是个高超的技巧。本来会攻击你名誉的人变成了你名誉的保护者。懂得如何让别人对你感恩,把原本会受到的侮辱转化为感激是很有益的。学会把苦转化为乐,你才算真正懂得了如何生活。让怀有恶意的人转变成为你的知己吧。
260.你不能完全属于别人,也没有人能完全属于你
亲情不能如此,友谊甚至最大程度上的感恩也不能如此,因为你很难把心交给一个人。最亲密的结合也有隔阂的地方。不管你和一个人如何亲密,仍然需要遵守礼貌的原则。我们对朋友隐瞒这样或那样的秘密,儿子甚至不会向他的父亲坦白一切。你对某些人隐瞒的事也许会告诉另外一些人,反之也是如此。所以说你坦白了一切也同时隐瞒了一切,只是针对不同的人而已。
261.不要执迷不悟
有些人对自己的错误固执不改。做错了事,他们认为继续这样做才叫做有韧性。内心深处,他们斥责自己,但在其他人面前又为自己开脱。他们一开始做傻事时,人们以为他们只是做事草率;当他们继续这样做时,人们便会确认他们是傻子。一时的轻率许诺和错误决定不应该永远地限制住我们。有些人不改正自己的愚蠢作法,继续以他们的短见行事,他们是想成为十足的傻瓜。
262.懂得怎样去忘记
与其说这要凭技巧,倒不如说要凭运气。最该忘掉的事往往是最容易记住的事。记忆不只是表现得卑劣,因为当我们需要它时它从不来;而且还很愚蠢,因为它在不该来的时候倒常来。记忆在能带给我们痛苦的时候不厌其烦,在能带给我们快乐的时候却又漠不经心。有时候对付麻烦最好的药方是忘掉这些麻烦,而我们却忘掉了药方。让我们训练记忆,让它表现得规矩些,因为它既可以带给我们天堂,也可以带给我们地狱。自我满足的人们从不在乎这个——在愚蠢的无知中他们总是很快乐。
263.好东西在别人手里总是更好
好东西在别人手里总是更好,这使我们能更好地享受它。第一天,快乐总是属于物主,而在此之后,就属于其他人了。当一样东西归别人所有时,我们总是加倍地喜欢它,因为既不必冒失去它的危险,又有新奇的快感。每样东西总是当被人从我们手中夺走时才显得更加美好;即使是别人的自开水对我们来说也会如同仙酿。苦东西是自己的,乐趣大减而烦恼大增:借与人还是不借人,伤透脑筋。当你拥有它的时候,你实际上是在为别人保管,而从中获益的多是敌人而非朋友。
264.任何时候都不能马虎
有时运气喜欢恶作剧,你只要稍不留意,它就会抓住机会。智力、谨慎、勇气,甚至学识都要准备好接受考验。自认为最有信心之日将是最不可靠的之时。警惕心总是在你最需要它的时候不见了踪影。"真没有想到"这种念头把我们举上天又抛下地。那些仔细窥视我们的人会运用这个策略,一边对我们进行打量、琢磨,一边趁我们毫不防备时候下手。他们选择来考验我们的日子往往正是那些我们最没有想到的日子。
265.让那些依赖你的人遭遇困境
危险的处境在特定的时刻曾使许多人变成真正的人:人在快要溺死的时候学会游泳。很多人都是在这时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和知识,而若非如此,这些都将被埋没在怯懦中。困境使我们有机会赢得名望,而当一个高尚的人发现他的名誉受到了威胁,他所能做的比一千个人能做的还要多。天主教君主伊莎贝尔深知这一道理(就像很多其他的道理一样),而大船长哥伦布的名望以及其他许多人的垂世英名,都应归功于这一特定时刻的帮助。这种巧妙的办法曾造就了许多伟人。
266.行善过犹不及
如果你从来不生气的话,你就人做过头了。那些没有任何感情的人不是真正的人。他们那样做并不总是由于麻木,而通常是由于胆小。在合宜的情况下表达强烈的感受,会使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小鸟还会捉弄稻草人呢!甘苦参半是一种好品味,因为纯粹的甜是给孩子和傻子准备的。若是一个人麻木到为了做好人而失去了自我,那罪过可就大了。
267.温柔地吐出甜美的话语
箭刺透的是人的身体,恶言恶语刺透的是人的心。好的糖块能让人吐气若兰。让你的言语被人接受需要巧妙的技术。很多事情都是用活语来完成的,光凭着话语就能让你摆脱困境。当人们自高自大或不切实际的时候,你可以用空洞的言语来对付他们。王者的言语特别具有说服力。让你的嘴里都是蜜,把你要说的话做成即便是你的敌人也会喜欢的糖。被人爱的惟一途径就是温柔而甜蜜。
268.蠢人迟做的事,聪明人先做
蠢人和聪明的人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时间。聪明人在恰当的时候做,而蠢人在不恰当的时候做。如果你一开始就把你的智力倒转过来,那你在做其它任何事的时候也都会倒过来做:该戴在头顶上的踩在脚底下;左右颠倒,把左手当作右手用。接受现实只有一个好办法:越快越好。否则,你本可以愉快完成的事就变成了被迫而为的事。聪明人会首先估量哪些事该先做,哪些该后做,然后心情愉快地去做它们,并以此提高自己的声望。
269.利用你的新颖之处
只要你不断创新,人们就会敬重你。新奇感变化无穷,因此它能使人愉悦,并令人耳目一新。比起一位人们渐已习惯的出类拔萃者,一位初来乍到的平庸之人能获得更多的好评。卓越人物与凡人相处,他们很快即嫌老旧。记住:新奇所带来的荣耀不会持续长久。几天之后,人们将失去对你的尊重,所以要利用好人们最初对你的尊重,在它们飞逝而去时,抓住你能抓住的一切。一旦人们对新奇事物的热情降温,激情就会变冷,快乐也就会变为恼怒。勿庸置疑,万物皆有其时,万物终将消亡。
270.不要独自一人谴责流行时尚
流行时尚既能取悦于众人,就必有其好处,人们理所当然地喜欢它,不管这种情况多么难以解释。行为古怪总是令人讨厌;而一旦出错,就变成荒谬可笑了。嘲笑流行时尚,你就会遭到他人的嘲笑;而且由于你的孤芳自赏,人们将不再理睬你。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欣赏流行事物,那么藏起你的愚钝,不要谴责一切,这是因为不良的品味往往源于无知。众口一辞的东西要么是事实。要么是人们希望成为事实的东西。
271.如果你知之不多,那么坚持你认为最有把握的东西
如果你知之不多,那么坚持你认为最有把握的东西,人们也许不会认为你聪明,但会认为你踏实。了解事物真相的人可以去冒险,并驰骋自己的想象;但如果你一无所知而去冒险,那你将是自取灭亡。一切按照规矩来,这是因为经过尝试和检验的东西总不会有错。对于知之不多的人来说,这是最佳捷径。不管怎样,确信总比故弄玄虚要安全得多。
272.喊价自便,但礼节要恭
喊价自便,但礼节要恭,如此你将使他人觉得有义务购买你的商品。自私自利者的索求无法与慷慨大方者的赠予相比。礼貌不仅仅是赠予,它还是连接你与他人的纽带。恭谦有礼的言行使我们感觉得到了恩惠。对于高尚的人来说,没有比无偿获得的东西更为昂贵的了。你两次售货,但价格不同:一次是货物的价格,一次是礼物的价格。对于恶棍来说,谦恭有礼的言行是噪音,这是因为他们听不懂良好教养的语言。
273.了解你所交往的人的性格
了解你所交往的人的性格,才能知晓他们的意图。知道起因,也就知道结果;结果会告诉我们其动机所在。忧郁的人只见到不幸;凡事喜欢否定者则只见到过失。他们只想到最坏的,而忽略了眼前好的一面,因此把可能存在的邪恶视为必然。受感情支配的人不能如实地看待事物;这是因为情绪而不是理性占据了他们的心灵。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情感或脾气发表意见,往往都远离真理。你应该知道如何辨析人的表情,从而洞察其灵魂深处的东西。记住:常笑不止的人是傻瓜;不苟言笑的人是伪君子。警惕那些不断向你提问的人。这是由于他们不是问得太多,就是存心找茬儿但又有顾虑。不要指望从面相不善者身上得到好处。由于自然如此不给他们面子,所以他们常为此报复自然。美貌的人通常也是愚蠢的。
274.保持迷人的风度
这是一种明智的魅力。用魅力和礼貌获取他人的好感与帮助;如果你不能取悦他人,那么光有美德是不够用的。获人赞誉是服人的最佳方式。如果人们发现你有魅力,那么你是很幸运的,但必须有修养相助。自然的天赋加上修养将产生最佳效果。魅力招来善意,并最终导致普遍的欢迎。
275.随波逐流,但保持自尊
不要总是一本正经或忿忿不平,这样才有礼貌。为赢得人们的欢迎,你必须在举止上做些让步。有时你可以随波逐流,但不要为此失去自尊。在公共场合被认为是个傻瓜的人在私下里也不会被认为是聪明的。一日玩笑所失去的将会比数年严肃认真所赢得的要多很多。不要成为不合群的人;举止怪异等于嘲弄他人。不要一惊一咤,过于敏感,女人才会那样。应该理智时一惊一咤是可笑的。男子汉的最佳品质就是要像个男子汉。女人可以模仿男人,但男人千万不要模仿女人。
276.以自然和修养更新你的性格
人们常说,人的境况7年一变,那么,你的品味也应随之升华。在人生的第一个7年以后,我们到了有理性的年龄。此后的每一个7年都有新的改善。注意这个自然的改变,助其发展,并希望别人也同样有所进益。许多人改变了他们的行为、地位或职业。初不自知,直到发觉变化是如此之大时才如梦方醒,正是这个道理。20岁时,你如同孔雀,30岁时你会作狮子,40岁时你就如骆驼,50岁时你好比蛇精,60岁时你像一只狗,70岁时你像猴子,到了80岁时,就什么都不是了。
277.展示你的才干
每人都会遇到一展才华的机会,要善加利用。没人能每天都成功。有些才华横溢的人会把微小的才干也显露出来,使它成为自己身上的发光点,而他们的卓著才能显示出来时足以令人震惊。当你既有才华又知展示之道时,结果一定惊人。有些民族知道怎样炫人眼目,在这方面,西班牙人最出众。这个世界刚被创造,就有光使它显示出来。展示才能令人满足,弥补缺憾,给事物以出头露面的机会。当所展示的才干是立足于现实时,收效就更大了。能力在人,尽善在天。上天赋予我们完美之技,就是鼓励我们展示它。这样做需要技巧,展示最出类拔萃的才华也有赖于环境,如果在不合时宜时这样做就会全然徒劳无功。我们也不应矫揉造作,因为炫耀易流于自大,自大则不免招致轻视。展示也应以谦虚的态度流露,以免流于粗俗。露才过甚,为智者所不屑,应该是无言胜有言,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出之。聪明的掩饰是赢得赞扬的最好途径,因为人们对不了解的东西抱有好奇心。不要一下子展露你所有的本领,慢慢来,逐次增多。赢得一次辉煌的成功后再进行下一次,获得热烈的掌声后再期待更大的成功。
278.别让自己故意引人注目
当别人注意到你有意为之时,你的才华会变成缺点,你亦不免被冷落一旁,贬为古怪之人。即使美貌过分,也会有损你的名誉。美得炫目令人不快,声名狼藉的古怪也有这样的效果,而且更甚。有些人希望通过恶行来扬名,想方设法使自己名誉扫地。即使在谈论学问时,谈的过多也不免卖弄之嫌。
279.不要答复与你意见相左的人
你首先应弄清楚他是卖弄聪明还是仅仅粗俗而已。这种行为并不总是出于固执,有时它是一个诡计。所以要留神,勿为前者所缠,勿为后者所欺。最需提防者是间谍。当有人拿着窥探你心思的万能钥匙时,你应把谨慎的钥匙留在头脑里,插在钥匙孔这边以便自卫。
280.作光明正大的人
良好的品行一去不返了,人们不再知恩图报,很少有人以应有的礼遇待人。普天之下,最大的帮助只得到最小的报答。有些国家不分上下都不愿善待别人。人们怕某些人背信,怕另外的人多变,怕其他人欺骗。留意别人的不良行为,这不是为了模仿,而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其害。你自己的正直会被别人的自毁行为毁于一旦。但高尚的人并不因别人是何等样人而忘记自己应作怎样的人。
什么样的人聪明
聪明的人是别人,不会解答的问题,他能解答出来,别人不会解决的问题,他能解决出来
怎样可以看出一个人是聪明
说话节奏快的一般反应速度也快,走路速度快的一般精力充沛,聪明人需要的基本点。其次看他应急能力,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遇到问题,表现如何,反应速度,能否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找出尽量好的应对方法。